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VT4坦克強化防護,FY4反應裝甲體現國產裝甲大發展

2021-02-07 星火觀察



巴基斯坦與印度是宿敵,因此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隊面臨的是龐大的印度T72和T90MS的巨大威脅,因此巴基斯坦不得不於從中國購買VT-4主戰坦克作為部隊主力,9月份正式服役,巴基斯坦一共向我國採購了176輛VT-4,合同總金額達到了8.6億美元之多,單價達到了500萬美元以上,為了抗衡印度威脅,作為主心骨的VT4肯定要全方位進行強化,裝甲就是其中一項,可以看到炮塔側面的縫隙更細,炮塔正面的裝甲切面也更粗,車體前裝甲上的反應裝甲塊更厚。。早期的VT-4安裝的都是FY-2E反應裝甲,像泰國和奈及利亞選用的都是這個,而巴基斯坦則選擇了厚重如同磚頭的FY-4E反應裝甲。



可以對比剛發車時的不同


此前出口奈及利亞的VT-4,注意裝甲厚度


反應裝甲其實就是掛載在坦克身上的一個個小方盒子,由面板、背板、夾層惰性炸藥組成,平時遭遇步槍、機槍射擊是不會引爆的,只有隻有當坦克遭到破甲彈、尾翼穩定穿甲彈、反坦克飛彈時,才會被引爆,不僅有反向爆炸衝擊,還有面板和背板的切割作用,可以摧毀彈頭或者減弱射流的打擊力量,避免主裝甲被貫穿,是一種有效的增強防禦力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爆炸反應裝甲要在坦克表面爆炸,會對內部人員造成震蕩效果,所以一般會離開主裝甲一定距離,還要安裝一塊背板,減輕衝擊力。

59D坦克的爆反,注意背板

VN-1A的爆反和背板


中國從70年代開始研製反應裝甲,最初曾經向以色列和蘇聯學習,在80年代研製出第1代反應裝甲FY-1,並發展出FY-1A、FY-1B、FY-1C,尺寸為250x250x28mm和375x250x28mm兩種,它能夠防禦破甲彈、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但是不防穿甲彈。然後我們在其基礎上改進出了FY-2雙防反應裝甲,尺寸為250x250x35mm和375x250x35mm兩種,既能防禦破甲彈又能防禦穿甲彈。FY-2雙防反應裝甲安裝在59式坦克上,改造出了59D式坦克,能防常見的各種破甲彈和105毫米穿甲彈打擊,為中國老舊坦克改裝找到了一條新路。中國還將FY-2裝甲大量出口,裝在巴基斯坦哈立德坦克上和其他魔改版VT-3上,出口泰國的VT-4加掛的也是FY-2E,也有下面的強化防禦型,連側裙板都掛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對反應裝甲的防禦,人們想出了將破甲戰鬥部串聯,先引爆反應裝甲再打擊主裝甲的辦法。於是中國又研製出了FY-3反應裝甲,尺寸為330x200x75mm,採用了多層炸藥進行防禦,還加厚了拋板,因此厚度大大增加。這樣串聯戰鬥部對多層反應裝甲又達到了平衡。在此基礎上我國又加強了對尾翼脫殼穿甲彈防禦,研製成功具備三防、多層防禦FY-4反應裝甲,尺寸為330x200x85mm,單塊重量只有15公斤左右,FY-4官方展板數據是削弱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0%穿深,對於破甲彈效能可以達到70%以上,防等效穿深不少於200mmRHA。這個數據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


後來,針對反應裝甲爆炸時破片對周邊傷害的問題,我國還研製了新型複合材料反應裝甲,以碳纖維複合材料為面板,重量因此減輕30%,爆碎後破片殺傷力極大降低,已經應用於15式輕型主戰坦克。我國2017年公布的紀錄片中,還首次展示了國產電磁裝甲和新型爆炸反應裝甲,電磁裝甲能夠在來襲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彈芯命中前提前引爆,增加反應時間,能夠摧毀來襲的彈芯,提高防護性能。國產「三防」反應裝甲用雙層楔形平板反應裝甲搭配聚能反擊彈,能夠有效應付各種類型的反坦克彈藥,防禦能力大大增加。2019年我國又披露了一款新型80千克的反應裝甲,推測不僅專門優化了對脫殼穿甲彈的防禦,還強化了對重型反坦克飛彈戰鬥部的防禦,防禦能力將達到世界頂級水平。


