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明了火藥卻被洋槍炮超越,局座:中國火箭炮已經是世界第一

2021-02-13 軍武大本營

中國發明了火藥卻被洋槍炮超越

局座:中國火箭炮已經是世界第一

▲點擊上方即可觀看

軍武大本營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丫,今天咱們演播室請來了古兵器收藏家鐵錘老師和龔劍老師,和局座主要討論了古代火器的發展史。軍武菌借著這一期,和大家科普一下單人可持的身筒武器(也就是槍)從古代到近代的幾個擊發模式上的進化節點,相信大家看完了之後會對火器史有個更深的認識。

▲排隊槍斃就都是後話了在節目中,老師提到了火器用於軍事最早出現於晚唐時期。據《九國志·吳臣·鄭璠傳》中記載,「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璠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其中說表述的發機飛火應該是一種用投石器投射的火藥包,而突火這個說法就比較值得玩味了,突火槍這個名稱在可考的資料中記載於《宋史》第一百五十卷,兵十一卷中所述的「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造筒木弩,與常弩明牙發不同,箭置筒內甚穩,尤便夜中施發。又造突火槍,以鉅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

但這個開元慶年已經是宋末,和晚唐隔著三百多年。晚唐那會的突火會和宋朝的突火槍是一個東西麼?軍武菌覺得不無可能。下圖是五代十國時期所繪的敦煌壁畫,右上角那個鬼手持噴火的身管武器,形似宋史中所描述的突火槍,而另一個鬼則手持類似可燃火藥球的物品,這兩都與九國志中所描述的飛火、突火類似。但此間沒有詳細的文書記載,所以只是猜測。不過毫無疑問,火器在唐末已經用於戰爭。

當然,這時候的火器還很原始。雖然到宋代的突火槍可以確定為一種「槍」的雛形,但它只是竹身筒的武器,承壓能力很低,噴射火焰帶著碎石子兒的唬人效果大於殺傷效果,真正金屬身筒的武器大約於元朝。下圖這個便是在現哈爾濱出土的元代青銅手銃,屬於火門類金屬身管槍械,從這個時期開始,槍算是真正的問世了。

再隨後,或是伴隨絲綢之路,也或是蒙古西徵,這種金屬身管的火門槍來到了中東地區並被稱之為「馬達發」,到13世紀末,火器傳入歐洲。從地理來看,歐洲那邊分兩個地方開花,一是義大利,這個區域應該是由阿拉伯人經地中海貿易航線帶入。另一個區域則是東歐,可能是經奧斯曼土耳其或者是蒙古西徵引入。到14世紀末,火門槍已經在歐洲逐漸普及,但此時的火器還遠不是戰場主力。

不過上邊這種火門槍有個致命缺點,射手發射它的時候只能單手持槍,另一隻手需要持引燃物點燃火門中的火藥,因此無法雙手據槍瞄準。因此人們開始考慮使用一套可以由持槍的手控制的機括帶動一根燃燒的火繩去引燃火門附近藥引的設計,這就是火繩槍。早期控制火繩的機括呈S型,似蛇,因此也被稱之為蛇形杆。

這種擊發機構出現於15世紀早期的奧斯曼土耳其,後來又分別由海上經義大利,陸上從東歐傳入歐洲。由於可以雙手持槍的特點極大的提高了射擊穩定和準確度,因此從15世紀末開始,火繩槍開始大量出現在軍隊中,最著名的便是16世紀早期的西班牙火繩槍+長矛的大方陣。這種攻防俱佳,周身無死角的陣在百餘年裡幾乎無解,同時也大大削弱了重甲騎兵的戰場價值。一時間,歐洲各國都開始在軍隊中加入更多火槍手以提高遠程火力,近戰兵種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步減少。

