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華、模糊臺灣歸屬,中泰網友「史詩級罵戰」背後,中國真正須高度警惕的是什麼?

2021-02-09 經管之家


經管之家長期徵稿!投稿郵箱:jg@pinggu.org

作者:虞群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軍事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來源:瞭望智庫——「正本清源,傳播常識」。2015年底,新華社獲批為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直屬的首批10家國家高端智庫試點之一。

4月11日晚,由泰國明星的網紅女友「辱華」言論引發中泰兩國網友史無前例地隔空對罵,社交網絡戰火連綿,包括#nnevvy(涉嫌「辱華」明星女友的推特帳號名)、Taiwan、China、Stay With Bright都登上泰國推特熱門趨勢,#nnevvy甚至成為世界推特趨勢榜第一名。

中泰兩國於1975年7月1日建交,今年正值45周年。此事堪稱兩國建交以來最為嚴重的民間輿論衝突。

更重要的是,這場鬧劇揭露出一個一直存在卻被選擇性忽視的真相——外國民眾、甚至是政府,對臺灣地位認知模糊。

這是「無心之失」?還是「有的放矢」?

此事會給長期友好互助的中泰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鬧劇背後,真正值得中國高度警惕的是什麼?

1

泰國明星「辱華」

引發網友跨國罵戰

最近,泰國電視劇《假偶天成》(或譯為《因為我們天生一對》)正在熱播,主演之一的Bright人氣飆升,不僅在泰國、在中國也是吸粉無數。眾多中國粉絲熱切關注著自己偶像的一舉一動,希望了解他的一切。

然而,沒多久,這位「超級偶像」就以實際行動給熱情的中國粉絲「澆了一頭涼水」。對此,網友們憤怒地表示「無法原諒」。

4月9日,Bright在推特上轉發了一個疑似支持「港獨」的帖子,引發網友強烈不滿。Bright立刻公開致歉,表示自己「考慮不周」,並刪除了轉帖。

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網友們發現Bright有一位交往三年的女朋友,名字叫做New。在New的個人IG主頁上,網友們發現New一張照片下方有這麼一段對話:

Bright誇獎New:「真漂亮,像個中國女孩一樣!」

New的回應是「什麼啊?」

另外一位朋友問:「今天是什麼風格?」

New回答道:「臺灣女孩哦!」

很明顯,New並不認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網友們的不滿尚未平息,New的又一「辱華」舉動徹底激怒了眾人。在Bright因轉發「港獨」帖而道歉後沒幾分鐘,New轉發了一篇明眼人一看便知的謠言帖,稱:

「武漢病毒實驗室擁有1500種物種,包括中國研究人員用來測試疫苗的蝙蝠。當疫情爆發後,中國非但沒有讓外國對自己的實驗室是否存在病毒洩露進行調查,反而大聲怪罪美國將病毒帶到了武漢。」


國內網友們紛紛在New的社交帳號主頁下留言,要求她向中國道歉。而泰國網友看到本國人被群起而攻之,也抱團展開反擊。

於是,4月11日,雙方的罵戰迅速升級,異常激烈,參與者都使出渾身解數,無所不用其極地攻擊對方痛點。

客觀地說,雙方網友在這場罵戰中表現得都非常不理性。從政治、經濟到民族文化,凡是有可能激怒對方的點,無一例外地都出現在了罵戰之中,用的都是最狠毒、最傷人的話語。

不少中國網友還把戰場轉移到微博上,把對「辱華」泰國網友的憎恨情緒轉移至泰國官方機構帳號以及一些涉泰媒體,導致泰國國家旅遊局等帳號被迫關閉留言。

截至筆者撰寫此文時,罵戰依然在繼續。

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中泰民間交鋒最為激烈的一次,遠甚於「湄公河慘案」和「普吉沉船案」。

「中泰一家親」的美好畫卷,在這次罵戰之中不免蒙塵。

 

2

「臺灣地位模糊化」

在泰國其實是常態

在報導此事時,很多泰國媒體不約而同地將責任歸咎於中國網友不懂泰語,因此誤解了New。

他們表示,在New疑似支持「臺獨」的那段對話中,New只是使用了一種非常正常的泰式表達方式。泰國女孩喜歡用所在的城市來指代自己的穿衣風格,比如人在倫敦,就說自己是倫敦女孩,人在臺灣,便說自己是臺灣風格。

