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臺灣「軍情局」暗殺隊!曾想暗殺鄧小平!

2021-02-13 知識都學雜了

 

  韓國電影《實尾島風雲》講述死刑犯成為國家特殊情報員,接受軍事訓練後要刺殺朝鮮元首的故事。實際上,臺灣也有真實版的「實尾島風雲」,「軍情局」早年就曾成立暗殺隊,20日的《中國時報》披露了其中內幕。暗殺隊經歷了非常嚴苛的訓練,學習暗殺技能包括鐵砂掌和壁虎功等,而「結業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暗殺鄧小平」。

 

韓國電影《實尾島風雲》

  

  據《中國時報》20日報導,臺灣「軍情局」總共訓練過四批暗殺隊,成員共有24人,其中男情報員20人,女情報員4人。這四批暗殺隊的代號,依序是「九一工作隊」、「九一二工作隊」,「九一三工作隊」與「四一工作隊」。「九一工作隊」取自九死一生,全稱為「全能行動工作隊」,5名成員均出自少年感化院。

 

  其中之一的姚海張回憶說,他當時因參與幫派惹事,入少年感化院3年,出院還得入獄服刑3年半。1967年「軍情局」決定成立暗殺隊,派人到全臺感化院挑人,事先言明「為國工作但有可能犧牲,入選刑期可免」。結果有1000多個不良少年報名,決選時剩下不到百人,在感化院操場集體打架,入選者是最後5個沒有倒下來的人。他們的開學與畢業典禮,均由時任「國防部長」的蔣經國親自主持。

  

蔣介石與臺灣「軍情局」人員曾經的合影

 

  據悉,「九一工作隊」由當時「軍情局」傳奇人物、精通南拳北腿的李達球負責訓練,學習技能包括氣功、鐵砂掌、少林拳、壁虎功及跳傘、建收發報電臺等。姚海張回憶說,「天天穿著50公斤重的鐵砂衣練功,大熱天睡午覺要蓋七床棉被,這叫蒸骨;晚上睡覺用大石頭當棉被,這是練氣功」。此外還要學飛蝗石,主要是預備到大陸執行任務萬一被俘,在雙手被綁的情況下還能撿地上小石頭或瓦片反擊。

 

  姚海張接受暗殺訓練後,即以情報員身份執行任務,他曾前往滇緬炸過緬共區幾座英式鐵橋;而唯一參加過的一次暗殺任務,代號為「白熊計劃」。姚海張奉命前往泰國,上級並未說明要暗殺的人的身份;過了幾天「軍情局」宣布任務取消,姚海張事隔多年才知道,暗殺對象是鄧小平,因大陸臨時取消鄧的訪泰行程而作罷。

 

