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爭霸世界500餘年,最終究竟得到了什麼?

2022-01-01 平民讀歷史

聖彼得堡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軍事實力名列前茅的大國,人口過億,地跨亞洲和歐洲,雄踞歐亞大陸北方,在漫畫中常被描述為北極熊。

因為地理位置和年代的原因,俄羅斯從誕生之日起,便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尷尬處境。在16世紀初那個風起雲湧的大航海時代,一個國家如果不能擴張,便會被比自己強大的鄰國吞併,特別是在那個處於瘋狂時代的歐洲,可以說是強國林立,地處寒冷,交通又不便俄羅斯根本沒有選擇。為了生存,俄羅斯自誕生之日起便極其熱衷於擴張。

從15世紀末的莫斯科公國,到20世紀中後期的蘇聯,幾乎將全世界劃分為兩大陣營,五百年來,俄羅斯爭當世界的野心似乎隨時都可以完成,但隨著蘇聯在上世紀90年代的轟然倒塌,俄羅斯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力瞬間下跌好幾個臺階,經濟實力更是遭得一塌糊塗,甚至被西方戲稱為「偽裝成國家的加油站」。

我們翻閱數百年來的歷史,不禁會產生一個疑問,俄羅斯爭霸世界五百餘年,最終究竟得到了什麼?

「俄」的奮鬥:從公國到帝國

13世紀初,本就不大的基輔羅斯解體為數個公國,隨後這些分裂的諸侯勢力又受到來自東方蒙古帝國的入侵,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公國於亂世之中艱難崛起,並迅速收拾殘局,消滅了蒙古人(金帳汗國)的勢力,使莫斯科大公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

1547 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隨後便展開擴張之旅。1552年吞併喀山汗國,1556年吞併阿斯特拉罕的汗國,1598吞併西伯利亞汗國,並開始蠶食西伯利亞地區,以及東歐,期間發生了數十次戰爭。

到17世紀中期,俄羅斯的西部疆域已經和現在差不多,而東部已經擴張至貝加爾湖附近。

1682年,彼得一世登場,這是一位對俄羅斯未來有著獨到眼光和強大影響的君主。在位期間,彼得一世將俄羅斯東部疆界推進至太平洋西岸,並且直接與巔峰時期的大清帝國,以及日本發生摩擦。

最終把東部疆域鎖定在外興安嶺以北,此時俄羅斯已然成為世界級大國。1721年,擊敗瑞典的彼得一世加冕為「全俄羅斯皇帝」,俄羅斯正式進入帝國時代。

18世紀後期,帝國迎來了以為新的偉大女皇-凱薩琳大帝。瑟琳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可以跟彼得大帝齊名的君主。

在位期間她致力於將俄羅斯帝國疆域往西、南推進,從兩個強鄰(奧斯曼土耳其和波蘭立陶宛聯邦)手中奪走了大片土地,數次瓜分波蘭,吞併克裡米亞,使帝國獲得南部出海口。1796年,凱薩琳大帝結束了她輝煌的一生,留下了一個極為強大的帝國。

19世紀初期,亞歷山大一世也是一位功勳卓眾的君主,擊潰了法蘭西皇帝-號稱歐洲戰神的拿破崙,一度被歐洲諸國奉為救世主。

到了19世紀中後期,俄羅斯帝國先後吞併高加索諸國,以及中亞的哈薩克、希瓦、布哈拉、浩瀚等汗國,巔峰時期國土一度登上伊朗高原。而在東亞地區,俄羅斯帝國還聯合當時的歐洲列強圍剿清帝國,強行吞併了清王朝33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更有甚者,在20世紀初期,俄羅斯甚至直接入侵中國東北,疆域達到極盛。

根據資料統計,俄羅斯帝國在20世紀後期初期,疆域東抵阿拉斯加,北至北冰洋,西至波羅的海,南抵伊朗高原,國土面積近2300平方公裡(不包含臨時佔據的中國東北),就差南部的印度洋出海口了。

這個時期是帝國歷史上距離「彼得一世的遺囑」最近的時期之一。

俄羅斯帝國所取得的戰績的確很輝煌,但遺憾的是,這種無節制擴張加劇了帝國的隕落,戰爭也使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沼。

發生在在19世紀中葉的克裡米亞戰爭早已動搖了帝國的根基,俄羅斯西方至少有四個國家對帝國宣戰,對手背後的勢力更是盤根錯節,再加上內部又出現動亂,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俄羅斯甚至被迫賣掉了阿拉斯加,這在帝國歷史上是罕見的,畢竟俄羅斯是只進不出的帝國。