所以,在泰國媒體的解釋裡,她那樣說,並不代表她支持「臺獨」。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New的表現在泰國人看來是正常的,是因為「臺灣地位模糊化」在泰國是一種常態。

對此,筆者深有感觸。

三年前,筆者曾經在泰國一所知名大學做訪問學者。在一次課堂上,授課教師當著筆者和其他幾位中國學生的面,公開將臺灣稱作「國家」。

筆者立刻對此提出抗議:中泰兩國1975年建交公報上明確指出,泰國只承認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所以臺灣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位老師自知無理,向筆者表示,這是她一時疏忽,請筆者見諒。同時,她解釋了發生疏忽的原因:「之所以誤認為臺灣是一個國家,是因為去臺灣無需經過中國駐泰大使館籤證,而是去臺灣駐泰相關機構辦理籤證手續」。

持有這種觀點的泰國人絕不在少數。

筆者曾在泰國一本官方刊物上看到一篇介紹亞洲各國價值觀培塑的文章,其中除了中、日、韓、新加坡等國外,還列舉了「臺灣國」的價值觀培塑方式,並且在旁邊配上了「青天白日旗」。

筆者極為憤慨,將此事告知所在學院院長。院長非常重視,認為官方期刊絕不應該出現此類問題。恰好她與某位副總理夫人是閨蜜,於是直接打電話投訴此事。據說,副總理非常重視,責令該刊物整改,不得再出現此類差錯。

事實上,如果你在泰國待久了,對於這樣的事情,有時候只能見怪不怪。電視新聞、網絡媒體、公共設施乃至於政府公文上,經常會看到臺灣作為一個「國家」與中國並列。

比如,在這次罵戰中,泰國網友上傳了一份泰國公共衛生部3月3日的公文,其中,臺灣與中國、日本、新加坡、韓國赫然並列。這名網友居然沾沾自喜地告訴中國網友:「我們政府也支持臺獨!」

但是,筆者也發現,在當天某新聞節目採訪公共衛生部一位司長時,他將臺灣列為與香港、澳門同一類別的中國特別行政區。

近日,筆者應邀通過在線系統給泰國一份學術刊物投稿,發現該刊物網站有一個對於網站訪問者來源地區的實時統計表,中國的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旗」並排而立。但是,在進行用戶註冊時,在用戶國籍的下拉列表中,筆者又欣喜地發現,中國下方標註的是中國臺灣省。

可見,泰國官方文件、政治官員、學術圈、普通網友的表態矛盾重重。類似的例子很多,不勝枚舉。

3

無心之失

誤會是如何造成的?

那麼,泰國各界對臺灣地位的這種模糊化認知,是惡意抹黑、故意辱華嗎?

筆者必須在這裡強調一點,除了少部分別有用心的泰國人故意使用「臺灣國」「香港國」這樣的說法外,絕大多數泰國人,在提及所謂「臺灣國」時,其實並無惡意。

造成這種「無心之失」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5個方面:

第一,大多數泰國人對於中國史地文常識缺乏起碼的了解。

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普通泰國人會天真地認為,「中國就是漢族人的國家,西藏、新疆、內蒙古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區都是國家。當然,臺灣和香港也是國家。」

畢竟,中國幅員太遼闊、歷史太悠久、文化太多元,指望坐落東南亞的鄰居完全了解和理解我們的歷史和國情不現實,加之西方媒體的有意誤導,就造成了這樣傷感情的誤會。

第二,泰國媒體大多從西方媒體搬運素材,對於涉華題材,不加分辨隨性使用。

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對這些主權問題一無所知,泰國媒體也常常拿來西方媒體的描述進行報導。

比如,南沙群島、西沙群島、黃巖島、釣魚島,這些在我們看來寸土必爭的地方,除了極少數泰國精英以外,普通泰國人一概不知道它們的中文地名,大多數人都會使用西方媒體的稱呼。

第三,泰國人對於國家的概念並不像中國人這般敏感。

泰國媒體中也經常出現「普吉國」「清邁國」「呵叻國」這樣的提法,只是代表這些地方比較發達,並不是主動分裂自己的祖國。

第四,近50年來,港臺文化對泰國的影響遠甚於中國大陸文化影響。

鄧麗君的歌曲和「天蠶變」「包青天」等電視劇伴隨著幾代泰國人成長。所以,泰國人對於港臺有一種天然親近感和認同感。加之,1975年以前,泰國和「中華民國」是邦交國,一些固有的意識一直在部分泰國人心中殘留。

