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開門紅:中國「電磁炮」曝光,馬院士說到做到

2021-02-08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1月31日,中國軍事論壇上出現了一張在中國武漢拍攝的照片,照片上在長江邊停泊的一艘舷號936的老式登陸艦,艦體前部卻安裝了一座類似艦炮的大型裝置。有傳言稱這是中國正在試驗的艦載電磁炮。更有網友戲稱這是中國軍隊在春節期間準備給美軍的「特殊禮物」。



電磁武器、雷射武器等高能武器的出現,被認為是軍事大國海軍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美國甚至將其視為保持對中國、俄羅斯軍事優勢的「第三次抵消戰略」的關鍵。美國已經在福特號上應用了電磁彈射器,並從2006年開始就開始演示電磁炮的技術。2010年,美國海軍首次使用BAE公司研製的電磁炮,達到了33兆焦的發射能量,理論射程達到200公裡。此外2012年,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則為美軍研製了更緊湊的電磁炮系統,分為3兆焦、10兆焦和32兆焦幾個版本。



從這場拍攝的照片上,我們可以發現這種外形更為科幻的艦炮類系統,炮管比中國海軍現有的艦炮口徑更為粗大,目測已經大大超過155毫米。按照常理來推測,中國沒有必要研製超過155毫米口徑的常規艦載火炮。因此這一「科幻艦炮」,是電磁炮的可能性相當大。另外也有網友認為,這門新型艦炮炮口處有疑似電磁炮的線圈外箍,登陸艦上還有疑似電池組的充能系統,這些都證明這可能真的是中國正在研製的電磁炮。



儘管美國將電磁炮視為「第三次抵消戰略」的關鍵武器,但中國對電磁武器也同樣非常重視。這其中以馬偉明為代表的軍隊科技工作者做出了重大的貢獻。2016年11月網傳中國進行首次殲-15陸上電磁彈射試驗,2017年底,有消息認為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已經直接採用電磁彈射器。在2017年11月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發明家論壇上,馬偉明院士認為採用艦船綜合電力系統和高能武器的強大單艦平臺,將成為顛覆現有海上作戰的「全能艦」,中國應該充分發揮當前在電磁能武器和艦船綜合電力系統領域的世界領先優勢,先對手一步實現作戰樣式的創新與變革,實現對英美發達國家的後發趕超。



