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整體太空能力及反太空武器

2021-02-25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節選自CSIS《2018太空威脅評估報告》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唐長生 編譯

自: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

 

【知遠導讀】本報告是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航空安全項目(ASP)對美國太空領域面臨的威脅與挑戰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研究後得出的評估結論。這份報告主要聚焦於對美國太空系統安全威脅最大的四個國家: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報告對它們的整體太空能力、開發利用太空的組織指導原則和反太空武器系統能力手段進行了全面分析評估。之後對以色列、印度、日本、英國等其他國家及非國家行為體的反太空系統能力手段進行了概略分析。報告結尾引用了約翰海頓將軍的表述:「我相信,人類活動進入的任何領域都將帶來衝突……太空也不例外。」

本報告原文標題為Space Threat Assessment 2018,完整譯文約26000字,如需閱讀全文請登陸http://www.knowfar.org.cn/

 

我們不能坐視別人做這件事。我只能說,俄羅斯正在進行關於反衛星武器的研究。

——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

 

俄羅斯整體太空能力

自從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聯邦,一直是外層太空最具優勢的競爭者之一。即便是今天,俄羅斯仍然是太空領域的主要參與者,特別是在太空發射領域,就連美國也在繼續使用俄羅斯的RD-180火箭發動機,這是其主要的航天發射產品之一。然而,與其前身蘇聯相比,今天的俄羅斯太空工業基礎相形見絀,2016年的太空預算僅為40億美元。蘇聯所有的太空研發機構共同擔負了人類第一個太空時代(1957年~1991年)的絕大部分太空發射任務,而俄羅斯現代國際發射服務公司(ILS)——一家以「安加拉」號系列運載火箭和「質子」號運載火箭而聞名的美俄合資商業公司,如今只佔全球火箭發射市場份額的10%。2015年,兩個獨立的組織——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和聯合火箭航天公司——被合併為「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

儘管遺留下來的前蘇聯太空技術繼續為今天的俄羅斯提供了一定的優勢,但該國並沒有像冷戰時期那樣繼續在太空領域中取得新的進展。由於預算減少和經濟崩潰,俄羅斯的許多衛星情況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都出現了惡化。然而,這個國家在載人航天領域仍然保持著全球領先地位。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項目結束以來,俄羅斯「聯盟」號一直是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太空站(ISS)的唯一交通工具。

俄羅斯是國際太空站的原始合作夥伴,是國際太空站建造和運營的第二大投入者。儘管近年來美俄外交和軍事關係有所惡化,但俄羅斯和美國仍在民用領域保持著強大的夥伴關係。兩國共享培訓、通信、運營和發射相關能力,以支持國際太空站運轉。

俄羅斯正著手對其日益衰弱的太空能力進行現代化改造。俄羅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老化,在覆蓋全球的24顆衛星中,只有9顆功能正常。2011年,俄羅斯開始研製第三代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K),這極大地提高了導航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GLONASS-K現在已實現了覆蓋全球的衛星組網,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俄羅斯計劃對其光學成像衛星進行升級改造、對火星表面進行科學探測,並開發一種新的載人飛船系統,能夠將太空人送入月球軌道。

俄羅斯的太空組織指導原則

儘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一些領域有所下降,但俄羅斯仍然是軍事航天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並且擁有幾十年的廣泛的太空活動經驗。俄羅斯有一個全面的、組織健全的太空部隊,負責太空物體的跟蹤和識別,並實施太空發射和衛星操作。與中國一樣,俄羅斯最近重組並鞏固了其太空力量。2011年,它將防空和太空部隊合併成一個新的軍事機構,被稱為「空天防禦部隊」(ADF)。2015年,它將空軍和空天防禦部隊合併成一個新的軍種——俄羅斯航空航天防禦部隊,它由三個兵種組成,分別是:空軍、航空航天和飛彈防禦部隊,以及太空部隊。太空部隊的任務是:監視太空物體,識別潛在威脅,防止太空攻擊,發射衛星,控制並操作衛星(包括軍事和民用衛星)。

俄羅斯認為,外層太空軍事化是一種安全威脅,是其面臨的「主要外來安全威脅之一」。2010年批准的俄羅斯軍事戰略文件指出,「在陸地、海上、空中和外層太空獲得霸權,將成為實現軍事目的的決定性因素。」根據同一份文件,俄羅斯認為遏制和防止太空軍事衝突的主要辦法之一是制定《禁止在外層太空部署任何類型武器的國際條約》。2008年,俄羅斯和中國向聯合國裁軍談判會議提交了《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對外太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美國拒絕了這一提議,並稱其為「外交手腕」,並拒絕籤署。儘管俄羅斯聲稱將太空視為一個和平的領域,並希望阻止太空武器的發展和使用,但它的反太空武器試驗和武器發展計劃卻明顯與此相違背。