第五,臺灣當局一直不停地在國外開展遊說活動,企圖影響國外民意。

他們通過專業遊說機構,對外國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進行遊說;或重金僱傭代理機構和個人、通過親臺利益集團,與外國智庫、文教界建立良好關係,尋求影響決策的間接渠道。

4

並肩戰鬥、共克時艱

中泰友好仍是主流

儘管這一事件堪稱中泰自1975年建交以來最為嚴重的民間輿論衝突,但是,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我們,千萬不能因此就認為中泰兩國人民交惡、甚至會給中泰友好關係降溫。

中泰兩國人民交往源遠流長,上可追溯千年。1975年正式建交以來,兩國關係各領域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有「中泰一家親」之美譽。鄧小平同志曾稱讚中泰關係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友好合作的典範。」

回顧歷史,每當面臨困難時,中泰兩國總能夠相互支持、共克時艱。

在冷戰中後期,中泰兩國因為反對地區霸權主義而成為兄弟,並肩戰鬥,結下深厚情誼。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泰國企業家率先響應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積極來華投資。

冷戰結束後,兩國經貿合作日益蓬勃發展。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對泰國政府的堅定支持對泰國經濟恢復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兩國的友好關係在危機中也再次得到了考驗與加固。

2012年4月19日,中泰兩國政府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2013年10月,兩國政府發表《中泰關係發展遠景規劃》,全面提升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新時期雙邊關係的進一步深化指明了發展方向。

李克強總理曾經講過這麼一個例子:有一個地處偏遠的泰國漁村,村民們曾在印度洋海嘯中得到過中國援助,對此念念不忘,聽說中國汶川發生地震後,感同身受,第一時間就自發募捐,向災區人民獻出愛心。

這個恩德相報的故事是中泰友好的一個縮影和生動說明。正是危機的考驗,使中泰兩國互信不斷增強,互相視對方為值得信賴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泰國拉瑪十世國王、詩琳通公主、巴育總理等政要均以各自的方式,向中國政府與人民表達慰問和鼓勵。泰國民眾也向處於困境的中國民眾獻上自己的愛心,令中國民眾非常感動。隨著疫情在泰國蔓延,中國政府及時出手相助,為泰方贈送各類防疫物資,解其燃眉之急。



泰國網站關於中國大使館向泰捐獻抗疫物資的報導

4月1日至3日,泰國民調機構Super Poll所做的關於抗擊新冠病毒期間中泰友誼的調查結果,能夠充分說明中國在泰國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在「抗擊新冠病毒中泰國的至交好友是誰」的調查中,各國在泰國民眾心裡排名如下:

73.3%的人選擇了中國;

8%的人選擇了日本;

4.4%的人選擇了歐盟;

3.4%的人選擇了美國;

0.5%的人選擇了澳大利亞;

0.4%的人選擇了俄羅斯;

0.2%的人選擇了印度;

選擇其它國家/地區的人佔9.8%。

由此可見,大多數泰國民眾對中國是信任和心存好感的。

中泰友好互助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這次網友罵戰,絕不代表兩國人民的罵戰。

5

「罵戰」背後

中國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什麼?

中泰兩國的友好關係根基深厚,有點磕磕碰碰本來不算什麼,然而此番引起如此大的輿論反響,確實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種種跡象表明,這次事件背後,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臺獨」「港獨」分子夾雜其中,混水摸魚、借勢放火,試圖破壞中泰友好關係,進而影響中國周邊安全。

這是我們應該高度警惕的!

更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是:中泰關係如此友好,對方還存在如此之多的認知誤差,其他國家呢?

3月31日,法國《新觀察家》周刊發表了一篇由86名法國議員和40名法國醫生學者聯署的文章《世界衛生組織應與臺灣全面合作》。且不說此文如何錯誤百出、滿紙荒唐,就憑它把臺灣稱作「國家」這一點,就完全不可接受!

