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由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白朗寧自動步槍(Browning Automatic Rifle英文簡稱:BAR)。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參戰後發現,在歐洲大陸環境惡劣的塹壕戰中,他們缺乏密集的火力。1917年由武器設計師約翰·白朗寧設計的一種可半自動或全自動步槍很快被軍方選中,迅速投產,並被軍方正式命名編號為M1918,白朗寧自動步槍雖名為自動步槍但在使用時卻往往作為輕機槍。
名稱:M1918自動步槍
製造商:約翰·白朗寧
生產年限:1918年
口徑:中口徑
發射性能:自動槍枝
參戰情況:一戰,二戰
口徑:7.62毫米
全槍長:1,194毫米
全槍重:7.25千克
彈匣容彈量:20發
戰鬥射速:650發/分
有效射程:1,500米
白朗寧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原理,發射.30-06步槍子彈,由20發可拆卸彈匣供彈。槍管膛口安裝圓柱形消焰器。機匣用一整塊鋼加工而成,所以外觀上顯得粗壯結實,拉機柄位於機匣左側。美國軍隊評價它是在任何情況下很少發生故障。雖然原來是設計為單兵自動步槍,可由單兵攜行行進間射擊,提供火力支援。但是由於它的重量(全重7.5公斤)不方便攜行,並且發射大威力步槍子彈的後坐力使全自動射擊時難於控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