從照片上看,中國疑似「電磁炮」的外形成熟度,遠遠超過美軍的同類武器系統。例如美軍的電磁炮雖然火力強大,但只有炮管、發射裝置、電源系統,體積龐大,而中國的電磁炮已經有了全封閉的炮塔護盾,系統集成度更高,這也意味著中國電磁炮上艦的速度會很快。另外武漢就是馬偉明院士工作的海軍工程大學所在地,因此中國的「電磁炮」首先在這裡曝光,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電磁炮即將裝備國產軍艦?你可能錯過了一個大新聞
    小兵兵還記得,936的疑似電磁炮裝置曝光時,當時軍事論壇和微博上,軍迷們的激動歡呼,可能也就僅次於遼寧號下水了。正如網友所說:中國用一艘註定載入史冊的「老傢伙」,緩緩拉開了大時代的序幕。舉兩個時間相對早一點兒的例子——1、2009年,中國海軍首次舉行國際海軍閱兵式,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第一次莊嚴宣告:隨後,2010年,海軍機關便傳出遼寧艦首任艦長已獲中央軍委正式任命的消息。2、2011年,官媒曝光數千官兵登上遼寧艦實習的消息,使用的同樣是「大型水面艦艇」的表述。
  • 紅褲衩也得悠著點,其實中國電磁炮就是軌道炮
    這幾天各界聊中國電磁炮的文章已經太多太多,能寫的角度大家也寫的差不多了,不過有一些重要的地方還是有必要再囉嗦幾句的。
  • 美媒:中國電磁炮上艦 世界首次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在運輸艦上安裝電磁軌道炮進行試驗,還只是計劃,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在測試進度上已經超過了美國。"海洋山」號艦艏的巨大炮塔和試驗電磁炮「海洋山」號艦橋上加裝控制臺和疑似跟蹤雷達,用於控制電磁炮和跟蹤彈丸飛行情況《防務新聞》稱,一系列照片顯示,中國海軍所屬的一艘7000噸級的072III型坦克登陸艦「海洋山」號(舷號936)上上已經安裝了一個大型炮塔
  • 中國航天發射2018年迎來「開門紅」
    1月9日上午11點2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高景一號03、04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2018年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測量控制站指揮控制室主任馬樹林介紹,此次任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發展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的第二次發射,目的是探索實現我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商業化運營。高景一號03、04星具有0.5米級高解析度,可實現連續條帶成像、多條帶拼接成像、立體成像、多目標成像,具有寬覆蓋、多目標、多模式、快應用等特點。
  • 中國電磁炮
    所以,在軍事技術革命方面,我們也不應該把眼光僅僅局限在「一兩件新武器」上,而是要提高我們的視角,看到中國總體軍事技術的飛越,把我們帶到了一場新的軍事技術革命的門檻上。炮口焰」是高溫等離子體和軌道燒蝕的產物936艦上試驗裝置到底是線圈炮還是軌道炮,軍迷們還在爭論,但馬偉明院士關於電磁炮的論文
  • 談談中國的電磁炮
    2018年1月31日,一張來自武漢的照片顯示中國在一艘072型坦克登陸艦上安裝了一門形狀很奇怪的新炮,POP3隨即宣布這是「電磁炮」。
  • 2018中國亮相的十大武器,這在10年前都不敢想
    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中國武器裝備十大成就: 1.國產航母海試5月13日-18日,從分塊組裝到下水舾裝也一直備受全國軍迷關注的002型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進行了第一次海試,隨後又進行了三次海試。
  • 電磁炮上艦 解放軍開啟吊打美軍的節奏
    結果這下可好,2018年新年伊始,一聲炮響,變成了我們彎道超車,領先美軍十五年了(可能還不止,因為美軍正在考慮要停止電磁炮的研發)。這個橫空出世的大英雄就是電磁炮,作為與雷射炮和粒子束武器一樣並列為下一代軍事黑科技的電磁炮,其意義和價值遠遠不是遼寧號、殲20和055戰艦所能比的,這是質的區別,是一個時代的代差。就像弓箭與大炮的區別一樣,那是真正的代差。怎麼來形容呢?
  • 2018中國亮相的十大武器,這在10年前都不敢想 |軍情晚報
    下面軍武菌就帶領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中國武器裝備十大成就: 1.國產航母海試5月13日-18日,從分塊組裝到下水舾裝也一直備受全國軍迷關注的002型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進行了第一次海試,隨後又進行了三次海試。
  • 中國海軍新上艦的這貨又大又粗又醜,卻令美國人如此不悅
    這將是全世界範圍內首次做到電磁炮系統上艦,即使只是用於測試目的,而這對中國軍力來說,將是一場「改變遊戲規則」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全電(推進系統)是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的。我們(技術)是中壓直流,一步到位。美國目前是交流電推進系統,還處於第一代水平,差我們一代。美國才開始做預研中壓直流,要趕上我們是十幾年以後的事情。這是馬偉明院士的原話!