俄羅斯反太空武器

動能物理攻擊

俄羅斯繼續受益於蘇聯在冷戰期間開發和使用反衛星武器的豐富經驗。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實施第一個太空武器開發計劃,在1991年12月垮臺之前進行了廣泛的反衛星試驗。蘇聯時代的反衛星技術使俄羅斯在動能物理反太空系統的發展中獲得了巨大的優勢。

蘇聯的兩個經證實的反衛星武器系統均使用了共軌式反衛星的方法。第一個項目是俄羅斯的「Istrebitel Sputnikov (IS)」,它的意思是「衛星驅逐艦」,從1963年到1982年完成了20次測試,並成功地摧毀了軌道上的幾顆目標衛星。1991年4月的一份報告顯示,名為IS-MU的「衛星驅逐艦」反衛星系統的改進版已投入實際使用。跟它的前身一樣,「IS-MU」項目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擊落近地軌道上的衛星。儘管該計劃於1993年8月正式結束,但它識別軌道上目標衛星的地面系統仍在繼續運轉。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蘇聯開始開發其最強大的反衛星武器,即俄羅斯「納瑞德」(Naryad)反衛星系統。這也是一個共軌式反衛星系統,它設計目標是攻擊位於高達4萬千米軌道上的衛星,並且可以在一次發射中包含多個單獨的彈頭,將對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構成威脅。俄羅斯「納瑞德」的發射系統——包括Rokot和Briz的兩個分段——其至今仍被用於發射衛星。「納瑞德」早期的地面設施可以追蹤地球同步軌道和近地軌道的太空物體,在今天仍繼續運行,這個跟蹤系統被命名為Okno,意思是俄語中的「窗口」。雖然Okno位於塔吉克斯坦,但在2000年代中期,該設施的控制權被移交給了俄羅斯。該系統已經完成了升級,2016年的一份報告顯示,Okno現在可以探測到遠在5萬千米外的物體。據報導,在俄羅斯境內正在建設一個名為「New OKno」的地面跟蹤系統,它將由十多個新地面站組成。

共軌式反衛星技術的關鍵是交會和抵近操作(RPO)。交會和抵近操作包括讓一顆衛星接近目標衛星並破壞或摧毀它。根據2018年世界安全基金會的一份報告,自2013年以來,俄羅斯一直在從事一系列秘密的交會和抵近操作試驗。俄羅斯已經在多種場合下,實現了在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中操縱太空物體,最初這些物體被美國誤認為是太空軌道中的碎片。後來這些物體的運動狀態似乎發生了改變,疑似被實施了抵近操作。雖然現代俄羅斯的交會和抵近操作活動與第一個項目中對目標衛星的實際摧毀有很大不同,但俄羅斯目前的活動表明,它正在努力開發以恢復其在共軌式反太空技術方面的優勢。俄羅斯最近的動態測試使用了直接上升式技術,這代表著其與傳統的共軌式反衛星系統的背離,而傳統的共軌式系統是蘇聯主要的反衛星方法。為了飛彈防禦目的,俄羅斯PL-19 Nudol飛彈能夠在近地軌道上擊中一顆衛星,其耗時比擊毀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星要短得多。這個系統至少已經測試了5次,但是分析家們對發射是否應該被認為是測試存在爭議,因為PL-19 Nudol飛彈系統也是一個彈道飛彈攔截器。在俄羅斯的軍火庫中,沒有專門設計用來打擊衛星的反衛星飛彈,它們也用於打擊太空中的其它物體。S-300和S-400飛彈能夠攔截「接近太空」飛行的地空飛彈。2018年,俄羅斯空軍副總司令表示,新型的地空飛彈系統S-500將很快面世。預計S-500將能夠達打到600千米的高度。2013年,俄羅斯政府表示有興趣建造一個空中對太空的系統,該系統旨在「攔截所有從太空飛過的物體」。這種將空中、飛彈和太空一體防禦的觀點與俄羅斯政府在2011年和2015年實施的軍隊組織變革是相符的。在2017年,俄羅斯航空航天部隊的一名指揮官證實,有一型反衛星飛彈是專門為米格-31BM飛機使用而設計的。一些專家將這一確認解讀為蘇聯時代的Kontakt項目的復興,該項目於1991年首次進行了測試。

