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很強大,但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中國!」

2021-03-03 軍武次位面

面對強大的對手,我們應該怎麼辦?

眾所周知,在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在諸多領域製造了麻煩與摩擦,讓中美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的氛圍中。然而就在上周六下午,從日本大阪G20峰會上傳出的新消息,使情勢又出現了轉機。

可能很少有人預料到,美國原本高傲強硬的態度在短短幾個月後發生了180度扭轉。這不禁讓軍武菌聯想到前幾天剛剛看過的一部俄羅斯電影,這部看似熱血純粹的籃球電影,竟然將今日中美間的博弈做了精準「預測」,它就是《絕殺慕尼黑》。

▲影片預告版海報

寓意「蘇聯熊」與「美國鷹」之間的較量

《絕殺慕尼黑》所講述的故事要追溯到1971年,世界被冷戰陰雲所籠罩,在美蘇兩國劍拔弩張的對峙中,體育比賽無疑成為當時雙方都可接受的交流方式。然而在時代背景下,原本「單純」的比賽也難免要承擔更多的意義。

▲1977年柏林圍牆邊的警衛崗哨

而下一年的奧運會,便成為美蘇兩國男籃共同的目標。此時的美國隊充滿信心、良將如雲,他們在此前36年間沒有在奧運會上輸過球。

▲現實中36年保持不敗的美國男籃

(大學生隊)

美國在籃球上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只要策略得當,奪得慕尼黑奧運會的籃球金牌猶如探囊取物。但看似無敵的美國隊,也存在著主帥觀念陳舊、NBA當家球星缺席等諸多問題。

▲1972年的蘇聯男籃

也是《絕殺慕尼黑》電影原型

而蘇聯人同樣鬥志昂揚,1947年加入世界籃協後,蘇聯籃球進步迅猛,他們擊敗了世界上除了美國的任何強隊,坐穩歐洲霸主地位。不過此前三屆奧運會,蘇聯都沒能戰勝美國。

▲本片主角之一的蘇聯隊教練加蘭任

(原名為康德拉辛)現實原型照片

這讓蘇聯人憋了一股勁,他們決心在慕尼黑奧運會上完成復仇。而之前世錦賽上兩次戰勝美國隊的經歷也給了蘇聯隊底氣:美國並非不可戰勝。他們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準備,電影《絕殺慕尼黑》講述的傳奇故事便拉開了大幕。

1.「政治的」籃球

雖說是部體育電影,然而片中給軍武菌印象最深的,卻是在蘇聯隊主教練加蘭任(原名為康德拉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出「美國隊會被我們擊敗」的豪言壯語時,蘇聯官員們卻表現得異常惶恐而憤怒,對加蘭任是的言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

以現在視角來看,兩隊比賽前放出一些狠話並不奇怪,而在當時則需要慎之又慎。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加蘭任是在拿國家名譽做賭註:打敗美國隊機會渺茫,一旦失敗,蘇聯的國際形象便會大打折扣,甚至成為西方陣營的「把柄」。

▲美蘇領導人著名的「廚房辯論」

圍繞一個小小的廚房都能引發意識形態的論戰

何況一場激烈的籃球賽呢

片中美國人的舉止也並非「理中客」:紐約街頭混混得知蘇聯隊員身份後略代戲謔口吻的「共產主義者」,決賽開場前美方解說「這不僅是一場籃球賽,更是一場意識形態的較量」的臺詞,讓這場籃球賽的政治氣氛達到高潮。

儘管與史實有所出入,但電影的改編也並非空穴來風:在當時美蘇對抗日趨白熱化的階段,任何一個領域的優勢都可以使己方在輿論上佔據上風,而對手的缺點和失敗則可以成為抹黑、諷刺的無形「武器」,並非沒有先例。

▲1974年蘇聯空軍飛行員駕機叛逃美國

(先迫降於日本)使蘇聯不僅蒙受巨大的損失

在輿論上也極為被動

體育的確不該與政治掛鈎。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體育與政治掛鈎的國際賽事多如牛毛,即使是奧運會也「難逃宿命」。