到16世紀中葉,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火繩槍藉由葡萄牙人帶入了明朝時期的中國,被稱之為「鳥槍」。隔壁日本也在同一時期獲得並仿製了火繩槍,被稱之為「鐵炮」。當然,火繩槍有硬傷。由於它需要靠一段燜燃的火繩去點燃藥池中的藥引,因此雨霧這類潮溼天氣發火率很低。而且每次戰鬥間隙都需要有人保存火種,一旦開打了還得挨個的點繩子,非常麻煩。因此在16時期早期,火繩槍普及沒多久那會就有德國鐘錶匠發明了類似ZIPPO打火機原理的簧輪發火

它靠一個發條驅動的簧輪旋轉摩擦錘頭上的火石(黃鐵礦或者燧石)產生火星,從而引燃藥池中的藥引。這種原理的點火效率比火繩高的多,而且比用隨時準備燜燃的火繩,甚至可以在蓋上藥池蓋的情況下隨身攜帶,要擊發時直接開蓋並壓下錘頭便可以射擊,非常方便。但由於簧輪的結構複雜,價格高昂,只有貴族、騎士階層才有錢裝備,因此並沒有取代火繩槍,而是與火繩槍一直並存到17世紀。

簧輪發火的高昂成本讓其不能替代火繩槍,但17世紀出現了燧石打火以後,火繩槍就被直接淘汰了。畢竟燧發的結構很簡單,只是靠連著簧片的擊錘夾著燧石砸到前邊的砧板上打出火星,沒有簧輪那套複雜的發條和擦輪,而且擊發效率也很高。但燧發倒是沒徹底取代簧輪,因為簧輪在潮溼天氣下的發火效率還是高於燧發,到拿破崙時期的騎兵依舊還有大量使用簧輪手槍的。

西方在普及燧發槍的同時,也普及了刺刀,當然17世紀早期的刺刀還是插在槍管裡頭的。但這種設計宣告了長矛手的淘汰,火槍手在面對敵人抵近時可以上刺刀充當矛手的操作讓純近戰兵種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遺憾的燧發在西方普及的時期,明清帝國依舊在使用火繩槍,甚至到19世紀末,火繩依舊是清朝主力

19世紀初,雷酸汞這類撞擊後會爆炸的物質被人類發明,隨後便被用作槍械的發火機構,我們把這一時期稱之為火帽擊發。

一枚內置雷酸汞的銅皮火帽裝在傳火孔上,由擊錘敲打引爆,從而引燃膛內的發射藥。它更不易受潮溼天氣的影響,發火的成功率也比燧石高的多,而且將燧發槍改成火帽槍非常容易,因此到19世紀20年代之後迅速普及,火帽槍到19世紀中期的美國南北戰爭依舊是戰場主力。

