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60年代蘇聯技術,印度想賣的這款防空彈能打麼?

2021-02-07 環球時報

據印度媒體《The Hindu》網站1月2日報導,印度政府在去年12月30日批准了「阿卡什」(天空)中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的出口許可,「阿卡什」飛彈的製造商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BDL)已經準備好接受出口訂單。

[印度「阿卡什」防空飛彈參加閱兵]

這個消息又引起了印度媒體一頓歡騰,印度能夠出口「先進」的「國產」防空飛彈系統了!仿佛馬上就能佔領國際市場,為印度掙來寶貴的外匯。但是筆者卻感到很好笑,不知哪個國家會充當冤大頭,買這種研製了三十多年,從一開始就註定要落後的防空飛彈系統呢?在我國的防空飛彈體系中,與「阿卡什」略有淵源,但要成功得多的飛彈型號是紅旗-16。筆者這就來扒一扒「阿卡什」飛彈系統的底細。

[前蘇聯「薩姆-6」 (SA-6)飛彈系統]

印度的「阿卡什」飛彈系統和著名的「光輝」LCA戰鬥機和「阿瓊」主戰坦克一樣,都是印度軍工體系(以DRDO為代表)失敗的項目管理的代表,其研製過程也充滿了印度軍方好高騖遠,亂提要求的戲劇性轉折,整個項目延續了數十年的時間。而DRDO面對層出不窮的技術問題,將飛彈的型號分成Mark-I, Mark-1S和Mark-II,以便「逐步」地「達到」軍方的要求,而最初的版本註定是灌水的,最後再拋出個Mark-NG版本(NG表示下一代),畫個大餅,讓軍方繼續掏錢。

[俄羅斯S-300防空飛彈系統的30N6E2雷達]

印度早在1983年就啟動了「阿卡什」項目,其仿製對象是早在1967年就定型了的前蘇聯「薩姆-6」 (SA-6)飛彈系統,其蘇聯名稱和型號是2K12 Kub(俄語「立方體」)。問題是薩姆-6飛彈系統在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中,已經暴露出了嚴重的問題,敘利亞的防空飛彈系統,包括薩姆-6在內,根本無法抵禦以色列和西方的新一代飛彈誘餌,反輻射武器和電子戰系統,最終被摧毀大半,損失慘重。印度在一年後就照抄薩姆-6系統,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阿卡什」飛彈和薩姆-6系統的3M9系列飛彈外形幾乎一樣,同樣使用了衝壓噴氣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理論上比固體火箭發動機動力更充沛,但世界主要大國從80年代後都放棄了在新一代地空飛彈上採用衝壓噴氣發動機,原因就是衝壓發動機響應速度慢,工作不穩定。俄羅斯在「薩姆-6」飛彈的換代型號3S90「Buk」(俄語「大樹」)系列中程地對空飛彈系統中,也完全改為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9M38和9M317系列飛彈,後者與中國的紅旗-16地對空飛彈系統有一定淵源。

[印度為「阿卡什」飛彈系統配套的「拉賈德拉」(Rajendra)雷達]

「阿卡什」Mark-I飛彈從1990年才開始試射,直到1997年才試驗完畢。由於印度軍方在1996年提出讓「阿卡什」飛彈系統具備反彈道飛彈的能力,DRDO又開始為「阿卡什」系統研製新型的3D雷達。這中間又夾雜著在2008年被終止的「遠程地對空飛彈」(LRSAM)項目,最終為「阿卡什」系統配套的是仿製自俄羅斯S-300飛彈系統的30N6無源相控陣雷達:「拉賈德拉」(Rajendra)雷達。這款探測距離遠達150公裡以上的雷達被用來搭配射程只有幾十公裡的「阿卡什」飛彈,可謂是「高大上」了。