▲西方的雙重標準在體育界同樣適用

無論蘇聯隊也好,中國隊也罷。歸根到底,是因為在西方眼中,扼制中俄等國體育上的成就,同樣符合其「戰略需要」,而利用其主導的國際體育組織「呼風喚雨」成了「常規操作」。

▲中國選手遭遇「黑哨」也是家常便飯

世界上包括科學、體育、文學等等幾乎所有號稱「不與政治掛鈎」的領域,幾乎都存在著國家間的角力。這是本片帶給軍武菌最直接的印象,

 

2.消除心中恐懼

在政治與對手的多重高壓下,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蘇聯隊面臨的境況,並不比2016年里約奧運會好多少:對手美國隊是世界第一強隊,而奧運會舉辦場地聯邦德國慕尼黑,又是北約地盤。

▲真實的美蘇籃球決賽老照片集錦

儘管蘇聯在男籃決賽前(男籃在最後一個比賽日)的金牌數已力壓美國穩居第一,但蘇聯仍渴望這塊男籃金牌為蘇聯建國50周年獻禮,同時向美國隊報仇雪恥。

▲在最後一個比賽日前

蘇聯金牌總數已碾壓美國

(截取自百度百科慕尼黑奧運會詞條)

而美國隊也拿出了十二分精神,同時他們還有諸多優勢:作為美國盟友的西德,美國人去慕尼黑為美國隊加油輕而易舉。而在鐵幕另一邊的蘇聯,球迷來西德為蘇聯隊加油基本不可能。

實際上,影片中蘇聯隊員女友作為親屬在看臺為蘇聯隊加油的橋段是虛構的,當時的蘇聯對出席有著嚴格限制,除與賽事相關的體育官員、球員教練可以出席外,其他人均無法到場。

▲現場幾乎全是美國觀眾

美國隊享有「主場」優勢

真實的賽場幾乎是美國球迷的主場,星條旗的海洋,孤軍奮戰的蘇聯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片中蘇聯人對美國隊的恐懼充斥了影片的前半段:官員慌亂、球員懷疑,甚至在奧運村遭到恐怖襲擊後,蘇聯官員第一時間想藉機退賽。

▲軍武菌覺得這句臺詞

是本片最想要表達給觀眾的核心思想

不過教練的兩句話擲地有聲:「美國隊早晚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這並不丟人」「失敗是我們的結局,但比賽是我們的宿命」。

▲整部電影蘇聯隊主教練加蘭任一直在為球員

消除恐美心理,樹立必勝信心

全片加蘭任教練也只是在做兩件事:用苦練和鼓勵消除球員心中的恐懼;以強硬的態度,支持蘇聯隊繼續奧運徵程,直到完成比賽,最終擊敗美國隊。

消除心中的恐懼,是獲勝的第一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就是大有可為。在軍武菌看來,這種亮劍精神就是本片想要傳達給所有觀眾,最為核心的價值觀。也是當下身處複雜國際形勢、面對強大對手的中國需要樹立的一種信念。

 

▲巧合的是,這位蘇聯籃球教練的思想

居然和東方抗日戰場上一位團長的

想法出奇的一致...

3.影片幕後

《絕殺慕尼黑》作為一部小眾的俄羅斯產電影,在中國上映後無論是預熱宣傳還是院線排片都不算高,甚至遭遇了一些「不公正」對待。

▲《絕殺慕尼黑》在豆瓣收穫8.3高分

然而卻以極佳的口碑成為票房黑馬,在國內影評網上憑藉8.3的高分將同期上映的美國好萊塢大片《黑衣人:全球追緝》(5.7分)吊打,在銀幕外又把美國打敗一次。

▲美國大片《黑衣人》在排片佔據絕對優勢情況下

只收穫5.7的不及格分,慘遭吊打

不過《絕殺慕尼黑》並不是一部新片,該片早在2017年12月28日就於俄羅斯國內上映,並打破了俄歷史票房最高紀錄。時隔1年多,中國將這部電影引進,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2018年10月中國軍艦攔截闖入中國領海的美軍艦

