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作戰戰例——貝卡谷地空戰

2022-01-12 精確打擊洞見

點藍色字關注「精確打擊洞見」

(一)戰爭背景

1982年註定是一個動蕩的年份。兩伊戰爭戰火正酣,英、阿馬島之戰又在5月正式打響。就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於這兩場戰爭的時候,機敏的猶太人卻嗅出了千載難逢的戰機。6月6日,以色列突然對鄰國黎巴嫩發動代號為「加利利和平行動」的大規模入侵。在海、空軍的支援下,以軍地面部隊兵分三路,同時越過以黎邊界,以閃電般的速度分割包圍了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而在與巴解組織交火的同時,這個強悍的猶太國家又將利刃悄悄伸向了敘利亞駐紮在黎巴嫩東部邊境貝卡谷地地區的防空飛彈基地。9日~10日兩天,以色列空軍連續對貝卡谷地薩姆-6防空飛彈陣地與裝甲部隊實施了猛烈攻擊,一舉摧毀敘利亞19個飛彈陣地與大批地面裝備,並在空戰交鋒中擊落數十架敵機,取得了輝煌戰果。這一戰也由於其中電子戰戰術運用以及體系化作戰特點等高科技特徵,被作為新時代的揭幕之戰載入世界空戰史冊。

(二)詳細過程

1982年6月9日,中午,以色列埃其翁空軍基地,90餘架F-15,F-16,「幼獅」等型戰鬥機整裝待發。但是,與一般行動稍有不同,在以軍布局縝密的劇本中,戰鬥機並非行動的先鋒。

擔當以軍空中先鋒的是一群出人意料的戰機。駐紮在貝卡谷地的敘利亞部隊通過雷達發現以軍飛機來襲,立刻拉響了作戰警報,在很短時間內發射了多枚薩姆-6飛彈,將敵機接二連三地擊落下來。戰果來得很輕易,敘利亞人也很興奮——自從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使用薩姆-6重創以軍以來,敘軍就對自己的防空飛彈充滿信心。殊不知他們此時已陷入以軍的圈套——被擊落的其實是以色列放出來的無人機。這些以色列自行研製的「猛犬」與「偵察員」無人機們,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充當誘餌與戰場偵察,誘使貝卡谷地雷達開機及防空飛彈發射,從而獲取敘軍雷達信息與飛彈陣地位置。

接下來便是如暴風驟雨一般的對地攻擊。在E-2 「鷹眼」預警機的引導下,擔任低空轟炸任務的F-4「鬼怪」戰鬥機發射「百舌鳥」反輻射飛彈,與以色列地面部隊發射的「狼」式地地反輻射飛彈一起,摧毀了貝卡谷地的防空飛彈制導雷達,薩姆-6頓時變成了「瞎子」。隨後,以色列飛機輪番上陣,將貝卡谷地變成了血與火的海洋。敘利亞人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才建立起來的19個薩姆-6飛彈連,在很短時間內就變成了一片廢墟。

屬於天空的交鋒隨後開始。敘利亞空軍的反應比較遲鈍,在貝卡谷地地面系統幾乎全部被瓦解後,才匆忙起飛62架米格-23和米格-21戰機,向貝卡谷地上空的以軍攻擊編隊進行反撲。以軍也已作好防範,以F-15,F-16戰機,E-2C預警機和波音-707E電子戰飛機組成的混合作戰機群正嚴陣以待。

敘軍飛機一起飛就被以色列E-2C「鷹眼」預警機捕捉到,E-2C將它們的出航時間、航向、批次、架數以及推算的飛機航跡信息,及時通報給空中待戰的F-15,F-16戰鬥機編隊,引導其佔據有利空域和位置。

進入戰區後,敘軍飛機首先遭遇到的是由波音707E電子戰飛機建立的電子屏障,並遭到以軍其他作戰飛機攜帶的各種電子對抗設備的強烈幹擾,尚未正式交手便已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

隨後的空戰呈現一邊倒的局面。一方面,憑藉戰場感知能力方面的絕對優勢,以軍飛機可從容佔據有利位置,採用有利戰術對敘軍飛機發動攻擊,而敘利亞一方甚至經常直到遭受攻擊才發現敵機接近;另一方面,在武器裝備上,敘利亞主力戰機米格-21、米格-23在低空機動性、火控系統等方面均不及以色列F-15,F-16等型戰機,其所配備的P-3,P-60等空空飛彈在全向攻擊能力、射程、抗幹擾性能上也比不上以軍裝備的怪蛇3,響尾蛇AIM-9L飛彈,近距格鬥中被以軍全面壓制。此役,敘利亞空軍30架戰鬥機被擊落,而以軍飛機無一損失,以色列一方大獲全勝。