19世紀是西方火器科技大爆發的一個世紀,後膛+膛線的時代來臨。火帽槍的發展走過了德萊塞步槍這種紙包彈中央針發也走過了李福瑟這類金屬彈殼邊針擊發。

最終擊發模式都在19世紀中期大一統,演化成了底火置於金屬彈殼的博爾丹和伯克賽中心底火以及雷酸汞填滿子彈底緣的邊緣發火,直到現在為止,槍彈的擊發方式依舊如此。

前沿保暖黑科技與大牌廠商強強聯合。成衣製作選擇知名品牌的代工廠,拒絕市面上粗製濫造的「風氣」,不放過每一處細節,只為呈現更好的產品。軍武優選定製了雙面抓絨保暖內衣。雙重保暖、超輕不臃腫,穿上又薄又暖!軍武粉絲福利到手價151元/套詳情戳這裡👇👇👇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先發明了火藥,為什麼不造步槍,卻去放了煙花?|輕武專欄
    ▲這話魯迅確實說過 沒錯,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也是首先把火藥運用於軍事的國家,那為什麼到了近代反而落伍了,被西方人用中國發明的火藥打得一敗塗地,喪權辱國?▲利瑪竇關於中國人使用火藥的評價 首先,毫無疑問的是,火藥和火槍都是中國發明。
  • 火藥
    火藥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火藥,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據《範子葉然》的記載,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於民間民生應用,範子計然說「硝石出隴道」。我國現在看到的第一部記載火藥配方的書,約成書於八九世紀。
  • 美軍M270服役37年,還是世界最好火箭炮,剛剛被中國超越!
    很多人以為美國陸軍是給空軍打雜的,尤其是美軍的炮兵很薄弱,完全不能跟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炮兵相比。其實與很多軍迷的認知相反,美軍歷來重視陸軍和陸軍炮兵建設,不僅裝備目前世界最好的火炮,還擁有世界最好的炮兵作戰體系和戰術戰法。以M270火箭炮為例,別看美國人這門1983年就進入美軍服役的老炮,已經裝備30年,即便是現在,仍然是地球上最好的火箭炮。
  • 不談「火藥」談「吃藥」,局座這篇巨作影響一億家庭
    局座召忠的讀者都不會陌生一個道理:一個偉大的國家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力量支撐,離不開和諧的外部環境支持。就在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再次追加軍費的當口,局座召忠首度撰文提醒國人,大國必有硬實力。除了軍事實力之外,以用藥安全為代表的國民健康,也是國力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8年4月的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太平洋兩頭的兩個大國競爭日益激烈。
  • 火藥是中國衰落、西方崛起的元兇嗎?
    你很可能聽說過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拿來做丹藥和煙花,而西方人卻用來製造槍炮。
  • 「海帶纏潛艇」獲國家發明專利?!厲害了局座獨家回應!
    再點開微博一看,哎呦不得了word 局座張,以「海帶纏潛艇」想法設計的武器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鍵盤俠們截出「海帶纏潛艇」這一個單句,邊罵邊玩已經嗨到飛起……如今,一名在校碩士研究生通過局座的觀點啟發,沉下心來舉一反三,拿到了國家發明專利,更是一劑正能量!掐指一算,今年看來是局座平凡昭雪的一年啊!
  • 朱姆沃爾特被局座團滅,055大驅成世界第一
    當了快半個世紀的兵,局座也從來沒聽過這種事……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大噸位驅逐艦,還沒怎麼作戰呢就給除籍了!圖為「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在聖地牙哥行駛中(來源:USNI News)「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號稱星河戰艦,有15000噸的滿載排水量,美國的阿利伯克、提康德羅加都不到一萬噸,我們中國最新的055飛彈驅逐艦是12000噸。
  • 這個北非國家又增購中國火箭炮,威力世界第一精度堪比飛彈
    《軍事識別》網站報導,摩洛哥陸軍已經從中國購買了更多的AR2多管火箭炮。AR2是解放軍裝備的PHL-03火箭炮的出口改型。
  • 中國火箭炮為何世界第一,SR5遠不止你想像
    曾經有一位俄羅斯專家就這樣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火箭炮,一種是中國研發製造的火箭炮,另一種則是世界其他國家的火箭炮」,那麼我國的火箭炮到底厲害在哪裡?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一窮二白,火箭炮技術更是沒有發展起來,它又是怎樣在短短幾十年間一步一步走到世界領先水平的?
  • 400多年前的明朝武器,多個世界第一,你不服不行!
    神機營是中國明朝永樂前期創建的京軍三大營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擔負著徵戰「內衛京師,外備徵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徵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為軍隊的一個特殊兵種。