  • 電磁炮上艦成為熱點,聽局座給你說說這事兒
    據美國「任務與意志」網站報導稱,社交媒體上出現了有關這艘試驗平臺艦艇在遠海航行的最新照片。安裝於「海洋山」號登陸艦艦艏的疑似電磁炮(圖源:美國「汽車駕駛」網站)看到大陸海軍的發展,臺灣媒體站不住了。看來,中國海軍軍艦的快速發展確實讓大家嚇一跳!除了電磁炮,055大驅也是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2018年7月3日,大連造船廠兩艘萬噸級055驅逐艦同時下水!
  • 【人才茶館】響應十九大「人才強國」戰略,臺灣新創中心2018年首度開門紅
    2018年1月12日下午,臺灣新創中心迎來了2018年度的「開門紅」,將人才服務再次升級,攜手杜拉拉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共同打造「人才茶園」項目,以園區為載體,培育和引進各方高端人才,助力南方教育裝備產業城臺灣新創中心的整體建設,此舉將完善產業項目建設結構、構建創新人才職稱體系,不僅為臺灣新創中心激活創新動能的活力源泉,更推動了江門教育裝備產業穩步站上聚才用才的新高地。
  • 央視證實095核潛艇存在,使用馬院士新技術,美國:差距越來越小
    美國海軍曾經對中國裝備的核潛艇進行嘲諷,稱「只要核潛艇一出碼頭,我們的聲吶在關島就可以探測到。」這句話讓不少軍迷感到氣憤,但是技不如人也只能沉默不言。好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技術積累,中國終於在核潛艇技術上面實現了厚積薄發。近日,據央視透露,中國已經研發出了新型電動泵噴射推進器,理論上這種推進器比目前西方任何一款潛艇推進系統都要安靜得多。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期間,美國不斷曝光新的外骨骼裝備,比如洛克希德-馬丁的HULC外骨骼和雷神公司的XOS-2動力外骨骼。只不過,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動力外骨骼總是處於測試階段測試,至於實裝時間,永遠是下一年。實際上,它們目前都被電池問題所困擾。比如上面那款HULC外骨骼,為了實現電驅動,需要安裝兩塊3.6公斤重的鋰電池,而續航時間只有一小時,根本沒有實用性。總不能安裝核電池吧。
  • 某東亞島國的「某科學的電磁炮」如今也面世了
    與傳統的化學能火炮相比,電磁炮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射速快等特點,因此近年來受到了許多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美國的極大關注,並投入了相當大的力量進行發展。▲從相關圖片來看,日本的實驗型電磁軌道炮發射裝置屬於電磁炮家族裡的導軌炮(也稱之為:軌道炮),且圖片中還列舉了日本人對未來使用其陸基/海基版電磁炮進行作戰的設想,包括對陸攻擊、反艦、防空反導等(圖片來源:網絡)
  • 李德仁:遙感雙院士的中國夢
    但兩院院士李德仁看到此文後表示,中國的星上遙感影像處理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並在2016年就已經應用到應急響應的在軌目標自動檢測中。因此,為了了解在軌處理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應用,6月14日在泰伯網舉辦的WGDC 2018現場,泰伯網對李德仁院士進行了專訪,不但聆聽到李院士講述在軌處理技術的前世今生,更是意外收穫了他的中國夢。
  • 冷靜點,剛剛曝光的這一中國神秘武器,暫時還無法讓西方顫抖!
    中國在電磁彈射器方面已經趕上美國,在電磁炮方面自然也不會落後太多目前,美國的電磁炮使用的儲能裝置是超級電容,利用它瞬間充放電的能力,來說實現能量的「暫存」。936艦上試驗裝置到底是線圈炮還是軌道炮,軍迷們還在爭論,但馬偉明院士關於電磁炮的論文,全是關於軌道炮,所以這不大可能是技術難度更高,性能更好的線圈炮至於技術更先進的線圈炮,目前面臨的難題更大,比如線圈的冷卻問題
  • 電磁炮:即將實現的未來科幻武器 原理其實很簡單
    (電磁炮與傳統火炮能量轉換效率對比) 從目前的科學技術發展來說,電磁炮根據其結構和原理可大概分為三類:,目前這種電磁炮是世界上最新的一種發展形勢。比起傳統火炮來說可以做到發射的速度更高,初速度可達到8千米/秒,而傳統火炮只有1千米/秒以下;還能做到啟動的時間更短,從正常狀態下到發射彈丸只需要數分鐘,而且還可以實現連續發射,可以做到1分鐘6發的重複發射;最後電磁軌道炮的發射動能更加強大,最大幾乎能達到70兆焦左右(1兆焦的能量相當於一輛1噸卡車在100英裡/每小時(約161千米/小時)速度下的能量),射程可以超過2000千米,而且在發射的過程中全都是由計算機控制
  • 我國電磁炮再次登艦成功「破蒼穹」,打靶歸來!
    自從中國2018年實驗電磁炮後,近期中國又進行了電磁炮的上艦艇實驗;不過,大家不要奇怪,中國也僅僅是順應潮流,畢竟美國,俄羅斯和土耳其都在不斷實驗電磁武器,中國的實驗也是正常的。 這次中國可能對電磁武器和動能裝置做了優化,新的電磁炮可輕鬆精確的打擊到100公裡外的目標,據稱這次實驗的電磁彈頭速度可能超過了7馬赫。 在早些時候,CNBC媒體援引美國方面說,中國最早使用「海洋山」艦測試的電磁炮都已達到每秒1.6英裡的初速,命中了124英裡(即200公裡)外的目標,今天的實驗,不過是繼續深化或技術升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