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物極必反, 盛極必衰,俄羅斯帝國從19世紀中葉開始,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往後的對外戰爭並不能解決國內矛盾,只會加速拖垮龐大的帝國,更要命的是,俄羅斯帝國在彌留之際還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還未結束,尼古拉二世就被迫在1917年大革命後宣布退位,俄羅斯進入蘇聯時期

蘇聯的壯大和解體蘇聯時期也曾經將這個昔日帝國的勢力推至巔峰。在第二次世紀大戰初期,蘇聯利用德國和英法的利益關係,聲稱為了防止德國東進,建立東部緩衝區,和德國瓜分了波蘭,以及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

而後,蘇聯在蘇德戰爭中,蘇聯和英國又瓜分了伊朗(短暫瓜分),最終,蘇德戰爭以蘇聯慘勝告終。

德國戰敗後,蘇聯短暫佔據了柏林以東的大部分歐洲土地,隨後在對日作戰中又奪回了被日本佔領的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短暫佔據中國東北和北朝鮮。

在往後的30多年中,蘇聯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地位,成為世界最強的兩個超級大國。

1979年底,蘇聯出兵號稱「帝國墳場」的阿富汗,企圖打通印度洋出海口,完成「彼得一世的遺囑」,卻不幸深陷其中,難以自拔。1990年,隨著東歐劇變的發生,蘇聯宣布解體,俄羅斯恢復了昔日名字「俄羅斯」。2014年,俄羅斯再次吞併克裡米亞至今。蘇聯曾一度復興在望,卻又很快墮入深淵。最接近諾獎的華人經濟學家楊小凱,在仔細研究了俄羅斯的百年經濟史後,在《發展經濟學》中,寫道:蘇聯模式之所以失敗,其根源在於:它醉心於引進先進的技術,力圖創造「經濟奇蹟」;它們拒絕變革傳統體制,結果,既得利益集團瓜分了社會大部分財富;它們拒絕改造觀念,把國民變成不會思考的螺絲釘,最終,懷有怨恨的民族主義和癲狂的民粹主義相結合,把這個貌似強大的帝國徹底拖垮!

縱觀俄羅斯歷史,從強到弱,爭霸世界500多年,但到頭來,現在的俄羅斯除了蘇聯時期的軍事基礎和殖民時期的礦產能源,簡直一無是處,其GDP總量僅僅和我國廣東省差不多,而且大多還是靠著西伯利亞的能源支持。

試想一下,如果俄羅斯不能加緊振興經濟,任由其繼續衰敗下去的話,遠東地區可能真的會成為食之無力,棄之心疼的負擔。

那麼問題來了,俄羅斯徵戰五百載,究竟得到了什麼?除了戰爭中犧牲的無辜生命之外,是烏拉爾山以西的大本營,還是西伯利亞那幾座煤礦,幾眼油氣井?還是那片無法耕種的凍土帶?

或許,正是因為俄羅斯以戰爭起家,在俄羅斯寒冷的地理條件下,長期的和平,只會導致俄羅斯「歸零」,然後等待下一次的崛起。

我們參照歷史,也不難發現,任何以戰爭形勢的擴張,最終都敵不過時間的考驗,殖民時代如此,兩次世界大戰亦如此,中國經歷了幾千年風吹雨打,依然可以浴火重生,印度即使分裂數千年,也依然可以以完整的姿態重新站立。