15式坦克的裝甲

電磁裝甲

80公斤級爆反


其實4月份一機集團就開始向巴基斯坦供貨,首批兩輛為試用型,剛發車時可見其FY4E反應裝甲塊比較突出,還有些空隙,而機動展示的VT4的反應裝甲塊前裝甲上的更密,防護面積更高,炮塔頂的裝甲塊反而拆掉一些,看來經過驗證還是以方便為主。巴基斯坦要不是跟狗大戶要到錢了是買不起這貨的,要買就要買好的,就得買真正能夠壓倒印度T90MS的,還需要特別強化全方位戰鬥能力,才能夠能夠起到制衡印度的目的!!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從VT-4改進型出口談國產FY反應裝甲家族
    本次發車的兩臺VT-4坦克與以往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外觀比出口到泰國的VT-4更加厚重,可以看到炮塔側面的縫隙更細,炮塔正面的裝甲切面也更粗,前裝甲上的反應裝甲塊更厚。這是因為其換裝了國產FY-4反應裝甲,提升了防禦力。
  • 巴基斯坦大秀VT4坦克,南亞裝甲軍團PK,將進入新階段
    泰國軍隊的規模和財力有限,因此分三批引進了49輛VT4坦克;巴基斯坦的軍費雖然也很拮据,但軍隊規模要大很多,實際的需求也要更大些,因此採購的數量也更多些。最終反映到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上大體也能體現出來:印度控制了五分之三的克什米爾及當地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只控制了五分之二的克什米爾及四分之一的人口。實事求是地說,印巴兩國陸軍都是脫胎於英國殖民時代的英印軍,其實論戰鬥力都不怎麼樣。但印度在體量上具有明顯優勢,故而往往能夠力壓巴基斯坦一頭。
  • 首見國產重型反應裝甲:每塊重80公斤,或為第四代坦克而生
    比如說法國AMX-30B2主戰坦克配備的Brenus反應裝甲,單個單元重10公斤,尺寸為30釐米長、15釐米寬,其中頓感炸藥400克,遭到20毫米及以下口徑的彈藥攻擊時不會起作用。這款裝甲對抗60度傾角入射的破甲彈時,相當於4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對抗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時,等效防護就只有100毫米左右了。
  • 真相原來是美國坦克新型反應裝甲竟然比格柵裝甲好用,也更安全些
    反應裝甲的全稱為爆炸式反應裝甲,原理就是在坦克的裝甲外面加掛一層鈍感炸藥,一旦這些炸藥遭到敵方破甲彈、反坦克飛彈之類的強烈攻擊時便引爆,幹擾和破壞這些彈藥的破壞力,使之減小對自身裝甲的侵徹能力。最早將這種新型反應裝甲帶到戰場上的是中東小國以色列,他們的科研人員從實戰中發生車內彈藥殉爆的坦克殘骸中發現,破甲彈在擊穿坦克正面裝甲之後並沒有對背部的裝甲產生一丁點的破壞,於是便從中得到靈感,發明了現在的爆炸式反應裝甲。
  • 矛與盾的對決—坦克裝甲與反坦克武器的發展
    穿甲彈的彈體和頭部通常採用鋼合金、特殊合金等,其硬度比裝甲車、坦克的裝甲強度要高很多。穿甲彈的穿透能力得益於以下3個條件:初速非常快、直射距離大、射擊精度高。穿甲彈可分為尖頭穿甲彈、鈍頭穿甲彈和被帽穿甲彈。這3種彈也是普通穿甲彈的分類。尖頭穿甲彈自不必說,肯定是彈頭越尖,穿透力越大。而鈍頭穿甲彈,因為彈著目標時受力面積大,而且對目標表面摧毀更大,所以,它的穿甲能力比尖頭的還要強。
  • 反應裝甲是什麼?
