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非洲恐怖指數排名!非洲正成為全球反恐最前線!

2021-02-09 AfricanBusiness

舉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恐怖活動致死人數降至15,952人,降幅為15.2%。恐怖活動致死人數連續第四年出現下降。

全世界98個國家的情況有所改善,40個國家的情況出現惡化,較上年出現改善的國家的數量達到2004年以來之最。

但恐怖主義依然是一個全球性現象,2018年,71個國家的恐怖活動致死人數至少為一人,這是2002年以來的第二高數字,比2017年多了4個國家。

根據澳大利亞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9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在受恐怖主義影響的國家地圖中,被標記為「非常高」和「高」的18個國家中,有一半來自非洲大陸,其中奈及利亞、索馬利亞、剛果(金)位列前十。恐怖主義給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造成巨大經濟損失,2018年共造成約122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佔全球同類經濟損失的37%。

2019年7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明確表示,非洲正日益成為全球應對恐怖極端主義的「最前線」。根據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的統計,在全球13個曾製造恐怖襲擊,並造成超過100人死亡的極端組織中,有6個主要活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析認為,由於一些非洲國家政局動蕩,加上經濟落後、部族矛盾交織,導致極端勢力乘虛而入。

據2019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TI)顯示,恐怖活動致死人數在2014年達到頂峰之後連續第四年出現下降,自2014年以來,死亡人數從33,555人降至15,952人,降幅為52%。今年是該年度指數發布的第七年,該指數由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編制,提供有關全球恐怖主義趨勢的最全面資源。

2018年,恐怖活動致死總人數下降15%,伊拉克和索馬利亞出現最大降幅,在這之前,ISIL(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在伊拉克遭遇失敗,美國對索馬利亞青年黨(Al-Shabaab)實施了空襲。死亡人數下降也體現在國家得分上,98個國家的情況有所改善,40個國家的情況出現了惡化。較上年出現改善的國家的數量達到2004年以來之最。

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薩赫勒地區為例,經濟落後使得當地走私、人口買賣等犯罪活動猖獗,邊界管理薄弱。塞內加爾國際關係學者加耶·亞比認為,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後,極端分子開始向馬裡和尼日滲透。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北部沙漠地區管控不力,極端勢力藉機站穩腳跟,逐漸把觸手伸向了整個薩赫勒地區。

其中奈及利亞、索馬利亞、剛果(金)位列全球前十。也是非洲國家當中恐怖指數最高的三個國家。

總部位於奈及利亞的恐怖組織「博科聖地」和索馬利亞的青年黨被列為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四大組織之一。

奈及利亞聯合多個非洲國家組成的部隊開展一系列打擊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的行動,在2019年前8個月裡,共擊斃615名恐怖分子。聯合部隊自今年11月初以來展開了新的軍事行動,在馬裡和布吉納法索交界地帶的軍事行動中,繳獲了一批武器、通信設備及車輛。

2002年,一個名叫穆罕穆德·優素福的年輕伊斯蘭傳教士,在位於奈及利亞東北角的博爾諾州首府邁杜古裡,與一群志向相投的伊斯蘭教徒,共同創建了一個以建立原教旨主義伊斯蘭國家為最終目的的組織,起名為「博科聖地」。

博科聖地,英語寫法Boko Haram,在豪薩語中是「禁止西方教育」的意思,鮮明地體現了該組織所信奉的、嚴格的伊斯蘭主義意識形態,也因此,「博科聖地」在當地有「奈及利亞塔利班」之稱。

奈及利亞總統布哈裡曾宣布博科聖地已經滅亡,不僅布哈裡如此宣布,前總統喬納森分別於2009年、2012年、2013年在三次圍剿行動後宣布「已消滅博科聖地大部分主力」,但結果都是「博科聖地」死灰復燃,甚至武器也變得更加精良。

聯合國難民署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奈及利亞東北部,已有超過25萬民眾流離失所,針對平民的激烈襲擊迫使每天有數千人逃亡,當月的襲擊事件使得3萬民眾從奈及利亞東北部逃離進入喀麥隆邊境。

奈及利亞政府的政府腐敗也將為針對「博科聖地」軍事行動的屢戰屢敗買單。去年12月的襲擊發生後,眾議員宣布,將針對總統布哈裡要求調用的、用於對抗「博科聖地」的10億美元的去處展開調查。

這10億美元來自國家的石油收入帳戶,但至今並未落實至軍隊。

據了解,2009年至今,奈及利亞政府已在軍事圍剿活動中花費高達90億美元,大部分來自國家的石油進出口收入。僅2017年1年,就有16.2億美元的花費被用於軍隊,而在油價暴跌引發的經濟衰退之前,2013年,這項開支是24.2億美元。

