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ing 太空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為什麼看上去金閃閃的?

2021-12-29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作者:王錚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根據NASA網站消息,被稱為「下一代宇宙天文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縮寫JWST)計劃在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點20分(北京時間12月25日20時20分)在法屬蓋亞那的歐洲太空港由阿麗亞娜5號火箭發射升空。在與火箭分離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會獨立飛行29天,最終在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位置完成升空任務。

作為著名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任者——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歐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共同研發,被稱為這個十年中人類觀察宇宙的理想平臺。

它是一臺投資大約100億美元的紅外線望遠鏡,主反射鏡由鈹製成,口徑達到6.5米,面積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倍以上。與此同時,它的質量為6.2噸,僅僅約為哈勃空間望遠鏡(11噸)的一半。它能在接近絕對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的環境中運行,同時附帶了可摺疊的遮光板,以屏蔽會成為幹擾的光源。據說,它可以捕捉130多億光年遠處的光。一旦發射成功,它的天文觀測能力,基本上就是世界上最強的。

不過,大家看它的照片的時候,是不是都注意到了,它一塊一塊拼成的鏡片看上去金光閃閃的?這一共是18個六邊形百合鏡,組合起來像一間房那麼大。

進行發射準備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圖片來源:NASA,https://blogs.nasa.gov/webb/wp-content/uploads/sites/326/2021/12/52682-1024x683.jpg)

這個外觀是為了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還是有什麼玄機?

「金光閃閃」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圖片來源:NASA,https://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styles/full_width/public/thumbnails/image/james_webb_1.jpg?itok=k6UqKeMS)

 

實際上,這是名副其實的金閃閃,因為鏡面鍍了黃金!

「鍍」字是「金」字旁,指以金屬附著到別的金屬或物體表面。鍍金,顧名思義,就是器物的表面鍍上一層薄薄的黃金。通常,鍍金使用的是電解或其他化學方法。

鍍金在裝飾方面的價值不僅僅是讓不是黃金的東西看上去像黃金,同時也是出於它優秀的性質。例如,鍍金層延展性好、易拋光、耐高溫,具有很好的抗變色性能。在銀層上鍍金可以防止銀的變色;金合金鍍層可呈現多種色調,因此常用作裝飾性鍍層,如鍍首飾、鐘錶零件、藝術品等。奧運金牌其實就是銀子鍍金。

在實用價值方面,由於鍍金具有較低的接觸電阻、導電性能良好、易於焊接、耐腐蝕性強、並具有一定的耐磨性(指硬金),因而在精密儀器儀表、印製電路板、集成電路、管殼、電接點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鍍金的元器件(圖片來源:https://img2.baidu.com/it/u=2117443389,4124677834&fm=26&fmt=auto)

 

在機械領域,鍍金技術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汽車的引擎感應器中集成電路內線路的連接需要鍍金工藝;而在航天領域,鍍金的技術也一直有所運用,例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中紅外設備的冷卻管其實也鍍了金,目的是更好的隔絕熱輻射,讓中紅外設備保持在-266℃的工作溫度,以更靈敏的探測來自遙遠宇宙的紅外輻射。

在1992年發射的奮進號太空梭上,用於宇宙合金生成實驗的裝置核心部分的金屬反射鏡,其拋物面天線般的鍋形金屬反射鏡進行了均勻的鍍金,不僅減小聚光誤差,還將此前87%的聚光反射效率提高到99.8%以上。以此為代表,航天中許多與鏡面有關的技術中都運用了鍍金。

首先,黃金是惰性金屬,化學性質也很穩定,幾乎不會被氧化,這意味著鍍了金的鏡面不會失去光澤,不會因為氧化作用使得成像變得模糊。

另外,黃金具有良好導電性與導熱性,它能高效地反射光波,減少冷熱不均的發生。鏡面溫差引起的變形會嚴重損害望遠鏡成像質量,想要避免這種變形的話,宇宙中溫差極大的環境以及光照對材料和設計有很大的要求,而鍍金對於隔絕熱輻射的幫助很大。

 

科技人員正在檢查製冷設備(圖片來源:NASA,https://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thumbnails/image/2-miri-1041.jpg)

 

再次,黃金對於紅外波段有著極高的反射率,增強鏡面的紅外線反射能力,鍍金的鏡面有助於探測遙遠的天體。黃金最佳的反射率段正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要觀察波段(工作波長為0.6到28.5微米,即可見光金色段到中紅外波段),因此這臺望遠鏡鏡面進行鍍金自然更加有意義。

