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光源照明在展示空間的應用方式

2022-01-28 阿拉丁照明網

本文從現階段國內外學者在設計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調研與分析,並提出「混合式光源照明」在室內空間的應用理論,論述混合式光源照明在展示空間的應用方式,探索功能性與藝術性並行的綠色照明方式。

展示空間的光環境效果需滿足視覺舒適、視覺功效、視覺安全三種功能。

為達到功能性,應考慮光環境的亮度分布、照度、眩光、光束的方向性、光和表面的顏色特性、光源的閃爍、燈具維護等特性參數。

由於人工光源和自然光源中的成分對陳列品的本身的特質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布展空間的光環境還需滿足熱輻射量、曝光量、光敏感度、照度對比、照明均勻度、光源顯色性、紫外線係數、裝飾材料反射比、不舒適眩光等特殊要求。(如表2.1-2.3)



在無特殊要求的陳列室應根據展品的特徵和使用要求優先採用天然光。並規定側面採光係數(Cmin)不應小於1%,頂部採光係數不應小於1.5%。陳列室避免有直射陽光進入,天然光產生的照度不應超過展品推薦的規定值。

陳列室表面裝飾材料的顏色和反射比,應滿足下列要求:

牆面宜用中性色和無光澤的飾面,其反射比不宜大於0.6;地面宜用無光澤的飾面,其反射比不宜大於0.3;頂棚宜用無光澤的飾面,其反射比不宜大於0.8。

將自然光引入展示建築內部的有效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增強建築戶外表面亮度、優化採光方式、增加光導系統、室內採用高反射比裝飾材料等。

為減少展品的光輻射損耗,需對展廳自然光源的採光值加以控制。

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當採光係數為10%時,室內最低照度為50Lx,最高照度達到300Lx。因此,仍需要採取措施降低天然光照度。

可以通過使用特殊工藝的防輻射玻璃、紫外線防護、室內外電動遮陽板、紅外線監測儀、照度監測儀、溫度監測儀等一系列措施控制自然光中不可利用的物質。

直射日光除了會引起陳列室溫度上升之外,還會產生直接眩光、光斑、照度分布極不均勻、不穩定等問題。

可以利用拋物線百葉、平格柵、百葉窗、格柵、半透明窗簾等裝置,避免直射日光進入陳列室。直射日光中的紫外線含量較高,展品易受損害。

採光窗要採取隔絕或吸收紫外線的措施,使天然光中紫外線的相對含量小於75LxW/lm。天光所含的紫外線最多,特殊的玻璃材質可以有效減少輻射進入室內空間。

如使用低透射比玻璃和紅外反射或low-E玻璃、紫外線控制玻璃等。

近年來,以高效節能為主導的緊湊型螢光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電磁感應燈、LED光源(LightEmittingDiode,發光二級管)應用廣泛。

在展示空間的光環境應用中,需要鑑別與選擇出可用性強的產品根據具體展示要求加以利用。人工光源的出光角度、色溫、亮度、照度、顯色性等因素直接影響到光環境的效果。

在混合式光源照明中,對於人工光源的應用,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a)為展品選擇曝光量限制內的燈具。通過光通量的疊加或加大燈具功率,達到重點照明的效果。

b)依據展品類別選擇人工光源的色溫,在特定方位內照度與色溫的匹配能夠達到舒適的光環境效果。(如表2.4)

c)在展示空間的照明設計中,推薦顯色性85Ra及以上的光源。

在展示空間的照明應用中,選擇燈具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a)出光角度與遮光角度。重點考慮燈具的遮光角度,避免出現直接眩光。(如表2.5)

b)燈具的造型。展示空間中常用的燈型包括嵌入式、導軌式、懸掛式等。選擇能夠根據角度調節投射範圍的燈杯。

c)燈具的反射效率。燈具內襯材料包括鍍膜材料、國產鋁、進口鋁、不鏽鋼材料等。為防止眩光對人眼產生影響,展示空間的燈具不適宜採用反射率太高的鏡面鋁材料。

d)防眩光配件。選擇可以加載防眩光配件的燈具,減少光幕眩光和反射眩光。如在燈具上加載格柵可以優先減少眩光提高光照均勻度。(如表2.6)




建築中的功能性照明控制系統,通常採用DDC(DirectDigitalControl)技術,進行直接數字控制,不能滿足根據照度等條件進行自動調光、自動控制等要求。