印度空軍在2012年裝備了幾套「阿卡什」Mark-I 飛彈,用來保衛機場。但是印度陸軍對該飛彈的性能不滿意,曾經一度放棄該飛彈,直到印度總理莫迪上臺後,因為政治原因強令該飛彈「起死回生」,於是印度陸軍才在2015年決定採購「阿卡什」Mark-I飛彈,用作要地防空。

目前Mark-I是「阿卡什」唯一能夠服役的型號。其最大射程約30公裡,但很多外國媒體稱其最大射程為25公裡。在2019年5月,印度DRDO試射了數次改進了導引頭的「阿卡什」飛彈,稱為Mark-1S型。同樣也在2019年5月,DRDO首次測試了射程為40公裡的Mark-II型。這兩個型號算是開了個好頭,但要經過更多的測試才能服役。在2016年DRDO提出了射程達到80公裡的「阿卡什-NG」型號,據稱將使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就像我國的PL-15空對空飛彈那樣,只不過這只是一張大餅,還不知道DRDO要研製到猴年馬月去呢。

[前蘇聯/俄羅斯的中程防空飛彈系統發展沿革]

我國和「阿卡什」對標的是紅旗-16地對空飛彈。據海外媒體稱,紅旗-16飛彈在研製的早期有俄羅斯Almaz-Antey公司參與共同研製,部分設計參考了俄羅斯Buk-M1 和Buk-2M地對空飛彈。紅旗-16飛彈順應了時代,使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

[我國的紅旗-16防空飛彈]

紅旗-16從2005年開始研發,到2011年就已經服役,其射程可達40公裡。在2016年,紅旗-16B型號露面,擁有更長彈體,最大射程達到了70公裡。紅旗-16的出口型號是獵鷹-80(LY-80)飛彈系統。

「阿卡什」飛彈系統的研發歷程再一次證明了強大的工業能力,良好的項目管理和有前瞻性但又務實的技術要求是多麼的重要。印度用一個又一個軍工項目證明了他們並沒有完全掌握這些要素。

