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打擊伊朗?美總統召開軍事會議,蓬佩奧彭斯表態了

2021-02-13 龍天霸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川普翻盤無望的當下,大統領終於打算使出最後的王牌——對外挑起衝突,以"戰時總統"自居並拒絕離開白宮。

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力求拿下的對手伊朗。

日前,川普在白宮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包括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美軍最高將領馬克,以及剛剛接管五角大樓的美國防長米勒,都參與了這次軍事會議。

從與會成員來看,這包括了除佩洛西之外的所有美國高層,可見川普想"挑事"的心有多急切。

那麼問題來了,川普如此急不可耐地召開軍事會議,到底是為了啥?

答案只有一個:要不要軍事打擊伊朗?準確地來說,是該不該轟炸伊朗核基地。

川普之所以想武力針對伊朗,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伊朗納坦茲核基地的鈾儲存量,已經超過了伊核協議所允許的10多倍。對揚言"絕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的川普來說,這不是啥好跡象,為讓伊朗嘗到苦頭,川普準備轟炸伊朗核基地。

第二,拜登獲勝後,伊朗對川普展開了諷刺、挖苦,伊朗甚至還放狠話稱,所有參與暗殺蘇萊曼尼的傢伙都別想逃脫,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要知道,伊朗民間可是開出過"以8000萬美元換美總統之命"的訂單。

如果川普不在最後兩個月敲打伊朗,德黑蘭是否真會發起報復?

第三,川普想當戰時總統,由此一來,川普便可在白宮繼續發號施令,如果美軍大獲全勝,川普便可不戰而勝拿下總統寶座。

但問題在於:2019年多次拒絕攻打伊朗、讓美國鷹派將軍無可奈何的川普,此時突然變招想對付伊朗,而且出手就是轟炸核基地,是否能如願以償?

果不其然,忙於和川普切割的共和黨高層,以及相對冷靜的五角大樓,都不支持總統的突發奇想。

被緊急喊到白宮的彭斯蓬佩奧們認為,在川普執掌美國的最後兩個月內,如果美國對伊朗發起軍事打擊,勢必會導致美伊衝突火速升級或失去控制。

等到伊朗背水一戰時,美國就會面臨騎虎難下的局面——即便伊朗轟炸不了美國本土,但摧毀以色列、威懾歐盟,以及轟炸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肯定還是綽綽有餘的。這意味著,如果美軍不能在首次轟炸摧毀伊朗的還擊能力,等待美國及其盟友的必將是自討苦吃。

以伊朗的戰略縱深,即便美國CIA無孔不入,以色列摩薩德對德黑蘭的滲透也很深,美軍想要完全癱瘓伊朗,也不太可能——美國不可能使用核武器,也不會大範圍攻擊伊朗。

不過話說回來,從川普不按套路出牌、不甘心將總統寶座讓人的舉動來看,兵行險招攻打伊朗,還真不是沒有可能——總統繞開國會直接出手的例子,在美國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