在展示空間中,建議採用智能控制系統調控照明設備和光控設備,配合混合式光源照明的應用效果。智能控制系統是良好的照明節能設備。

在展示空間中可以利用人體紅外感應、聲控、光控等輸入單元的檢測,根據參觀人次的數量進行分段、分時照明,自動調節照度。


自動控制系統應用在展示空間的功能性照明中,可以分為輸入單元、系統單元、輔助單元、輸出單元,將這幾部分組合利用,形成完整架構。(如圖2.7)

自動控制系統的感應速度決定系統單元的控制力度。同時,並行設計人工控制系統,在自動控制系統檢修或出現故障時進行人工運營。在展廳閉展或空展期間可以使用人工控制系統對燈光進行基礎性控制。

混合式光源在展示空間的實際應用方式與各空間的功能性密切相關。現從流通空間的公共活動區和布展空間的展示陳列區分別進行論述。

流通空間的公共活動區白天可以利用天窗採光為主,人工照明為輔。天窗採用防紫外線玻璃,以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為基礎。

在天窗處設感光探頭,可調節百葉、在採光系統處設置檢修通道便於人工光源的安裝和維修。將日光進行通電玻璃模糊控制,減少眩光幹擾。

在過渡空間的暗視覺光環境區域,展廳入口與走廊交界處可以用兩種方法進行心理提示。

一種是提高環境照度,在門廳入口處提高人工光源的照度,照度比為2:1。這樣可以提高參觀者的注意,從心理上進入一個明亮的展示空間做準備。(圖3.1)

一種是降低環境照度,在門廳入口處降低環境照度,為參觀者提供進入暗環境空間的心理準備。(如圖3.2)

對陳列展示區的自然光源採用防紫外線裝置進行控制(如圖3.3)

選取適合主題的光源色溫,照度自動調節,人工光源照度與自然光照度比控制在2:1至4:1之間。

如果燈具與被照物距離較近時,可在燈具上添加布紋玻璃使照明邊界柔和,進而保持中心光強的同時減少讓人不適的光斑出現;如果燈具與被照物距離過遠時,在燈具上添加聚光筒控制照射範圍,將光線集中在被照面上。(如圖3.4)

在夜間,可使用光通量較高的金滷燈或LED進行環境照明。在金滷燈加載金屬編織的網格濾光鏡的方法,可以調節光線均勻度和亮度,避免因光線位置的限制導致在重點照明銜接的空間,產生過大的明暗差別。

整體照明區域照度與重點照明區域照度比儘量控制在1:3。

陳列區的展品通常由二維與三維物品組成,二維展品包括書籍、織物、裝飾畫、照片等,三維展品包括雕塑、器皿、工藝品等。由此產生了保護及烘託展示效果的展板、展牆、展櫃等道具。

照明方式與實際展示相結合需要考慮燈具的防眩光角度和、照度比和均勻度。自然光源主要應用在環境照明中,用防護罩百葉等裝置,對照度進行調節。

人工光源主要應用在重點照明和裝飾性照明方面,加載防眩光裝置的可調光燈具進行展品形象塑造。

自然光可以營造純淨的光環境,人工光源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作用。

二者結合有效節能並提高展示空間藝術感染力(如圖4.1)。正如德國猶太人博物館走廊的藝術效果(如圖4.2),能夠打動參觀者的內心引起共鳴。

自然光源與人工光源配合的展示效果,可為展品明顯增強立體感,提升其觀賞價值的視覺效果。

重點照明與環境照明的照度比值的變化,能夠讓參觀者感受不同的藝術氛圍。使用混合式光源照明方式,利用智能控制系統進行調節。

將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通過有效分配,運用在泛光照明、定向照明等方式中,用光環境烘託展品的藝術價值。


應避免展示空間中,由於光線過於直接或者分散導致視覺效果的差異。通過調節光環境中亮、灰、暗之間的比例關係,達到展品多種藝術效果的表達(見表4.3)。

如在表達滄桑感與歷史感的光環境效果時,展品亮面與暗面的面積就要低於灰層次的比例。

在對光較不敏感的展品進行照明設計時,可運用自然光作為環境光源,人工光源作為定向照明光源的方法,以求達到視覺舒適和較高的顯色性。

將混合式光源照明與室內設計、展示設計緊密結合,營造的展示空間光環境有助於激發起參觀者的共鳴,達到良好藝術效果。

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進可以改善展示照明高耗能的現狀。自然光源與人工照明方式相結合是一種物盡其用的方法,在優化人工照明的同時又為綠色照明之路做出探索。

展示空間的氣氛營造與提升展品本身藝術效果相結合,自然光源與人工照明相結合,將成為未來設計發展的新方向。

混合式光源照明,可滿足展示空間的功能性要求,同時提升環境與展品的藝術價值。相信隨著照明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展示設計領域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焦點