(作者:微胖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焦點

  • 毫無實戰經驗,本國軍方都嫌棄,印度還想出口國產防空飛彈?
    圖為阿卡什防空飛彈前段時間,印度媒體爆出一個新聞,說是印度官方批准了阿卡什中程防空飛彈的對外出口。阿卡什是一款什麼樣的飛彈呢?應該說,阿卡什飛彈和大名鼎鼎的LCA戰鬥機是同一個時代的產品,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當時的定位是指望用它來取代蘇聯時代生產的薩姆6系列防空飛彈。但是,這個飛彈的研製就跟LCA一樣,可謂是拖得特別的長。一直到2017年、2018年前後,這種飛彈才算是勉強正式完成了研製工作。
  • 源自二戰!美國標準防空反導飛彈的誕生
    2017年8月29日,遊弋在夏威夷海域的美國海軍宙斯盾級驅逐艦「保羅-瓊斯」號接連發射了兩枚標準-6飛彈,成功攔截了一枚從考艾島發射的中程彈道飛彈靶彈。這是2017年8月29日的攔截試驗中,標準-6飛彈發射的視頻(多角度+慢鏡頭)。
  • 印度國產防空飛彈發展現狀
    20世紀70年代起大量採購蘇制防空飛彈,型號包括薩姆-3近程防空飛彈、薩姆-8近程防空飛彈、薩姆-6中程防空飛彈,這些飛彈在今天依舊是印度防空作戰的主力2018年印度又採購了5個營的S-400遠程防空飛彈,這些飛彈最快於2021年到貨。
  •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承前啟後的印度海軍未來之星
    例如通過購買和放置新一代俄系護衛艦,吸納必要的新技術儲備,然後再謀求驅逐艦領域的放大成果。人們今日所見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便是這段曲折歷程的傑出成果。雖然有效集成了來自蘇俄、以色列與歐洲的大量武器裝備,卻因設計理念過於傾向前蘇聯風格而不免顯得提前滯後。例如大部分飛彈都安放在傳統發射架內,並且彼此之間難以做到通用。等到模塊化的垂髮系統在歐美各國海軍中迅速普及,這種缺陷就在對比中顯得異常刺眼。但1998年的核試驗風波,又讓印度與西方世界的關係陷入僵局,造成許多技術發展又要以俄羅斯為師。
  • 印度空軍參謀長表示已做好空襲中國準備!
    印度從80年代起前後購買蘇聯/俄羅斯基洛級常規潛艇共計10艘(中國購買12艘)。排水量3050噸,航速浮航10節,潛航:、17節,續航力6880海裡/7節。主要武器;6×533mm魚雷發射管裝填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和水雷,數量為18枚,1×潛用9K38防空飛彈發射器,8枚備射彈)
  • 這款防空機槍在伊拉克成了平射重炮
    這是一種採用鏈式供彈的防空重機槍,其使用的子彈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反坦克槍的專用彈藥。使用14.5x114毫米彈藥的KPV重機槍並不如型號更小的DShK重機槍出現得普遍你。蘇聯生產的DShK重機槍大致與美國的M2「白朗寧」重機槍相當,但彈藥量108發的KPV重機槍對正向摩蘇爾進發的伊拉克軍隊及庫德武裝而言,無疑是一個笨重而極其致命的威脅。
  • S-300:世界上譜系最龐大的防空反導飛彈
    在本季第3篇,小火箭分析了美國唯一一款現役陸基戰略核飛彈的部署、運輸與防護特點。本文,小火箭將要與大家一起討論的,是蘇聯/俄羅斯的經典防空反導飛彈S-300。誕生任何一款武器系統的誕生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武器系統的戰術技術指標本身也就反應了設計部門和軍方對未來戰爭形態的理解。S-300飛彈當然也不能例外。
  • 上個世紀60年代,美軍研製時速3馬赫XB-70,到最後為何沒有服役?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軍為了能夠突破蘇聯的防空網,只有這樣美國才覺得在戰略上才能保持對蘇聯絕對的領先。
  • 蘇聯時代,極具暴力美學的10款武器,大就是強、多就是美
    誠然比起現在為人樂道的SS-18「撒旦」、「東風」-5和「民兵」3型這「三大真理」來說SS-6空有巨大的體積而射程、殺傷力、殺傷力均有所不足,而作為戰略飛彈早期的「試驗品」該彈也僅僅生產十餘枚、服役不到十年就退役了,但該彈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彈道飛彈當中可謂無出其右。3.1144型巡洋艦(「基洛夫」級巡洋艦)
  • CH47直升機能吊坦克?印度軍隊這個「掛」,可別給人亂開
