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同盟國聯軍終於擊斃了納粹野獸,同時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武器也迫使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敗倒在烈焰風暴當中。曾經列強林立的世界,如今只剩下兩大巨頭了。
整個世界還沒來得及喘息,一場新衝突的威脅又席捲而來了。與數十年前列強的爭奪不同,這場衝突的主角並不是士兵和坦克,而是間諜和政客、科學家和智囊、藝術家和賣國賊。
雙人遊戲《冷戰熱鬥》模擬了美蘇爭霸長達45年的歷史,當中充滿了陰謀詭計的角力和零零星星的戰火。整個世界就是這兩大巨頭角力相爭的舞臺,目的都是創造所謂的「安全世界」以承載各自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
戰後歐洲百廢待興,兩個新「超級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掙扎而起。終於,在1989年,只剩下一方屹立不倒。
該遊戲曾長期佔據國外桌遊網站BGG的榜首,被譽為「最出色的雙人桌遊」。
玩家將扮演美國和蘇聯
重現冷戰歷史
下圖為幾種自選的初始版圖
版圖上的點數稱為「影響力」
以顏色區分陣營
國家右上角點數稱為穩定係數
影響力點數差大於穩定係數
則對該國形成「控制」
遊戲主要依靠卡牌驅動。
卡牌分為冷戰前期、冷戰中期、冷戰後期,分別在第一、第四和第七大回合加入使用。
本遊戲共有110張牌。除了計分牌,其他所有牌都有一個行動點數值、一個事件標題和一個事件描述。計分牌標示著在打出生效時進行一個地區的計分。
每張牌都有一個符號以表明卡牌事件指向哪一個超級大國:紅星表示「關於蘇聯」,白星表示「關於美國」,半紅半白則表示「與雙方都有關」。
遊戲共十大輪,每輪代表3–5年,每個玩家都會正常地打出6張牌。
(中期7張、特殊效果可達8張)
1.改善核危機狀態
2.發牌
3.頭條階段
4.行動輪
5.查看軍事行動狀態
6.翻「中國牌」
7.前移回合標誌
8.計分
頭條階段
雙方各選擇手牌中一張事件牌翻開,點數大者該事件牌作為頭條事件發生,點數相同時美國方玩家頭條事件生效。
行動輪
一個大輪中有6–7個行動輪。在行動輪中,由蘇聯方玩家首先開始,依次打牌,每張牌同時作為事件和行動發生,即觸發事件同時將牌上點數作為影響力點數分配在版圖上。
也可以進行:
A.「太空競賽」,則該事件暫不觸發,通過擲骰子達成「太空競賽條」下的條件,推進各自的航天計劃;
B.調整陣營,目的是減少對方在一國的影響力;
C.發動政變,在對手有影響力的國家企圖改變目標國的政府結構。
結束條件
1.一方計分條率先到達20,則該方勝利。
「這依然是個跑分遊戲
分數抽象地意味著在博弈中獲得的利益」
2.一方觸發核戰,則該方失敗。
「你發動了核戰,文明就此隕落,我們不獎勵失敗」
3.若一方完全掌控歐洲,則該方勝利。
「作為博弈的中心,歐洲在冷戰中處在衝突的最前沿」
01
幾乎所有的事件牌都附有一張真實的歷史照片,而其中一張顯得頗為特殊。
「躲避與掩護」
↓
圖中的烏龜看似與卡牌內容或冷戰毫無關係,事實上,它出自美國當時關於核戰的國防教育片。片中有一隻拿著炸彈的猴子,烏龜看到猴子就縮進殼裡。玩過遊戲《輻射》系列的同學對此不會陌生,遊戲中也出現過該教育片。
02
所有的卡牌都寫著嚴肅的話語與事件的發動效果,除了這張。
「廚房辯論」
↓
可以說該效果完美還原了真實的歷史場景。「中產階級」這一同時具有統計價值和欺騙性的概念就在這場辯論中發揚光大。另外據說有男同學因此熱情地拉不知情的女同學入坑。
結語
如果你對冷戰歷史感興趣,喜歡玩桌遊,對版圖遊戲包含熱情,那麼這款《冷戰熱鬥》一定不能錯過。
如果想代入體驗那段激蕩的歷史,現在你有一個機會親身體驗狂喜、震怒到落淚的全過程。
如果你想更具象地理解中國在冷戰中的國際地位,這款遊戲也能讓你從兩個超級大國的角度來審視。
無論你是玩遊戲、交朋友還是學歷史,《冷戰熱鬥》都無疑閃耀著它無與倫比的價值。
總之一句話
誒,就是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