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維新聞
作者 :荏苒
導言:
從甲午到丁酉,從丁汝昌、鄧世昌到劉華清、張召忠,從威海衛到一海之隔的大連,回首甲午海戰以來的中國百年海軍史,兩次全軍覆沒,三次廢墟中重建,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華人都會感到欣慰吧。
北京時間2017年4月26日上午9時許,萬眾矚目的中國第一艘自造航母在大連下水。
三天前,在中國海軍成立68周年特別直播中,65歲的退役海軍少將、被網友戲稱為「戰略忽悠局局長」的張召忠,說道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當年他們建那個高腳屋,在那個赤瓜礁搞。我們的戰士,就這麼站在礁石上聊天……那時候我們多不容易啊。」
三十七年前,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開國海軍少將劉華清訪美,登上「突擊者」號航空母艦,第一次親眼見到航母,就與航母結下了不解之緣。那張劉華清踮起腳,查看艦載直升機的照片,看來不禁令人動容。劉華清一生希望中國擁有航母,但他未能等到中國第一艘航母入役。2011年1月14日劉華清去世時,距離「遼寧」號進入船廠繼續建造已經6年,距離入役只剩下19個月。
從甲午到丁酉,從丁汝昌、鄧世昌到劉華清、張召忠,從威海衛到一海之隔的大連,回首甲午海戰以來的中國百年海軍史,兩次全軍覆沒,三次廢墟中重建,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華人都會感到欣慰吧。
中國航母之父、原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海軍司令劉華清上將(圖源:中國軍網)
恰如猛虎臥荒邱
1888年,飽嘗西方各國海軍「踹門」之苦的中國,借洋務運動之便傾力建設現代海軍,終於取得成效--北洋海軍在山東威海衛成軍,總噸位位居世界第八、亞洲第一。誰料想,一場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海權夢碎。只留下丁汝昌、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葉祖珪等一個個值得銘記的名字。
割讓臺灣、澎湖給日本,賠款白銀兩億兩……。兩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兩年半的財政收入,相當於日本政府三年的財政收入,以鎮遠級鐵甲艦每艘140萬兩白銀的造價足以建造14艘,甲午海戰日本一艘都難以擊沉,何況14艘呼。
甲午戰後,清廷以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學院畢業生、前北洋海軍康濟號訓練船管帶薩鎮冰重組北洋海軍,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催。當世界海軍強國進入無畏艦、超無畏艦時代,軍艦排水量從一萬噸、兩萬噸突破三萬噸時,中國最大軍艦是一艘1896年下水、排水量四千多噸的防護巡洋艦,連鎮遠、定遠都遠遠不如。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中國海軍淪為「流浪狗」,時而北上投奔北洋政府,時而南下加入孫中山護法軍政府,又時而投奔奉系張作霖。寄人籬下,顛沛流離,能夠支撐薩鎮冰、程璧光這些人堅持下去的是對這國家的責任,對甲午海戰逝去的那些先輩們的執念。
生存都成問題,添置新艦隻能是痴心妄想。當抗戰爆發,曾經的對手日本,已經成為世界海軍強國,而中國海軍還是清末購置的那些老船,日本海軍一支分艦隊就能讓其全軍覆沒。面對殘酷的現實,中國海軍選擇了最無奈也最悲壯的抵抗,將海軍軍艦沉入長江江陰段,阻塞航道,以遲滯日本的進攻。
中國海軍又一次「全軍覆沒」,不到五十年時間裡,兩次因同一個敵人全軍盡墨。
潛伏爪牙忍受
中共建政後,長期的大陸軍傳統,以及國力的不足,致使中國海軍的發展嚴重滯後,只能忍耐。暢想「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將甲午深深地埋在心底。
中共海軍最初的海軍軍艦大多來自國民黨海軍的起義,最大的軍艦也是民國海軍自鎮遠、定遠後最大的軍艦--「重慶」號巡洋艦,滿載排隊量僅六千多噸。在西方「重慶」號屬於輕巡洋艦,一般充當驅逐艦分隊的旗艦,而在中國卻是國家海軍的旗艦與門面。
就是「重慶」號這滿載六千多噸的軍艦,中國海軍直到1990年代引進現代級驅逐艦後才打破紀錄。如果現代級一號艦不是在1999年12月25日降下俄海軍旗,更名為「杭州」號,入役中國海軍,「重慶」號將成為整個20世紀中國最大水面作戰艦艇,紀錄保持長達65年。而「重慶號」,在中國海軍服役不到一個月就被國民黨空軍炸沉。
