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武器神話的破滅:中東戰爭中薩姆-6飛彈陣地為何被一窩端?

2021-12-18 冷熱防務

NO.1531 - 薩姆-6為何失敗

作者:鏖戰時刻 / 編輯:冷小軍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繫potereio


越南戰爭期間,蘇制薩姆-2防空飛彈大顯神威,令美軍飛機惶恐不安。第四次中東戰爭,薩姆-6防空飛彈一戰成名,打的以色列空軍一時無法應付。薩姆享譽全球,但這一切都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戛然而止,原蘇制先進裝備聲譽大跌。



1982年的黎巴嫩實際存在兩個政府,一個是黎巴嫩政府,一個是巴解組織。巴解組織控制了黎巴嫩南部以及首都貝魯特的部分地區。巴解成為不是政府的政府,收稅、管理等政府機能全都有,並以黎巴嫩為基地不斷發動對以色列的襲擊。


以色列受到攻擊後也屢次越境發動還擊,敘利亞以此為藉口強行進駐黎巴嫩中部的貝卡谷地地區,駐紮部隊並大量部署了薩姆-6防空飛彈。


開進中的薩姆-6飛彈發射車


薩姆-6飛彈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擊落了41架以色列戰機,佔到了總擊落數的1/3多。一時之間號稱最精銳的以色列空軍也只能在薩姆-6威脅不到的地方執行任務,不敢越雷池半步。


如果沒有沙龍指揮以軍跨過蘇伊士運河的突襲行動,這個局面恐怕不會改觀。在突襲戰鬥中繳獲了埃及軍隊的完整薩姆-6飛彈系統,以色列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薩姆-6的自身弱點。那就是雷達與發射車分離,只要雷達失靈飛彈發射車就是擺設。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敘利亞嘗到了使用薩姆-6的甜頭,深信前蘇聯的以地制空理論,下大力氣購置更多的以薩姆-6為主的各型蘇制防空飛彈。最終大約花費了幾十億美元的經費,並且大量抽調了其他部隊的人員充實編制,從而有上千輛各型坦克閒置封存。出於以前的成功經驗,敘利亞在戰前充滿自信,對以色列提出的諸多解決爭端的方案不置一顧。


薩姆-6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其駐英國大使被巴解組織暗殺為藉口發動了黎巴嫩戰爭。



戰爭一開始以軍迅速推進,巴解組織節節敗退不斷向敘利亞提出援助要求。而敘利亞則首鼠兩端,既想當婊子(獲取巴解已控制地區)又想立牌坊(爭取一個不用參戰又可以阻止以軍的方法)。這樣一來貝卡谷地的敘軍尤其是薩姆-6飛彈成為敘利亞手中最重要的底牌,幻想以此鉗制住以空軍來爭取談判中的主動地位。


以色列不想再和敘利亞虛與委蛇了,早在敘軍一進駐貝卡谷地就開始進行作戰準備。到當時已經摸清了雷達頻率、發射車位置、人員活動規律等主要情報,與此對比的是,敘軍進駐構築發射陣地後,就沒有讓發射車進行過機動,對以軍的無人機不屑一顧,雙方戰前情報搜集工作對比簡直天上地下。


薩姆-6


1982年6月9日下午,以色列埃齊翁空軍基地發動機轟鳴,包括F-15、F-16、F-4反輻射攻擊機在內的96架飛機起飛撲向貝卡谷地。在貝卡谷地的敘利亞防空部隊雷達迅速開機捕捉目標,薩姆-6飛彈騰空而起把以色列飛機打成空中的一個個禮花。陣地上真主至大的祈禱聲一浪高過一浪,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沒有降落傘出現,落在地上的殘骸,是用纖維材料製成的無人機,這才發覺上當。


