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姆-12防空飛彈(SA-12「鬥士/ 巨人」,蘇聯編號S-300V),是前蘇聯「安泰」(Antey)研製與生產聯合體研製的一種機動式全天候型高空、遠程地空飛彈系統。
1 飛彈簡介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84年完成研製試驗,1986年開始投產,1987年開始服役。系高性能類似於美國的愛國者飛彈,能攻擊遠、中、近程和高、中、低目標,採用一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約300公裡,能同時搜索、跟蹤、識別空中多批目標和制導多枚飛彈攻擊不同的目標,即具備多目標能力和低空能力,可擊毀高性能飛機和戰術彈道飛彈,蘇軍用以取代薩姆-4防空飛彈,有改型S-300VI、S-300V、S-300 VM和S-300VM2(安泰-2500)。
2 主要改型
薩姆-12防空飛彈系列包括兩種系統,即S-300V(SA-12)以及在其基礎上改進的安泰-2500。這兩種武器系統都使用1型(9M82,也就是SA-12A「鬥士」)和2型(9M83,也就是SA-12B「巨人」)兩種飛彈及其它的改型。
SA-12A飛彈兼備反導和反飛機性能,最大射程75~90公裡。SA-12B飛彈的彈體大,裝有較大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主要用於反彈道飛彈,射程為100~200公裡。兩者的運輸-起豎-發射車大體相同,主要區別有兩點:第一,待發飛彈數量不同。SA-12B的裝4枚9M83飛彈,SA-12A的裝2枚9M82飛彈。第二,車上照射制導雷達構型不同。在SA-12A的車上,雷達裝在可摺疊杆的頂部,使之能實現方位上360度和高低上全半球形覆蓋;在SA-12B的車上,雷達則半固定式安裝在廂體上,其覆蓋範圍為方位上兩側各90度,高低上110度。
3 飛彈特點
S-300V突破了一種防空飛彈系統只配置一型飛彈的傳統模式,創造性地將2種不同射程及射高的防空飛彈集成到一個武器系統中。兩種飛彈配用不同的發射車,但在作戰時作為一個整體來指揮控制。S-300V配用的飛彈採用串、並聯複合制導體制,初段採用程序控制、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指令修正制導、末段採用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確保了全程精確制導,利於對付戰術彈道飛彈之類的高速目標。飛彈採用可形成2種破片的定向殺傷戰鬥部和雙波束無線電引信,使一種飛彈可同時對付彈道式和空氣動力式目標。飛彈脫靶方向的識別由導引頭通過測量視線角速度來進行,使戰鬥部威力提高了15倍,這在防空飛彈發展史上可謂首創。S-300V系統配備有遠程地面預警雷達,能夠獲得早期預警信息,因此,系統的反戰術彈道飛彈的綜合性能很高。
該系統的主要特點是:
(1)所攔截目標的射程、最大飛行速度、攔截戰術彈道飛彈的最大高度、反應時間分別從1100公裡、3000米/秒、25公裡、15秒相應提高為2500公裡、4500米/秒、30公裡和7秒。
(2)雷達信息處理能力更強,對小反射截面積高速彈道飛彈的攔截能力更強。1個安泰2500飛彈營,可在1000~200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攔截各種型號的彈道飛彈,在12500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摧毀敵航空兵器,攔截飛彈的概率為96%。其指揮控制系統可在強烈電子幹擾下跟蹤300公裡內的200個目標,並對其中的70多個目標實施打擊。
(3)作戰操作完全實現了自動化,具有更高的使用可靠性和現代化的故障檢測與排除手段,大大減少了戰勤人員數量與培訓時間。
(4)更有效地用於國土防空,與國家、軍隊的武器指揮控制系統實現一體化,同時攔截16枚射程達2500公裡、飛行速度達4500米/秒、有效反射面積0.02平方米的彈道飛彈和24個飛行目標(其中包括隱身目標)。
(5)執行野戰防空任務能力更強。其本身可作為一個小範圍的機動式戰術預警與指揮控制系統使用,獨立進行防空作戰,抗擊敵人作戰飛機對地面部隊及戰役縱深的空襲,攔截武裝直升機、對地攻擊機和空地戰術飛彈等。
4 基本數據
西方代號
SA-12A鬥士(Gladiator)
SA-12B巨人(Giant)
俄羅斯代號
9M82 S-300V
9M83 S-300V
年代
1986
1986
彈長
7米
8.5米
彈徑
0.8米
0.8米
翼展
1.35米
1.35米
射程
3-40 km
3-100 km
射高
0.2-25 km
0.025-30 km
最大速度
1700 m/s (5.6馬赫)
2400 m/s (8馬赫)
重量
1760 kg
3300 kg
戰鬥部質量
150 kg
150 kg
彈長
7.5 m
10.0 m
殺傷概率
60%(高空)
80%~90%(中低空)
60%(高空)
80%~90%(中低空)
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