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戰狼》,中印兩國觀眾反應各不同
2019年2月14日,一支反印武裝分子襲擊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安全人員車隊,造成40多人死亡。印度隨即在27日對巴方實施了空襲報復行動,聲稱炸死300多名武裝分子,繼而雙方發生空戰一架米格被擊落。
▲電影開頭武裝分子襲擊印軍車隊
現實中武裝分子很可能模仿了電影中的情節
2月份發生的這一幕與2019年1月11日印度剛上映的電影《烏裡:外科手術式打擊》何其相似。主角為了復仇,帶領部隊深入敵後大殺四方,被中國網友戲稱為「印度版戰狼」。此片上映後受到印度民眾的狂熱追捧,目前票房已超過5500萬美元(約3.7億人民幣),是今年寶萊塢票房最高的電影。
▲《烏裡:外科手術式打擊》海報
這部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烏裡」是克什米爾的一個小鎮,2016年9月18日清晨,四名反印武裝分子越過控制線,成功潛入烏裡的印度陸軍旅總部,向還在沉睡的印軍掃射,打死19名士兵,30多人受傷。經過6個多小時的槍戰4名武裝分子被印軍擊斃。
▲印軍在總部與武裝分子展開激戰
男二號不畏槍林彈雨的狂奔
11天後,印度聲稱對敵人進行了報復性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他們派出一支特種部隊越過控制線襲擊了武裝分子的據點,打死十幾名武裝分子,己方無一傷亡,可以說為印度出了一口惡氣。
▲印度特種部隊突襲武裝分子據點
對方毫無還手之力被全殲
電影講述的就是這場復仇故事,軍武菌大致數了一下,在電影中印軍至少打死了五六十人。但據相關透露,實際現實中印軍特種部隊只打死了兩人...
▲4名武裝分子向帳篷裡睡覺的印軍掃射
電影中,作為反派的反印武裝分子形象被刻畫的十分邪惡,印軍坐著汽車唱著歌一片和諧,突然就被武裝分子瘋狂掃射;寧靜的清晨印軍還在帳篷裡睡覺,突然就被武裝分子扔進一顆手雷。
▲潛入印軍總部的武裝分子十分冷血
▲敵人被擊斃後,主角兄弟誤中詭雷犧牲
這件事告訴我們:舔包有風險,撿槍需謹慎
烏裡被襲擊事件震驚了整個印度,成為近20年來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遭受最慘重的襲擊事件。在遇難士兵的葬禮上,失去戰友的軍人、失去丈夫的妻子和失去父親的女兒難掩悲痛,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喊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具體他們喊的啥我沒聽懂
此刻,情緒被壓抑到極點,當滿臉淚水的女兒敬禮喊出口號的那一刻,我相信電影院裡所有的印度觀眾肯定也都淚流滿面,心中大喊:「我們要復仇!復仇!」
▲然後印度總理開始商討復仇計劃
這「莫迪」還挺還原的
在此次襲擊中失去兄弟的主角維漢從部隊中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這支部隊的裝備是電影中的一大看點。FAST戰術頭盔、雙目夜視儀、全新數碼迷彩服,加裝各種戰術配件的步槍,乍一看,我還以為是《刺殺賓拉登》裡的海豹部隊。當然,影片中的作戰方式也確實有些相同。
▲印度特種部隊清一色的進口步槍
▲印軍造型,是不是很像海豹突擊隊
印巴雙方有著幾十年的仇恨,既然這是一場復仇行動,印度特種部隊可以說下手毫不手軟,他們襲擊兩個據點時主要是都室內CQB,擊倒每一個武裝分子後都會進行補槍,不留一個活口。
▲還有逼問俘虜時割腳腕的血腥鏡頭,我就不放了
襲擊完第一個據點後,印軍將房間裡敵人屍體全部拖出來堆在院子裡,其中一個武裝分子還沒死,印軍主角對他說:「聽說你們死了會上天,你先告訴上天準備一下,因為今晚你們會有很多人去哪裡。」
說完這句話,印軍一把火將這些武裝分子和房屋全給燒了。
▲連人帶房子一塊給燒了
這一幕可以說算是幫印度觀眾出了一口氣。我不知道其他國家的觀眾看到後是什麼感受,反正我看到時,聯想到的是山本特工隊偷襲趙家峪,然後將村子燒毀的場景...
▲《亮劍》中日軍屠殺趙家峪的場景
這部「犯我印度者,雖遠必誅!」的印度版戰狼,極大的宣揚了愛國情懷,在印度受到民眾的強烈追捧,電影中特種部隊每次任務前主角都會大喊三遍:「情緒如何?」士兵高聲回答:「情緒高漲,長官!」
這句話一時成為印度流行語,連印度總理莫迪在為印度電影博物館開幕式致辭時,也模仿電影問道:「情緒如何?」
▲IMDb評分高達8.9
65%的人給了10分的評價
僅有3.8%的人給了1分,可以說是一致好評
據影院的網友反映,電影結束後所有印度觀眾都站起來興奮的鼓掌。IMDb上目前達到了8.9的高分,可以說是一致好評。但也很明顯是印度觀眾刷的10分好評。
▲有網友對此評價
但是中國網友對於同樣類型的電影卻有不同的看法,惡意刷1分早已見怪不怪,比如對中國電影《戰狼2》的評分:
▲相反,中國《戰狼2》僅有6.2分評價
9.6%的人給了1分
同樣宣傳愛國情懷的中國電影《戰狼2》,在豆瓣評分為7.1,IMDb上僅有6.2分。另一部讓軍迷備受歡迎的《紅海行動》,電影的精彩程度和專業水平絕對要比《烏裡》高出一截,但是在IMDb上卻僅僅6.8分。
甚至在《流浪地球》熱播時,有中國網友曝光「中國人故意在IMDb上給《流浪地球》刷高分」,希望以此來譁眾取寵。
印度人給印度電影打高分,是愛國。中國人給中國電影打高分,就有錯?
愛國有什麼錯?那些自以為很「理智」的人,可能從來不會考慮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