中國海軍俄制現代級驅逐艦136「杭州」號,現代級的引進終結了「重慶」號巡洋艦保持半個多世紀的20世紀中國最大水面作戰艦艇的紀錄。(圖源:飛揚軍事)
沒有強大的海軍,1949年金門戰役失利,1950年美軍進入臺灣海峽,收復臺灣受挫,以致今天的臺海局面。1970年代西沙海戰時,中國海軍只能用幾百噸的魚雷艇、獵潛艇甚至漁船對陣南越海軍上千噸的驅逐艦、登陸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得以取勝。
沒有強大的海軍,1980年代,南海周邊國家搶佔南沙島礁時,中國無能為力。1980年代末,中國海軍終於走向南海,以聯合國科考名義搶佔島礁時,在海戰對越南海軍取得壓倒性勝利後,出於擔心越南空軍的報復、蘇聯的幹涉(當時蘇聯海軍常駐越南金蘭灣),不得不讓水面艦艇撤離,留下水兵、民兵孤獨地堅守,付出常人難以忍受的代價,終在南沙取得了一席之地,這才有了今天主張南沙權益的基地。
沒有強大的海軍,1996年臺海危機時,美國兩大航母戰鬥群巡弋臺灣以東水域。儘管網傳中國觸動核潛艇迫使美國航母后撤,但中國的軍演不得不有所克制、顧忌。2001年中國海航軍機在南海與美軍軍機遭遇時,王偉以最悲壯的方式捍衛了國家的尊嚴,遺體至今都未找到。
孔子《論語·八佾》篇云:「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而實力上的差距,不是一句話可以彌補。在現代級驅逐艦入役之前,中國海軍沒有一艘可以稱之為現代化的軍艦;在蘇-27服役之前,中國海軍海軍航空兵、空軍沒有一架可以稱之為現代化的戰機。
忍無可忍,仍然要忍。項羽「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越王勾踐「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敢笑黃巢不丈夫
「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一百餘年的臥薪嘗膽,甲午以來的中國海軍夢、海權夢,終於在21世紀逐步化為現實。繼引進俄制現代級之後,中國自主研製、建造的軍艦實現井噴。「中華俄式神盾」051C型飛彈驅逐艦,「中華神盾」052C型、052D型飛彈驅逐艦,「新青年」054A型飛彈護衛艦,056型輕型護衛艦,001型航空母艦「遼寧」號相繼服役,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也在今天下水,055型萬噸級大型驅逐艦下水也為期不遠。
2008年,以索馬利亞海盜危機為契機,中國海軍第一次走出近海,護航編隊海外部署常態化,至今已8年有餘,國際社會早已習慣了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存在。據美國媒體今日披露,中國第一個海外基地,吉布地基地即將建成,很可能在2017年投入使用。中國海軍終於等到了揚眉吐氣的一天。
參與索馬利亞護航的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圖源:新華社)
前段時間,一家日本媒體曾報導稱,中國軍隊自甲午以來武器裝備第一次對日本形成代差。儘管這種代差,在日本看來是由於五代戰機殲-20的服役形成的,但在談到中國海軍時,日本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水面艦艇將在2017年全面反超日本。
誠然日本媒體所說的很接近事實,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海軍主力水面艦隻絕大多數都是21世紀後服役的新艦。然而,正如中國網民常說的「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儘管日本自甲午以來日本給中國造成的傷害如此之深,日本從來不是中國奮鬥的標的,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然而,日本媒體選擇甲午這個時間節點,有心也好,無心也罷,其心可誅。
位於北京昌平的中國航空博物館中,有一塊鐫刻著為中國空軍建設犧牲者姓名的紀念碑,海軍是否也有這樣的紀念碑不得而知,如果沒有也可以建一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銘記歷史才能面向未來。
-END-
究事物之顛末,而知其是非;識世事之變遷,而增其聞見
那麼,就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