    是指坦克受到反坦克武器攻擊時,能針對攻擊,採用炸藥爆炸的方式作出反應、以爆炸幹擾破壞針對坦克攻擊的裝甲。它目前作為一種有效的防護裝備,已經廣泛裝備於各國主戰坦克。眾所周知,在反應裝甲出現以前,大行其道的是傳統的複合裝甲,也稱傳統「三明治」型裝甲,當反坦克飛彈和反坦克動能彈,還有聚能破甲彈這些可以擊穿坦克主裝甲的武器攻擊坦克時,它們一旦接觸到了坦克裝甲上的惰性炸藥塊,惰性炸藥就會向外爆炸,可以有效地降低這些反坦克武器的破壞效果,達到保全坦克裝甲車輛的目的。
  • 「見招拆招」坦克防禦三板斧之裝甲技術——令常規武器黯然失色的爆炸反應裝甲
    反應裝甲正朝著新結構、新材料、新原理的方向發展,各軍事強國對於新型反應裝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無炸藥的反應裝甲:無論哪種反應裝甲,其基本原理都是類似的,都需要藉助炸藥的威力形成強大的破片群和衝擊波以對來襲毀傷元造成破壞。
  • 武器裝備漫談:爆炸反應裝甲
    我軍59-D坦克加上爆炸反應裝甲後其防護力大大自從坦克走上了戰爭的舞臺,「甲―彈」之爭就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著。一方面想盡一切方法提高裝甲的自身防護能力,而另一方面則不斷地提高其火力擊穿能力。最初的實戰坦克(英國的「大遊民」坦克),其裝甲厚度僅為5-10毫米。二戰初期,一般的坦克裝甲都在50-60毫米左右,到了二戰中後期,坦克裝甲的厚度隨著反坦克炮的發展而不斷升級。
  • 中國四代坦克曝光,配置80公斤級反應裝甲,戰鬥力全球最強!
    坦克的代際劃分是這樣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坦克發明至1960年,戰後技術的第一次大發展,技術標準是裝備了大口徑的火炮和大馬力的柴油機。第二代主戰坦克1960-1975年期間,各個國家認識到了坦克在戰爭中的作用,於是紛紛研究和開發坦克技術,使坦克技術有了第二次大發展,這就是光學、機械、液壓、電子等各個領域的先進技術加裝到坦克裡,出現了滑膛炮、夜視儀、電傳動,火控等等先進技術。
  • 未來裝甲戰車如何發展? 專家解析美俄坦克
    ,對該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最後在2015年紅場閱兵,「T-14」主戰坦克亮相於世,才逐漸揭開其什麼面紗,亮相的「T-14」主戰坦克性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它最大的標誌就是採用了創新性的無人炮塔和高度自動化的控制技術。
  • 巴基斯坦大秀VT4坦克,看中國武裝下的巴鐵PK俄羅斯武裝下的印度
    據最終反映到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上大體也能體現出來:印度控制了五分之三的克什米爾及當地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只控制了五分之二的克什米爾及四分之一的人口。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兩軍裝甲部隊互有勝負,均遭到了慘重損失。戰後,巴基斯坦從中國得到了59式坦克彌補損耗,而印度一方面開始國產勝利坦克,同時還開始從蘇聯引進坦克。
  • 【周末長文】飛馳的輪式坦克:國產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詳解
    這是我為《兵工科技》寫的一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文章中的一篇。希望喜歡坦克裝甲車輛的朋友能夠喜歡!——國產ZTL11輪式裝甲突擊車詳解王笑夢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出現了多款以新型8×8輪式底盤發展而來的輪式裝甲車輛,包括輪式裝甲突擊車、通訊車、搶修車、搶救牽引車等,與重裝的履帶式坦克裝甲車輛共同承擔起了新時期裝甲突擊的重任,顯示了陸軍裝備建設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 為什麼現代坦克防護都離不開複合裝甲,這究竟有什麼奧秘?