以色列所創造的戰鬥奇蹟仍在繼續。是日,敘利亞宣布進入「最高戒備狀態」,立即向貝卡谷地增援部隊,盡一切力量組織以軍可能發動的進攻。4個薩姆6飛彈連和8個薩姆8飛彈連,趁著夜色繞過彈坑和飛機殘骸進入谷地。然而,一俟天亮,在以色列飛機的一陣狂轟濫炸下,新部署的7個飛彈連又蕩然無存。52架敘利亞飛機再次奉命出擊,命運更慘,竟沒有一架能夠突破以色列的空中屏障安全返回。以色列再次取得全殲52架敵機而己方無一損失的輝煌戰績。

貝卡谷地一戰中以色列締造的82︰0的空戰神話令全世界瞠目。儘管這一戰果仍存在一定爭議(敘利亞一方統計其在空戰中被擊落的戰機數量實際是60架),但以色列空軍所取得的巨大勝利毋庸置疑。

在貝卡谷地空戰中,以色列空軍全面展現了其先進的作戰思想與運籌帷幄的戰鬥組織準備能力,創造了縝密的作戰體系與先進的電子戰戰術,並以此揭開了世界空戰史新的篇章。同時,在這一舞臺上,空空飛彈也得以大顯身手,取得了傑出戰績。

以色列空軍的輝煌戰績首先應歸因於其先進的作戰思想與周密的作戰準備。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以色列空軍便逐步形成了一套適合空中力量特點的、以進攻作戰為中心的作戰思想以及與之匹配的具體戰法,如下表所示。由於作戰思想的核心是先發制人,以空軍非常重視對第一次攻擊的研究和訓練,作戰方針講究速戰速決。為達成以雷霆一擊快速制勝的戰術目標,以色列將作戰準備視為頭等大事,以軍作戰之前往往通過先進的偵察手段獲取準確的情報,並對各種情報進行分析研究,擬定出具有針對性的作戰預案,務求做到「知彼知己,一擊致命」。像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精選突擊時間、集中全力先發制人的出擊以及此次的貝卡谷地空戰都是其作戰思想的集中體現。第四次中東戰爭受到防空飛彈重挫後,以色列用了八年時間搜集薩姆-6飛彈相關情報,並潛心研究其在雷達性能、制導體制、系統工作周期等方面的弱點,在開戰之前又進行了大量模擬演練。正由於在作戰準備上做足功課,以色列空軍才能在實戰中做到快而不亂,狠而有序,準而不漏,一舉取得成功。

系統深入的戰法研究與演練,也是以色列作戰準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色列空軍重視空戰戰術總結與創新,發展了與其作戰思想相匹配的具體戰術戰法,並通過卓然有效的嚴格訓練使飛行員具備了極高素質(主動性、靈活性與應變能力等),保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在貝卡谷地空戰中,以軍飛行員深諳敘軍米格戰機與己方戰機的優劣長短,往往以最大速度縮短雙方距離,迫使敵機進行其並不擅長的近距格鬥;在近距格鬥中,以軍飛行員又能夠嫻熟地使用各類戰法,將敵機掌握於股掌之間。

以色列空軍近距空戰戰法

擺脫反擊

F-15,F-16戰鬥機在空戰中採用兩種戰術擺脫目標攻擊並實施反擊。(1)側滑擺脫反擊。即發現敵方目標尾後攻擊時,以側滑機動擺脫,隨後迅速反轉,追擊並攻擊此時已前衝的敵機;(2)急轉擺脫反擊。即發現敵方目標後,立即釋放電子幹擾,同時迅速急轉彎擺脫其跟蹤,佔據有利位置對敵實施反擊。

協同攻擊

F-15與F-16戰鬥機協同空戰時,通常的協同方法是以F-16戰機近距纏住目標,由F-15擺脫戰機攻擊目標。此協同方式通常要在預警機引導下進行作戰。

多向攻擊

近距空戰中多機發現目標後,根據各自所處位置分別採取尾追、前向攔截、側向攻擊等方式,利用機載雷達探測距離遠的優勢,在進入有效射擊位置後先敵實施飛彈攻擊。

如果說先進的作戰思想與周密的作戰準備使以色列空軍從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的話,那麼精密的作戰體系與精準的電子戰戰術則是以軍能以摧枯拉朽之勢取得大勝的關鍵。