在美國政壇變數不斷的當下,伊朗也好,俄羅斯也罷,多留個心眼肯定是不會錯的。

至於美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且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數十枚飛彈齊發,伊朗這一波打擊效果如何?— 美軍發言人已表態
    文 | 烽火軍事據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凌晨,伊朗朝伊拉克境內發射了十多枚彈道飛彈,襲擊了包括美軍駐伊拉克阿薩德軍事基地、埃爾比勒機場在內的多處目標
  • 美英法空襲敘利亞,中國發聲!普京表態!
    俄羅斯方面在安理會提出了一份關於譴責美英法軍事打擊行為的決議草案,但僅獲3票贊成,未能通過。剛剛,美國副總統宣稱,美政府已經做好再次打擊敘利亞的準備。戰爭的烏雲,仍然籠罩在大馬士革空中。在不斷戰火和摧毀中,這個國家的傷口越來越深。川普稱對敘打擊"完美" 川普14日上午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美軍「已完成」對敘軍事打擊行動。
  • 美國轟炸敘利亞,俄方表態「這樣的行為不會沒有後果」,中國使館提醒近期暫勿前往!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綜合美國總統川普13日晚宣布,美國已聯合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實施精準打擊。
  • 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美國要對緬甸動手了?
    2月1日,緬甸軍方逮捕翁山蘇姬後,包括美、英、法、澳、加拿大在內的西方國家,採取了「整齊劃一」的姿態施壓緬甸軍方,以要求後者立即釋放翁山蘇姬
  • 美總統再次空襲敘利亞,佩洛西叫好,以色列態度變了
    如今美國在伊拉克部署了2500名美軍,用來打擊「敵對分子」,這次空襲是在美國總統的命令下進行的,這是他自五個月前上任以來,第二次下令對民兵組織進行報復性襲擊。早在2月份,美國總統剛剛上臺之時,就下令對轟炸敘利亞的一個目標,當時是為了報復民兵組織對美國駐伊拉克人員的火箭彈襲擊。
  • 美眾議院通過議案限制川普政府對伊朗軍事行動
    該議案要求總統終止在針對伊朗政府或其軍隊的敵對行動中使用美國武裝力量,除非國會已經宣戰或頒布了相關法律授權,又或者根據1973年《戰爭權力法案》要求,對武裝部隊的這種使用對於防止針對美國領土、財產、武裝部隊的迫在眉睫的攻擊是必要的。 這項議案寫道:「在過去的8個月裡,為了應對與伊朗日益緊張的關係,美國向中東地區增派了1萬5千多名士兵。
  • 軍情分析:日美計劃武力介入中國臺灣?俄副外長的話讓日本擔憂
    按照日本方面的設想,他們提出了需要將琉球群島打造為「反華最前線」,在中國大陸解放軍進行「武力解放臺灣」的軍事行動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直接從琉球群島出發,加入到與臺軍的「聯合作戰」中,從而試圖對解放軍強大的進攻態勢進行遲滯行動。
  • 伊朗展開復仇 宣布13種方案
    張淼 攝伊斯蘭革命衛隊還公開「叫陣」,要求美國儘快從中東地區撤軍,並警告說,如果美國敢「還手」,任何發起對伊朗攻勢的地點都將成為伊朗打擊目標。此前,美國總統川普在定點清除蘇萊曼尼行動後曾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出一條推文,內容僅有一張美國國旗的圖片,沒有文字。如今,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賽義德·賈利利也在「推特」發表推文,內容只有一張伊朗國旗的圖片,沒有文字。
  • 任期只剩最後一周,川普還會對伊朗發動突襲嗎?
    而更讓人關注的是,此前有多種跡象顯示,川普政府有可能在任期的最後關頭,突然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而時至如今,美國現任政府的任期只剩下最後一周,美國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是否依然存在?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表示,蓬佩奧的講話大體上是姿態性的,而川普如今已被內政所困,時間也所剩無多,川普政府在最後關頭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已經很低。
  • 伊朗:以色列被抹滅的日子不遠了!?
    相比之前美朝領導人隔著太平洋交換「火與怒」的言辭,同處中東地區的伊朗和以色列之間不斷的嘴仗和零星軍事衝突,更令人擔心擦槍走火的可能,擔心兩個地區強國的過招將引爆本已脆弱不堪的中東局勢。魯哈尼還說,「我們將儘可能多地製造並儲存我國所需要的任何數量的武器和飛彈,伊朗人民為自我防禦作出何種決定,不需要任何人操心和指手畫腳」。伊朗媒體評論說,總統的講話擊中了「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者對伊朗這個偉大而勇敢國家的攻擊」。
  • 伊朗不再畏懼美國?手握大批彈道飛彈,美航母敢來就砸入海底