索馬利亞「青年黨」與「基地」組織的密切聯繫使其恐怖勢力的觸角延伸到更多國家。觀察索馬利亞局勢的一個聯合國組織在報告中說,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全面潰敗後,試圖將索馬利亞作為「新據點」。索馬利亞政府高官強調稱:「『伊斯蘭國』的戰鬥人員正在從中東轉移到非洲,必須加緊採取對策」。

12月21日,在索馬利亞中部的穆杜格州,極端組織索馬利亞「青年黨」用汽車炸彈襲擊了一家酒店,造成至少5人死亡。索馬利亞「青年黨」與蓋達組織關聯密切。數據顯示,2007至2018年間,索馬利亞「青年黨」共製造了1900多起恐襲事件,造成5200多人死亡,近年來還在肯亞等鄰國頻繁製造恐怖襲擊。

在聯合國和非盟支持下,索馬利亞軍隊對「青年黨」的攻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索馬利亞政府從「青年黨」手中收復了南部的下謝貝利地區。

有分析認為,索馬利亞政府對各州的控制能力嚴重不足,令恐怖組織的滲透和發展有機可乘。索馬利亞政府軍存在軍事不足、手段單一、裝備落後和情報缺乏等問題,而西方國家針對索馬利亞問題所採取的軍事手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局勢的動蕩。要根除恐怖主義,除了通過國際合作並藉助外部力量外,關鍵還得靠索馬利亞自身的穩定和發展。

剛果(金)內閣政府於今年重組成功,目前仍處於政權過渡敏感時期,政治緊張局勢持續。剛果(金)仍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2018年8月爆發伊波拉疫情爆發;伊圖裡、北基伍、南基伍等省非法武裝襲擊和民兵組織劫掠事件仍時有發生;南基伍省部族衝突造成數十人死亡;金夏沙和盧本巴希多次發生持械搶劫事件、示威遊行和小規模騷亂。今年也連續發生的東部坦噶尼喀省火車脫軌和基伍湖沉船事故均造成重大傷亡。

此外,該國還存在恐怖主義極端勢力威脅。2017年,該國一武裝組織宣布與國際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結盟,並呼籲支持者前往該地區加入該組織。大湖區國家(蒲隆地、剛果金、盧安達和烏幹達)情報負責人聲稱,「伊斯蘭國」組織打算利用剛果(金)東部動蕩局勢建立一個基地。由於民兵組織以及剛果(金)國防和安全部隊的存在數量不足,這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在剛果金這一地區建立基地提供了便利。儘管已獲得聯合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穩定特派團(MONUSCO)的大力支持,但該國動蕩不安的安全局勢仍然普遍存在。

剛果(金)的安全形勢嚴峻程度不容小覷,挪威難民組織此前曾宣稱剛果(金)的地區衝突比敘利亞更嚴重。甚至聯合國派遣的為安理會採寫人權報告的專家也在中部地區遭到殺害。

面對嚴峻的恐怖主義威脅,非洲國家加強國際合作,在聯合打擊恐怖主義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布吉納法索、查德、馬裡、茅利塔尼亞和尼日於2014年成立了薩赫勒五國集團,以促進該地區反恐合作。隨後,五國還於2017年正式啟動了一支5000人的聯合部隊。法國2014年8月啟動「新月形沙丘」行動,向薩赫勒地區派遣約4000名軍人,與薩赫勒內五國集團的軍隊共同打擊極端主義。德國總理默克爾今年5月訪非時宣布,向布吉納法索和尼日提供總計7600萬歐元的援助。

