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友】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的藍色字體【礪劍】,快速關注。
【老戰友】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導語】本篇是網絡名家「漏首」最近對一些熱點問題的發言,小編選編而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正文】1.如果把烏克蘭事件看做「準冷戰」,也無不可,但這場由歐洲開啟爭鬥,只是外圍戰,落點在亞太。換句話說,俄歐的爭鬥只是說明歐洲的衰弱,歐美加起來的實力連個衰弱的俄羅斯都鬥不過,證實了世界中心轉移或者說是世界多元化的一個事實。
即使地緣政治上歐美還是世界中心,那麼一個新的中心隨著中國崛起誕生了,那就是亞太。中美分治亞太,世界由此進入多中心、多強制衡的「春秋戰國」時代。當然美國還是霸主,就像齊國晉國等輪流做莊一樣,今日美國明天或許中國,但絕不會一霸獨大主宰地球。烏克蘭、伊拉克包括東海南海等事件已經證明,美國一家搞不定,雖然「超強」但非「獨霸」。
就這些鬥爭來看,中國的實力和收益不成正比,那是採取「低價盤旋而上」的戰略,坐實現在,把紅利的收割放在未來,類似於「實力儲蓄」。俄羅斯現在的收穫,是有透支的,喬治亞、克裡米亞及東烏獲得的利益,超出了他的實力,那是從蘇聯跌下後俄羅斯民眾迫切需要一個「止跌」的展示,普京給了,但是也就這些了。中國不同,無論官方和民眾都謙卑的自認「發展中國家」,預期不是很大,對未來收益最想要的是收回臺灣,當哪一天以雷霆收回臺灣,中國必然屹立於亞太,那一刻會震驚世界。
我們不要「打折」等小恩小惠,只想要的是「大紅包」。
2.俄羅斯向中國出售油氣資源,是一種商業行為。中國要買的一個合理的價格,俄羅斯則想要多元市場和更多的利潤,這是商業交易中很正常的現象。這是到目前為止,中俄經濟上合作的基本框架。
在軍事合作上,俄羅斯軍售有商業目的,但比較歐美禁運,還是有友好成分的。政治上,中俄戰略夥伴關係,在對美重返亞太、倭國解禁集體自衛權及中倭釣魚島對峙中,中俄是有合作的。
中俄關係,一是一,二是二,無需誇大,也不要故意貶低。在中國崛起、面對美帝巨大壓力的環境中,多一個俄羅斯作為朋友,是符合中國戰略利益的,這一點必須看清楚。中國現在的敵人就是美帝。 3.在商言商,買賣不成仁義在,但背信棄義就是商業道德敗壞,就是敲詐勒索了。
籤了合同的單方面撕毀,拿了訂金了又藉故漲價已不交貨相威脅,大運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中國人對於朋友有特殊的解釋「義」字當先,兩肋插刀……。中俄之間還沒到那個程度,不要過分拔高中俄關係。
還是用合作夥伴比較恰當,合作夥伴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是在每一件事上都要步調一致的,這取決於雙方的利益共同點。我是從經濟、軍事、政治等幾個方面論述的,指出中俄關係的多面性及在政治、軍事方面戰略夥伴關係,及經濟方面的夥伴性質。俄的對華關係,是被逼也好,是主動轉型也好,是在向積極方面發展,這一點要看到。中國對俄態度,這七八年來基本是一貫的,顯示了大國的戰略定力。
4.美國衰弱以後,還要維持全球霸權,甚至做著繼續「領導一百年」的夢。美國主動調整,客觀規律決定著全球力量對比的被動調整。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新格局必然通過「大亂」途徑實現,這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
由此看,這一輪的亂象,是實現新的均衡調整期,按照中國現在的實力和國際地位,「指數」偏低,那麼在調整期內「走高」是一個基本判斷。因此,從大戰略、大格局看,無論烏克蘭、中東,甚至南海東海亂象,都是對中國有利的,是一個實現「中國夢」的機遇期。
PS:今天的文章請回複數字「80」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