  • 機器視覺光源照明使用指南
    近年來,LED技術的穩定性,強度和成本效益都有所提高, 然而,對於大面積照明,特別是與螢光光源相比,它仍然不具有成本效益。 但是,如果應用靈活性,輸出穩定性和壽命是重要的參數,那麼LED照明可能更合適。 根據具體的照明要求,通常情況下,您可以為特定的實施使用多種光源類型,大多數視覺專家認為,一種光源類型不能充分解決所有照明問題。 不僅要考慮光源的亮度,還要考慮光譜的內容(圖3)。
  • 機器視覺光源照明設計基本要素
    光可能被完全吸收(黑金屬材料,表面難以照亮)或者被部分吸收(造成了顏色的變化及亮度的不同)。不被吸收的光就會被反射,入射光的角度等於反射光的角度,這個科學的定律大大簡化了機器視覺光源,因為理想的想定的效果可以通過控制光源而實現。  物體表面:如果光源按照可預測的方式傳播,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機器視覺的光源設計如此的棘手呢?
  • 光源照明的設計原則及注意事項
    3  照明技術  3.1 一般目的的照明  通用照明一般採用環狀或點狀照明。環燈是一種常用的通用照明方式,其很容易安裝在鏡頭上,可給漫反射表面提供足夠的照明。  3.2 背光照明  背光照明是將光源放置在相對於攝像頭的物體的背面。這種照明方式與別的照明方式有很大不同因為圖像分析的不是發水光而是入射光。
  • 隱光源照明是個什麼東東?
    文/梁林隱光源是最近發展起來、廣泛應用於未來的一種健康照明。隱光源照明區別傳統點光源,以面發光,整個空間亮度均勻是最明顯特點,區別於空間點光源造型的或明或暗的效果;從結構上看,隱光源以一種以均質透光材料作為發光面,將光源隱藏其背後,達到發光面的效果;從組成上看,隱光源照明分為:光源、發光面材、結構及光源控制。
  • 機器視覺光源照明設計需要注意的事項
    不被吸收的光就會被反射,入射光的角度等於反射光的角度,這個科學的定律大大簡化了機器視覺光源,因為理想的想定的效果可以通過控制光源而實現。物體表面:如果光源按照可預測的方式傳播,那麼又是什麼原因使機器視覺的光源設計如此的棘手呢?使機器視覺照明複雜化的是物體表面的變化造成的。如果所有物體表面是相同的,在解決實際應用的時候就沒有必要採用不同的光源技術了。
  • 視覺系統取像的照明打光--光源選型
    不同的應用方式或者原理進行分類,主要有無影光源、同軸光源、點光源、線光源、背光源、組合光源以及結構光源等。需要防止產生光暈,以強調晶片表面與刻印字符之間的反差。透明帶不會產生鏡面反射,因此可以選擇斜向照射的漫反射光。
  • 照明光源的選擇
    本文由照明微課堂根據GB50034-2013《建築照明設計標準》第3.2條整理,詳細說明了照明方式在不同場所中的選擇。
  • AOI硬體簡介系列~光源
    可根據被測物不同的顯色特性和檢測要求選擇不同波段(顏色)的LED光源。2,響應速度快∶ 單個LED響應時間在納秒級,CST常規光源響應時間一般也在納秒級以內。3,可觸發和頻閃∶可被觸發點亮或者頻閃照明,提高光源利用率或瞬間亮度。解決在線拍攝照明不足的問題。4,結構設計靈活∶可根據被測物形狀特徵,設計相應的發光角度和結構,特別是空間不足的設備上。
  • 《光源與照明》雜誌投稿指南
    主辦單位:上海市照明學會出版地區:上海國內刊號:31-1519/TB出版周期:季刊所在欄目:電力工業及能源綜合影響因子:0.028複合影響因子:0.057期刊級別:省級期刊期刊簡介     《光源與照明》創刊於1978年,是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上海市照明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 照明系統簡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有關照明系統的定義和概念,並對其進行擴展。讓我們從原始的問題「什麼是照明系統設計?」開始。我們不急於直接討論照明系統包含哪些組成部分,而是以常見的實例幫助大家構建對成像照明系統和非成像照明系統的認知。用一句話概括:照明系統設計是讓光源發出的光呈現特定的分布。所以對於所有的照明系統,必須有光源,以及描述光學系統輸出光線分布的方法。
  • 智慧照明:利用Osram高功率紅外LED實現光源間的族群通訊
    Organic Response公司智能照明解決方案中的傳感器節點當光源中的傳感器探測到人員進入一定區域時,該光源將按照預先設定的亮度開啟照明。與此同時,它還會將人員進入信息通過發射紅外信號,傳遞給與其緊鄰的光源。隨後,緊鄰光源的傳感器節點會按預先設定的亮度為人員進入的附近區域進行照明。
  • 弱電工程中智能照明系統基礎知識