用近距離「別車」迫使其緊急轉向

細想一下,電影與現實,確實有幾分相似:正如美蘇籃球賽一樣,當下中國與美國在某些領域正進行著激烈的競爭;中國是異軍突起的後起之秀,而身為世界最強美國同樣擁有諸多優勢,而中國同樣也有許多人對「打敗」強敵心存疑慮。

 

▲1952年上甘嶺戰役後歡呼的志願軍戰士

我們能在「比賽中」打敗美國嗎?誠然,如1972年一樣,美國在包括籃球在內的諸多領域依然是世界最強。但正如片中蘇聯人說的那樣——「美國隊很強,但並非不能戰勝」。

▲60年代中國先後擊落5架

美制U-2高空偵察機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新中國70年的歷史,也是中美對抗、博弈、合作的歷史。抗美援朝、「兩彈一星」、擊落U-2偵察機….初生的新中國一窮二白,但老一輩人用雙手創造了一個個奇蹟,沒有低頭,不曾認輸。

▲中國成功試爆原子彈,粉碎了美國的核訛詐企圖

(電影《橫空出世》)

4.當今中國的啟示

時光匆匆,仍是世界老大的美國顯然已把中國視為頭號對手,中美的競爭從電影中的球場延續到經濟、科技、軍事、文化、5G技術等方方面面。技術封鎖、關稅壁壘....美國幾乎用了所有手段,去圍堵、遏制這個後來居上的「新人」。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講話:

美國不允許被其他國家超越,5G競賽必須贏

對於美國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的做法,著名英國漢學家馬丁·雅克曾在其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有過這樣的論述:1945年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的主導力量。即使在冷戰時期,美國依然領先於蘇聯。

▲1885-2005年美國與蘇/俄GDP走勢圖

從沙俄時代到蘇聯解體,美國在經濟上一直佔據絕對優勢

▲蘇聯儘管勉強在軍事上與美國實現平衡

但在經濟上卻逐漸陷入困境

(圖為蘇聯街頭排隊購買食品的民眾)

由於美國和西方在世界上長期的霸權地位,「現在的世界仍是西方的世界,而很多國家全球化的過程,就是西方化的過程。」當中國改革開放,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擠破頭去與世界接軌謀求發展時,起初美國並不以為然。

▲歷經13年談判,中國終於在2001年加入WTO

因為在西方世界看來,「中國的崛起對世界不會產生太大改變」,中國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會在適當的時候「變成一個典型的西方國家」,這已經是發展中國家固定的發展道路。然而,他們都錯了。

▲在西方眼中,印度的發展模式

是符合其意願的「西方化」道路

(圖為孟買貧民窟)

中國特有的文化、價值觀與制度體系,是中國不走西方發展老路的底氣所在。美國漸漸認識到,自成一家的中國,已不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合作夥伴,而是一個強力的競爭對手。在危機感的驅使下,美國遏制、拖慢中國崛起的思維便應運而生。

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輸給蘇聯人的美國籃球隊拒絕站上亞軍的頒獎臺。

▲美國隊被擊敗後拒絕登上亞軍領獎臺領取銀牌

留下了這張經典照片

而在歷史上,美國又有著「修理亞軍」的傳統:在國際競爭中,穩坐第一的美國只允許第三名的存在,而對第二名則要千方百計的打壓抹殺,德國、蘇聯、日本皆是如此。而已經「得二望一」的中國,自然也成為了目標。

▲1985年美英德法日五國財長

在紐約籤署著名的《廣場協議》

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發展進入低潮

於是,在中國韜光養晦時,美國人的「打擾」便紛至沓來:技術封鎖、對臺軍售、南海爭議、釣島爭端....甚至動用國家力量對中國企業圍追堵截。看得出來,美國認為這些手段成效顯著,也極其享受這個過程。但這些阻礙真的管用嗎?

