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熱鬥

2022-01-06 新時代休閒娛樂咖

遊戲介紹

《冷戰熱鬥》(Twilight Struggle)是以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強權爭霸為主題的桌上遊戲。過去以冷戰為主題的遊戲不少,而這遊戲的主要特色是以頗熱門的《紙牌驅動》(card- driven)作為基本機制。想當然,這遊戲主要是設計給兩個人玩的,一人扮演美國,另一人是蘇聯,雙方必須在世界各地爭取主導或控制權。然而,雙方表面上並未真正大打出手,都是依靠區域戰爭、外交籠絡、政變和軍備競賽等手段互相較勁。 除此之外,雙方還要進行太空競賽,同時要避免發生毀滅全人類的核大戰。

整個遊戲的版圖就是世界地圖,除了兩大強權中心外,分為六個區域:歐洲(又分為西歐和東歐子區域)、中東、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亞洲(包括東南亞子區域),每個區域包含數個國家。各區域都有些國家屬於「戰地「(battleground),這不是說那裡真的都發生戰爭,而是表示這些國家在戰地上非常重要,是必爭之地。遊戲進行中隨時可能針對特定區域積分(依手牌而定),該區域中控制較多國家與「戰地「的玩家,基本分數會較高,此外還有一些額外的分數。

想要控制某個國家,就必須投入影響點數,同時也可以設法削減敵方陣營的影響點數(與該國家結盟或發動政變)。然而前者有個限制,就是只能針對大本營或已控制國家附近的國家,投入影響點數。從這裡可以看出這款遊戲的基本預設之一,就是冷戰時期的「骨牌理論」。設計者也承認,這遊戲的前提是接受所有關於冷戰的內部邏輯,包括將全世界視為是兩大超級強權的棋盤,其他國家都是棋子。只是某些棋子可能比較重要一點,例如在遊戲中,中國被設計成為一張可以讓雙方輪流使用的特殊牌,就叫做「中國牌」。雖然這是大幅簡化甚至是有點扭曲的歷史詮釋,不過卻可以使遊戲的主題更專注,而且更有趣味。