第一批飛來的是以色列「猛犬」和「偵察兵」無人機,在前期的偵查中曾經無數次飛過,但敘利亞人對此熟視無睹。


猛犬無人機


這次有的無人機裝有角反射器,有的攜帶有偵查器材和照相攝像設備,並且是從太陽的位置飛來迫使敘軍光學設備失靈更加依賴雷達等電子設備。無人機在引誘開火的同時把偵查到的信息傳送到離此不遠,正在地中海空域盤旋中的以色列E-2C預警機和用波音707改裝的電子偵察機上。


以軍電子戰飛機迅速分析運算出敘軍使用的雷達頻率和所處位置等所需信息,通過數據鏈傳輸給正在盤旋待命的攻擊機群,同時證實敘軍的飛彈已大部分發射出去目前正處於一個空窗期,與此同時開始對敘軍雷達進行電子壓制。

以軍不僅只有空軍在進行電子壓制,陸軍也把電子幹擾機部署在貝卡谷地山坡的另一面,CH-53直升機也攜帶電子設備配合幹擾。這些組合拳把敘軍雷達徹底迷盲,敘軍情知不妙趕緊把雷達關機。


但已經晚了,2點07分,24架F-4發射的「百舌鳥」和「標準」反輻射飛彈飛到,地面上以色列的「狼」式地對地飛彈根據提供的信息設定好發射諸元準確的飛了過來,地面炮兵也根據圖像情報計算出發射諸元開始炮擊。


頓時敘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雷達關機單純挨打,毫無還手之力;雷達開機還沒有完成捕捉目標工作,反輻射飛彈就已經打到了;無論怎麼做都是於事無補,很快雷達設備就被全部擊毀,飛彈和飛彈發射車成為無用的擺設。後面跟上來的F-15、F-16、A-4和幼獅C-2攜帶雷射制導炸彈、集束炸彈和常規炸彈接著進行攻擊,僅僅只用6分鐘19個飛彈發射連就全軍覆沒。


被摧毀的雷達


敘軍得知消息後馬上起飛戰鬥機前來支援,但也是過來送菜而已,米格-21/23剛剛從機場起飛就被E-2C預警機發現,波音707電子戰飛機立刻開始幹擾。上天以後的敘利亞戰鬥機與後方管制失去聯繫,茫然不知所措只有在天上不斷飛著「8」字形。


而以色列戰機得到敘機動向後,在最合適的位置進行截擊。F-15、F-16配合最新式的AIM-9L響尾蛇飛彈、紅外誘餌和幹擾箔條等武器,在第一天就擊落了敘軍趕來的54架飛機中的29架。


F-15


緊接著以軍又對貝卡谷地的敘軍進行補充轟炸,徹底將敘軍打癱。敘利亞不肯承認失敗當晚又運進7個防空飛彈連,其中有3個是更新式的薩姆-8飛彈。薩姆-8是在改進薩姆-6飛彈的雷達與發射車分離的弱點而發展出的新式武器,這是它的首次參戰。


但很可悲的是,第二天以色列軍隊出動92架飛機運用與昨天一模一樣的戰術,很快又摧毀了這7個飛彈連。而在當時以軍並沒有發現自己摧毀了薩姆-8。而當天的空戰也是頭一天的翻版,敘軍飛來的52架飛機被擊落25架。F-15此戰後開始了不敗的神話。


薩姆-8


至此制空權被以軍掌握,至停戰時,以軍擊落82架敘利亞飛機,而自己在空戰中無一損失。最終只有10架飛機被擊落(其中無人機直升機6架),這全是被地面火力擊落的。


地面上以軍裝甲部隊也開始進攻,雙方戰成一團。但沒有了空中支援敘軍失敗只是時間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敘利亞只有接受以色列的條件實現停戰。以軍沒有了後顧之憂,全力打擊巴解組織,最終達到了把巴解組織攆出黎巴嫩的目的。並扶持基督教武裝長槍黨在黎南部設立安全區,保證了以色列的國土安全。