非動能物理攻擊

俄羅斯可能已經將蘇聯時代的非動能系統用於了現代戰爭,就像它已經掌握了蘇聯時代的動能物理攻擊系統一樣。蘇聯最早的反衛星研究是在最初的共軌式反衛星項目中進行的,包括一些用於了解高空核爆炸破壞性效應的測試。1962年10月和11月,俄羅斯在距地球表面400千米處引爆了3枚核彈頭。這些測試結果對其它蘇聯衛星也造成了損害,蘇聯開始研究一種僅具局部殺傷效應的方式。1999年4月,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盧金在一次正式訪問中對一位美國國會議員說,俄羅斯保留了蘇聯引爆高空核武器的能力。

近年來,俄羅斯積極開發並測試了定向能反太空武器。2010年,俄羅斯的報告宣布開發一種雷射武器,安裝在一架別裡耶夫(Beriev)A-60飛機上使用。這一系統現在被命名為「獵鷹梯隊」(Falcon Echelon),這一系統似乎是1965年首次開發的蘇聯繫統的復興。2011年洩露的照片顯示了新的A-60系統,該系統的頂部安裝了一具雷射發射器,這表明該發射器可以向上開火。飛機側面的前部是一個前蘇聯的標誌,它描繪的是一架帶有雷射的獵鷹,它擊中了一顆似乎是太空望遠鏡的衛星。據報導,該雷射器在2009年被用來照射一顆位於1500千米高處的日本衛星。

儘管2012年的一份報告稱,由於預算削減,該項目於2011年停止,但同年另一來源的俄羅斯新聞報導稱,該項目仍在運作。一具安裝在A-60飛機上的雷射器可以使衛星上的傳感器致眩或致盲。在功率足夠的情況下,雷射還可能造成衛星上的其它光或熱敏部件的物理損毀,比如太陽能電池陣列。機載雷射平臺對其對手來說也更具挑戰性,因為它是移動的。

俄羅斯也有一個強大的地面雷射網絡,表面上是為了科研目的,作為國際雷射測距服務(ILRS)的一部分。雷射測距包括向衛星發送短雷射脈衝,以觀察脈衝的反射,並確定它與觀測點之間的距離。儘管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的國際雷射測距服務(ILRS)雷射器已經被用於使衛星致眩,但用於雷射測距的一些技術也是可以用於反太空系統的。

電子幹擾

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發生的衝突表明,俄羅斯擁有先進的電子戰能力,儘管一些分析人士聲稱,自1991年以來,俄羅斯幹擾和破壞衛星的能力已經下降。在2014年的克裡米亞衝突中,俄羅斯幹擾了烏克蘭的GPS信號,導致GPS和手機信號丟失,造成部分遙控飛機停飛。有烏克蘭獨立分析人士稱,2014年至2017年,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了6個不同的幹擾和無線電監測平臺,包括R-330Zh幹擾機和R-381T2超高頻(UHF)無線電監測系統。2015年洩露的一段視頻證實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了「Krasukha-4」車載幹擾系統。報告還顯示,俄羅斯向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提供了自己的R-330P幹擾機。2016年,俄羅斯軍方開始在該國的25萬個手機信號塔上安裝一個名為Pole-21的GPS幹擾系統。每個Pole-21系統的有效幹擾距離為80千米。

在2017年,美國海事局曾報告說,在黑海地區有明顯的GPS欺騙攻擊。一艘在俄羅斯新羅西斯克附近作業的船隻在其GPS定位位置上測量出了30英裡的誤差。該地區其它20多艘船隻也報告了類似的問題。雖然GPS幹擾使接收器無法確定其自身的位置,但一般都會向用戶發出警報,而欺騙攻擊則更為隱蔽。GPS欺騙可以引導接收器精確定位一個錯誤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不會激發警報信號。

相關連結:

建設獨立天軍,應對太空威脅

【作戰研究】防禦是太空戰爭的最有效手段

【軍隊建設】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白皮書:建設太空任務部隊,訓練明天的太空戰士

【作戰研究】樹立太空依賴網空意識,做好網空作戰準備

【太空作戰】太空態勢感知: 難度大, 成本高, 但必不可少

(平臺編輯:黃瀟瀟)


