軍國主義的淵藪還是開明理性的國度?揭露一個你不知道的普魯士

2021-02-23 浩然文史

對於很多人來說,普魯士這個名字往往和俾斯曼的「鐵血」演講聯繫在一起。很多人認為普魯士應該為德國的軍國主義傳統負責,比如邱吉爾曾對普魯士的汙名化,二戰三巨頭要選擇在波茲坦清算德國的歷史問題,紐倫堡審判之後,盟軍還煞有介事的宣布永遠解散普魯士——其出發點當然是防止普魯士的幽魂再度把德國人帶入軍國主義的老路上去。但是《不含傳說的普魯士》一書的作者哈夫納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把普魯士的歷史看成是軍國主義不斷發展的歷史,那麼清算普魯士也就清算了德國人的戰爭罪惡。然而問題沒有那麼簡單,汙名化普魯士對德國人的歷史反省沒有幫助,只會讓德國人甩鍋給普魯士而已。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這需要我們回歸歷史現場去探索。

在講述普魯士的歷史之前,我要多花幾句話來介紹一下《不含傳說的普魯士》這本書的作者,他在國際上更有名的作品是《解讀希特勒》一書,在那本書當中,哈夫納並沒有堅持對希特勒的汙名化,而是公正的指出希特勒在二戰之前的功績——消滅了失業,廢除了凡爾賽合約帶給德國人的屈辱。但是哈夫納並不是個新納粹分子,他之所以公正的指出希特勒也是有功績的,目的是將其功績和罪過劃分清楚,最終讓人們能夠意識到希特勒真正的罪惡在什麼地方。

哈夫納在《不含傳說的普魯士》所要批判的「傳說」有兩個,其一是說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淵藪,這是英美等國強加給普魯士歷史的汙名。哈夫納要批判的另一個傳說則是德國人自己在第二帝國和納粹時代製造出來的,那就是普魯士是德意志之魂,普魯士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正是德國崛起的歷程,普魯士歷代君王的不懈努力就是為了德國的統一。在哈夫納看來,這也完全是鬼扯。為了能夠批駁汙名化和榜樣化的傳說,他帶領我們考察了普魯士幾百年的發展歷史。

歷史上的普魯士擁有兩大組成部分,其一是德國的布蘭登堡地區,其二是普魯士地區。在最初,普魯士人指的是居住在波蘭北部的信仰異教的一些斯拉夫部族。事實上,在中世紀早期,德國西部和波蘭北部和東北部都居住著很多這樣的部族。十二世紀開始,德國的貴族們開始以傳教為名義大規模的向這些地方擴張,從而將德意志人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了這些地區,史稱「北方十字軍東徵」。

雖然名叫十字軍東徵,但是並非在所有這些地方採取的都是武力手段,比如在波美拉西亞和西裡西亞,德國貴族們往往採取的是和平滲透的方式;而在布蘭登堡等地則採取的是鎮壓和徵服;但是對普魯士人採取的則是順生逆死的種族滅絕政策,因為在普魯士拓殖的是剛從十字軍東徵的戰場山回歸的條頓騎士團,除了鐵和血,這些十字軍戰士們不會用別的方式來對待異教徒。因此在長期的鎮壓和同化之後,在波蘭的西北方向出現了一個德國人佔主導的騎士團國家,即條頓騎士團國。

佔領了普魯士地區之後,條頓騎士團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們開始仗著武力欺壓波蘭本地的貴族,佔據波蘭人的地盤。雙方的矛盾越積越深,終於在1410年爆發了大戰,這一仗才把條頓騎士團狠狠地收拾了一番。這件故事後來被波蘭偉大的作家顯克微支寫成了史詩巨著《十字軍騎士》。到了1466年,這個國家最終被波蘭王國降服,成為波蘭的封臣,條頓騎士團統治的普魯士成為名義上由波蘭統治的普魯士公國,騎士團團長兼任普魯士大公。