戰爭結束後,原蘇軍總參謀部曾經專門組織團隊赴實地考察戰場,並寫出了長達幾萬字的報告。在報告中把失敗的責任基本推給敘利亞軍隊,指出敘軍戰術上的種種問題。而對自己的武器上出現的各種問題視而不見,最多也是保養複雜敘軍不能很好完成等等。


敘利亞方面則對蘇式武器種種不滿,尤其指出蘇式武器出現了「眼不清,腦不靈」的問題。簡單說就是蘇式電子設備無法應對西方先進電子戰設備,連最起碼的語音通訊都無法保證。敘軍也曾經想幹擾以軍,但對以軍裝備的調頻電臺等先進電子設備毫無作用。蘇式電子設備發熱量大,開機時間不長就要關機否則會燒毀;體積龐大,移動困難,很難隱蔽等等。


至關重要的雷達


但此時,原蘇聯正在它最鼎盛時期,敘利亞的反映只能是石沉大海。


9年後的海灣戰爭卻證明了敘利亞反映的諸多蘇式裝備的問題,蘇式裝備武裝起來的伊拉克軍隊在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面前毫無還手之力。首先就在電子戰方面一敗塗地,從而導致整場戰爭的失敗。




原蘇聯電子設備方面的失敗,早在他們決定發展以電子管為主的電子儀器時就已經決定了。當時原蘇聯認為電子管才能在核戰爭的情況下保證使用,不發展以電晶體為主的電子設備。


一開始還看不出這兩種設備的太大差距,但進入集成電路時代後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運算能力上已經拉開代際差距,僅儀器散熱方面就已經判若雲泥了。