今年9月,西非經濟共同體領導人共同宣布,為應對該地區不斷惡化的安全局勢,該區域國家承諾在未來五年之內提供10億美元資金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國際社會的人道主義援助也在持續,今年以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已為布吉納法索、馬裡、尼日3國超過260萬人提供了食品和營養援助區。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十佳非洲特種部隊竟然是?
    2019年評選出來的非洲十大最佳特種部隊可以說是非洲最具成就的軍事單位,擁有非凡的戰鬥記錄、訓練和裝備。一個國家的特種部隊通常是刀鋒上的劍刃,被訓練來執行最困難和最具挑戰性的軍事任務。一個國家的特種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SOF)通常被要求在常規軍事單位無法實際應對的情況下達到軍事目標。特種兵的使用,即使是在戰術層面,也會影響戰爭的整體戰略結果。
  • N°004|法國在非洲薩赫勒地區反恐行動中的角色
    2021新年前後,在非洲薩赫勒地區馬裡反恐行動中,5名法國士兵相繼遇襲身亡,法國總統馬克龍再次重申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然而,法國自2013年在該地區開展反恐行動以來,增兵不斷,成效卻難言顯著,甚至有50名士兵罹難,人們不禁質疑反恐行動的有效性、質疑法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 全球軍隊誰家強?美媒:排名不可靠 打一仗才能見分曉
    參考消息網3月22日報導美國「偵察勇士」網站3月17日發表題為《世界最強大的25支軍隊》的報導稱,也許打一場全面的戰爭才能真正比出軍事實力的高低,但有幸的是,世界最近沒有很多這樣的機會。儘管南海局勢緊張、烏克蘭槍聲不斷和中東代理戰爭遍地硝煙,但單一民族國家之間的衝突基本上都讓位給了維和使命和反恐戰爭。
  • 衣索比亞:最具經濟活力的「非洲之角」
    在2019年9月初召開的非洲四國農業投資促進活動中,來自衣索比亞的項目官員介紹了該國的營商環境和投資機會。為何投資埃塞爾比亞潛力巨大?本文將揭曉答案。對於投資者最關心的政治風險問題,衣索比亞官員自信地稱,該國政局穩定,政府盡責。在此基礎上,該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已成為非洲最具經濟活力的國家之一。
  • 博科聖地 -- 這應該是非洲最囂張的恐怖組織...
    當局直接處決Yusuf的行為讓他們走向極端,2011年之後,博科聖地正式成為了一個極端恐怖組織,開始大肆在奈及利亞進行恐怖襲擊。  前面說了,在Yusuf死後博科聖地分裂,當時有不少成員人跑到蓋達組織效力。 當新領袖整合博科聖地後,這些人從蓋達組織「鍍金」回來,也將蓋達組織的恐怖襲擊手段帶到了奈及利亞。
  • 劉中偉:美國川普政府非洲政策的特點、內容與走向
    2019年4月,川普的女兒兼白宮高級顧問伊萬卡也訪問了衣索比亞和象牙海岸。2020年2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開啟了為期六天的非洲之行,先後訪問了塞內加爾、安哥拉和衣索比亞三國,推銷美國的非洲政策。二是以戰略「標新」掩飾其投入不足。
  • 【趣味地理】210910——「非洲的新加坡」 | 吉布地
    在過去10年,特別是在2008年亞丁灣海域成為國際焦點以後,吉布地在港口、油氣碼頭、自由貿易區等方面吸引了包括來自中國、海灣國家和美國的約40億美元投資(相當于吉布提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在這些資金的幫助下,吉布地的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不斷擴建,使其經濟保持了年均4%的增長速度。
  • 2019年《全球軍事支出趨勢》報告(全文)
    2019年全球前15名軍費支出國與2018年持平,但最高軍費支出者的排名出現了一些重大變化(見表1)。2019年,前15個國家共支出15530億美元,佔全球軍費支出的81%。據估算,2019年非洲的軍費開支為412億美元,佔全球軍費總額的2.1%(見表2)。2019年的支出邊際增長是五年來非洲軍費首次增長。儘管2015-18年度的軍費開支有所下降,但其他年份的軍費開支增長意味著2010-19年度非洲軍費開支總額增長了17%。據估計,2019年北非國家的軍費總額為235億美元,佔非洲軍費總額的57%。
  • 非洲最奇特國家,把首都建在距本土300裡的島上,靠石油一夜暴富
    其中,靠石油一夜暴富的非洲小國赤道幾內亞(下文簡稱「赤幾」),無疑是典型「案例」。赤幾獨立伊始,馬西埃·恩圭馬出任總統並實行極為殘暴的統治,由此使赤幾成為當時非洲最黑暗的國家之一。馬西埃·恩圭馬的暴行激起強烈的抵抗,1979年8月,侄兒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發動軍事政變將他推翻,不久又將其處決。政變成功後,小恩圭馬自封為總統,並一直連任至今,是非洲目前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家首腦。平心而論,赤幾境內的資源相當豐富,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
  • 25年來最慘烈的一天——美軍「綠色貝雷帽」小分隊在非洲差點全軍覆沒