答案當然又是一個字——「否」。

▲1996年臺海危機時,中國海軍還很弱小

面對美國的航母打擊群並無太多手段

時間回到2009年5月8日,時任美國防部長的蓋茨在媒體前得意的大放厥詞:「...2020年前,美國將擁有1100架第五代戰鬥機群,這是碾壓全世界般的存在」,並認為「2020年前中國不會有一架四代機出現,到2025年也頂多有幾架。」

▲珠海航展上亮相的中國空軍殲-20戰機

然而在兩年後,正當蓋茨訪華時,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於2011年1月在成都首飛成功,如此「巧合」讓蓋茨認為「受到了羞辱」。如今,殲-20戰機已經批量裝備部隊形成戰力,美國人「中國2020年前不會有一架四代機」的狂言不攻自破。

▲2018年11月,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的

殲-10B驚豔亮相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中國的「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中國成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與地球中繼通信的國家。

▲中國探測器在月背上拍攝的照片

2019年6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第46顆北鬥衛星,截至目前北鬥導航系統已實現全球範圍服務,精度達到1米以內級別;把歐洲只有18顆衛星、僅實現初級運行的「伽利略系統」遠遠甩在身後,美國用GPS搞封鎖限制的日子一去不返。

在世界矚目的5G領域,中國公司華為以2160個5G專利數量佔據世界5G專利榜榜首,截止2019年6月6日,華為已經在全球30個國家獲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其中包括美國的諸多西方盟友。無論怎樣抵制華為,終究改變不了「真香」的事實。

▲2019年5月30日

英國電信運營商EE使用華為設備

進行了英國首次5G直播

讓美國人困惑的事情發生了:制裁、封鎖、威懾,這些在美國曾經的諸多對手身上屢試不爽的手段,在中國這裡卻並不是那麼奏效:美國有的東西,中國慢慢的有了;而美國沒有的東西,中國也有了....

▲專利榜前10名中的美國公司專利總量

仍不及華為一家

6月25日,馬丁·雅克在大阪論壇上的發言完美的回應了這個問題:「耐心是中國最顯著的優勢之一,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眼光更為長遠」,」中方明白,贏在當下並不意味著最後的勝利,中國將和平發展,成為一個與西方列強截然不同的新型大國」。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應當把握轉瞬即逝的發展機遇。但在風雲莫測的國際環境中,要小心「牢騷太盛防腸斷」,更要「風物長宜放眼量」。

▲短短20年,中國海軍完成蛻變

中美間的「籃球賽」才剛剛開始。我們應當承認,對手是一位鮮有敗績的「巨人」,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曾經身處困境、一窮二白的中國未曾被擊敗;如今高速成長、日新月異的中國,依然不會輸。

▲圖片來自網絡

《絕殺慕尼黑》的結局皆大歡喜,蘇聯隊擊敗了美國隊;然而他們身後的國家卻在一場事關存亡的競賽中倒下,令人唏噓。物是人非,曾經的蘇聯隊已消逝在歷史中,如今身處賽場中央的,是一群中國人。