空間環境下的鍍膜有時對強度要求非常高,可能要在惡劣環境保持高反射度,或者是需要經常的清理望遠鏡副鏡避免出現微小劃痕,這需要在保留高反射率的同時,把鍍層做得更硬一些。現代航天鍍金工藝可以在保證反射率的情況下讓鍍金層達到純金硬度的3倍。

綜合以上種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就成了「金」鏡面了。

太空環境十分惡劣,以高標準要求推動的航天鍍金技術也就發展的格外成熟,當然也會走向民用。有一個例子,大家想必不會陌生——奧斯卡小金人。

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s,簡稱:學院獎),可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獎項,獎盃是一座13.5英寸重3.9千克的金色男像,戲稱「小金人」。實際上,它不是純金,而是鍍金。在該獎項最初的幾十年,奧斯卡小金人一直由一家獎盃製造商用錫合金鑄造然後鍍金,但由於電鍍工藝的特點,時間長了塗層會脫落。

 

奧斯卡「小金人」(圖片來源:https://p0.ssl.cdn.btime.com/t016eb981ee390d345f.jpg?size=700x964)

 

2016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找到了一家位於美國布魯克林區、名為艾普納技術(Epner Technology)的公司合作。艾普納公司向他們介紹說,航天鍍金技術已經在太空科技中使用了大約30-35年,這讓他們大吃一驚。艾普納公司承諾鍍金永不脫落,奧斯卡獎就此開始採用航天鍍金技術。實際上是不是真的永遠不脫落,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該鍍金的售後服務是終身免費補鍍。

順便一提,這家公司並不給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鏡面鍍金,他們負責鍍金的是剛才提到的太空望遠鏡的中紅外設備的冷卻管。與鍍金一樣,我們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技術,是由航天工業以高標準率先研發,並隨之帶動的。

文末彩蛋

        獎勵看到最後的你  :)

 