  「九一工作隊」成員雖然個個驍勇,但難以管教,此後「軍情局」便挑正統情幹班畢業的情報員受訓。在上世紀70年代初,他們還曾訓練4名女殺手,代號為「四一工作隊」,訓練與男殺手一樣,每天都得穿鐵砂衣;訓練完成後,曾有兩名成員被派往香港,以舞女作為情報工作的掩護身份。不過自「江南案」後,「軍情局」便不再進行海外暗殺任務。《中國時報》稱,「軍情局」事實上在臺灣前後僅訓練過24名殺手,而當年受訓的暗殺「絕技」已有部分失傳。(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臺灣軍情局四名退役高官被控充當間諜
    臺灣檢查機構上周六(2月20日)指控臺灣軍情局四名退役軍官涉嫌從事為中國大陸提供情報的間諜活動,其中一人最高軍階為少將,突顯臺灣被滲透的程度之深超過外界的估計
  • 【新號求關注】八一特刊:臺海暗鬥60年:軍情局王牌慘遭李登輝出賣(歡迎關注)
    臺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陳誠、臺灣保安副司令彭孟緝、國防部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內政部調查局局長季源溥等臺灣軍警憲特最高負責人,被罵得面面相覷,無言以對。原來,就在年初彭孟緝曾向蔣介石保證共產黨在臺灣的活動不成氣候,近日共產黨的宣傳刊物《光明報》卻出現在陳誠的官邸,證明了共產黨在臺的秘密活動極為活躍。   威權政體之下,領導人的意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行政機構的辦事效率,蔣總統發怒了,軍警憲特自然賣力。
  • 1979年鄧小平美國曆險記
    然而,中美建交和鄧小平訪美,對臺灣國民黨當局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美國國內一小撮反華勢力也是不能容忍,不肯甘心的。據有關方面的情報: ——臺灣一高級特務稱要在鄧小平訪美時「給一點顏色看看」; ——在美國的「蔣方人員」正策劃收買「義大利槍手」,企圖暗害鄧小平; ——美國一個極左組織揚言,「要做一些使鄧小平永遠難忘的事」; ——旅美的親蔣組織和臺獨勢力準備收買流氓打手,並脅迫一些臺灣留學生和僑民在華盛頓等地組織「遊行示威」,進行挑釁。
  • 間諜「染色」轉變身份,臺灣「軍情局」作頻頻,「以諜拒統」註定失敗!
    到了80年代,隨著兩岸形勢和國際環境的變化,臺灣情報機構充分利用機會,向大陸派遣了大量特務,搜集涉及大陸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情報,利用各種輿論工具進行造謠、煽動性宣傳成為臺灣情報部門的首要任務。潛入大陸的臺諜一般由臺灣「軍情局」負責派遣,其前身是國民黨「軍統局」。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之前,臺灣每年都向大陸輸送數百名間諜。
  • 大陸關押最久臺灣間諜出獄 曾參與策反解放軍少將
    原標題:大陸關押最久臺諜刑滿釋放 曾參與「少康專案」計劃【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8日報導,因參與代號為
  • 96年中國收復臺灣失敗內幕:有3個叛將洩密
    關於1996年解放軍海空二炮三軍針對臺灣的聯合軍事演習,大家可能都還有印象,當初的意圖是想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收復臺灣。    1989年,臺灣軍情局局長殷宗文利用大陸地區擴大對外開放的契機,將大批以「臺商身份」為掩護的情報人員派往大陸。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早已被臺灣間諜盯住的邵正宗大校,被臺灣軍情局特工張志鵬策反,代號為「少康一號」,繼而由邵正宗去策反自己的上司劉連昆。
  • 兩岸秘換被俘特工 雙面間諜李志豪出獄 曾潛伏超十年
    臺海兩岸曾於去年10月首度進行歷史性的秘密換俘行動。據臺灣「國防部」證實,臺灣被大陸逮捕的軍階最高的兩名情報員前「軍情局」四處副處長朱恭訓上校、組長徐章國(先前化名徐昌國)上校,在被關押9年多後已於15年10月13日獲大陸釋放並搭機返臺;臺灣隨後在10月底也提前假釋,同意釋放判無期徒刑的大陸情報員李志豪。
  • 臺灣四大情治單位對大陸情搜,廈門被列入重點地區.....
    大陸「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的百餘起臺諜案,其中所涉及臺灣間諜,身份多是臺灣「軍情局」制內間諜。「軍情局」的全稱為臺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在島內被稱作「特工的搖籃」,其前身就是臭名昭著的「軍統」,因總部設在臺北陽明山下的芝山巖,因此又稱「芝山莊」。