在貝卡谷地空戰中,以色列空軍憑藉暢通無阻的戰場信息平臺,將各種飛機與武器融合成了一臺運作精密的戰鬥機器。在這一戰鬥體系中,預警機負責作戰信息採集與全局指揮控制,是戰場大腦與指揮中樞;波音707E電子戰飛機對敵方實施信息幹擾與信息壓制;無人機實施誘騙和戰場偵查;F-4,A-4,F-16等攻擊機完成對地轟炸;F-15,F-16等空中優勢戰鬥機負責空中掩護,與敵機格鬥以保證制空權;「百舌鳥」反輻射飛彈打擊敵方雷達;怪蛇3,響尾蛇AIM-9L飛彈是近距格鬥利器。在系統、全局地指揮下,各類裝備依次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最有利的位置上,各盡所能,各司其職,把戰鬥機器的殺傷效果發揮到極致。

對武器體系得心應手的運用有賴於信息優勢的獲取。通過預警機與電子戰飛機的運用,以色列從一開始就取得了絕對的信息優勢,牢牢掌握了制信息權,在戰場信息的獲取、控制與使用上全面壓制了對手。反觀敘利亞一方,其作戰系統不能準確地獲取信息,不能及時地傳輸信息,決策者不能掌握準確的態勢信息且陷入盲目決策的境地,武器系統則處於控制與制導失靈的狀態,而且還遭到了以軍製造的虛假信息以及冗餘信息的欺騙與幹擾。也就是說在信息對抗中,以軍自己是「千裡眼」與「順風耳」,卻把對手變成了「瞎子」與「聾子」,打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

在此之前,空戰是戰機與戰機的狹路相逢,儘管存在編隊協同以及地面指揮控制系統引導等要素,但仍是飛機單元之間的對抗,空戰的勝負取決於飛行員素質與武器裝備性能的高低。而貝卡谷地一役將空戰上升為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勝利的關鍵則變成了制信息權的奪取。同一時期,在地球的另一面另一場引起世界矚目的局部戰爭(英、阿馬島戰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見識了以色列超越時代的戰法及其所創造的奇蹟後,英國海軍艦隊司令發出感嘆:「以色列人在『加利利和平行動』中打了一場明天的戰爭,而英國人則在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之為馬爾納斯群島)打了一場昨天的戰爭。」

(3)空空飛彈顯身手

經歷了越南戰爭的尷尬表現後,空空飛彈聲望大跌,甚至一度被視為「膽小鬼使用的武器」。這表明空空飛彈並不是近距格鬥的良刃,而僅是為了避免與敵短兵相接才投出去的不靠譜兵器。在貝卡谷地空戰的舞臺上,空空飛彈終於為自己正名。在此次空戰中,空空飛彈所取得的戰果佔全部戰果的93%,機炮所取得戰果僅佔7%。而在空空飛彈戰果中,美國生產的響尾蛇AIM-9L與以色列自研的怪蛇3紅外空空飛彈表現突出,大多數敘利亞戰機毀於其手,還有少量的敘利亞飛機是被F-15發射的麻雀AIM-7飛彈擊落的。

在這場大規模空戰中,擷取出一些典型鏡頭片斷,從中可以一窺空空飛彈對於戰鬥結果的決定性作用:

敘軍1架米格-23發現1架F-15戰機正迎面飛來,由於距離過近,敘飛行員猛拉機頭,試圖繞到敵機尾後進行攻擊。F-15戰機卻沒有給他機會,直接用1枚響尾蛇AIM-9L飛彈擊中了正在爬升的米格戰機。

以軍1架F-16戰機完成攻擊任務返航時,遭遇敘軍一架米格-23戰機,機上傳感系統發出警告——米格戰機已向其發射了一枚蚜蟲P-60空空飛彈,以飛行員隨即發射了1枚燃燒火箭,火箭發出的強大熱流一下將蚜蟲P-60飛彈吸引過去,F-16戰機轉危為安。

敘軍有一個難得的擊傷紀錄。敘利亞飛行員哈拉駕駛1架米格-21戰機,在格鬥中向以軍1架F-15發射了1枚蚜蟲P-60飛彈,直接命中了F-15戰機尾噴管與垂尾的結合處。但蚜蟲P-60飛彈威力有限,F-15戰機被擊中後仍有餘力返回基地。以色列承認了這一說法,並聲稱這架F-15戰機經過修理後重新投入了戰場。