相關焦點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裡程碑預演成功打開五層遮陽板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裡程碑預演成功打開五層遮陽板2020-12-22 22: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隨著NASA下一代太空觀測站離發射的又近一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進入軌道後以預期的方式打開其五層的遮陽板
  • 「韋伯太空望遠鏡」飛向太空,NASA耗時30年寫歷史(圖)
    攜帶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亞利安5型火箭升空瞬間。(圖/NASA)美國航太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署(ESA)合作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SWT)於美東時間2021 年 12 月 25 日早上8點半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太空中心(Guiana Space Centre)發射。亞利安5型火箭開啟整流署,韋伯太空望遠鏡進入太空意示圖。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隨著最近發射的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於2018年4月18日(周三)發射,許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下一代太空望遠鏡上,這些望遠鏡將在未來幾年內進入太空。這不僅包括目前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還包括將於本世紀30年代部署的其他先進太空飛行器。
  • 太空停車場:拉格朗日點
    比如,太空中的拉格朗日點,這個特殊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數學家約瑟夫 - 路易斯拉格朗日,好比太空「停車位」一般的存在。在它的五個特殊點中,小質量可以以恆定模式運行,兩個較大的質量的引力,正好等於一個小的物體與他們移動所需要的向心力。
  • 發揮餘熱的行星獵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這架被稱作「克卜勒」的太空望遠鏡在辛勤工作近10年後安祥地漫步在繞日心軌道上,看著眼前這片無際的星空,就像「老人與海」。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10月30日宣布,該機構的「行星獵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燃料已用盡,目前已「光榮退休」。在9年觀察任務期間,克卜勒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
  • 同等大小百倍視野,望遠鏡的巔峰——羅曼太空望遠鏡有多強
    哈勃太空望遠鏡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儀器之一,它於1990年起飛,在過去30年中拍攝了無數令人敬畏的宇宙奇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邁的哈勃所剩下的時間可能並不多,如果再次發生嚴重故障,我們可能就要永遠告別這臺傳奇的望遠鏡,幸運的是,哈勃有它的繼任者,如果順利的話,今年10月,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會發射升空。
  • 【科普】丨克卜勒望遠鏡「退休」,太空功臣,保重!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宣布,在進行了九年的深空探測之後,由於燃料耗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結束了它的任務,進入「退休」狀態。
  • 國傷則器損,盤點那些命運多舛的蘇俄知名太空望遠鏡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那些命運多舛的太空望遠鏡:蘇聯的「斯皮卡」(Spika)紫外望遠鏡,以及在1980年代末期由蘇聯提出、後由俄羅斯實現的3大「偉大的觀測臺」計劃:「頻譜-射電」號、「頻譜-X射線」號和「頻譜-紫外」號太空望遠鏡。
  • 問: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
    問: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最近,就在10月3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正式退役。歷經9年的探索工作,克卜勒望遠鏡因燃料耗盡而無法繼續開展作業,它會在當前所在軌道停止工作。9年間,克卜勒望遠鏡發現了2662顆系外行星,其中許多行星可能孕育著生命。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新預定發射日期宣布
    2020年7月,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加利福尼亞州雷東多海灘諾斯羅普·格魯曼的潔淨室中。(圖片來源:NASA/Chris Gunn)由於當下的新冠疫情(COVID-19)與技術問題,美國航天局預定在2021年10月31日於法屬蓋亞那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這個決定是基於對剩餘系統整合與發射前測試項目的進度風險評估。此前,韋伯項目本計劃於2021年3月發射。
  • 答: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
    上期我們講到,10月3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正式退役。其實,早在2013年,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就遭遇重大故障,在經過數個月的努力後,NASA宣布放棄修復,克卜勒望遠鏡就此結束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主要任務,但仍用於科研工作;到了今年7月,其燃料就已即將耗盡,終於在10月末迎來正式退役。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建成 可"穿越時間"看到過去(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韋伯太空望遠鏡」成功裝上最後一片鏡片,預示建造已邁入完成階段。(圖/翻攝自NASA官網)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 臺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持設計建造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簡稱韋伯太空望遠鏡)2月4日在馬裡蘭州成功安裝了主體結構上的最後一片鏡片。這是它建造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預示著建造已邁入完成階段。
  • 美國耗資近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到底有多厲害?
    一、耗資    相比它的前輩「哈勃太空望遠鏡」,先進太多了,我們來看幾個數據:    光是耗資這一塊,就遠超哈勃太空望遠鏡;87億美元什麼概念?我們的53度飛天茅臺,2017年報價是1299,也就是4300萬瓶飛天茅臺的總銷售額!
  • 韋伯太空望遠鏡:或許遠超人類想像—新聞—科學網
    11月,隨著美國航天局正式宣布韋伯太空望遠鏡建成,哈勃太空望遠鏡終於有了「接班人」,可以安心「退役」了。
  • ​最棒的聖誕禮:最強最貴最難產的太空望遠鏡,終於開啟發現之旅
    ●為啥叫做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最早叫新一代太空望遠鏡,2002年改名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簡稱JWST,以NASA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①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後繼任務,JWST當然要後浪推前浪。
  • 俄羅斯唯一的太空射電望遠鏡失聯,而中國的天眼今年要開始探尋外星人了
    可就在1月14日,俄羅斯聯邦宇航局無奈宣布他們失去和太空射電望遠鏡——「光譜-R(Spectr-R)」的聯繫,而「光譜-R」是俄羅斯目前唯一的太空射電望遠鏡,俄羅斯聯邦宇航局表示他們已經多次嘗試和「光譜-R」聯繫,均沒有得到回覆,現在完全無法對它下達指示,很多太空資料也無法傳送回來,而最後這部分還能傳送回來的資料何時會消失,俄羅斯聯邦宇航局也不知道。
  • 中國雷射測距望遠鏡使用算法更有效檢測太空垃圾
    中國的研究人員提高了環繞地球軌道太空垃圾的探測精度,允許更有效地繪製太空飛行器機動的安全路線。
  • 【遠望防務映像】DARPA太空監視望遠鏡:它能做什麼?如何運行?
    18501361766微信:tech99999 郵箱:qianyanjun@techxcope.comDARPA太空監視望遠鏡(翻譯&字幕 by 防務菌)DARPA太空監視望遠鏡:它如何運行?(翻譯&字幕 by 防務菌)隨著人類進一步對太空進行開發利用,太空對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要。但在現實中,太空中擠滿了數以萬計的人造物體以及微流星、小行星和其他自然衛星。
  • 為什麼在地面上可以看見的星空,在太空中卻看不到?
    如果說在太空中看不到星星的話,那麼哈勃望遠鏡拍的那麼多照片又是什麼呢?
  •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有多牛 為什麼發射一再難產?
    原定於2014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經難產了若干次了,一拖再拖,最新的消息是2021年發射升空,這次能夠如願以償嗎?誰也不知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NASA(美國航天局)、ESA(歐洲航天局)、CSA(加拿大航天局)聯合研發的紅外線觀測用太空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