    就比如說印度軍隊,很多人覺得印軍很強。你要細問的話其實就明白了,不是說印度軍隊本身很強,而是在這些朋友的腦海設定中,印度軍隊很強。我們本文舉一個例子:有朋友認為印度採購了美制的支奴幹運輸機,那麼這款運輸機可以吊掛坦克上山。當然了,在特定的語境下,這個山指的是高海拔地區的山地。
  • 沙特F-15被胡塞武裝2К12命中,60年代老飛彈是怎麼做到的?
    ▲超多好貨,等你來搶
  • 80年代,為對付蘇聯,美國計劃援華的F-16「戰隼走廊」項目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防空負擔很大,一方面是蘇聯空軍已經擁有了圖-22和圖-22M3等先進的超音速噴氣式轟炸機。
  • 50年代北約是怎麼錯過中間威力步槍彈的?
    7.62x51mmNATO步槍彈西方國家對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研究和探索並不比蘇聯晚,且不說美國.30英寸卡賓槍彈這種源自民用彈的小威力圓頭彈(類似的槍彈美國在上世紀初有很大一批,裝備早期的各種民用半自動步槍,其實.30英寸卡賓槍彈的原型叫.32英寸溫徹斯特彈,就是當時這批民用彈中的一種。)
  • 想問,為什麼衝鋒鎗不能發射步槍彈?|輕兵器問答
    如果你有想問的問題,或者想知道更多的乾貨,或者一直困擾你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問題,不如來悟空問答找我們提問題吧。NO .1為什麼衝鋒鎗不能發射步槍彈?在一般情況下,衝鋒鎗指的是發射手槍彈,具備全自動射擊功能的輕武器。
  • 80年代「蜜月期」中國引進的西方武器|7
    小編將通過幾篇文章,對80年代「蜜月期」中國引進的西方武器裝備予以系統介紹,以饗讀者。蘇-34投擲俄制反跑道炸彈,該彈與本文主角原理相同將敵機封堵在地面二戰時,美國並沒有獨立的空軍,空軍前身是陸軍航空隊。「美國現代空軍之父」亨利·哈裡·阿諾德在1940年時只是負責航空兵事務的陸軍副參謀長(兼陸軍航空兵司令),少將軍銜,次年才升任中將。
  • 核潛艇和發動機你又不賣
    SU-35是一種典型的遠程戰鬥機,機動性不俗,巨大的機頭直徑也能讓SU-35裝備探測能力很強的雪豹雷達,然而SU-35S終究是一款沒有採用任何隱身設計的第四代戰鬥機(俄標/新美標)。因為咱們的國產武器性能也不錯,甚至於能夠碾壓俄制武器,所以SU-35S只引進了24架,S-400也只引進了兩套,甚至於盤子尋思著,近年來進口的武器裝備除了海空對抗以外,最大的作用就是紅藍對抗了……畢竟印度也有這倆。
  • 頻頻擊落戰機 中國的飛弩防空飛彈戰績驚人
    在敘利亞境內執行偵察任務時被擊落的F-16戰鬥機最終被西方媒體認定為被中國製造的FN-6"飛弩「 防空飛彈擊落的。這已經是中國生產的可攜式防空飛彈多次擊落外國戰機的最新記錄了。近年來,不斷有西方媒體提及這款國內少有人知的防空飛彈,今天武酷君就與大家一起認識一下這款國產防空飛彈!
  • T62主戰坦克前傳:1950年代左右為難的蘇聯坦克發展之路
    T-62坦克就是蘇聯坦克研發中受政治影響的典型案例。這個項目是克裡姆林宮的政治幹涉,與一個新興坦克工廠試圖在克裡姆林宮眼中成為行業競爭的合法參與者的雄心雜交的結果。儘管莫斯科坦克總局一次次試圖扼殺這個項目,T-62還是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為蘇聯坦克部隊的先鋒。雖然在裝甲和機動能力方面並沒有革命性的進步,卻開創性的使用了滑膛坦克炮及其大威力彈藥。
  • 踢館 | 能不能使用民用4/5G技術去解決戰場通訊帶寬小的問題?
    這部分戰士是當初解放軍兵員的重要來源,特別是炮兵、通訊兵等技術兵種的骨幹力量,幾乎都是「解放戰士」和「起義戰士」。問:A-10是怎麼個用法呀,它和阿帕奇功能不重複嗎?A-10開發是60年代的事情,那時候TOW式反坦克飛彈都還沒服役,實際上當時出現的武裝直升機雛形也不是反坦克的,而是用機槍和火箭彈支援地面部隊。
  • 印度:我造的武器誰敢買?專坑自己人,還打不準!越南:給我來點!
    在印度一系列措施努力下,印度2018年的武器出口額已經增長到14.7億美元了,但主要是通過向國外軍火公司出口武器零部件實現的,戰鬥機、直升機、坦克和火炮這類高價值、複雜的作戰裝備出口卻寥寥無幾。能賣得出去的,也就如以下這些了: 布拉莫斯巡航飛彈 布拉莫斯飛彈是印度「研製」的第一款高性能巡航飛彈,這種飛彈彈長8.1米,彈徑0.67米,發射重量3噸,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射程300餘公裡,從參數來看,在世界範圍也算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