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18年,美國參戰,大批士兵和作戰物資運往歐洲。
德軍統帥興登堡元帥意識到,德國戰敗已經無法避免,決定在美軍抵達前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即使無法打敗英法聯軍,能夠促使協約國集團與己籤署較為有利的和約也是極好的。
1918年7月15日,德軍出動3個集團軍48個師的龐大兵力,向馬恩河一線的法軍陣地發動猛烈進攻,「第二次馬恩河戰役」拉開帷幕。
戰鬥打響之前,法軍情報系統就已經截獲德軍的進攻企圖,法國福煦元帥立即採取應對措施,在受德軍威脅最大的方向上,集結了大批部隊,增加了航空兵、炮兵和坦克兵的數量,建立起縱深梯次防禦。
福煦元帥計劃先通過堅固設防的陣地,遲滯德軍進攻速度,消耗德軍有生力量,當德軍疲憊不堪之時,發動反擊,一舉擊敗德國。
7月15日,德軍在飛機和重炮的掩護下,攻擊法軍第5和第6集團軍陣地,突入法軍陣地5-8公裡,渡過馬恩河。
福煦為減少損失,命令法軍退出第一線陣地,進入二線陣地繼續抗擊德軍,同時調集21個坦克營,配屬給步兵,準備反擊。
此時的德軍,已非大戰爆發之處的精銳,還未從五六月的戰役中緩過勁來,馬恩河戰役之初,德軍就已經成為疲憊之師。
經過三天的進攻,德軍的精力已全部耗盡,無力繼續推進。
7月18日凌晨4點多,法軍集中第6和第10兩個集團軍,在強大炮兵和213輛坦克的掩護下,發動反攻。
與此同時,英法聯軍在50千米寬的正面上,集結了25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在300輛坦克、2100多門火炮和11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發動全面反攻。
德軍兵力為18個步兵師,918門火炮和800餘架飛機。
經過一天激戰,聯軍攻入德軍陣地縱深9公裡,佔領了別洛—蘇瓦松一線。
法軍在這次戰役中,投入了數百輛「雷諾」FT-17型坦克,這種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旋轉炮塔的坦克,分為火炮型、機槍型和指揮型。
「雷諾」FT-17型坦克
火炮型有一門37毫米火炮,彈藥基數為240發,機槍型為一挺8毫米機槍,彈藥基數4800發。
這種坦克在馬恩河戰役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雖然被德軍火炮擊毀不少,但還是突破了德軍陣地。
這次戰役,僅法軍投入的坦克數量就超過500輛,其中大部分為「雷諾」FT-17型。
戰至7月21日,德軍因損失太大,退往馬恩河對岸,聯軍隨後渡河追擊,雙方繼續惡戰。
到了7月底,美軍第3、28、42、34步兵師和第4師一部,加入戰局,這對兵力本已捉襟見肘的德軍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局勢進一步惡化,德軍不得不連連後退,直到8月4日,德軍才在韋爾河與埃納河一帶站住腳跟。
8月6日,法國貝當元帥宣布戰役結束。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聯軍向前推進了40公裡,徹底解除了德軍對首都巴黎的威脅。
聯軍共損失6萬餘人,德軍則損失約17萬人,其中有3萬人被俘,還損失了近千門火炮。
此戰之後,形勢對德軍更加不利,距離戰敗已經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