  • 世界第一款,中國獨創垂直發射超遠程火箭炮,終於賣出去了!
    作為中國的友好鄰國,緬甸從中國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包括梟龍戰鬥機,K-8教練機,新型軍艦,中國製造物美價廉也成了緬甸外購軍火的優選對象,最近緬甸展出了一款世界獨一份的超遠程武器
  • 中國火箭炮射程能覆蓋印度新德裡和臺灣全境,你管這叫火箭炮?
    (圖源:防務世界) 不過說實話,雖然都是火箭炮,但是中印雙方火箭炮的射程和威力卻不在同一級別。 《今日印度》指出,根據印度戰略專家表示,印軍部署的「龍捲風」遠程火箭炮有效射程為90公裡,可擔負前沿打擊作戰任務。 而中國最新部署的03型遠程火箭炮(PHL-03)的最大射程為150公裡,還能在衛星制導下實施精準打擊。這就意味著在印度火箭炮還沒有進入陣地的情況下,就很有可能被中國的火箭炮給「團滅」了。
  • 局座「擊沉」29艘朱姆沃爾特之後,055大驅成為世界第一?
    從12月1日起至12月10日,「局座召忠」微信公眾號特推出《2018國際形勢與軍事熱點TOP10》系列欄目,每天將為您盤點一個2018大事件,供您賞閱。劃重點!此系列欄目正是局座跨年演講的重要內容!欄目結束後微信公眾號將推出投票評選活動。局座演講的重頭戲、甚至演講的順序都將參考各位小橘子的投票結果!敬請期待。
  • 漢陽造步槍,中國第一神槍
    漢陽兵工廠初名為湖北槍炮廠,是中國近代兵器工業中一個生產槍、炮、彈、藥的綜合性兵工廠。「強兵制夷、產業報國」是創建漢陽兵工廠的宗旨。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兩廣總督張之洞負責籌集軍械與糧餉。張之洞在向德美等國和上海洋行購買軍械時,遭受刁難和盤剝,深感「方今求一千之槍,難於籌十萬之餉。」中法戰爭之後,張之洞上奏清廷積極主張「必須設廠自籌槍炮,方免受制於人,庶為自強之計。」
  • 槍炮的靈魂核心——膛線
    對叱吒江湖的線膛槍炮來說,膛線就是靈魂。沒有它,槍炮就只是發射筒。我們偉大的祖先發明火藥後,火器就蓬勃發展起來。南宋時期,我國就有霹靂炮了。元朝時青銅火炮廣泛應用,成為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火炮之一。火藥傳到西方,促進了歐洲技術大發展。14世紀,歐洲出現了早期前膛槍和發射石彈的火炮。
  • 中國最特殊的一艘軍艦 火力配備5座火箭炮 一次傾瀉250枚鋼雨炮彈
    在2002年4月,作為中國海軍053H型飛彈護衛艦的首艦,舷號516的九江艦拆除兩座雙聯艦炮,加裝了火箭炮系統,而正是因為這項特殊的任務,九江艦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火力支援艦。想必大家很少有人聽說過火力支援艦的稱號,這個名字起源於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配合盟軍的登陸作戰,曾自行改裝並投入了大量的火箭炮支援艦,用於對岸攻擊和掩護登陸作戰,表現出了強大的火力支援性能。由於中國發展艦載火箭炮最晚,研製過程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火力支援艦,在技術上領先也是理所當然。
  • 中國軍用無人機的發展,局座:落後美國起碼20年!
    我們來到了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參加了世界智能無人機大會,局座也上臺發言咯,至於小編嘛,就是來打醬油的……咳咳咳,是帶著大家參觀的~這次無人機大會也有很多無人機參展,各式各樣,看花了眼~局座還坐進駕駛室裡「開飛機」了~
  • 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種步槍--老套筒
    初名湖北槍炮廠。1895年8月開始小量生產, 冬季重建完成, 開始生產, 仿造德國出品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 使用7.92毫米圓彈頭,無煙火藥。 同時生產子彈, 每月能生產十三萬粒。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又稱「漢陽兵工廠」      中法戰爭(1884~1885年)期間,清政府從國外購買兵器因難,國內產品又不敷需用,遂下令各省增大軍火生產。
  • 用火箭炮和中國叫板?越猴必被中國的衛士火箭炮碾壓!
    越軍將「短程飛彈」部署在非法侵佔中國的南海島礁上,嚴重破壞了南海地區的安全穩定和戰略平衡,是進一步升級南海緊張局勢的危險舉動。中國對越南發起的新一輪瘋狂挑釁決不會熟視無睹,必然採取措施給予其加倍的反擊。 ▼中國在火箭炮的研究和使用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中國遠程火箭炮發展奔逸絕塵 超越美國全球第一
    不如索性將其摒棄,用與M270類似的中口徑火箭炮和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箭炮將其代替。中口徑火箭炮滿足師一級部隊對於中遠射程的需求,並且可以友好的裝載各種類型的制飛彈藥;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箭炮則專門裝備集團軍一級以應付150公裡級別的作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