那麼,原本是臣服于波蘭王國的普魯士公國,是如何崛起成為德意志歷史上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的呢?這裡就要追溯普魯士和布蘭登堡之間的淵源了。由於騎士團成員不得婚娶,因此成員只能從德國的貴族當中選擇。機緣巧合,布蘭登堡的霍恩佐倫家族的一個成員當上了騎士團團長,他背叛了騎士團,把騎士團國家變成了自己的領地,他的兒子和布蘭登堡的本家聯姻。1618年,布蘭登堡的選侯約翰·西吉蒙斯德繼承了布蘭登堡本家和普魯士公國兩塊領土,普魯士作為一股力量才初次出現在德國的歷史上。

由此可見,說布蘭登堡的霍恩佐倫家族一直在為德國的崛起而奮鬥,這當然是普魯士統一德國之後的「傳說」而已。這個家族處心積慮想做的事情和所有歐洲貴族家庭要做的事情一樣,就是不斷擴展自己家族的勢力。比如被稱為大選侯的威廉·腓特烈,在三十年戰爭期間和之後的歲月裡不斷東徵西討,佔領的多半是其他德國諸侯的土地。腓特烈三世選侯在1701年給自己買了一個「普魯士的國王」的頭銜,這個頭銜只能在普魯士內使用,買這個頭銜一半是為了自己的虛榮,一半是為了方便治理國民,到了這個時候,後來威震中歐的普魯士王國才正式出現在德國的歷史舞臺上。

當時的歐洲各國都在努力擴張中央的權威,打壓地方上的離心勢力,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然而十七十八世紀德國卻面臨著日益分崩離析的局面,普魯士的霍恩佐倫家族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攫取自己的利益,挑戰中央權威,他們所做的完全是在德國日益強大的分裂局面當中火上澆油。而被德國民族主義分子視為榜樣的弗裡德裡希大帝,其戰爭從現實後果上來說更是加劇了神聖羅馬帝國——當時的哈布斯堡中央權威的衰落,弗裡德裡希大帝本人在七年戰爭當中的更是犯下不少嚴重的錯誤,幾乎導致普魯士的覆亡。可見,民族主義的傳說是站不住腳的。

提到普魯士,就會有很多人指責說普魯士在德國建立了一種軍國主義的傳統。對很多持這種觀點的人們來說,弗裡德裡希一世和弗裡德裡希大帝這兩位君主可以說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罪名的落實者,他們將普魯士的軍隊數量增加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財政都用來支付軍費。尤其是弗裡德裡希大帝時代,這位因為戰功卓著而被尊稱為「大帝」的君主,接連挑起數場戰爭,最多的時候同時和法國、俄國以及奧地利開戰,成了後世軍國主義分子們的偶像。希特勒最為崇拜的人物之一就有這位弗裡德裡希大帝,他四處開戰的軍事冒險政策就是對這位君主的效仿,據說在他自殺之前,他都在仔細閱讀弗裡德裡希大帝的傳記,試圖從中尋找反敗為勝的歷史經驗。

但是事實上,軍事擴張事實上是當時歐洲國家普遍的做法,腓特烈大帝自有其榜樣——法國的路易十四,俄國的彼得一世,奧斯曼的蘇萊曼大帝,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此外,在七年戰爭之後,腓特烈事實上就沒有對外發動戰爭了,而是專注於內政。而隨後的瓜分波蘭,事實上是三國的共同行動,因此單說普魯士是擴張成性恐怕是有失偏頗的。至於到了威廉二世和威廉三世的時代,對歐洲和平產生最大威脅的大革命的法國,無論是威廉二世組建的反法行動,還是威廉三世一度採取的對法國中立,以及後來的聯盟俄國的政策,其出發點都不過是國家利益罷了。可以說,除開腓特烈二世前期的侵略政策以外,普魯士並沒有表現出比其他列強更突出的軍國主義傾向,而腓特烈二世之後的幾位君主,對腓特烈的擴張政策進行了必要的調整。