反觀西班牙,甚至蒙古等專注於擴張的國家,即使擁有日不落的疆域,即使統治它國數百年,到頭來還是會被現實打回原形。歷史早已證明,只有文化的疆域,才是永恆的,不論是東風、白楊,還是民兵,代表的也都只是偽真理而已,不然,蘇聯不會輸。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帝國爭霸世界五百年.
    俄羅斯帝國爭霸世界五百年的原因?
  • 原創|史上最強十大帝國,世界霸權交接簡史!
    只是好景不長,僅僅只過了六年時間,亞歷山大於公元323年猝死,馬其頓帝國走向分裂並逐步衰落,最終被羅馬帝國所滅!3、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始於公元前27年,終於公元395年,前後歷經400餘年。6、葡萄牙殖民帝國葡萄牙帝國從1415年一直持續到1999年,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帝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正式宣告了葡萄牙長達500多年的殖民帝國的結束。
  • 世紀大對決15 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顯赫一時,華夏戰國七雄大爭霸
    前4世紀的歐洲和中東大地是大國崛起交替的時代,世界上第一個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波斯大帝國被另外一個崛起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所代替。本世紀,中東大地上的波斯帝國依舊處於衰弱之中,雖然波斯帝國曾利用古希臘各城邦互相混戰之際重新獲得了一些領土,但這依舊止不住波斯帝國最終走向衰亡的命運。同時,在古希臘地區,雅典和斯巴達互相爭霸之時,古希臘的第三大城邦底比斯趁機崛起了。因此,在前395年至前371年之間,底比斯開始向上世紀末取得古希臘霸權的斯巴達發起了強有力挑戰。
  • 帝國爭霸 海權與陸權的千年之爭!
    陸權國家必然選擇「大政府文化」——民眾是以繳納稅收、服從安排的形式購買了政府的「政治債券」(公信力),得到穩定的經濟紅利,但更少的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內燃機和電力革命與普魯士戰爭讓法國強權讓位於德國和美國,兩次世界大戰又讓德國的陸權霸主被蘇聯取代,也終結了日不落帝國的海權霸業。最後的蘇聯敗在冷戰,俄羅斯更徹底的敗在了網際網路革命後美國的新經濟下。冷戰的歷史背景也給了中國改革開放實現經濟崛起的經貿空間,甚至借著美國技術革命前期的經濟紅利需求實現了快速的信息化。
  • 俄羅斯的S-500防空系統,號稱全球最強,究竟有多厲害?
    普羅米修斯,這是俄羅斯為S-500防空系統所取的代號,由此可見S-500的性能有多不一般。
  • 「武士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短史記
    然則,日本「武士道」,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侵華戰爭中,又充當著一種什麼樣的角色?明治以前的「武士道」1、起源於鎌倉時代的「原始武士道」,因政治契約之故,特別強調「忠」與「死」所謂「武士道」,略言之,是一種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縱觀歷史,「武士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完全取決於現實政治的需要。
  • 比起蘇聯,俄羅斯究竟少了什麼?
    第三部分:失去龐大的統一市場,俄羅斯的致命硬傷;第四部分:俄羅斯為什麼既走不通「中國路線」,也走不通「德國路線」?第五部分:這,是俄羅斯發展的死穴;第六部分:支撐大國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從後來俄羅斯解密的歷史機密資料也能看出,當時蘇聯在西歐與美國發展的許多特工人員,都不是高薪招募的,而是許多人堅信共產主義理想,自願奉獻。在領土上,蘇聯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第二的兩倍。人口達到2.867億,僅次於中國和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國家,遠遠多於還沒有移民潮的美國。在經濟上,冷戰共計46年的歷史中,蘇聯前期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直到最後幾年才被日本超越。
  • 鯨吞中國領土的巨大陰謀,沙俄「黃色俄羅斯」計劃因何最終破產?
    ,導致沙俄最終功虧一簣。這個計劃的最終失敗對中華民族來說實在是民族之幸!什麼是「黃色俄羅斯」計劃?鴉片戰爭的失敗讓龐大的清帝國虛弱的面目暴露無遺,列強接踵而至,紛紛加強了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沙皇俄國更是其中的急先鋒。自1848年起,沙俄先後強迫、誘騙清政府籤署多個劃界條約,割走了中國外東北、外西北大約15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 帕米爾——曾經的世界爭霸決鬥場
    不周山,也就是不完整的山,在西北最遠最荒涼地方還要往外,世界的角落。它是撐天之柱,是人間界中唯一能夠達到天界的地方,西周穆天子西行想要尋找的地方,一代代詩人浪漫想像中想要去到的地方,神仙降臨之所、凡人登仙之處。根據現代推斷,它就在帕米爾。而它真正在中國文獻中出現,明確地理位置被點出還要等到漢代,銳意進取不斷西進的武帝時期。張騫首次西域之行就是從這裡經過。
  • 俄羅斯明明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麼還和西方國家這麼僵?
    而俄羅斯國家建立之後,又反推波蘭-立陶宛聯邦,並從瑞典手中奪取了大量領土,而且最終還肢解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所以可以說俄羅斯的崛起就是伴隨著和歐洲國家的衝突。到後來俄羅斯擊敗拿破崙,中止了拿破崙統一歐洲的努力,之後又因為克裡米亞的歸屬和英國、法國、義大利撒丁王國以及奧斯曼帝國大打出手。