相關焦點

  • 【經典桌遊推薦】冷戰熱鬥
  • 抽象還原冷戰的 BGG 榜首桌遊《冷戰熱鬥》,終於電子化了
    遊戲名稱:冷戰熱鬥 Twilight Struggle遊戲平臺:PC發行時間:2016年4月13日遊戲簡介冷戰熱鬥是一款策略型桌遊,在著名桌遊平臺 BGG(boardgamegeek)曾佔據所有遊戲的榜首,目前已登陸steam。(下文的評價主要針對 Steam 版本)
  • 我們都被捲入可怕的漩渦中 ——《冷戰熱鬥》
    雙人遊戲《冷戰熱鬥》模擬了美蘇爭霸長達45年的歷史,當中充滿了陰謀詭計的角力和零零星星的戰火。整個世界就是這兩大巨頭角力相爭的舞臺,目的都是創造所謂的「安全世界」以承載各自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戰後歐洲百廢待興,兩個新「超級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掙扎而起。終於,在1989年,只剩下一方屹立不倒。
  • 網絡時代的冷戰熱鬥
    1946年3月5日,邱吉爾的一篇「鐵幕」演說,拉開了冷戰的帷幕。這場以世界霸權為目標、以美蘇為主角、以核恐怖為特徵的「五十年戰爭」,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後半期的歷史進程,也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轉瞬間,冷戰已經結束二十多年,蘇聯也早已成為歷史名詞。但是,某些美國政治家和戰略家,並未走出冷戰,反而開始嘗試著讓歷史重演。
  • 冷戰熱鬥-經典兩人對戰遊戲
    冷戰熱鬥 《冷戰熱鬥》是以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強權爭霸為主題的桌上遊戲。
  • 美蘇冷戰簡史:事件與啟示
    冷戰開啟,起點是二戰結束,標誌是邱吉爾的鐵幕演講,原因大致以下幾點: 1、  從英國角度看,邱吉爾已經意識到二戰後大英帝國不可避免的衰落了
  • 冷戰熱鬥之青瓦臺襲擊事件:朝鮮刺殺韓國總統(增補)
  • 什麼是鬥燈?為什麼要禮鬥拜鬥?
    答案:拜鬥請鬥燈轉運。拜鬥是極為神聖玄奧之祭禮,拜鬥是朝拜自己的本命元辰,使元神光彩趨吉避兇,消災、解厄、祈安、延壽、祛災祈福。人之生死魂魄其來源於歸宿均在於「鬥府」,鬥即是人的本命元辰。根據《北鬥本命真經》所載世人若有種種禍厄:「急需投告北鬥,醮謝真君及轉真經,認本命真君,方獲安泰,以至康寧。」
  • 何謂中美「新冷戰」
    中美新冷戰究竟有多「新」,有多「冷文/皇金來源/一針見世界雖然有關中美冷戰的聲音存在已久,但自從美國經歷川普(Donald Trump)及右翼主政四年開始,到拜登(Joe Biden)上臺後延續前任的部分策略,有關中美新冷戰的討論就越來越多。
  • CNN《冷戰風雲錄》
    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恐怖平衡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極權鐵幕和*censored*專制,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
  •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PC版現已開始預載,84GB
    遊戲內容《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將包含劇情戰役、多人遊戲、喪屍模式、戰區四大模式。劇情戰役《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的劇情緊接初代《使命召喚:黑色行動》,玩家將會來到冷戰後期的1980年代,深入探索冷戰時期危機四伏的政治局勢。扮演精英特種兵,與伍茲、梅森和哈德森以及新的戰友們一起捲入這場關乎冷戰局勢的戰役中。
  • 笑談奇葩眾生的時代-《冷戰》(上)
    眾所周知,冷戰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長期非武力的對抗,主要變現為威懾和反制,競爭和博弈。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在五、六十年代拍攝了一些與冷戰有關的一些影片,冷戰從背景走向了前景,有關東德的描述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缺乏自由、生活拮据、很多人嚮往西方世界的國度。
  • 狗鬥和機炮真的沒用了嗎?設計師可不這麼想
    這年頭是個軍事節目都想搞個大新聞,整天這個無用那個無用的,有些個節目憑藉下面這張圖,就一口咬定狗鬥無用,機炮無用。這張圖是未來空戰研討會的PPT,說到底也就是個科普講座,這個「未來」也沒有說到底是多久以後的未來,基於目前實用化武器裝備的討論還是雷射技術量子雷達成熟之後的討論?實在不能稱得上嚴謹。哪個飛行員不知道先打超視距飛彈,哪個飛行員不知道狗鬥的風險。
  • 中美交惡,誰要「坐山觀虎鬥」?
    「俄羅斯應該坐山觀虎鬥!」中美關係持續惡化,有俄羅斯人提出了這種聲音,並引發了一場爭論。而國際局勢正在快速演變,中印發生了邊界衝突,俄羅斯與印度的軍火交易,引起了部分中國網友的警惕。他們認為,俄羅斯是在中國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之前俄羅斯與越南之間也存著南海油氣合作和防務貿易。
  • 衝突和博弈:美蘇「冷戰」歷史回跡
    近年來,坊間有不少人將國際形勢稱之為「新冷戰」,借鑑了部分歷史上「冷戰」的概念。「新冷戰」一詞以描述當下的情況居多,其定義仍是局部的、不穩定的、且無一定共識。二戰結束後,發生於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以他們為首的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之間的全球性對抗。
  • 鬥狼
    鬥狼基本是「需要和隊友一起協同作戰的機體」,僅憑單機是不能帶動戰局的。由於機動力低,無法靠一己之力來維持自己的戰鬥優勢距離。沒有逃跑能力,也不擅長近距離戰鬥。被對方用克制武裝針對的話,就會馬上蒸發掉。因此,需要隊友也很清楚鬥狼的特性並願意主動配合你才行。使用鬥狼的時候,需要經常和隊友交流,雙方配合默契,積極地進行協同進攻吧。
  • 烏克蘭事件是「準冷戰」!
    【老戰友】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導語】本篇是網絡名家「漏首」最近對一些熱點問題的發言,小編選編而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正文】1.如果把烏克蘭事件看做「準冷戰」,也無不可,但這場由歐洲開啟爭鬥,只是外圍戰,落點在亞太。
  • 「狐蝠」,米格-25的冷戰故事
    這種綽號「狐蝠」的神奇飛機在半個世紀前首飛後,就開始書寫自己不平凡的冷戰故事。  米格-25在20世紀70年代初進入蘇聯空軍服役時分成兩種型號,一種是國土防空軍的米格-25P截擊型,一種是前線航空兵的米格-25R偵察型。隨著時間的推移,防空軍的截擊型在80年代初開始被米格-31取代,而前線航空兵的偵察型則被賦予了核轟炸和偵察雙重任務。
  • 中美交惡,有俄羅斯人提議「坐山觀虎鬥」……
    執筆/胡一刀&刀小胡「俄羅斯應該坐山觀虎鬥!」中美關係持續惡化,有俄羅斯人提出了這種聲音,並引發了一場爭論。而國際局勢正在快速演變,中印發生了邊界衝突,俄羅斯與印度的軍火交易,引起了部分中國網友的警惕。他們認為,俄羅斯是在中國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