相關焦點

  • 太空武器化及中國太空安全構建
    如同前述,美國之所以大力推行太空武器化,目的就是謀求全面軍事優勢。其他大國為抵消這種優勢,防止其單邊軍事冒險主義,必定採取相應措施。太空武器化不僅增加太空碎片,妨礙未來人類利用和探索太空,而且也給未來太空商業化、「太空2030議程」等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總體而言,太空武器化更大的危害莫過於破壞國際戰略平衡與穩定。
  • 一場真正的冷戰:太空垃圾清理技術恐武器化
    經過近70年的太空探索,大量報廢的人造物體碎片殘留在地球軌道,讓太空垃圾問題愈演愈烈。無論是大是小,太空垃圾都對太空人和太空飛行器構成致命威脅。研究太空法律和政策的專家薩蒂亞·匹克坎納指出處理太空垃圾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同時也關乎國家安全。一旦清理太空垃圾的技術武器化,可能引發新一輪的冷戰。
  • 俄羅斯雷射武器反衛星能力的新探討
    而在如今美國以各型軍用衛星為核心的太空裝備體系日趨完善,且與俄羅斯的技術差距還在不斷拉大的情況下,俄羅斯也效仿美國發展反導系統的「抵消」型思路,大力發展其反衛星武器,以增強與美國的對抗競爭能力。經過長期的研發和測試,近年來,已經有數種俄羅斯的先進反衛星武器露出了「端倪」。
  • 俄羅斯米格-41戰鬥機即將出現,具備太空戰鬥能力的未來截擊機
    根據前俄羅斯航空兵部隊指揮官維克多邦達列夫所說,除了非常高飛機高度外,米格-41將是世界上最快的飛機,還能擊落高超音速飛彈;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甚至可以像無人機一樣自主駕駛或遠程駕駛。▲米格-31戰鬥機據稱,米格-41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達到4.35馬赫,除了常規的大氣層中作戰能力之外,具有太空作戰能力,也就是飛出大氣層作戰能力,這種情況下當前戰鬥機裝備的吸氣式噴氣發動機將無法使用
  • 超科幻太空武器,美國很強,俄羅斯不差,我國真實水平如何?
    雖然這些武器都屬於高精尖的高科技武器,但是,如果沒有太空中的軍用衛星為他們指示目標,提供導航、偵查,再先進的武器也僅僅是個擺設而已,或者說就是一堆廢鐵,因此,各國都竭盡全力的發展高精尖的高科技衛星和反衛星武器。
  • 俄羅斯開始交付「星際戰士」新太空武器
    普京的"星際戰士"武器是對北約衛星的威脅嗎?
  • 俄羅斯反衛星飛彈系統A-235「努多利」
    美國對此進行譴責,稱「被摧毀衛星產生的碎片中至少有1500塊可以在雷達上顯示出來,對國際空間站以及在軌衛星構成嚴重威脅。」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回應稱,這次測試中產生的衛星碎片「不會對人類太空活動構成威脅」。據美方稱,這枚被發射的飛彈是「努多利」(Nudol)反衛星飛彈,從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發射。
  • 太空武器的定義及分類
    該報告發布之時,包括日本、法國、韓國和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正在擴大或建立專門針對太空的軍事組織,這些國家的官員暗示(如果不是公開宣布的話)需要擴展各自的太空武器能力。儘管《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和《外層空間條約》對太空武器化進行了限制,但哈裡森認為,關於太空武器化的含義尚未達成真正的共識,儘管無法否認許多國家已經擁有太空空間武器。
  • 真實的太空武器有多厲害?
    《環球時報》此前引用俄羅斯總參謀部作戰總局第一副局長維克多·波茲尼希爾的說法稱,美國在太空部署武器可以直接對俄羅斯、中國或其他國家實施先發制人式打擊,摧毀發射初期的彈道飛彈。這意味著,太空戰並非只存在於《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等科幻電影中,太空武器也早已到了能夠真實作戰的程度。
  • 國際上是如何看待太空武器的?
    源自地面並對地面產生影響的武器(例如洲際彈道飛彈)即使經過太空傳遞,一般也不被認為是太空武器。僅僅用於被動支持其他軍事力量的太空系統(如通信、PNT或情報收集等系統),通常也不被認為是太空武器。太空武器是用來直接對敵方使用武力(武力應用)或直接幹擾敵方在太空內、通過太空或利用太空開展軍事行動(太空控制)的能力。
  • 三角洲9隊揭秘神秘武器 劍指國際敵手的太空武器
    美太空軍成立「三角洲9隊」,擁有神秘太空飛機X-37B控制權,具備太空軍事行動能力。2021年1月6日,美國軍方表示,為了準備應對美國衛星成為攻擊目標的可能性,太空部隊需要具備識別衛星的能力,以判定衛星是敵對的還是無害的。美國太空部隊情報、監視和偵察主任莉亞.勞德貝克少將說:「我們需要一些裝備,讓我們能夠確認並能明確回答『這裡發生了什麼,以及這是誰幹的』這類問題。」