如果我們與當時的歐洲國家進行比較的話我們就會承認,這一時期的普魯士非但不能說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作為吸引了伏爾泰,產生了康德的國度,十八世紀的普魯士可以說表現出來了相當的開明和理性。由於普魯士王國一開始就由兩個部分組成,因此早期的領主們也不太可能在不同的領土內推行同樣的宗教。到了腓特烈一世和二世的時代,為了供養數目巨大的軍隊,對法國的胡格諾教徒採取了宗教寬容政策,以增加收入和人口。

在歐洲各國都陷入宗教改革和反改革帶來的混亂的時候,普魯士卻在強制執行宗教寬容政策。同樣也是為了支付數額巨大的軍費,而採取了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政策,並且由國家僱傭公務人員對經濟進行管理,整個國家自然的傾向於比較理性和開明。腓特烈二世的開明同時得到了伏爾泰和康德的讚揚,這並不是偶然的。

普魯士的歷史其實並沒有什麼「傳奇」的地方,條頓騎士團的成立也好,布蘭登堡家族的擴張也好,普魯士王國的徵戰也好,都是當時歐洲歷史上的尋常事件,說這些人一直以來都為了德國的復興而奮鬥,這不過是後人的溢美之詞罷了。而普魯士一直以來的擴張,與其說是因為普魯士人擴張成性,不如說是當時歐洲各國普遍遵守的遊戲規則而已。除了頻繁的戰爭之外,普魯士還有宗教寬容,經濟理性和開明統治的一面,而這些都被「鐵和血」的那一面給掩蓋了。那麼,這樣的普魯士究竟如何成為統一德國的救星,又為什麼最終承擔了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罪惡呢?請讀者繼續關注本文的續篇。

塞巴斯蒂安·哈夫納:《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為方便讀者粉絲們交流,我們建立了【微信粉絲群】,大家可以添加【sdsdfzh】為微信好友,申請加群。這裡有更多的青年學者和歷史愛好者,大家可以暢聊感興趣的歷史話題。

同時,我們也有qq資料群,群號:856649920,群內有大量文史類電子資源分享。

本號作者以文史類博士和青年學者為主。我們的宗旨是: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有深度。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同時我們也略備薄酬,歡迎廣大文史愛好者惠賜稿件,具體投稿要求可在公號首頁點擊「聯繫我們」查看。