相關焦點

  • 【戰史科】「貝卡谷地」神話:人頭比82:0的空戰,以色列是如何打出來的?
    但零星突襲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至1973年10月贖罪日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和敘利亞在前沿戰線部署的薩姆防空飛彈系統已經多達54座,比歐洲乃至於北越任何地方都要密集。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激戰正酣,越南戰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薩姆飛彈在兩場局部戰爭中展現出的對抗優勢使得世界各國都在質疑現代空軍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
  • 中東戰爭之貝卡谷地空戰
    為什麼只是第五次中東戰爭的一個局部空戰,卻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呢?這其中的緣由我們來一一道來!        要說貝卡谷地空戰,那自然要先說說前蘇聯的薩姆6地對空飛彈,這款飛彈可謂是當時蘇軍的明星飛彈,射高達到25000米,射程達到10公裡。制導雷達採用多波段多頻率工作。抗幹擾能力強!
  • 喋血贖罪日:第四次中東戰爭
    戰爭初期,埃及、敘利亞兩國軍隊分別從西面的蘇伊士運河和東面的戈蘭高地突破以色列防線,並在一天之內重創以軍,幾乎讓以色列毫無還手之力。以色列在戰爭領域裡並非「菜鳥」,自建國之日起就長期處在戰火硝煙之中。前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佔據上風,但為何會在贖罪日遭此慘敗?
  • 第四次中東戰爭作戰背景 | 埃及敘利亞到底想咋地
    作者 | 立正第四次中東戰爭,是以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利用伊斯蘭教齋月與猶太教贖罪日的有利時機,向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侵佔的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發動突然襲擊為發端,引發的一場較大規模的現代化局部戰爭。因戰爭爆發時間是伊斯蘭教齋月和猶太教贖罪日,又稱十月戰爭、齋月戰爭和贖罪日戰爭。戰爭從1973年10月6日起,到24日結束,歷時18天。
  • 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世界的逆襲?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前,以色列情報部門就已經得到埃及軍隊將會發動戰爭奪回西奈半島,同時埃及在取得蘇聯支持的轟炸機以癱瘓以色列空軍、和飛毛腿飛彈以威脅以色列城市之前將不會發動戰爭。由於蘇聯還未提供轟炸機,而飛毛腿飛彈也才剛於8月運達埃及,要花費4個月進行訓練,因此軍事情報部認定戰爭將不會在短期內爆發。由於這些帶有偏見的錯誤假設,導致他們忽略了其它顯示戰爭逼近的情報。
  • 【中東歷史紀實】:第四次中東戰爭
    這一結果的形成是有著歷史必然性的,經過三次中東戰爭,中東地區民族覺醒的進程加快,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失敗使中東國家對殖民者保護中東的幻想破滅,也是北非和阿拉伯國家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起因,埃及革命勝利和收復甦伊士運河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失敗,結果是美蘇大國捲入中東取代英法,但是美蘇幹涉中東同樣不能保證中東各民族的利益,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失敗讓中東人民意識到要獲得勝利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
  • 第三次中東戰爭是蘇聯的陰謀?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標誌美蘇走向全球爭霸的道路。美國加大對以色列的援助,給以色列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資金和督戰人員,蘇聯更多的是向阿拉伯國家提供成品武器,而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有限。 20世紀60年代,美國逐漸陷入越戰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蘇聯的中東戰略呈現出明顯的進攻性。蘇聯向埃及提供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如米格-21、T-55、薩姆-2飛彈筒等。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雖然在軍事上再次敗北,但卻收回了蘇伊士運河主權,英、法、以三國撤出所佔領土,這極大地提高了納賽爾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
  • 美國F-16戰鬥機實戰記錄多,戰績輝煌,為何很少聽說被擊落過?
    性能數據這裡先不說,所謂實戰是檢驗武器性能的唯一標準,F16戰鬥機就是通過實戰來不斷證明自己的實力,下面列舉幾個經典的F16戰鬥機戰例:1、以色列敘利亞貝卡谷空戰由於前幾次中東戰爭,敘利亞都遭遇了失敗,可以說是慘敗。
  • 第四次中東戰爭----------改變世界格局