比賽即將開始,在開球前讓我們再聆聽一次加蘭任教練的教誨——

「美國隊很強大,但他們早晚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MC強大的武器排名,鑽石劍排第二,第一種可以打敗Him
    在《我的世界》裡,武器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向敵人發出攻擊,還是保命的保障。
  • 曾打敗美國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為什麼越南總是認為自己很強大?
    自從美國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越南潰敗之後,越南就有些忘乎所以了,認為美國是被越南擊敗的。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軍事經濟全球第一,蘇聯緊隨其後。那麼越南打敗了美國,就應該在軍事上排在世界第三位置上。因此,越南人開始變的得意洋洋,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如今來看,當初的吹的有些過了,以至於越南當局在後續的許多事件中都忘乎所以,結果就是啪啪打臉。不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而是世界三流國家。
  • 古印度人是否會覺得中國不如他們
    古印度人是否會覺得中國不如他們?以下是Quora讀者的評論:Alexander TanProbably.如此強大的印度孔雀王朝,看不起實力比自己弱的國家,也算正常啦。 Arun K.古印度人不會覺得誰不如他們啦。當時印度人普遍認為,「一切生命都是寶貴的,我們都不應該去傷害生命」回顧歷史,我們印度人一直和中國和阿拉伯有著商業往來。如果當時的印度人覺得他們劣等,可能就會統治中國,顯然歷史並非如此。
  • 美國不願放棄自主武器 害怕在人工智慧競爭中輸給中國
    報告指出,幾十年來美國一直依靠「重型」軍事裝備的發展,例如軍艦,航空母艦等。在人工智慧技術的軍事應用方面已經落後於中國。報告作者警告說,目前還為時不晚,但是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中國將能利用基於群體智能的無人機在可能爆發的軍事衝突中打敗美國,儘管美國擁有強大海軍。
  • 聲稱沒有輸給美國的岡村寧次,卻願將佩刀獻給這位中國將軍
    二戰中的日軍雖表面上看起來強大,士兵作戰素質高,但實際上很多人對日軍軍官們有這樣一種有趣的評價:日軍真正的戰略、戰術高手都集中在中層和上層之間,
  • 海賊王:伊姆不一定具備強大的戰力,路飛最終要打敗的強敵是他們
    我甚至在想,貝加龐克研製出來的武器究竟會有多強,能讓藤虎都覺得驚訝,想必比和平主義者還要強大了。那麼現在的問題來了,有人說伊姆才是最無敵的,他能夠統領五老星和克制天龍人,但這個想法不一定準確,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
  • 海賊王:黃猿身份被實錘,是革命軍最高統領,龍兒時最好的夥伴!
    海賊王:黃猿身份被實錘,是革命軍最高統領,龍兒時最好的夥伴!
  • 項羽天下無敵,為何還是會輸給劉邦?
    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這也是眾所周知的版本了:劉邦:你們說實話,我為啥得天下?高起王陵:您粗魯,項羽仁愛;但您給手下好處,項羽不給手下好處。劉邦: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張良蕭何韓信都是人傑,我用好了,項羽不懂用範增!
  • 川普:如果我輸給拜登,你們將再也見不到我.重磅,美國後悔了!關鍵人物突然飛到中國!臺媒:臺2架戰機升空遭6架解放軍戰機包夾
    「如果我輸給他(拜登),我不知道我該怎麼辦——我再也不會和你們說話了,你們將再也見不到我。」當地時間1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北卡羅來納州費耶特維爾舉辦競選集會,並繼續他一貫的風格:在會上抨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是「歷史上最糟糕的候選人」。川普對他的支持者們表示,如果輸給拜登,「你們將再也見不到我」。
  • 美國人討論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會發生什麼
    :中國有一天會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很多西方國家的網民,都在國外社交網站上預測過中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後,會發生些什麼事情。那麼,在現實中的西方人,如何看待「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會發生什麼?」這個問題呢?為此,小編與一些居住在中國的美國人討論了這個問題、一位美國人表示,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那麼祝賀中國!我相信很多西方人都會來到中國,為他們的高失業率尋求更多的機會。
  • 美國人史迪威眼中的國軍士兵
