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校歌》MP3和歌詞!

2021-02-08 給耳朵洗個澡

       黃埔軍校是1924年以後,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興辦的各個軍事學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內。

        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1924年國民黨建校時期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名擴大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50年10月臺灣當局在臺灣高雄鳳山區復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

        其校歌跟小編之前推薦的《三民主義歌》還是有些共同點的!

        1924年5月,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始入學。6月16日,舉行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還宣布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諮爾多士,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此訓詞其後成為國民黨黨歌及官校校歌,並由陳祖康譜曲,該校歌從黃埔五期開始傳唱至今。

黃埔軍校校歌歌詞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諮爾多士,為民前鋒, 

夙夜匪懈,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給耳朵洗個澡!

相關焦點

  • 黃埔軍校校歌
    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黃埔學子拋頭顱,灑熱血,可歌可泣!值得中華民族永遠尊崇和懷念!學校在島上,安全無虞。              在廣州黃埔軍校校址內,立著一塊"陸軍軍官學校校歌"的石碑,這塊碑立於1927年6月16日,歌詞作者為陳祖康,曲作者為林慶梧。歌詞全文如下: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 臺軍校拒改黃埔校歌 綠營竟用這招脅迫
    ……」這首歌曲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軍校——黃埔軍校的校歌,但歌詞中的「黨旗飛舞」,卻被民進黨認為不合時宜,要求臺陸軍官校把「黨旗」改成「國旗」。早前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提案要求臺陸軍官校修改校歌歌詞,否則將凍結「陸軍司令部」教育訓練經費333.7萬元新臺幣。她在提案中宣稱,陸軍官校校歌至今仍維持「黨旗飛舞」等「黨國不分、開民主倒車、悖離軍隊『國家化』原則的詞句」。
  • 軍歌我會唱系列之《黃埔校歌》
    》原名《中央軍事政治黨校校歌》系由陳祖康寫詞,林慶培譜曲,自1926年制定後,一直在臺灣的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傳唱至今,故亦稱之為《黃埔軍校校歌》,《陸軍軍官學校校歌》或簡稱《黃埔校歌》。同時它也是廣州市第六中學延續至今的校歌。歌詞: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 臺灣怎樣再造「黃埔軍校」
    最後,蔣孝勇從軍校退學、轉入臺大,讓蔣家後人終與「黃埔」無緣。老蔣寄托在孫輩上的「黃埔一夢」,也就此沒了下文。這裡有電影,也有情歌蔣介石戎馬半生,反對他的人不斷指責他「好戰」。不過,在一些國民黨要員眼裡,黃埔對老蔣而言還有另一個意義——實踐他的教育理念。
  • 民進黨欲讓臺軍方改黃埔校歌被拒絕!什麼字眼?讓蔡按耐不住?
    民進黨「立委」欲讓臺軍方改黃埔校歌歌詞被拒絕!到底是什麼字眼?讓蔡英文按耐不住?國民黨召開記者會:蔡林任滿月、一人一把號、政策鬼打牆!直諷蔡英文「空心菜」?蔡英文民調五成上下,林全則偏低!國民黨批蔡英文躲在第二線,讓林全「擋子彈」?臺灣欲廢「紅十字會法」,大開講帶你探究真相!
  • 民進黨凍結軍校經費逼改黃埔校歌 臺民眾:三百萬我出了!
    近日,她聲稱臺陸軍軍官學校的校歌歌詞,「黨旗飛舞」不合時宜,要求把其中的「黨旗」改成「國旗」。還以凍結軍校部分預算相逼,引發島內輿論痛批。▲劉世芳據臺灣《聯合報》11日報導,民進黨「立委」劉世芳宣稱,臺陸軍軍官學校校歌至今仍維持「黨旗飛舞」等「黨國不分、開民主倒車、悖離軍隊『國家化』原則的詞句」。
  •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全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1924年6月16日,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市長洲島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1927年,黃埔軍校遷校至武漢,寧漢合流後,又遷校至南京。1928年3月,黃埔軍校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 戴季陶與黃埔軍校