  • 俄羅斯領土變動史,蘇聯解體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1700年開始,俄國沙皇彼得一世與瑞典爆發了長達21年的大北方戰爭,最終瑞典戰敗,波羅的海沿岸的土地併入俄羅斯,俄羅斯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此後的一百多年間裡,沙俄全力向西、南擴張,同時不停參與歐洲爭霸戰爭,葉卡捷琳娜大帝先後三次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將沙俄的邊界推至中歐。
  • 隋帝國時代的東北亞帝國爭霸,兩大軍事集團的較量影響深遠【那時英雄16】
    第二章 屍山血海 第八節 帝國爭霸隋帝國與高麗國連續開打三年,表面上是隋與高麗之間的較量,但這場戰爭影響的範圍幾乎包括了整個東北亞的國家和地區勢力,其中同在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國首當其衝。百濟在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主動要求帶路,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被高麗逮住狠狠揍了一頓,損失極大。
  • 戰爭的工藝:《風暴英雄》藝術家們聊新的「爭霸之戰」補丁
    最終勝出的會是誰?是剛剛加冕的刀鋒之王阿爾薩斯,還是帝國元首安度因帶領的抵抗組織?全新的「爭霸之戰」補丁今日上線,包含新皮膚和坐騎等內容,你可以親自一探究竟。我們找來了藝術總監助理Trevor Jacobs和高級藝術家Andrew Kinabrew,深入聊一聊這個宏大補丁的創作故事。
  • 哥薩克:被俄羅斯帝國榨乾的不羈戰士
    在決定俄國命運的波爾塔瓦戰役中,哥薩克又與俄軍騎兵一起包抄瑞典軍側翼,最終讓俄國贏得了大北方戰爭的勝利。18世紀開始 哥薩克人被俄羅斯帝國逐步正規化到了17世紀,頓河上遊與下遊的哥薩克完成統一,組成了頓河哥薩克軍區
  • 【歷史】世界歷史上10大最強帝國,中國佔了3個!
    】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羅斯人逐漸開化,擁有了比他周邊民族先進的文明和更強大的實力,俄羅斯人的野心使他們不斷擴張,波蘭瑞典土爾其阿富汗中國相繼被北極熊的熊掌掃中,不過在與真正的列強交手中,俄羅斯卻一直慘不忍睹,克裡米亞戰爭一戰都使俄軍大量傷亡,國力大輻下降,直至被無產階級推翻。
  • 阿富汗:帝國的墳場
    正是因為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從古到今,阿富汗就是一個戰場,來自馬其頓、波斯、突厥、中國、阿拉伯帝國、英國不同的徵服者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而生活在這個多山少雨國度裡的人民,憑著嚴酷複雜的地形氣候,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文明信仰、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剽悍善戰的傳統,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抵抗、反擊的時機,打敗了、消滅了、趕走了一個又一個入侵者,以致阿富汗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稱號:「帝國的墳場。」
  • 克裡米亞戰爭:從這段戰爭歷史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示
    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帝國參與了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大家都知道,拿破崙是一個擁有著極大雄圖偉略的皇帝,在他的領導下,法蘭西第一帝國橫掃歐洲,法國的鐵騎甚至逼近了俄羅斯帝國。在戰後,在亞歷山大一世的倡議下,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締結了神聖同盟,維護君主政體,反對法國大革命在歐洲所傳播的革命理想。這麼一來,沙俄就長期充當了「歐洲憲兵」的角色。而全盛時期的俄羅斯帝國疆域多達2280萬平方公裡,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南部、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人口也僅次於中國和大英帝國。
  • (俄羅斯與土耳其恩怨500年)
    俄羅斯與土耳其的500年恩恩怨怨來源: 鳳凰財知道 微信號ID:icaizhidao莫斯科就成為了第三羅馬,拜佔庭帝國的繼承人,也繼承了拜佔庭帝國的雙頭鷹徽章,目前這個還是俄羅斯的國徽。從此,俄羅斯自稱基督教正統(「東正教」),「沙皇」(Tsar),實際上就是「凱撒」,由此俄羅斯帝國一直是以「斯拉夫民族的救星」和「東正教的領袖」自居,這也是未來頻繁發動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的一個理由。
  • 伊斯蘭教,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 (之四)
    伊斯蘭教,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之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文 | 立峰蒙古大軍雖然一時間橫掃世界,但沒過多久就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而伊斯蘭教世界,繼阿拉伯帝國之後,卻很快又崛起了另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 一個大俄羅斯沙文主義的帝國
    「各族人民的兄弟友誼」「更加牢固了」,什麼「對所有大小民族來說」,民族問題都得到「圓滿的解決」,什麼「各族人民團結成積極的共產主義建設者的統一大家庭」,等等。兼併和鎮壓非俄羅斯民族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為了推行大俄羅斯沙文主義,強迫同化各非俄羅斯民族,大張旗鼓地宣傳什麼「民族問題」已經「徹底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民族』、『部族』的概念,逐漸讓位於『蘇聯人民』的概念」,一句話,階級對立消失了,民族壓迫沒有了,民族日益「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