    如果說二戰時期是「鋼裝甲時代」的話,那麼現代主戰坦克就是複合裝甲時代。談到現代坦克的防護能力,我們總是會提到一個詞——複合裝甲,那麼這種神奇的裝甲究竟有何奧秘呢?一枚破甲彈對軋制均質鋼裝甲(RHA)的破甲威力約為其彈頭直徑的6到7倍,也就是說一發120mm的破甲彈對均質鋼裝甲的破甲厚度約為720至840mm,要防護這樣的破甲彈,設計師把坦克四周的裝甲都搞成1米厚,這樣的坦克完全失去了機動性,還不如造一個固定炮臺。
  • 【轉載】炮盾——淺談戰後主戰坦克炮塔裝甲結構的發展
    只不過M48坦克並沒有像二戰中的很多坦克一樣,用炮盾遮擋住炮塔前方所有面積,而是把炮塔兩側大部分面積都空了出來,這恐怕也是對於大角度弧形裝甲的一種自信,弧形的角度既會使命中炮彈的攻角變大,容易導致跳彈,也會使得垂直穿透的裝甲厚度增加,提高防護能力。
  • 中國裝甲與反裝甲,讓誰羨慕嫉妒恨?
    例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85III坦克競標巴基斯坦時敗北,很大程度上與動力系統的可靠性不高有關。又如2010年的秘魯坦克競標,VT-1A坦克由於採用的是烏克蘭6TD-2發動機而受到來自烏克蘭方面的挾制。
  • 美國陸軍坦克裝甲車輛的現代化計劃
    、防護更強的全新裝甲。但目前尚不曉得M829A4的實際穿深,以及針對T-14阿瑪塔坦克上的孔雀石(Malachite)雙層ERA和阿富汗石(Afghanit)主動防禦系統(APS)的破防率為何,但可以確定的是,俄國的第三代爆炸反應裝甲(ERA)對它已經沒有太大的防禦效果,例如大量安裝在T-72B3以及T-90上的接觸五型(Kontakt 5)爆炸反應裝甲。
  • 你有金鐘罩,我有中華鐵布衫——現代坦克裝甲到底那家強?
    後來德國人發現,用對付飛機的高射炮放低平射,高速的炮彈可以將坦克「震毀」,或者炮彈直接穿透坦克的裝甲進入內部將坦克炸毀,連坦克帶乘員一起消滅。不打穿裝甲,只靠爆炸能量把坦克「震毀」,乘員震死的炮彈,後來發展成碎甲彈。而直接靠高速動能穿透裝甲擊毀坦克的炮彈,後來發展成穿甲彈。
  • VT4連武裝直升機都不怕 憑藉強大性能徵服泰國
    比如,緬甸陸軍裝備的VT-1就是在MBT-2000炮塔側面增裝兩塊爆炸反應裝甲改進而成的,MBT-2000的減配版就是VT-2,該坦克的外形與96A型坦克類似,VT-3則是59式、69式系列坦克的翻新版。2009年5月,在與非法武裝的作戰中,巴基斯坦一輛改進的59式坦克遭武裝分子伏擊被毀,坦克車組在襲擊中全部生還。這件事充分展示了老59式改進型坦克較強的防護能力。
  • 《閃電戰》傾斜裝甲不香嗎?為什麼虎式坦克採用垂直裝甲?
    虎式坦克能夠威名遠播,不外乎兩點:首先是威猛犀利的火力,高精度、大威力、遠射程的88毫米坦克炮使虎式坦克在千米之外取敵性命如探囊取物;其次是堅硬厚重的裝甲,正面超過100毫米的優質裝甲鋼足以抵禦同時期絕大部分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直接打擊,賦予虎式坦克無與倫比的戰場生存性!
  • 巴鐵VT4坦克剛到貨就進行暴力測試 — 300輛訂單輕鬆到手
    近日巴基斯坦陸軍VT4主戰坦克在旁遮普省傑赫勒姆野戰靶場進行了首次性能演示,這是國產VT4主戰坦克首次在巴基斯坦公開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