不過,值得誇讚的是,4月6日,中國駐法大使館發文指出:

「籤署這篇文章的人,國際知識極度貧乏,邏輯思維十分混亂,政治動機十分可疑。這些聯署人張口閉口把臺灣稱作『國家』,為其未被邀請參加世衛大會而鳴屈叫冤。但問題是,誰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了?聯合國嗎?法國嗎?世人皆知的國際知識是,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筆者認為,「中泰網友罵戰」和「法國議員醫生學者聯署文章」兩起事件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那麼,對於與中國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民眾甚至是政府對臺灣主權持模糊立場,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就官方外交層面來說,應該秉持一個原則——凡是涉及到國家主權問題的,一步都不能讓。

對於那些有意為之、別有用心的錯誤,必須嚴正交涉,理直氣壯地指出其錯誤,並要求即刻更正,絕不姑息。即便當事人是出於常識匱乏犯下「無心之過」,也應該在合適的場合,以嚴肅的態度向其澄清事實,以防止今後再犯。

當然,功夫應該下在平時。很多國家民眾之所以對我國國情缺乏正確認知,是因為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接受到正確知識的傳授與價值觀的引導。各駐外使館應有意識地加強與駐在國教育部門(尤其是基礎教育部門)之間的協調,力爭在基礎教育階段能夠加強對中小學生國際常識的教育。

其次,在半官方層面建立起多元渠道和紐帶。

我們可以應該通過高校、智庫、基金會以及孔子學院等多元渠道,加強與外國國會議員、政府官員、意見領袖、有影響力的教師和學者、媒體從業人員以及其他行業社會精英階層之間的聯繫,構建起良好的紐帶。

比如,近年來我國公安部為發展中國家廣泛開展執法官員培訓項目,這是我們開展半官方外交很好的渠道。筆者曾經多次參與江蘇省公安廳主辦的泰國警官培訓班教學,深有體會。

每個培訓班的第一堂課就是「中國國情」,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泰國中高級警官們講授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輔以現地參觀,令其印象深刻。

在日常的接觸中,中方工作人員還會就泰國警官存在的認知偏差有藝術地進行糾正,在談笑風生中使其認可我國政策。凡是接受過培訓的警官都對中國印象極佳,在開展涉華警務工作時,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再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於中國文化和國情的傳播工作。

以東南亞地區為例,大部分東南亞國家民眾不懂中文,容易受到別有用心的外媒蠱惑。對此,我們可考慮加強將官方政策文件翻譯為東南亞語言版本的工作。

在新媒體時代,一方面,應大力加強新技術手段運用,如社交媒體網站、即時通訊平臺等,有針對性地向外國友人講解我國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加強與本土媒體的聯繫與合作,展示現代化建設成果,進一步樹立我國維護世界與地區和平的正面形象。

另外,可充分借鑑美國、日本等國的做法,利用影視作品等形式,增加國外民眾對我國的理解與認同。

最後,充分發揮民間力量,通過民間的社會、文化和商業活動來影響外國民眾甚至精英階層對中國的認識。

這一點極為重要!隨著中國民眾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中國國家形象構建任務已經逐步由原來的「官方統攬」演進為「官民共進」。

只有通過民間力量向國外民眾展示中國的文明與發展,講述中國的政策立場,才能消除國外民眾對包括臺灣問題在內的認知誤區,更好地促進中外友好關係。

「希望我的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去自殺, 

不人云亦云,不混吃等死」

——一位大學金融系老師的思考與心聲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

 

金融系列:學習書目 | 金融體系 | 書單 | 投資思維 | 估值 | 銀行 | 資產配置 | 投行 | 量化投資 | 建模 | 研究員 | 對衝基金 | 股市交易 | 行為金融 | 宏觀分析 | 盡職調查 | 研究 | 金融讀博

 

管理系列:企業案例 | 精選書單 | 公司治理 | 諮詢模型 | 行業乾貨 | 商業分析 | 管理聖經 | 營銷

 

財經系列:中產階級 | 愛情經濟學 | 奢侈品 | 有錢人 | 月餅證券化 | 屌絲值 | 選老公 | 雍正行長

 

學習資源:搜索技巧 | 頂尖課程 | 名牌大學課件 | 商業圖書 | 文獻管理 | 原始數據 | 金融網站 | 內部培訓 | 投行併購 | 行研清單 | 國外學習APP | 英文文獻 | 金融電影 | 工具包 | 免費資源

 

爆款文章:房價 | 一線城市 | 二胎 | 收入 | 80後 | 移民爸爸 | 學歷 | 中產生存 | 花錢 | 求職機會 | 沒背景 | 北京摺疊 | 有多拼 | 世相繪 | 賺錢領域 | 勵志青年 | 頂尖名校 | 城市 | 農村 | 寒門

 

讀研讀博:投稿經驗 | 寫論文 | 學術牛人 | 論文工具 | 科研工具 | 學術資源 | 讀研 | 讀博 | 找工作

 