    隨著這兩年ISIS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逐步被擊潰,窮途末路的ISIS轉進非洲,其分支「大撒哈拉組織」、「馬格里布蓋達組織」、「博科聖地」等極端恐怖組織
  • 世界幸福指數排名,中國位居?
    根據這份最新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丹麥、冰島、瑞士和芬蘭緊隨挪威之後,進入世界最幸福國家的前五名,而中非共和國排在這個有155個國家的名單上的最後
  • 2018年,全球反恐面臨哪些新挑戰?
    打擊「伊斯蘭國」(IS)等極端、恐怖組織的鬥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勝利。在慶祝勝利的同時,進入2018年後,國際社會在反恐領域仍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新挑戰和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新一波狂潮向全球擴散  在IS被擊潰的形勢下,新一波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狂潮正從中東向全球外溢和擴散。從世界各地來到中東進行「聖戰」的人員紛紛回流,對各國的安全和穩定形成嚴重威脅。比如,突尼西亞有7000多人在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等地進行「聖戰」,不少人已陸續回國。
  • 「全球反恐戰爭」二十年:成功的失敗
    首先,擊斃了「基地」(Al-Qaeda)組織創始人、「9.11」襲擊策劃者本.拉登(Usama bin Ladin,2011年5月2日,巴基斯坦),重創了「基地」組織(雖然該組織的主要框架其實是被從「基地」中分裂出來的「伊斯蘭國」重創的);其次,據信擊斃了「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2019年10月27日,敘利亞),將這個後起跨國恐怖組織從一度佔領的所有城鎮中驅逐出去
  • 出生於非洲哪一個國家,你會更幸運一點兒?
    排名最前面的有一個叫赤道幾內亞,憑藉著石油的開採,其人均GDP最高時超過了2萬美元。但倘若你也認為它會像塞席爾、模里西斯那樣是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你就大錯特錯了。在這裡,如果你出生在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家裡,很可能會過著小康的生活,畢竟,這個國家的人均GDP超過了8000美元。
  • 給黑人美顏,四卡四待,這款中國手機如何做到非洲之王?
    2003年,波導手機曾經以國內1175萬臺的年銷量打敗所有品牌,成為國內手機一哥。但曾經的行業第一,如今還是銷聲匿跡了。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波導,而是另一個與波導有極深淵源的品牌——傳音TECNO。這個國內大部分人聽都沒聽過的品牌,由波導的前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竺兆江創立,如今佔據了整個非洲手機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成為非洲人家喻戶曉的手機品牌,業內稱其為「非洲之王」。
  • 失控的非洲大戰:又現種族屠殺,衣索比亞內戰何去何從?
    今年11月開始,非洲第二大國衣索比亞正爆發慘烈的,正急速『南斯拉夫化』!」憲政摩擦引爆成種族內戰的非洲第二大國衣索比亞,目前北方國土正爆發極為慘烈的「提格雷戰爭」。由獲得2019諾貝爾和平獎的總理阿比(Abiy Ahmed)所統御的聯邦軍,正與驍勇好戰、曾為舊獨裁政府統治精英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進行廝殺。
  • 和平航空接收非洲大陸首架E2飛機
    和平航空是E2在非洲的啟動用戶。他們選購的這款飛機是同級別機型中最新、最高效、最舒適的飛機;同時他們還選配了巴航工業極具創新性的高級交錯式座椅設計,成為擁有這款配置機型的全球啟動用戶。本次交付的飛機是和平航空13架 E195-E2確認定單中的首架,此外還有2019年3月宣布的17架飛機的購買權,以及2019年11月在杜拜航展上宣布的由購買權轉化而來的3架確認定單,協議總價值將達到22億美元。飛機以舒適的雙艙布局配置,共設124個座位。
  • 美國陸軍戰略專家:見證我的學生們成為帝國戰士
    西點軍校前歷史系講師、美國陸軍戰略專家丹尼·史朱爾森2019年11月9日在美國「沙龍」網站刊發文章:《見證我的學生們成為美利堅的帝國戰士》當時,9·11恐襲事件還沒有發生,美國還沒有發動一系列「反恐」復仇戰爭,常駐西點軍校的絕大多數軍官右臂上都還沒有佩戴這種臂章。
  • 從埃塞前駐華大使之死看非洲安全問題
    梅斯芬於2011—2017年任埃塞駐華大使。他為促進埃塞與中國的友好合作,做了大量有益的事。對於他的不幸,許多中國外交界人士和熟知他的中國人,都表示了哀悼之意和惋惜之情。這個不幸事件,也從另一側面反映出非洲一段時期以來的安全形勢。也許是個巧合,2020年年底,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發表了題為《2021年值得關注的10個衝突》的文章。
  • 港媒:蘇丹政變 非洲陷入新一輪動蕩期
    2019年4月11日,蘇丹軍方發動政變,推翻了執政30年的前總統巴希爾,並組建過渡軍事委員會,宣布全國進入三個月的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