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新上任的拜登政府,其實一開始還是有很多人對其低調作風抱有幻想的,認為中美關係會有所緩和,不會像其上任那樣瘋狂。但事實證明,這種幻想是不切實際的,美國會已經響起「戰勝中國」的號角,甚至比以前可能還要更響亮。 其實在拜登上任的前一天,美國參議院對美國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財政部長人選耶倫、國家情報總監人選海恩斯和國防部長人選奧斯汀的提名舉行聽證會。 這些拜登政府幕僚做出幾乎相同的表態,無一例外全都提到了中國。這一天,「戰勝中國」、「中國挑戰」的論調成為國會最響亮的詞。 布林肯表示,「我們能戰勝中國,並提醒世界,一個民有、民治的政府能夠為人民服務。」諷刺的是,在他表態當天美國新冠死亡病例超過40萬,這就是所謂的為人民服務嗎?而在這一周前,還發生了國會大廈衝擊事件,美國現在還真沒資格立「民主燈塔」設定。 他還強調,「如果中國攻擊臺島,那將是他們一個嚴重錯誤。」 此外,國家情報總監人選海恩斯也提到了「戰勝中國」,強調美國應採取積極進取的立場。而財政部長提名人耶倫表示,中國是最重要的戰略對手,拜登政府將使用所有能用的工具來打擊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而國防部長人選奧斯汀表示,戰略重點會在亞洲,尤其是中國。 不用懷疑,即使美國兩黨時有分歧,但是在遏制中國這個議題上總是能出奇一致。現在美國氛圍就是,對抗中國成為了「政治正確」,所以誰都想來「碰瓷」,即使沒有具體措施,狠話得先高調放出來。 有分析稱,今後拜登肯定會繼續延續上任強硬遏華措施,可能具體細節會有調整,但是他們手上能打的牌已經不多了,幾乎都被川普折騰了個遍,照樣還是無用功。 而且拜登的措施肯定還會考慮中國的態度來調整,要是中國服軟他就會得寸進尺,要是中國強硬那他就會和緩。這點從伊朗身上可以得到驗證,美國就是個欺軟怕硬的。 在2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強硬回應稱,中美關係出現嚴重困難,兩軍關係也面臨很多挑戰。 但事實證明,遏制中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丟掉幻想,做好準備回擊一切挑釁!
中烏沒鬧掰,中企籤下馬達西奇8億航發大單,美國的贏面被翻盤?
印媒算了筆帳:和中國耗不起,印國防預算超百億但很多東西還沒買
印陸軍參謀長:中巴聯合構強大威脅!把印度逼上「死路」的卻不是中巴
杜特爾特:再次靠實力贏!多國領導人接種中國疫苗,美疫苗成笑話
黑到深處自然粉?印國防部長在公開演講中,暗指中國是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