  • 驚傳外商曾在臺灣海域傾倒20萬桶核廢料
    義大利國會調查委員會8日解密一系列資料,顯示在1990年代,義大利商人曾協助將大量危險輻射廢料傾倒至臺灣海域。
  • 解放軍歷史上最大的間諜案全揭秘!
    臺灣民眾出現恐慌現象,股市大跌,無數的市民趕到銀行提領存款或換購美金。部分群眾擠在機場想取得機位,飛往美國及加拿大的客機班班爆滿。他是怎樣成為臺灣軍情局一號間諜的?劉連昆是原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正軍職),少將軍銜。主管全軍的軍械裝備。一直在暗中活動,想升為中將。
  • 解放軍歷史上最大的間諜案全揭秘
    3月11日,美國自波斯灣派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臺灣海域,預定與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美軍的航母戰鬥群並沒有嚇阻到解放軍。一枚又一枚的飛彈點火升空,迅速越過臺灣海峽,飛向鎖定目標。臺灣民眾出現恐慌現象,股市大跌,無數的市民趕到銀行提領存款或換購美金。部分群眾擠在機場想取得機位,飛往美國及加拿大的客機班班爆滿。
  • 縱橫捭闔鄧小平
    中國只打自己的牌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鄧小平雖然已經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擔任重要領導職務,但並不主管外事工作,但在中蘇兩黨處於微妙關係時期,毛澤東和黨中央曾委派他擔任中共中央代表團團長,赴蘇參加黨際交往活動。
  • 軍事花邊:揭秘世界軍火走私市場 大亨手眼通天不懼司法
    當我們進一步「走近」軍火走私販的時候,突然發現,他們是如此猖獗——所走私武器可以裝備至少上百萬人的軍隊,可以倒賣飛機、大炮、飛彈直至核材料,甚至有能力讓一個地區爆發衝突乃至戰爭。他涉嫌用自己的私人機隊向塔利班和蓋達組織提供武器及向非洲的多起內戰輸送大量軍火。維克多布特於2008年3月6日在泰國曼谷被捕。美國政府指控布特為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叛軍提供武器。
  • 焦點訪談連續3天披露臺灣間諜案:臺諜約大陸學者寫稿轉給軍情局
    近期,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依法打擊臺灣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破壞活動,破獲數百起間諜竊密案件,抓獲一批臺灣間諜及運用人員,打掉臺灣間諜情報機關針對祖國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絡,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和利益。 這次行動,是國家安全機關繼「2018-雷霆行動」之後,針對臺灣當局及其間諜情報機關的又一次重拳出擊。
  • 現實生活中的臺灣情報員是這樣的……
    臺情報員大陸被抓有兩波高峰  《聯合晚報》回顧稱,自1949年以來,臺灣逮捕「共諜」大多槍斃,像「國防部」吳石案是中將涉案遭槍決,大陸則大多主動釋放臺方人員,尤其中美建交後,大量釋放臺方人員,包括國共內戰時俘獲的將領、U—2失事飛行員和「軍情局」人員等,臺灣以大陸統戰為由拒絕他們回來,也沒有換俘
  • 當年臺海危機差點就收復臺灣,結果被這三個叛徒洩密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當時的解放軍高層叛變,向外提供情況導致百分之八十的行動都被臺灣軍方和美國軍方掌控,包括我們當時最先進的30架蘇27的停放機場,和蘇27的出動機率,以及我們進攻臺灣的大致方案,和我們底線。出賣情報,阻擋我們解放臺灣,使中國無法完成統一大業的就是這三個人。劉連昆劉連昆曾是大陸少將級軍官,1992年在臺灣「軍情局」間諜的利誘下,開始為其賣命。
  • 揭秘:96年「攻臺計劃」洩密始末
    據披露,臺灣間諜情報機關曾有針對大陸的「六大計劃」,代號分別為「夏陽」「黎明」「先基」「晨曦」「春風」和「復華」。其中,「夏陽」代指在大陸政治、 軍事、經濟、科技等9類重要戰略目標體系內,積極發展情報組織,北京、天津、瀋陽等被列為優先發展城市;「黎明」主要搜集大陸東南沿海情報,以備兩岸發生 衝突時臺軍登陸作戰;「晨曦」、「春風」涉及在大陸潛伏、策反、培訓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