投稿郵箱:haoranwenshi@163.com。

相關焦點

  • 普魯士軍國主義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嗎?歷史或許沒那麼簡單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通過哈夫納的《不含傳說的普魯士》一書,探討了早期普魯士的發展歷程。我們了解到其實普魯士王國一直以來都是在德意志境內製造混亂的一個國家,它不僅沒有促進德國的統一,反而一直在挖德意志各國的牆腳。軍國主義的淵藪還是開明理性的國度?揭露一個你不知道的普魯士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為什麼在十九世紀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統一德國,拯救德意志民族的大救星呢?
  • 一個理性國家的悲劇|《不含傳說的普魯士》閱讀札記
    它不在乎你的信仰、你的德行、你的言論,只要不危及國家安全,你便是自由的。它出於自身的考量而非美德,保障你的生存與安全。你或是從軍為它獻身、或是經商為它提供金錢、或是治學為它樹立聲望,凡此種種,無論你從事何種事業,你的使命皆是對國家盡責。而它對你則冷漠無比。國家本身就是目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人民的自由與福祉只是其目的的副產品罷了。
  • 北歐新教自由主義與普魯士軍國主義(中)
    我剛才講到的託洛茨基所說的那樣,公共形象的變化往往趕不上實際的變化,往往是你國家的路線實際上已經改變以後,社會上認為你的形象還是你過去一百年的形象。他們的看法就跟斯達爾夫人和後來託洛茨基所說的那樣,認為德國是個專門出音樂家和哲學家的國度,它出不了什麼好軍人,無論是法國人也好、瑞典人也好還是俄國人也好,即使在別的地方打不贏,打德國人都沒有問題的,任何人都能夠打德國人而且獲得勝利。
  • 北歐新教自由主義與普魯士軍國主義(下)
    德國自由主義者都希望普魯士人出來主持大局,就像克倫威爾時代的英國自由主義者都希望蘇格蘭長老會出兵英格蘭、幫助他們抵抗英格蘭的聖公會和託利黨的勢力一樣。這時候的普魯士在啟蒙派文人心目中的形象是開明和進步的。自從普魯士統一了萊茵省、建立了關稅同盟、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以後,它在輿論界的形象就越來越差,最後就變成一個反動的、專制的、軍國主義的德意志了。
  • 普魯士軍國主義(一個擁有國家的軍隊)
    普魯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強,還因為它推行軍國主義政策。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即位時正值三十年戰爭,布蘭登堡被瑞典軍佔領。
  • 德國十二講·普魯士的崛起
    與德意志歷史上的眾多邦國相比,普魯士的興起是相當晚的。    它也是在歐洲東北部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環境中誕生的。    雖然歷經波折,但普魯士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崛起,並且最終成為德意志諸邦國中的最強者。
  • 日本軍國主義何以如此頑固
    不承認侵略戰爭性質,不承認慰安婦的性質,不承認大屠殺的真相,不承認細菌戰、化學戰的事實,甚至不承認戰敗投降的結局,把投降日稱為終戰日。日本最高法院駁回因揭露南京大屠殺事件而被反誣損害他人名譽罪的東史郎的上訴,並對他判處50萬日元的罰款。「日本輿論之會」等右翼團體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舉行反華集會,居然聲稱南京大屠殺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二是不反省。
  • 需索無度的國家理念毀了一個帝國
    所謂傳說有二:一個是「金色的普魯士傳說」,即德國的統一實為普魯士一貫的使命,歷代普魯士國王乃至之前的布蘭登堡選侯時時刻刻都在為此奮鬥。另一個是「黑色普魯士傳說」,普魯士在人們的眼中僅僅意味著強盜作風的軍國主義,甚至將腓特烈大帝和俾斯麥視為希特勒的先驅。
  • 與沙青青解答一個歷史問題,日本軍國主義是如何產生的
    「軍國主義」,是一個很血腥的話題,它帶有強烈的窮兵黷武和軍事擴張的色彩。
  • 從「普魯士藍」看德國軍服崇拜史
    二戰結束後,普魯士作為德國的一個行政區劃被取消。普魯士之被廢除,原因之一就是普魯士乃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溫床。普魯士在立國之初,幾代國王都明白普魯士所處的地域政治環境,把國家的現代化與軍事化聯繫起來,通過軍事的現代化來促進國家的現代化。所以除了教育之外,普魯士王國開國時期的國王們便把軍隊建設作為國家的另一項國策,普魯士的軍費開支在國家預算中的比例、軍人數量在國家人口所佔的比例之高,都為世所罕見。