    智能家居照明系統可以提高住宅照明光環境質量,充分考慮到人的視覺效果,還考慮到人體因受到季節光照減少而產生的「季節性情感紊亂」,創造出一個個性化、藝術化、舒適、高雅的人居環境。但是照明系統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能源消耗對象,目前有著嚴重的浪費現象,因此發展智能照明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下面看看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有哪些優勢及功能應用。
  • 【學習筆記】色溫自調的LED智能照明系統的設計
    如表1所示,當溫度低於18℃時,照明光源為1擋,為較強的偏暖色光,紅、綠、藍LED的電流比例約為16.2: 6:1.4;溫度在18~24℃時,照明光源為2擋,給出偏暖色光,紅、綠、藍LED的電流比例大概為16.2:6:2.6;溫度在24~26℃時,照明光源為3擋,接近等能白光,紅、綠、藍LED的電流比例大概為15.2:5.4:2.6;溫度在26~30℃時,照明光源為4擋,為偏冷白光,紅、綠、藍LED
  • 室外照明白皮書 地埋燈
    該燈具為一體式散熱燈具,使用安全玻璃,燈具外殼為裝飾環和不鏽鋼製成。採用陽極氧化鋁反射。△應用案例△應用案例地埋燈在照明布置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他既能用做主體照明,也可當做輔助照明。讓夜景環境變得更美麗,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哦。看完小編今天所編排的地埋燈白皮書,你們有木有愛上「他」呢~小編已經愛的不要不要的了~燈具白皮書還在繼續,下期你們想要看什麼?留言來告訴小編靜靜吧!
  • LED射燈照明替代傳統滷素燈迫在眉睫
    一般人都認為,節能燈可節能4/5是偉大的創舉,但LED射燈比節能燈還要節能1/2,這是固體光源更偉大的改革。  除此之外,LED射燈還具有其他優勢,光線質量高,基本上無輻射,LED射燈價格平民化,屬於典型的綠色照明光源;可靠耐用,維護費用極為低廉等等。正因為LED射燈具有以上其他固體光源還無法匹敵的特點,今後LED將是照明行業的主流光源。
  • 雷士飛碟燈斬獲「中照照明科技創新一等獎」!
    體育界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照明行業也同樣追求自己的「更高、更好、更強」——更高的光效能、更好的光品質、更強的光技術。眩光是影響商業空間照明質量光環境舒適性設計的主要因素之一,為提高照明質量,創造健康、舒適的光環境,照明產品設計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防眩光。
  • 中照照明獎一等獎:上海西岸傳媒港188S-F-1、188S-L-1、188S-M-1地塊樓宇景觀照明工程
    中照照明獎由中國照明學會於2005年設立,是中國照明領域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記的唯一獎項。
  • 一文帶你了解機器視覺系統光源(基礎知識+選型技巧+工作流程)
    照射方式 選擇不同的光源,控制和調節照射到物體上的入射光的方向是機器視覺系統設計的基本的參數,它取決於光源的類型和相對於物體放置的位置,一般來說有二種最基本的方式:直射光和漫射光,所有其它的方式都是從這二種方法中延伸出來的。
  • 從飛機儀表照明到發光腕錶
    至於大飛機都有多套備份系統,基本能保證駕駛艙照明,手電主要是在夜航準備時做飛機外部檢查用的。飛行員的隨身裝備裡一定包括一個手電筒那麼在晚上,飛機的儀表又是靠什麼照明的呢?下圖中是兩個在一起的備用儀表。上面那個是現代化的液晶儀表。下方的就是傳統的用泛光燈照明的指針式儀表,它在錶盤內側的四周隱藏有幾個小燈泡,直接照亮儀錶盤和指針。
  • 淺談應急照明設計與施工中常見問題
    這時候就有個問題了,採用吊裝式的疏散指示標誌燈容易被行車擊落。現在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設計圖紙上採用吊裝式疏散指示標誌燈,等消防驗收結束後,再把疏散指示標誌燈拆除,這種做法看似很合理,即使發生火災,設計、消防驗收等單位都沒有任何責任,但並未實質性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第一個可行的方案是在前者基礎上,地面設置保持視覺連續的方向標誌燈,這樣可以輔助人員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