從上面的交手記錄中,可以看出空空飛彈對飛行員戰術運用及空戰結果的影響。敘利亞飛機所裝備的環礁P-3、蚜蟲P-60分別為第一、第二代空空飛彈,性能較為低下,僅能從敵機尾後或後半球發動攻擊,因此敘利亞飛行員在格鬥過程中必須千方百計繞到敵機後方佔據有利位置,而即使飛彈發射出去也會因為飛彈抗幹擾能力不足與戰鬥部威力過小等問題導致無法實際毀傷敵機;以色列所裝備的怪蛇3與響尾蛇AIM-9L為第三代空空飛彈,具備全向攻擊性能與優異的格鬥能力。飛彈能夠從前半球攻擊敵機,因此飛行員不需要費力繞到敵機尾後,在空戰中很容易達到飛彈發射條件。一名以色列飛行員就回憶說:「我們只需要稍微調整航向,就很容易將幾千米外拼命機動擺脫的米格-21戰機套住,同時耳機裡馬上會響起飛彈鎖定目標準備發射的長嘀聲,這時只要按下發射鍵就能打中目標。」他的描述應該很具普遍性。如果將這場空戰拆分成一個個的細節,再把這些細節放到放大鏡下面,看到的可能都是相似的情景:以色列一方是從容不迫的獵手,而敘利亞一方則是茫然失措的被捕獵者。作為雙方主戰武器的空空飛彈性能懸殊,無疑是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