    戰爭打到第七天,雙方的都基本彈盡了。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緊急向以色列和埃及輸送了大批武器。美國通過航空以及海運從歐洲緊急調用了大量的炮彈,飛彈等武器;蘇聯更是乾脆將匈牙利的炮彈庫存整體輸送給了阿拉伯國家。在彈藥充沛的條件下,以色列開始反攻,以軍將主力先放到了北線的戈蘭高地,集中火力向大馬士革方向採取了突擊,在解除戈蘭高地的威脅後兵指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 6分鐘毀掉220億美元,228枚飛彈頃刻間化為烏有
    以軍僅用6分鐘毀掉了220億美元,228枚飛彈頃刻間成為廢墟。說到貝卡谷地空戰,我們就得提到敘利亞地空飛彈部隊的主力——薩姆6系列地空飛彈。該飛彈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研製,60年代中期裝備蘇聯國土防空軍。其射程為25公裡,射高為10公裡,曾裝備民主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防空部隊。
  • 被神話的貧鈾裝甲,為何美國之外的其他大國基本不用?
    貧鈾裝甲,貧鈾穿甲彈本身就和愛國者防空飛彈的99%命中率一樣。是海灣戰爭中炒作起來的神話之一。
  • 武器裝備實戰能力從何而來——目的與意義之戰爭中的教訓
    實戰能力強的武器裝備是「能打仗、打勝仗」的物質基礎,而實戰能力差的武器裝備則會導致戰爭的失敗,或在戰爭中付出慘重的代價。(一)越戰時期的空空飛彈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贖罪日戰爭、齋月戰爭、十月戰爭)發生於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於埃及與敘利亞組成聯盟分別攻擊六年前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
  • 戰爭模擬|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以色列空軍82比0完勝敘利亞
    以軍在五次中東戰爭和其它大小衝突中展現出來的優良戰鬥素養也令世界刮目相看。這次,我們就來看看一場空戰史上的經典戰役:貝卡谷地空戰。1982年6月3日,為了將藏匿於黎巴嫩的巴解組織一網打盡,以色列調集了15個作戰旅,共計十萬餘人發動了代號為「加利利和平」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至此,第五次中東戰爭拉開帷幕。當時敘利亞在黎巴嫩保有駐軍,總統還是老巴沙爾。
  • 以色列多次吊打阿拉伯國家,但贖罪日戰爭初期為何被打殘?
    情報粗疏失誤▼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大獲全勝,輕敵情緒四處漫延,情報工作也因之失焦,對埃敘戰略決策、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等方面的調整改進喪失了敏感性,既知之甚少,也流於表面。10月6日凌晨,以色列通過隱藏在埃及高層的間諜獲知戰爭當天爆發,但內閣成員仍在為埃敘究竟幾點開打爭論不休,白白地浪費了幾個小時的總動員時間。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埃敘兩國臥薪嘗膽,立誓雪恥,恢復戰損並大力加強訓練,戰鬥力大有改觀。以色列也對此視而不見。
  • 貝卡谷地之戰 | 以色列僅用6分鐘就打得敘利亞找不著北
    貝卡谷地之戰,是第5次中東戰爭中(亦稱「黎巴嫩戰爭」)的一場戰鬥,發生在1982年6月9日至11日,是為奪取制空權和地區控制權與敘利亞進行的一場空戰或稱空襲與反空襲作戰。1982年6月9日14點左右,以色列空軍與地面部隊協同,6分鐘(此為實際對地攻擊時間)就徹底摧毀敘利亞在貝卡谷地苦心經營10年耗資20億美元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次日再次摧毀敘軍增援的7個薩姆飛彈連。並在其兩天的空戰中,以軍創造了82:0的空戰紀錄(雖然這個數據尚有爭論)。
  • 薩姆12(S-300V)防空飛彈簡介
    薩姆-12防空飛彈(SA-12「鬥士/ 巨人」,蘇聯編號S-300V),是前蘇聯「安泰」(Antey)研製與生產聯合體研製的一種機動式全天候型高空
  • 以軍F-16A、B型近日全面退役,曾打遍中東無敵手
    雖然在以色列空軍中,F-16A/B屬於相對低端的武力,但這是在先進戰機雲集的以色列空軍而言。放在同時期的中東各國中,F-16A/B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戰鬥機,雖然以色列人經常把F-16拿來用作轟炸,但其空戰能力同樣超出同時期中東國家裝備的蘇式戰鬥機一大截。
  • 揭秘「肇事者」山毛櫸飛彈
    ,前蘇聯製造的「BUK」飛彈(SA-11)是本次空難的「肇事者」。升級型「山毛櫸」地空飛彈系統「山毛櫸」飛彈的研製俄羅斯隊「山毛櫸」飛彈的開發和研製要追溯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戰爭期間打出威名的「立方」飛彈系統(北約稱「薩姆—6」),當時從蘇聯獲得「立方」飛彈的敘利亞軍隊向以色列侵佔的戈蘭高地發起反攻,驕妄的以色列空軍自信能夠遲滯敘軍地面部隊的攻勢,結果在18天內被敘軍揍下114架飛機,使以色列空軍幾乎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其中41架是被「立方」系統揍下來的,因而名噪一時,氣得以色列空軍司令一度想自殺。
  • 飛彈作戰戰例——貝卡谷地空戰
    而在與巴解組織交火的同時,這個強悍的猶太國家又將利刃悄悄伸向了敘利亞駐紮在黎巴嫩東部邊境貝卡谷地地區的防空飛彈基地。9日~10日兩天,以色列空軍連續對貝卡谷地薩姆-6防空飛彈陣地與裝甲部隊實施了猛烈攻擊,一舉摧毀敘利亞19個飛彈陣地與大批地面裝備,並在空戰交鋒中擊落數十架敵機,取得了輝煌戰果。這一戰也由於其中電子戰戰術運用以及體系化作戰特點等高科技特徵,被作為新時代的揭幕之戰載入世界空戰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