  • 英國太空部隊可能部署戰鬥機到「太空邊緣」摧毀俄羅斯的軍用衛星
    被選中的戰鬥機飛行員將參加太空司令部的訓練任務,最終目標是在戰時擊落俄羅斯的軍事、情報和通信衛星。英國皇家空軍消息人士告訴英國媒體,在參加飛行訓練之前,這支專家團隊將進行一系列模擬訓練,飛行高度將達到2萬米左右。
  • 【視頻】美國最神秘武器—太空戰鬥機,除了可摧毀衛星外還有這一能力!
    X-37B空天戰鬥機是由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無人且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由火箭發射進入太空,是第一架既能在地球衛星軌道上飛行、又能進入大氣層的航空器,同時結束任務後還能自動返回地面,被認為是未來太空戰鬥機的雛形。其最高速度能達到音速的25倍以上,常規軍用雷達技術無法捕捉。其中X-37B已於2014年10月17日完成連續飛行超過674天。
  • 美國派「太空戰機」、日本建「宇宙戰隊」,連俄羅斯衛星也主動「學習」……太空裡的火藥味又重了
    上世紀80年代,蘇聯成為第一個擁有實戰型反衛星武器的國家,已經具備反衛星實戰能力。作為其航天遺產最大的繼承國,俄羅斯研製更先進的「自殺式衛星」可以說是駕輕就熟。那「宇宙」-2504有沒有可能是用於反衛星作戰的「自殺式衛星」呢?筆者認為,可能性比較低,因為這種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這種同歸於盡的反衛星方式成本太高,一次只能對付一顆衛星。
  • 普通槍械在太空有威力嗎?未來的太空武器用什麼?
    ▲人類第一種「太空武器」就這麼失敗了 然而,除了裝備給空間站的武器之外,俄羅斯的航天員還有一個傳統——上天必須帶槍! TP-82複合槍在1982年到2006年一直是俄羅斯太空人的上天標配!這把奇葩的武器有三個槍管,上面的兩個用於發射2.5×70毫米的照明彈和霰彈,下面的一個發射5.45×39毫米的步槍彈。
  • 美國人竟然說:中俄太空武器太科幻...
    就太空威脅向國防部提供建議的彼得·辛格說:「有人存在剝奪我們這種能力的動機。這意味著如果在地球上發生衝突,幾乎將無法避免地以太空中的某種衝突開始。」中國和俄羅斯正在用似乎是從科幻小說裡借來的武器在太空中瞄準美國。俄羅斯有可能部署了自殺式衛星,例如「宇宙-2499」,這些衛星的目的是悄悄靠近美國的衛星,然後如果接到命令就破壞或者摧毀這些美國衛星。
  • 神秘兮兮的太空穿梭機X-37B,真的是太空武器?
    這架太空飛機首飛時長224天9小時。之後,從2011年至今,又發射了4次X-37B,兩架太空飛機輪流測試在軌飛行。>充滿未來感的無人駕駛太空飛機(太空穿梭機)——X-37,其中一款機型。從太空軌道飛行,到再入大氣層返航,直到滑翔著陸,X-37可以全部實現全自動操作,現已完成4次飛行任務。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採用並實現全自動操作的太空飛船。此前只有蘇聯太空梭暴風雪號1.01版才具有這種能力,當然那是1988年的事兒。
  • 中國太空武器的發展方向與階段
    因此我們在觀察中國太空事業的發展時,除了看到中國的太空事業進步和將會對世界格局帶來的深遠影響之外,更要看到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積極推動外空非軍事化努力的國家;中國一直在自己的外交活動中通過各種努力,向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最發達的空間大國、建議儘快締結新的防止太空武器化和制止外空軍備競賽的國際條約。
  • 美國的戰略態勢感知能力
    這拓展了航母打擊大隊的雷達探測範圍,增強了單個艦艇對敵方電子攻擊的防禦能力,並提高了整個艦隊的打擊準確性及態勢感知能力。自從蘇聯於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並開啟了太空競賽以來,太空在美國建立全球戰略態勢感知方面始終發揮著關鍵作用。
  • 俄羅斯航空武器裝備基礎製造能力
    就俄羅斯當前正在加快發展的軍用無人機項目情況和的工業基礎能力來看,俄的生產能力完全能夠滿足無人機產品的發展,但對先進無人機的設計和研製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1.圖波列夫公司下屬的喀山飛機製造廠承擔了俄羅斯目前最先進的轟炸機圖-160M2的生產任務,代表著俄最高的遠程轟炸機生產和製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