統計系列:學習心得 | 推薦書目 | 實證分析 | 大師之見 | 計量之路 | 常見問題 | 必讀 | 統計數據

 

名家之聲:吳敬璉 | 張五常 | 李稻葵 | 許小年 | 汪丁丁 | 陳志武 | 林毅夫 | 錢穎一 | 陸銘

經管幹貨:經管俱樂部 | 經管之家學院 | 從零開始學統計 | 每天一個SPSS技能 | 事件分析法與Eviews應用 | CSSCI論文復刻:宏觀經濟學 | 性價比超高的stata課 | 學道會

相關焦點

  • 由中泰網友大戰等事件解構美國輿論戰套路…!
    一、近期幾大熱點事件背後的美國「輿論戰」魔影近期,國內國外與中國相關的火熱事件比較多,但如果從輿論戰角度看,你可以發現,有很有意思的區別,值得思考。對中國內部,其輿論戰以分化為主要目標;對與中國友好國家,以離間為主要目標;在西方世界,則以全面抹黑為主要目標。
  • 【起底1450】民進黨網軍是靠什麼興風作浪的?
    時隔近半個月,譚德塞的推特帳號幾乎每一條帖文下方,仍有相當一部分謾罵的留言帳號顯示來自臺灣地區。除了「網絡圍剿」,民進黨網軍還挑起所謂的「中泰網友」對罵等事件。被譏諷為「1450」的民進黨網軍自以為「佔了上風」,其實就連普通的臺灣網民都覺得他們「腦子有洞」,不過是在通過特定操作虛張聲勢。
  • 中國突火的拜登雞湯、韓服爭議、沉渣泛起的俄聞,揭開美國全球信息交戰中心神秘面紗!
    於是進入11月,一張小小的漫畫照,就引發了中韓網友之間不和,並迅速在網絡升溫形成中韓網友大規模罵戰,各種公眾明星參與其中。是不是似曾相識?4月,也因為一個明星誇獎自己漂亮女友的照片,爆發大規模罵戰。後來網友梳理來龍去脈發現,菜菜子的網軍,在其間扮演了重要角色。最開始的罵戰爆發,是菜菜子網軍在中泰網友之間挑撥。可這個梳理其實還不是真相。
  • 電影《賽德克·巴萊》臺灣史詩級電影!
    這部電影,叫《賽德克·巴萊》,意思是「真正的人」。而這部電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史詩級電影。身材瘦削的魏德聖便是這樣的人,他用超過十年的時間,抵住如潮水般的諷刺嘲笑,頂住超乎想像的各方壓力,挺過無法捉摸的艱難險阻,忍受無從知曉的辛酸血淚,完成了一部具備史詩意義的史詩巨作。而這一切的動力來源,正是橫躺在他內心如此清晰明確的夢想。
  • 激怒中國網友!防彈少年團在中國的「防彈衣」被打爛
    70年後,我們所處的世界比以往更為緊密,許多界線變得模糊。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建立更深的理解和團結,以變得更幸福。為了追求這個目標,BTS會一直提醒自己範佛裡特獎的意義。」 防彈少年團獲頒的這個「範佛裡特獎」究竟有何來頭?
  • 名偵探柯南「辱華」???
    因為山本五十六是二戰戰犯,而青山剛昌在玩一款遊戲時ID裡提到了他,所以豆瓣網友紛紛覺得青山剛昌也是罪犯,順帶著柯南也成了辱華作品。緊接著豆瓣評論部就炸了,都在說房子塌了,地震了,自己追了這麼多年的作品,竟然辱華。有人說日本影視作品只適合看盜版,還有人搖旗吶喊呼籲大家不要去看柯南。
  • 所以這次輪到柯南「辱華」了嗎?
    因為山本五十六是二戰戰犯,而青山剛昌在玩一款遊戲時ID裡提到了他,所以豆瓣網友紛紛覺得青山剛昌也是罪犯,順帶著柯南也成了辱華作品。緊接著豆瓣評論部就炸了,都在說房子塌了,地震了,自己追了這麼多年的作品,竟然辱華。有人說日本影視作品只適合看盜版,還有人搖旗吶喊呼籲大家不要去看柯南。
  • 014號徵文 | 《騰訊傳》,一部溫情的戰爭史詩
    儘管此書仍然沒有逃出給企業寫史、著書、立傳的命運,但作為中國最優秀的財經作者之一,吳曉波既構架了網際網路經濟格局和發展脈絡,也溫情地梳理了那個我們曾無比好奇卻又始終融入其中的網絡空間,就像有網友說的:回顧騰訊歷史,竟然有種祭青春的感動,不可思議,又理所當然。「這一代人,一個個像懸崖邊的孩子,在青春的荒原上,他們忽然看見了光。
  • 川航飛行員「史詩級」迫降令外媒震撼 :他是英雄
    機組完成「史詩級」處置,令外媒震撼不已,大讚飛行員是英雄。
  • 陳中華:面對美國公開發出的核威脅,我們中國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陳中華:面對美國公開發出的核威脅,我們中國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 新加坡知名餐飲中國宣傳片竟把臺灣列為國家,衝上熱搜引熱議!
