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P把可持續發展概念介紹到中國——專訪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徐浩良

2021-03-02 瞭望東方周刊

評價中國,主要看是放大問題還是放大成就。用英文講就是,看這杯水是半滿的還是半空的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蘆垚/四川成都報導

自199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以下簡稱「UNDP」)推出人類發展指數以來,中國首次邁入了「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的行列,在187個國家中列第91位。

2014年10月23日,在中國(成都)國際防災·減災論壇上,UNDP發布了《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聯合國助理秘書長、UNDP助理署長兼亞太局局長徐浩良特別指出了報告的以上亮點。

UNDP每年都會推出各國人類發展指數的最新結果和排名。2014年的報告,除了推出年度排名,對各國的發展能力作出靜態評價之外,還引入了兩個新概念,關注動態的可持續能力。

這兩個概念,一是脆弱性,一是抗逆力。前者是指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後者則是指鞏固和保持發展成果的能力。

2015年是聯合國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截止日期。這意味著,新的發展議程已迫在眉睫。因此,今年UNDP的年度報告可能會對聯合國的未來政策制定有著特殊影響。報告甚至明確建議,「2015年後發展議程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盡力減少貧困和降低能使人們陷入貧困的脆弱性,消除極端貧困不僅要朝『零貧困』努力,還要守住減貧成果」。

徐浩良是此次發布會上UNDP的最高級別官員,也是非中國政府委派的在聯合國任職級別最高的中國籍官員。《瞭望東方周刊》對其進行了專訪。

提供社會保障能力與國家貧富無關

《瞭望東方周刊》:此次報告為什麼要特別關注脆弱性和抗逆性?

徐浩良:目前,全球約有12億人每天的生活成本不超過1.25美元。如果按照UNDP最新發布的多維貧困指數衡量,目前僅在91個指數覆蓋的國家中,就有近15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儘管貧困總人口正在減少,但很多脫貧者重新返貧。現在,仍有近8億人一旦遭受衝擊便會面臨重新陷入貧困的風險。

就中國來說,以每天1.25美元的極端貧困線標準計,截至2009年,有1.5億貧困人口;以每天2美元的中度貧困線標準計,有3.5億貧困人口。中國既要想辦法幫助1.5億人脫貧,也要保障在1.25美元和2美元之間的2億人不會重陷極端貧困。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必須加強教育和衛生保障的投入。這兩方面對人口的長遠發展影響深遠。

《瞭望東方周刊》:報告提出一個觀點,社會保障政策和經濟發展水平並沒有完全對應的關係,並不是只有富裕國家才有能力負擔社會保障或普遍的基本服務。

徐浩良:報告對一組收入水平和政府體制各不相同的國家進行了對比分析,這些國家有的剛開始推廣這些政策,有的已經全面實施了這些政策。它們不僅有傳統福利國家(如丹麥、挪威和瑞典),還包括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如韓國)和發展中國家(如哥斯大黎加)。這些國家在其人均GDP低於當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時,就已經開始採取完善的社會保障措施。

報告提出了一個數據:為全球貧困人口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福利所需的金額,僅佔全球GDP的不到2%。在12個低收入的非洲和亞洲國家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所需成本佔各國GDP的比例參差不齊,從布吉納法索的10%左右到印度的不到4%。

只要低收入國家重新分配資金,提高國內資源的利用率,並獲得全球募捐,就可以負擔基本社會保障方案。

只從收入看發展水平很有局限。我們從1990年就開始推廣人類發展的概念,強調要綜合看待人類發展水平。

去年李源潮副主席會見海倫·克拉克(UNDP署長)時說,UNDP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介紹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我們從1979年開始在中國工作,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不斷跟中國政府探討、交流和推廣這些概念。

中國是半滿的還是半空的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還從外界學習了哪些經驗?

徐浩良:之所以強調教育等保障政策,是因為不能簡單提供資金,使貧困人口產生依賴性,而是要提高他們及其後代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比如在巴西,當地政府支持的是有條件的現金轉移。以前,政府只是給貧困人口一筆錢希望幫助他們脫貧,但這並不能保證受助者確實把錢用來給孩子上學。現在巴西政府明確提出,要滿足讓孩子受教育的條件,才給這些家庭資金支持。

中國也在學習這方面的經驗。除了醫療保障政策,中國在做的很多事情都與此有關。不僅是政府,一些民間機構、社會組織也在做類似的事情,比如給孩子提供午餐。

《瞭望東方周刊》:今年的報告指出中國已經邁入了「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的行列,你如何評價中國的發展?

