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馬恩河戰役: 德軍先發制人, 遭法軍500輛坦克反擊!

2021-02-13 暢享唯美拾光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18年,美國參戰,大批士兵和作戰物資運往歐洲。

德軍統帥興登堡元帥意識到,德國戰敗已經無法避免,決定在美軍抵達前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即使無法打敗英法聯軍,能夠促使協約國集團與己籤署較為有利的和約也是極好的。

1918年7月15日,德軍出動3個集團軍48個師的龐大兵力,向馬恩河一線的法軍陣地發動猛烈進攻,「第二次馬恩河戰役」拉開帷幕。

戰鬥打響之前,法軍情報系統就已經截獲德軍的進攻企圖,法國福煦元帥立即採取應對措施,在受德軍威脅最大的方向上,集結了大批部隊,增加了航空兵、炮兵和坦克兵的數量,建立起縱深梯次防禦。

福煦元帥計劃先通過堅固設防的陣地,遲滯德軍進攻速度,消耗德軍有生力量,當德軍疲憊不堪之時,發動反擊,一舉擊敗德國。

7月15日,德軍在飛機和重炮的掩護下,攻擊法軍第5和第6集團軍陣地,突入法軍陣地5-8公裡,渡過馬恩河。

福煦為減少損失,命令法軍退出第一線陣地,進入二線陣地繼續抗擊德軍,同時調集21個坦克營,配屬給步兵,準備反擊。

此時的德軍,已非大戰爆發之處的精銳,還未從五六月的戰役中緩過勁來,馬恩河戰役之初,德軍就已經成為疲憊之師。

經過三天的進攻,德軍的精力已全部耗盡,無力繼續推進。

7月18日凌晨4點多,法軍集中第6和第10兩個集團軍,在強大炮兵和213輛坦克的掩護下,發動反攻。

與此同時,英法聯軍在50千米寬的正面上,集結了25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在300輛坦克、2100多門火炮和11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發動全面反攻。

德軍兵力為18個步兵師,918門火炮和800餘架飛機。

經過一天激戰,聯軍攻入德軍陣地縱深9公裡,佔領了別洛—蘇瓦松一線。

法軍在這次戰役中,投入了數百輛「雷諾」FT-17型坦克,這種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旋轉炮塔的坦克,分為火炮型、機槍型和指揮型。

「雷諾」FT-17型坦克

火炮型有一門37毫米火炮,彈藥基數為240發,機槍型為一挺8毫米機槍,彈藥基數4800發。

這種坦克在馬恩河戰役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雖然被德軍火炮擊毀不少,但還是突破了德軍陣地。

這次戰役,僅法軍投入的坦克數量就超過500輛,其中大部分為「雷諾」FT-17型。

戰至7月21日,德軍因損失太大,退往馬恩河對岸,聯軍隨後渡河追擊,雙方繼續惡戰。

到了7月底,美軍第3、28、42、34步兵師和第4師一部,加入戰局,這對兵力本已捉襟見肘的德軍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局勢進一步惡化,德軍不得不連連後退,直到8月4日,德軍才在韋爾河與埃納河一帶站住腳跟。

8月6日,法國貝當元帥宣布戰役結束。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聯軍向前推進了40公裡,徹底解除了德軍對首都巴黎的威脅。