    ,史迪威的回憶錄一直在「黑」國民黨將士。( 《給史迪威夫人的信》)6、在我看來,中國士兵是中國偉大人民的最好證明——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怨苦的忠心,他們光榮的目的,他們不變的忍耐,他們忍受了訴苦無門的艱難,從不呻吟,他們跟隨著領導者,從不疑問也沒有猶豫,他們從來沒有在他們單純、正直的心裡想到他們所做的正是英雄的事業。他們的要求只有一點點,卻隨時都準備付出他們的所有..
  • FN SCAR步槍為什麼會輸給了HK416步槍
    改裝成HK416上機匣的M4步槍 2011年,美軍特種部隊使用HK416在巴基斯坦擊斃了恐怖大亨-賓拉登,HK416名聲大噪,成為了美國特種部隊不是制式武器但名義上的制式武器。早在2010年,SCAR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IAR(類似我國的95班用機槍)項目競標中就敗給了HK416,為了進軍美國常規部隊市場,FN公司對SCAR進行了很多改進,使SCAR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輕機槍,而HK公司只是拿了一支幾乎沒有任何改動的HK416步槍參與了競標,最後HK416竟然中標了,被命名為M27。
  • 美國人討論:如果中國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會發生什麼?
    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強大是它們的福音,它們不僅可以依靠中國的經濟來提升自己的發展,而且中國愛好和平的特性會讓地球上減少很多爭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開始在國際上展現出自己真正的實力,在經濟方面僅次於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軍事和高技術方面更是領先於世界,就連在國外的華人也都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尊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還是因為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
  • 「我不是華人,我是滿洲人!」一大批美國華人拼命與中國劃清界限
    最近,美國華人中湧現了一批「切割派」拼命切割自己的華人出身「我不是華人,我是滿洲人!」 很多美國華人,竟然對自己的身份避之不及?!9月9日,《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與中國劃清界限:美國華人中的新「切割派」》。這引起了很多美國華人的關注。
  • 莫言:有的人說我們的文學缺血性,我覺得還是更缺乏想像力
    有些作家「胡思亂想」的能力顯然比其他作家要強大一些。有的作家更多地是依靠他的知識和學問來編織故事和調遣語言的,有的作家則是依靠天馬行空般的聯想能力。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創作中的想像力可以理解為一種聯想的能力,那是一種由此及彼的能力,是「由天空聯想到海洋」「由海裡的魚聯想到天上的鳥」這樣一種能力。這跟後天的實踐也有密切的關係。
  • 美國人選擇養貓,中國的方法最有效
    航母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在二戰之中航母憑藉絕對的壓制力打敗了曾經的海上霸主戰列艦,隨著大和號被航母擊沉,結束了人類大艦巨炮的時代,航母由此成為了現代海軍的主力戰艦。航母的作戰能力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通過數場戰爭得到了驗證,現代航母有著不可動搖的海洋霸權地位,這樣的海上巨獸在其他國家附近遊弋的時候足以產生巨大的威脅力。
  • 海賊王,自然系果實能力強大,卻只有一人沒有敗績
    在海賊王中,自然系果實由於能夠元素化,普通攻擊對其無法造成實體傷害,在初期被大家認為是三種果實中最強大的一種。
  • 從《英雄無敵3》看蔣介石為何會輸那麼慘?
    文/端宏斌 很多學生都覺得歷史非常枯燥乏味,在這其中,「中國革命史」又是乏味中的乏味。
  • 你的世界就讓你擁有,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 慢下來,看侯麗節的色彩
    群裡平時一直話很多屬於活躍氣氛的男生突然不說話了,等我們快聊完這個話題的時候,他來了一句:「我昨天晚上還夢到她了,她穿的還是我送給她的藍色裙子,她對我說她想要再抱抱我,然後我就醒了,沒想到這麼久了我還是會做這樣的夢。」「那你們分手多久了?」 「三年。」
  • 80年代泰越戰爭:越南人絕望發現,泰國被中國支持是無法打敗的
    戰勝美國讓越南人的自信心達到了歷史頂點。出於對軍事實力的自信,越南悍然出兵寮國和柬埔寨,甚至與老大哥中國也頻頻交惡。值得深思的是,當時越南雖然在中南半島橫行霸道,卻對唯獨對泰國無可奈何。接收美國武器讓強大的越南軍隊如虎添翼在美國人撤退後,越南共產黨在1976年就收復南方,統一了越南全國。在統一之後,越南上下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