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外媒報導稱,「裡根」號航母在南海遭到中國10艘戰艦近距離跟蹤——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列車長有種:「這火車跑得比我快啊」的感覺,說實話是不太相信。
直到今天我國防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的時候表示:「美國航母編隊到南海炫耀武力,推動地區軍事化,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我們要求美方切實尊重地區各國的安全關切,為南海和平穩定貢獻正能量。中國軍隊將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與使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與安全。」
這段話雖然沒有正面承認,但卻也沒有否認,因此可以說是已經近乎於承認了。(外交辭令,需要細細體會)
而稍早前,網上發出了難以核實真假的衛星照片,顯示一艘航空母艦周圍圍繞著10餘艘艦艇,從航向上來看,似乎確實就是「10艘中國軍艦圍觀『裡根』號」的樣子。
這個圖是真是假不太好核實,我只能說如果真這樣,那這事兒真是揚眉吐氣
雖然列車長不敢說這事兒就是真的,但至少,是真的的可能性已經很大。
而且呢,從美國航母的活動規律來說,這件事也確實很有可能發生。
怎麼說呢,讓我們先說一下美國的「航母編隊」。
其實我們之前也說過這件事,冷戰時期和冷戰後初期,美國航母出來活動那都是前呼後擁,一大家子各種戰艦在航母周圍擺開陣仗。
冷戰後期到2003年前,一個航母戰鬥群有2艘巡洋艦和3-4艘驅\護艦,加上1-2艘核潛艇和一艘快速補給艦。
可以說航母戰鬥群具備完整對海、對空、對潛和對岸作戰能力,各種防空、反潛探測和攻擊手段互相重合,確保在航母周圍不留死角。同時「佩裡」級、「提康」和「伯克」級都採用高性能的燃氣輪機動力,具備伴隨航母高速遠距離航行的能力。
海灣戰爭時的航母戰鬥群那更龐大了
畢竟那會兒鬥爭形勢緊張嘛
這樣的編組,才讓美國航母能夠在於蘇聯海軍的鬥法中,遊刃有餘——比如拋下艦隊油船自己高速擺脫蘇聯海軍跟蹤群啊等等。
70年代期間美蘇在地中海的對峙中,美國海軍艦艇與蘇聯海軍炮口相對的場景至今讓人想起來還是很有點熱血沸騰的。
但是到了2003年,美國海軍感到,獨孤求敗啊——此時俄羅斯海軍的大部分戰艦已經老舊失修,也沒有跟蹤群天天跟在航母編隊後面如影隨形了,也沒有逆火帶著王魚決死突擊了。而中國海軍此時——嗯,也就是個剛出萌新房的樣子,抱著一艘「瓦良格」號天天叨念著「我也要造航母」可是進展緩慢,而本國自造的艦艇搞了半天不是「護衛領艦」就是「降檔版現代」(052B),總體實力和印度都沒拉開太大差距。
哎呀這個樣子美國海軍還緊張什麼呢?
於是他們在2003年把航母戰鬥群改組為「航母打擊大隊」,理論上航母打擊大隊的編制其實也不比21世紀初版的航母戰鬥群弱太多——1-2艘巡洋艦,1-2艘「伯克」,1艘「佩裡」、1-2艘核潛艇。
現在的美國航母打擊大隊,經常就只有一艘航母一艘護航艦,相依為命,戒備狀態往往也不高
但是實際上呢,這個「打擊大隊」不是每次出動都帶上上述所有艦艇,而是根據需要,選擇其中的1、2種帶出去。
比如,航母出去的時候就帶1艘巡洋艦,沒問題啊,就這樣吧。
……而且隨著「佩裡」逐步退役,實際上美國海軍也就沒有「佩裡」了。
從那之後美國航母出去,最大的「排面」也就是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核潛艇。
而實際上常見態勢是一艘航母帶1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就到處跑了。
儘管如此,大部分時候,這樣的編組方式——也差不多夠了,畢竟你看俄羅斯海軍現在這個樣子……是不是?