聯軍共損失6萬餘人,德軍則損失約17萬人,其中有3萬人被俘,還損失了近千門火炮。

此戰之後,形勢對德軍更加不利,距離戰敗已經不再遙遠。

相關焦點

  • 圖說:「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德軍用俘虜坦克發起最後的攻勢
    1918年7月15日,德軍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攻勢,同盟國將其稱為「第二次馬恩河戰役」。
  • 德軍破碎的勝利之夢,馬恩河戰役如何讓施裡芬計劃功虧一簣?
    而在德軍按照'施裡芬計劃'從比利時方向發動的攻勢面前,法軍脆弱的左翼被徹底擊潰,德軍已經逼近了巴黎方向,現在不僅僅是巴黎有被德軍吃掉的危險,連整個法國東部的法軍都有被德軍合圍消滅的可能。現在法軍必須為了祖國和榮譽殊死一搏,否則就有覆滅的可能。一、戰場態勢在整個西線上的勝利,對於德國總參謀部而言是一場狂喜,因為他們從沒想過計劃會如此順利,在西線右翼的5個集團軍已經是空前大勝。
  • 第一次馬恩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軍很快就攻入了法國境內,並與法軍在馬恩河一帶對峙。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獲悉法軍即將反攻之後,決定調集大軍,合圍凡爾登以南的法軍。然而,德國第一集團軍的司令克盧克拒絕執行命令,繼續率軍南下,進而形成了有利於聯軍反擊的態勢。此時,在巴黎至凡爾登一線,聯軍六十六個師,近一百一十萬人;德軍五十一個師,九十餘萬人;在主攻方向上,聯軍的兵力是德軍的兩倍。
  • 扭轉乾坤的奇蹟——馬恩河戰役
    法國圖此時的德國大本營已然沉浸在一片喜悅當中,因為自開戰以來,德軍幾乎是所向披靡,阿登會戰、桑布爾河會戰等戰役幾乎都是以德軍勝利英法聯軍潰敗而告終,法軍和英軍的失敗已是必然。馬恩河戰役圖(黑箭頭代表德軍,黑白相間箭頭代表英法聯軍)在德國大本營的計劃中,攻克巴黎的任務應該是第一、第二集團軍齊頭並進,而且最終目的地只有巴黎。
  • 法國美械師復仇:法軍第2裝甲師大戰德軍第112裝甲旅
    此時,法軍的先鋒部隊朗格拉德戰術集群也逼近了棟派爾,朗格拉德從熱愛法國的平民(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平民一直偏向法國,一戰時甚至有大批平民逃回法國參軍)得知了德軍的到來,他一面命令部隊封鎖交通要道,航空兵觀測組和炮兵展開,一面指揮謝爾曼坦克部隊直接衝向棟派爾,不久,謝爾曼坦克與德軍的前沿部隊交火,德軍只有少量老式火炮和步兵,法軍很快擊毀了火炮,擊潰了德軍步兵,搶佔了一些制高點
  • 兵棋推演戰報:1914馬恩河戰役(上)
    (長文預警)用The Operational Art of War IV(steam有售)推演了一把1914年第一次馬恩河戰役,操作協約國(主要是法軍)算子,對抗電腦AI德軍算子。一戰不許乳法!一戰不許乳法!一戰不許乳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話不多說,直接步入正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
  • 馬恩河戰役152萬人殊死決戰,隆美爾排長負傷航母傳奇:二戰時期日本航母一覽
    8月20日,德軍拿下比利時後,兵分5路,直指法國北部。法、英兩國原本也研究過如何防止和阻擋可能發生的德軍從比利時進攻法國的問題,但直到戰爭爆發也沒有採取什麼措施。所以,德軍的進攻一路暢通。8月23日清晨,隆美爾所在的排在比利時戰場上與法軍交上了火。這是隆美爾生平第一次參加實戰。上司交給他的任務是率領這個排對朗維附近濃霧繚繞的百裡村進行偵察。
  • 10萬德軍擊潰50萬蘇軍,哈爾科夫戰役德國怎樣絕地反擊?
    在法國戰役中,他天才地修改了「施裡芬計劃」,裝甲集群穿越阿登山地,先向北橫掃,將英法主力趕到了敦刻爾克。曼施坦因是一名與時俱進的現代型軍人,非常了解坦克的使用。他有時會像一名對弈中的棋手一樣研究對手的每一步動作——事實上他確實是一名象棋迷。
  • 二戰初期英法聯軍的坦克數量超過德軍,為何卻被打得落花流水?
    這場戰役中,德軍利用飛機、坦克快速突破波蘭西部防線,然後繼續向縱深展開突擊,結果波蘭很快便被擊敗了。德軍之所以能夠快速擊敗波蘭,除了「閃電戰」發揮出巨大作用之外,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德軍的軍事實力,尤其是空軍和坦克部隊完全可以碾壓波蘭,波蘭敗的並不冤枉。然而,相較於弱小的波蘭,接下來英法聯軍的失敗就顯得那麼的不可思議。
  • 庫爾斯克戰役回眸
    古德裡安認為對庫爾斯克的進攻將使坦克遭受很大傷亡,他的改編裝甲兵的計劃也將破產。因為德軍主力的3號、4號坦克已被證明不是蘇聯T-34坦克的對手,而新一代5號(豹式坦克)和6號(虎式坦克),月產量分別只有50輛和25輛,難以形成戰役優勢。
  • 假如穿越了:45輛99式坦克加入庫爾斯克會戰,德軍能反敗為勝嗎?
    發生在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其規模空前而且也很可能絕後,這場戰鬥中8000輛蘇德坦克的較量成為人類軍事史上最龐大的鋼鐵對決。其結果,就是德國國防軍最後的戰略進攻力量損失殆盡,而蘇軍仍然保留了足夠的軍力,從此之後戰爭中的德軍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從而徹底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 德軍絕望的反擊,慘敗的巴拉頓湖之戰,損兵折將14800人