相關焦點

  • 百大血腥戰役之貝卡谷地空戰
    通過短短6分鐘的攻擊就徹底摧毀了敘利亞和蘇聯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在其後兩天的多輪空戰中以色列空軍利用先進的F15、F16戰鬥機配合預警機和電子幹擾機作戰,以軍宣稱他們共擊落敘利亞82架戰機,而以方則未損失一架戰機創造了空戰史上82:0的奇蹟。
  • 【軍迷天地】20世紀最著名空戰系列之六-貝卡谷地空戰
    【軍迷天地】20世紀最著名空戰系列之六-貝卡谷地空戰  新時貝卡谷地空戰代的揭幕之戰——貝卡谷地空戰
  • 貝卡谷地空戰問題研究
    發生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和黎巴嫩戰爭是現代戰爭的分水嶺,尤其是6月9日在黎巴嫩貝卡谷地發生的空戰是世界近代戰爭史上一次極具典型意義的空戰,以軍電戰機先行、無人機佯攻、戰鬥機展開、多機種配合的戰術,開闢了非接觸作戰的最新作戰樣式,戰役中電子戰飛機的應用標誌著戰爭進入高技術時代,在世界壓制防空作戰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戰例兵棋:《決戰貝卡谷》解析
    在這個戰例中,除了著名的「貝卡谷地空襲作戰」,還有傘降作戰、機降作戰、登陸作戰、山地作戰、特種作戰、城市居民地作戰,更有價值的是以軍的戰法還初步顯露出「快速決定性作戰」思想,強調繞過人口稠密地區,快速形成決定性戰果。
  • 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真相:以軍所謂「82比0」的謊言被戳穿
    以色列對黎巴嫩貝卡谷通過短短6分鐘的攻擊就徹底摧毀了敘利亞和蘇聯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在其後兩天的多輪空戰中以色列空軍利用先進的F15、F16戰鬥機配合預警機和電子幹擾機作戰。貝卡谷地空戰是空戰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著名戰例,此戰充分顯示了電子戰在空戰中的巨大作用。
  • 貝卡谷地之戰 ——壓制防空作戰史上的經典戰例
    以軍實際上是在第9次演習中入侵的6月9日13時30分左右,以軍各部隊分別展開行動,這一作戰行動包括突擊地空飛彈陣地和與前來保衛地空飛彈陣地的敘軍戰鬥機空戰兩個階段。 6月9日13時30分左右,以軍各部隊分別展開行動。E-2C「鷹眼」預警機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首先升空。
  • 解密,貝卡谷地空戰真實的情況:並非以色列宣傳的82比0!
    1982年6月9日,上百架的超音速戰鬥機和無數的空空飛彈來回穿梭,幾乎撕碎了小小的貝卡谷地天空。這次大規模空戰中敘以雙方戰鬥機共出動500多架次,而此次空戰也成為人類噴氣航空時代到來以後最大規模的空戰。
  • 天空下的神話: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
    其中包括7個SA-6飛彈連和7個SA-2/3地對空飛彈連。在1982年6月8日,敘軍又向貝卡谷地緊急增派了5個SA-6飛彈連,共計部署19個連。這19個連被分成了兩個防空飛彈旅,配合大量ZSU-23-4自行高射炮、SA-7可攜式防空飛彈,組成了包括200多枚飛彈和400餘門高射炮的綿密防空網。
  • 戰爭模擬|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以色列空軍82比0完勝敘利亞
    這次,我們就來看看一場空戰史上的經典戰役:貝卡谷地空戰。1982年6月3日,為了將藏匿於黎巴嫩的巴解組織一網打盡,以色列調集了15個作戰旅,共計十萬餘人發動了代號為「加利利和平」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至此,第五次中東戰爭拉開帷幕。當時敘利亞在黎巴嫩保有駐軍,總統還是老巴沙爾。為了保護巴解組織,敘利亞調集重兵進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東30公裡的貝卡谷地。
  • 中東戰爭之貝卡谷地空戰
    說起貝卡谷地之戰,往往我們都把它歸於世界六大空戰之中。
  • 6分鐘毀掉220億美元,228枚飛彈頃刻間化為烏有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場比特種部隊作戰都要迅猛的戰役——1982年以色列貝卡谷地空戰。
  • 飛彈作戰戰例——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登上歷史舞臺
    點藍色字關注「精確打擊洞見」       在這個專題裡,將囊括自飛彈誕生以來幾乎所有的飛彈作戰戰例。
  • 貝卡谷地之戰 | 以色列僅用6分鐘就打得敘利亞找不著北
    1982年6月9日14點左右,以色列空軍與地面部隊協同,6分鐘(此為實際對地攻擊時間)就徹底摧毀敘利亞在貝卡谷地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次日再次摧毀敘軍增援的7個薩姆飛彈連。並在其兩天的空戰中,以軍創造了82:0的空戰紀錄(雖然這個數據尚有爭論)。
  • 「貝卡谷地」神話:人頭比82:0的空戰,以色列空軍真這麼厲害?
    以色列固然開國時間不長,但戰鬥史卻一點也不短,從自力之初到當今,各種大仗小仗險些都能看到以色列的身影,並且締造了光輝的戰績,今後更是依附空戰史上的經典一戰,成為了「中東小霸王」。上世紀80年月,以色列和敘利亞在貝卡谷區域睜開了一場空戰。
  • 二戰後最大規模空戰中,蘇制米格-23戰鬥機真的不堪一擊嗎?
    他的座機在幾秒鐘後也被飛彈擊中,跳傘後負重傷,幸運地活了下來,並獲得了「敘利亞共和國英雄」稱號。首次作戰,米格—23表現不俗。自6月9日起,以色列空軍開始實施精心策劃的貝卡谷地襲擊行動。以軍用無人機誘騙敘利亞發出了防空飛彈,然後用反輻射飛彈把暴露了目標的敘利亞雷達一個個幹掉。隨後,以色列空軍集中92架作戰飛機殺向貝卡谷地,以便把威脅最大的薩姆-6防空飛彈一鍋端掉。
  • 【戰史科】「貝卡谷地」神話:人頭比82:0的空戰,以色列是如何打出來的?
    ▔▔▔▔▔1982年6月9日,黎巴嫩貝卡谷地在一次精心策劃的襲擊下,敘利亞19個防空飛彈陣地悉數報銷,還賠上了數十架戰機
  • 【揭秘】貝卡谷地:以色列空軍創造空戰神話
    1982年6月6日,當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19個薩姆-6飛彈連被以色列軍隊全部摧毀後,敘利亞人並不甘心失敗,他們立即起飛62架米格
  • 古今中外有沒有堅持在暴風雨中作戰的戰例?
    在沙塵暴中作戰,古代有多次內陸交戰時風向突變飛砂走石,一方趁機順風掩殺,導致一方落敗的例子。大雨中能見度不良,倒是適合偷襲。風暴中的戰例應該非常罕見,無論是陸戰海戰空戰,對雙方都過於危險。長安父老:昆陽之戰吧 位面之子召喚暴風雷雨一波流贏了。
  • 蘇聯武器神話的破滅:中東戰爭中薩姆-6飛彈陣地為何被一窩端?
    第四次中東戰爭,薩姆-6防空飛彈一戰成名,打的以色列空軍一時無法應付。薩姆享譽全球,但這一切都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戛然而止,原蘇制先進裝備聲譽大跌。以色列受到攻擊後也屢次越境發動還擊,敘利亞以此為藉口強行進駐黎巴嫩中部的貝卡谷地地區,駐紮部隊並大量部署了薩姆-6防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