    剛剛,一條微博熱搜刷屏網絡,話題為#新加坡餐飲店南京分店把臺灣列為國家#,網友爭議聲不斷!在中國,不斷有辱華品牌遭下架,這家餐飲公司到底有心為之還是無心之失,萬事通這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在該店一直循環播放的宣傳片中,竟將臺灣列為一個國家!原來,這家亞坤餐廳在講述自己的分店範圍廣,開遍地海外國家時,把臺灣跟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家並列,意指將臺灣當做一個國家來例舉。此視頻一經流傳,掀起網上一片爭議。很快,10月19日商場工作人員回應,該店宣傳不到位已關門處理,亞坤官網的海外分店頁面目前已經無法顯示。
  • 真正頭目是誰?民進黨原來這樣操縱網軍
    談到臺灣綠營網軍,臺行政機構政務委員唐鳳、「卡神」楊蕙如常常被提及,有人甚至以為兩人是這支「虛擬軍團」的首領,記者採訪發現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民進黨網軍真正的頭目到底是誰?4月23日,前「立法委員」、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給出的答案是:蔡英文及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簡稱「新境界基金會」)。
  • 非人學園:與《我的英雄學院》永遠終止合作,小英雄辱華事件始末
    受《我的英雄學院》辱華事件影響,2月4日《非人學園》官方宣布,與《我的英雄學院》永久終止合作。
  • 中國要警惕了:川普想把臺灣和南海綁在一起搞事情!
    2001年,小布希上臺之後,很快宣布向臺灣出售包括「基德」級驅逐艦、P-3C型反潛巡邏機和柴油動力潛艇在內的一大批具有進攻作戰能力的先進武器裝備,並公開明確表示,「如果中國進攻臺灣,美國將使用一切手段保衛臺灣」。當年4月發生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然而,9.11事件後,美國展開了長達10年的全球反恐戰爭。
  • 「感謝中國代購!」韓國樂天免稅店銷售創世界紀錄,店鋪門前曾千人徹夜排隊!還有中國代購免稅店裡大打出手!網友:中國式健忘...
    網友戲稱的」中國式健忘」,同樣也發生在剛過去不久的D&G設計師辱華事件中。11月21日,D&G在上海的大秀開始前,一位網友曝光了與D&G設計師的聊天記錄,這位設計師先是對D&G此前發布涉嫌辱華的宣傳視頻進行爭辯,隨後惱羞成怒破口大罵:「the country of 💩💩💩💩💩 is China ...」
  • 還有中國代購免稅店裡大打出手!網友:中國式健忘...
    網友戲稱的」中國式健忘」,同樣也發生在剛過去不久的D&G設計師辱華事件中。11月21日,D&G在上海的大秀開始前,一位網友曝光了與D&G設計師的聊天記錄,這位設計師先是對D&G此前發布涉嫌辱華的宣傳視頻進行爭辯,隨後惱羞成怒破口大罵:「the country of 💩💩💩💩💩 is China ...」
  • 中泰軍演「鷹獅」4:0勝殲11
    近年來,中國空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無論是裝備的數量還是質量均有巨大的提升。逐步強大的中國空軍,面對對手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英國專業雜誌《空軍月刊》近日披露了2015年底中泰聯合軍演的一些細節。這不僅是中泰空軍的首次聯合演習,同時也是東西方技術的一次罕見「對決」。然而,對於此次演習的細節,中泰雙方一直都沒有對外發布。日前,最新一期的《空軍月刊》刊發了一篇泰國防務記者Analayo Korsakul的文章,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與泰國空軍飛行員的交流,記述了此次演習。本文以該報導中透露的一些信息,來談一談此次中泰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