    ,共計三支強大的集團軍,總兵力達到了43萬人之多,各型火炮6800門,各型坦克,突擊炮,裝甲車和戰鬥車輛多達800餘輛,其中僅坦克就有407輛之多,戰機多達965架。根據德軍的作戰構想,平均每公裡將會有50到60輛坦克在機械化步兵的協同下發動強大的攻勢,通過一連串的小型鉗形攻勢,來遮蔽自己的主要意圖,從而打出一記大型鉗形攻勢,將蘇軍分割合圍。
  • 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在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會戰,德軍與蘇聯紅軍共出動了近8000輛坦克。參戰雙方共投入了約280萬名士兵,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5000架,也創下兩個紀錄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最大規模單日空戰。
  •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22萬德軍擊敗蘇聯50萬大軍
    這是一個不能否認的歷史事實,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軸心國軍隊傷亡150萬人,德國第六集團軍被全殲。在戰略上,再也無力主動發起攻擊,從此轉入戰略防禦勢態。但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並沒有就一潰千裡。但實際上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雖遭重創,仍然具有相當的戰鬥力。比如,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的,哈爾科夫戰役中,德國人就在戰術上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 《閃電戰》敲門磚部隊:「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反坦克炮兵
    面對敵軍重型坦克的威脅,德軍反坦克炮兵在訓練中引入了待機側擊戰術:在隱蔽陣地上等待目標接近,當坦克從陣地側翼通過時再突然開火,快速射擊,攻擊目標裝甲薄弱的側面和尾部,這一戰術在1940年的西線戰役中被用於對付法軍的夏爾B1重型坦克。
  • 德軍的最後一次勝利,勞班坦克大決戰,摧毀蘇軍300餘裝甲車輛
    二、勞班岑坦克與損失慘池重的蘇軍德儲軍對鉗形攻勢姬非常的痴迷,詹這種戰術在波葉蘭戰役,法國卜戰役和巴巴羅夔薩戰役中都取益得了輝煌的戰花果。德軍在初期項的反擊並不成和功,勞班附近童的城鎮大多都逮已經被蘇軍攻顧陷了,德軍的溥防線正在退縮戎並失去後續的唐戰役優勢,甚殳至於初期的幾卻次反擊,也先麻後因遭遇蘇軍項的猛烈炮擊和郜空襲而失敗。
  • 索姆河戰役
    7月1日,英國第4軍團從馬裡庫爾至埃比泰恩25公裡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由英國第3軍團第7軍在其左翼掩護;法國第6軍團從羅西耶爾以北索姆河兩岸向佩羅訥方向實施輔助突擊。當日,法軍和英軍右翼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為德軍壕溝陣地所阻。英軍採用密集隊形突擊, 遭德軍MG-08的強大火力殺傷,損失近57,000人。
  • 德軍4號坦克
    坦克》為坦克作為一型作戰武器投入戰爭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四號坦克投入實戰提供了優於世界各國的戰術指導。在二戰期間,該型坦克先後改進為多種不同型號,包括突擊炮、自行反坦克炮、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因其可靠的性能和多樣的用途,被德軍士兵暱稱為「軍馬」。今天,城南哨站帶大家了解「烈火戰馬」——四號中型坦克。
  • 蘇德切爾卡瑟突出部戰役:此役德軍遭屠殺過程極其慘烈,史達林:不必對敵人抱有仁慈
    有趣的是,即便是在1月底,蘇軍已經讓15萬部隊和370輛坦克出現在了計劃的位置上,但距離充分做好準備仍有很大距離。但蘇軍得到情報,此時的德軍根本沒做任何相關防範,因此,蘇軍高層決定賭一把,提前發起進攻。
  • 二戰中歐洲西線戰場德軍最後的反擊——阿登戰役
    阿登戰役示意圖德軍此次作戰目標是突破英美盟軍戰線並將其一分為二、佔領安特衛普,包圍並消滅盟軍的四個軍,迫使盟軍在軸心國佔優勢的條件下談判。此次作戰如果成功,希特勒就可以集中全力應付東線戰事。雖然「Ultra」(盟軍破譯德國秘密無線電通訊的組織)和美第三軍的情報人員顯示有跡象表明德軍會發動進攻,盟軍仍忽視了此次突襲的可能性。此外,盟軍盲目自信、忙於進攻計劃、空中偵察不足、美國第1軍相對缺乏戰鬥經驗,進一步為德軍的突擊提供了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