    黃埔首倡政治教育  依據戴季陶的回憶,在黃埔軍校成立前夕,孫先生擬委派程潛任軍校校長,蔣介石為副校長,因孫先生認為程潛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和陸軍士官學校,對革命事業有信仰,又曾任過高級指揮官,是個能文能武的將領,由他來主持黃埔軍校一定能辦好。
  • 黃埔軍校畢業生名單
    1924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和「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
  • 綠營施壓臺軍校改教材,減"大中國思想"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這首歌曲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軍校——黃埔軍校的校歌,但歌詞中的「黨旗飛舞」,卻被民進黨認為不合時宜,要求臺陸軍官校把「黨旗」改成「國旗」。這種無理要求被陸軍官校駁回後,民進黨仍不放過,一度促使臺「立院」凍結該校部分經費,以作脅迫。
  • 黃埔軍校成立
    1924年黃埔軍校舉行舉行開學典禮,黃埔軍校正式成立,象徵國民革命軍建軍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演講(左起廖仲愷、蔣介石、孫中山、宋慶齡)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
  • 20201227黃埔軍校
    20201205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廣東美術館)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 黃埔軍校的人才培養
    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幫助下,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培養軍事幹部創辦的新型陸軍軍官學校。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齊名,是世界著名四大軍校之一。說到黃埔軍校,人們不由得把它與人才精英的培養聯繫起來。許多職業的培訓機構都自稱是本行的黃埔軍校,意味著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和正宗的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軍官一個水平的。
  • 廖仲愷與黃埔軍校(中)
    受孫中山委託,廖仲愷開始籌建黃埔軍校,軍校剛設置籌備處於廣州南堤,蔣介石卻因校長職位不明確,於2月21日自行宣布籌備處解散不辭而別。幾天後,廖仲愷返回廣州視事,孫中山於1924年2月23日令廖仲愷代理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繼續軍校各項籌備工作。
  • 黃埔軍校之前的中國軍校極簡史(下)
    ▲ 晚清戰場這一時期開辦的軍校主要有:福建馬尾船政學堂、江南製造局操炮學堂、天津電報學堂、天津北洋醫學堂、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廣東黃埔魚雷學堂、山東威海水師學堂、旅順口魚雷學堂、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煙臺海軍學堂等,主要培養適應槍炮戰和海戰的軍事人才。
  • 保定軍校畢業的黃埔軍校教官--陳適少將
    造就了大批軍事人材,在軍界,有「北保定、南黃埔」之稱,在我國近代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1923年,陳適南下廣州參加孫中山組織的護法軍政府,任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謀,大本營軍政部參事,粵軍西江講武堂學監、兼任軍務科科長。
  • 黃埔軍校與中國工農紅軍八一建軍
    1927年初,廣東全省黨員不足一萬人,全國黨員不足6萬人,而在黃埔軍校工作、學習過的黨員,上述「黃埔同學會」統計為1522人,如計入第六期入伍生中的黨員和潮州、武漢軍校的黨員,遠遠超出了這個數字。所以說,從人數和在黨內所佔比例來看,中國共產黨人對黃埔軍校的投入是很大的。再從素質上說。
  • 邵力子與黃埔軍校(上)
    他於1925年5月任黃埔軍校秘書處處長、秘書長,繼任政治部主任等職,對於黃埔軍校有過擘劃獻策之功。他長期主張國共兩黨問題政治解決,致力於《雙十協定》之籤訂,因而獲得「和平老人」稱譽。本文根據史料與回憶文章,著重記述他與黃埔軍校淵源,突出他推進抗戰救國與國共兩黨和平共處若干事跡。
  • 保定軍校的地位為什麼一直超過黃埔軍校
    來源:網絡民國軍事史上有三大派系格外引人注目,即「保定系」、「士官系」和「黃埔系」,這三大派系均以其發源之軍校命名:「黃埔系」出於黃埔軍校,「士官系」源於日本士官學校,「保定系」則是保定諸軍校畢業生的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