  • 趣聞雜談-日本軍國主義並非來自武士道
    歐洲騎士們的武備,說到底就是實用,他們想來想去,也只是防衛自身。可日本武士使用的武器,已然超越了戰鬥中的血腥,與其說是制敵,還不如說是對手博弈之間,激發了劍氣的瞬間美,使武士在穿透這一瞬間之際把握美的存在,無論生死,都是一個生命的姿態。美麗的甲冑和刀槍之屬,展示了武士的日常生活態度和內心世界。死,什麼時候、以怎樣的姿態來探望我們,誰也不知道。
  • 沙恩霍斯特:普魯士軍國的鐵血之父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近代的普魯士軍隊還是因為過於執著的追求刻板的隊列操練,軍官普遍對士兵實施嚴重的體罰,導致不滿情緒積累。在缺乏戰爭威脅與強人督促的和平年代,普魯士全軍開始便的紀律渙散、士氣低迷。在設想未來爆發的新戰爭時,普魯士人死抱著腓特烈留下的線式戰,準備繼續以必勝的決心讓對手摺服。最終,這些毛病都讓普魯士人在拿破崙的新式軍隊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 俾斯麥為什麼生前極力防止軍國主義?
    那麼,俾斯麥為什麼生前極力防止軍國主義?►一個軍國主義的鼻祖,致力於防止軍國主義這事,本身就是不矛盾的。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利益面前,政治家必須讓位於現實選擇。就像老牌反華高手,「臺獨」勢力的始作俑者尼克森,最後卻選擇了打開中美關係堅冰。就是政治感情讓位於現實利益的寫照。放在俾斯麥身上,更是如此。
  • 普魯士靠什麼打敗奧地利
    1866年,在爭奪德意志諸邦領導權的戰爭中,普魯士僅僅花了七周就完勝老牌帝國奧地利。
  • 為什麼是普魯士最終統一了德國?其實這和普魯士的民族精神有關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名叫普魯士的德意志邦國崛起了,而它的崛起將徹底改變德意志的命運。普魯士崛起於德意志北方,最早它不過是最平凡不過的一個小邦國。但是由於其歷代統治者都重視武功,拼命地發展軍事力量,所以普魯士的版圖不斷擴大。到了大選帝侯(有資格被選舉為神聖羅馬帝國君主的人)腓特烈·威廉(1640—1688年執政)時代,普魯士已經成了德意志地區內首屈一指的強邦。
  • 巨人106話:阿爾敏與艾倫的分歧,巨人會走向反戰還是軍國主義?
    巨人最後幾話將決定巨人是反戰作品還是為軍國主義招魂,這也將決定巨人在中國的命運
  • 耶路撒冷.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國度
    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一個超乎想像的神秘而美麗的國度。約旦,一個連接大海和沙漠的國度,建起了東西方古老與新時代文明的橋梁。即使不祈禱,你也可以站在哭牆前,看著這裡來來往往虔誠的信徒。那些徘徊不去的男女老少祈禱者,以手撫牆面,背誦經文,或是面貼、親吻牆壁,默默祈禱。
  • 軍校丨,普魯士的戰旗——德國柏林軍事學院(上)
    從忠誠到鐵血,從精英到魔性,從理性與狂熱相結合,到榮譽和毀滅相伴隨……從普魯士到德意志——這個在短短200年間迅速崛起的日耳曼民族,似乎永遠充盈著令人費解的軍事謎團。一滴水可以照出整個大海,從一所軍校的傳奇傳略中,你我可以充分領略普魯士軍事精英的精髓——這就是著名的德國柏林軍事學院。世界上很多著名軍校,都是軍事改革的產物,都有許多傳奇的故事。
  • 普法戰爭01–最弱的大國普魯士
    有心者或許記得還有一篇古文叫做《觀巴黎油畫記》,這些都是只讓人知道有這麼一場普魯士德國同法國之間的戰爭,普魯士擊敗法國,讓心高氣傲的法國人耿耿於懷。前幾年被國內「戰鬥民族」的說法搞笑,草根想了解一下那場「戰鬥民族」被修理了的克裡米亞戰爭,卻發現中文的資料很少,並且語焉不詳。於是草根借了幾本關於克裡米亞戰爭的英文書,看過後想乾脆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整理出幾十篇的《克裡米亞戰爭》。
  • 川普是哪個基督國度的精兵?
    假如你告訴世人,基督徒就是這樣的,無異於說,基督徒就是跟魔鬼差不多的,理由如下:第一、他是一位好色成性,多次拋棄配偶的人,現在跟她一起生活的是第三個妻子。第一任夫人伊萬娜,是紐約的社交女明星,是一位模特,同時也是一位極具才華的設計師。曾主持建造了多家川普集團名下的建築。 兩人在育有三位子女後,於1992年以離婚的悲劇收場。原因是川普遇到了另一個美人瑪拉梅普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