真正有問題的……那還得是倒黴的第七艦隊
當然,所謂「模塊化」的編組方式嘛,在形勢緊張的時刻, 還是可以取消休假,把所有可用艦艇一窩蜂拉出來的——2016年南海危機,中國海軍擺出巨大防空輪型陣,與美國海軍對峙的時候他們就把所有能拉出來的船都拉出來了。第三、第六艦隊的部分艦艇都來幫忙了。
不過呢……我們別忘了,這是在貴腦有恙的哈裡·哈裡斯折騰之下弄出來的事情——而這人的另一個巨大功績是不顧艦員疲勞和機械狀況,強行保持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高在航率。
結果……大家也知道了,鸚鵡開船了……(嘲諷「考彭斯」號事件的網絡笑話),CIC大屏幕後面放了尿壺了,頂咣到處撞船了……
儘管在哈裡斯走後,美國海軍對第七艦隊的運作模式作了一些調整,但是由於並沒有大幅度擴充這支艦隊的兵力,實際上其幾艘主力艦艇依然處於疲於奔命狀態。
2017年美國海軍學院的霍爾姆斯老師就已經提出了警告……當然,並沒有引起什麼重視……
在這種狀態下,前任國防部長馬蒂斯又折騰航母「神出鬼沒」……
在這種疲於奔命,艦艇和人員狀況都不佳的情況下,美國海軍又要到處去和其「夥伴」們「加強關係」,今天去越南,明天去馬來,後天到新加坡,然後再去一次澳大利亞,然後到哪兒就開始聯合演習,展示武力……
而這種活動不可能讓整個航母編隊一起去,只能把航母打擊大隊拆散,一艘驅逐艦去這邊,一艘去那邊,而航母就沒人管了,經常是一艘孤獨的航母和一艘「提康德羅加」或者「伯克」就這麼相依為命,繼續在南海上各種「自拍」(美國海軍官方網站上經常更新航母甲板上的新照片)——哦,通常水底下還有艘核潛艇悄悄的跟著。
其實這種狀態,美軍自己內部並非沒有人提出過警告——2017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詹姆斯·霍爾姆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現代艦船》雜誌曾和他就反艦彈道飛彈等話題通過好幾次信)就發表了一篇文章,呼籲《現在是時候找回航母戰鬥群啦!》當然,並沒有人聽他的。
在某些美國海軍的高官眼裡,可能中國海軍不算什麼——美國海軍經常自欺欺人的聲稱中國海軍艦艇服役速度那麼快,所以他們的艦員訓練水平一定不如我們美軍啊……什麼的。
某種意義上說呢,這個話也有一定道理,由於快速擴大規模,我國海軍的一些艦長和指揮軍官確實相比美國海軍中他們的同行,在運用高技術裝備的戰術戰法,與航母、潛艇和其他作戰力量的聯合作戰理論等方面,確實可能還需要學習一個(這事兒之前聽到海軍裝備研製方面的大牛抱怨過)。但是——你要說操船技巧……這方面美國海軍就是渣渣……
中國海軍的部分剛接新艦的艦長也許對於聯合海空作戰理論方面需要補課,但是你要說他們不會開船,或者開船開得不好???……呵呵呵
在開船這個海軍的老本行方面,經過多次國際聯合海上演習的檢驗,可以說,解放軍海軍稱第二,就不知道誰來當這個第一了……
當然了有些人會覺得操船技巧在現代高科技海軍時代重要性不如以前了,但是……現實之下中國海軍就是擅長這個,而這些技巧,在海上對峙的時候就非常——非常的有用了。
這幾年中國海軍在多次與他國海軍的「近距離較量」中都不吃虧,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長期以來嚴格訓練操艦技巧的傳統。
當然這次也不例外,畢竟要組織對高速航行的航空母艦的「圍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嘛。
中國海軍高超的駕船技巧和強大的偵察監視手段是此次行動成功的主要因素
所以可以推測,此次參加「圍觀」行動的艦艇,大概率是航速較高的052D和052C——054A航速可能不是很夠。
那這次可能解放軍出動了1-2個驅逐艦支隊的主要兵力,由於我軍052C較少,大部分應該是服役時間不長的052D,這也從側面證明了052D的性能成熟。
另一方面呢,這次海上攔截,由於052D最大航速和航母並沒有很大差別,如果「裡根」及早發現中國海軍驅逐艦支隊的「大陣仗」,完全應該改變航線,躲開——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僅有兩艘艦的航母打擊大隊並沒有良好的態勢感知能力——當然這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可能由於艦員過於疲勞,CIC沒有及時發現情況等等。
相反的,中國海軍能一舉在遠海大洋截住美國航母——意味著已經能夠實時跟蹤航母,並且能精確確定它的航向航速等信息。而且很有可能這支編隊為了防止對手通過電子偵聽發現自己的企圖,還採取了無線電靜默,只接收潛艇和偵察機發揮的目標信息……
有心算無心,等到美艦的對海搜索雷達(還未必開著)發現中國海軍大編隊圍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這次行動可以說是「赤裸裸」的展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我國周邊海域的控制能力,相信足夠讓美國海軍的高級軍官們做幾次噩夢的。
你說如果能跟蹤得這麼精確,我們要是用這信息系統引導飛彈打擊,而不是艦隊「突襲」……嗯嗯嗯……??
最主要的是,這次行動展現了強硬的態度,美國海軍如果不降低挑釁力度——那麼就等著這種事情沒事兒就上演吧,看看美國航母和驅逐艦動不動就被一大群中國海軍驅逐艦圍觀的場景,究竟是給你的「區域夥伴」們「提氣」呢,還是讓他們更加「喪氣」呢??
所以,如果這件事得到核實——這個子在中美大棋盤上落的還真是恰到好處了,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