    近日,有伊朗將領高調表示:因為伊朗彈道飛彈的威懾力,美國海軍將不再是伊朗的威脅,如果美航母敢來的就將其砸入海底。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現在還不是伊朗應該高調的時候——因為美軍的威脅仍然客觀存在。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26日報導,近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軍事基地哈扎拉特·宰納布(Hazrat Zeinab)的司令官拉希姆·諾埃·阿格達姆(Rahim Noei-Aghdam)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雖然美國海軍在其規模、裝備性能和打擊能力上仍然非常強大,但因為伊朗飛彈的迅速發展,作為美國海外武力投射骨幹的美國海軍將不再是伊朗的"生存威脅"。
  • 如果川普真的對伊朗或朝鮮動武…
    伊朗強硬派新總統甫於2017年5月大選擊敗羅哈尼(Hassan Rouhani),其宣稱面對美國不遵守的態度,伊朗將重新啟動某些遭到禁止的核子活動,包含進一步的離心測試及增加低濃縮鈾的存量。華盛頓方面一片譁然,紛紛議論採取進一步遏制伊朗經濟措施,甚或研議採取預防性軍事行動的必要性。
  • 伊朗為何打「提升濃縮鈾豐度」牌,屢屢表態突破核協議限制?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其個人推特帳戶上警告稱,伊朗提高濃縮鈾豐度的行為正在構成威脅,而伊朗這一威脅「最終將狠狠地反咬伊朗自己,而且此前從來沒有人會被咬得那麼慘」。據路透社3日報導,川普的此番言論,是為了回應伊朗總統魯哈尼同日關於增強核能力的表態。
  • 美國航母艦員在伊朗附近海域失蹤丨雙簧?捷克總統:幼稚挑釁中國,外交會議不再邀請他丨美防長:「已準備好應對中國」
    美軍稱航母艦員在波斯灣失蹤,位置鄰近伊朗海域,這套路有點眼熟在美國和伊朗不斷的政治與軍事加碼下,中東波斯灣區域正在逐漸成為一個危險的火藥桶,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裡。就在美伊雙方虎視眈眈,幾乎一觸即發之際,美國突然釋放出了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信息——一名美軍水兵莫名失蹤。
  • 葉檀:伊朗戰爭?! 全世界都會看到一個笑話!
    美國缺席,英、法、德、中、俄其他伊核協議籤署國聯合委員會副外長級會議在維也納召開。五國代表嘗試與伊朗制定戰略,通過保持石油和投資流動,規避美國實施的可能危及經濟的制裁,其他籤署方都希望伊朗留在協議體系之內。 6月20日,當年幫助達成伊核協議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莫蓋裡尼稱:「讓伊朗繼續完全遵守承諾對我們很重要。」
  • 美太空軍急於炫耀武力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太空軍在政府換屆前後持續公布新動態和建設計劃,意圖通過主動作為彰顯重要地位,在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軍備競賽中充當「馬前卒」。美《大西洋月刊》認為,美太空軍在經歷被川普政府誇大其辭的吹捧後,目前正處於尷尬境地。綜合美國多家媒體報導,最近一段時間,美太空軍頻頻搶佔軍事新聞頭條,持續彰顯自身存在。一是「擴編」。
  • 【揭秘】40年前,伊朗扣押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內幕
    美國人最初以為伊朗學生只是衝擊大使館表達憤怒而已,沒想到事件最終演變成佔領大使館並扣押人質。認識到事件嚴重性的美國總統卡特立即指示國務院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處理這次人質危機。    人質被扣的第二天,卡特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專門召開解決人質危機的特別會議。會議建議做兩手準備,一是向伊朗派出兩名特使,爭取和平解決。
  • 歷史上的今天 | 11月12日,華盛頓會議召開
    篇【全文約1000字】 | 【閱讀需2分鐘】在99年前的今天,1921年11月12日(農曆1921年10月13日),華盛頓會議召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英、日等戰勝國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於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又稱太平洋會議。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政府的代表團參加。華盛頓會議實質上是巴黎會議的繼續,其主要目的是要解決《凡爾賽和約》未能解決的彼此間關於海軍力量對比及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衝突。會議最後籤訂3個條約。
  • 伊朗祭出殺手鐧,激活休眠12年的反美組織!川普瞄準伊朗52處地點,這一市場率先開跌
    川普也有最新表態,美國剛剛在軍事裝備上花費了2萬億美元。美軍是世界上最大,也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如果伊朗襲擊美國基地或任何美國人,將毫不猶豫地向他們發送一批全新的漂亮裝備。美國已經瞄準了伊朗的52處地點(代表伊朗多年前劫持的52名美國人質),其中一些對伊朗和伊朗文化非常重要,並且這些地點將被非常迅速、嚴厲的打擊。美國不想再受到更多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