徐浩良:我1995年進入聯合國工作,後來因為涉及美國稅收問題,聯合國要求我放棄美國綠卡。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難以做到的。但我認為中國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所以就放棄了綠卡。我想,如果在聯合國工作不下去,回中國找工作就行了。

評價中國,主要看是放大問題還是放大成就。用英文講就是,看這杯水是半滿的還是半空的。

從報告涉及的社會保障政策看,中國近幾年做得不錯,但還可以繼續加大投入。2013年醫療健康支出佔到GDP的5.57%,而教育投入在2012年時佔GDP4.28%左右,這二者和發達國家還有距離。但中國體量太大,要從整體上進行一定水平的全覆蓋需要一個過程。

中國在聯合國官員人數總體偏少

《瞭望東方周刊》:你進入聯合國工作已經20年了,這20年也是中國國力和國際地位發生劇變的一段時間,這期間中國人在聯合國的任職情況有何變化?


徐浩良:我大學本科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系,在國內高校工作了幾年後去美國留學,先後讀了管理和國際關係。1993年,我在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讀書時,在UNDP一個部門找到了一個實習崗位。實習結束後,我獲得了一份15天的聘用合同,之後續了15天,後來又延長到30天,再延長到3個月。通過不斷續籤短期合同,逐漸在聯合國站住了腳。直到1995年4月,我獲得了一份駐哈薩克斯坦的合同,為期兩年。

當時這個領域的中國人非常少,現在哥大國際關係學院中國學生非常多,我們招的實習生中中國學生也非常多。

但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官員人數總體偏少,在聯合國秘書處職員中只佔1%左右,約350人,其中一半是職業官員。這其中只有極少數職務較高的,能夠達到局級、副局級的。

作為聯合國僱員,我們代表聯合國的利益。但一個人的思想意識與其成長經歷不可能完全分開。因此,很多發達國家都在資助本國年輕人去聯合國工作。

目前在聯合國秘書處有關政治問題、人道主義問題、維和問題等核心部門的高級職位上,幾乎沒有中國官員,這不反映中國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的地位和影響不靠僱員人數和職位來反映,但如果中國官員人數較多,也體現了發展成就和軟實力。

中國要考慮採取一些措施,讓更多中國人加入聯合國工作,爭取到更高的職務。但這也需要一個過程。我從最低級的僱員走到除了政治任命外的最高職務,花了15年,按常規來講是非常快了。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如何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徐浩良:今年7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其中顯示中國2010~2012年提供的國際援助達到143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每年的對外援助資金基本相當於UNDP每年在全世界的項目資金。

但是,中國的對外援助大多是通過雙邊合作,這使外界抱有一些成見。

因此,我們正在和商務部等其他中國政府部門合作,幫助中國搞南南合作,通過三邊合作,提高我們的附加值,提高有效性。

比如,我們一起在柬埔寨搞了一個木薯生產項目,提高木薯質量,增加外匯收入。以前中國援助就是提供人員培訓,但對培訓需求和培訓後續跟蹤做不到位,因為沒有人手。但我們在那裡有辦公室和工作人員,可以持續跟蹤,這樣就能提高項目的有效性。

中國完全有能力通過雙邊做很多事情,但是輔以多邊的形式,對國際聲譽的提高肯定有幫助。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逝世 他曾這樣說中國
    加利1992年至1996年擔任聯合國第六任秘書長,生前曾多次訪華。今年1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埃及時,還會見了加利等10名獲得「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的友好人士。這位中國的「老朋友」生前多次接受新華社專訪,講述他眼中的中國印象、中國發展以及中國與世界。
  • 工程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慶祝首個世界工程日
    作為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中國工程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向國內公眾,特別是工程界和科技界宣介這一工程領域的大事。文章介紹了「世界工程日」設立的背景與過程,闡述了節日的設立對於加速全球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表明了我國工程界將與國際工程界攜手並肩、共同致力於工程能力提升與工程人才全球流動的發展決心。
  • WHO偏袒中國?聯合國秘書長正面回應
    自2017年1月就職以來,古特雷斯及他所領導的聯合國遇到了很多挑戰。先是唐納·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隨後是大國間摩擦的不斷升級,難民危機以及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他希望全球各國能夠在世衛組織的帶領下對抗新冠疫情,並且希望歐盟能夠在全球多邊主義框架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聯合國終於決定,3大國際機構落地中國,秘書長兩字總結:值得
    可以說無論是聯合國還是加入聯合國組織的國家,有關於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世人的心。近日,聯合國又做出了一系列引起全世界震驚的決定,那就是將3大國際機構落地在中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就向世界人民展現出了中國政府臨危不亂應變能力和控制能力,14億中國人民隨著政府的一聲令下就做到足不出戶,待命家中,統一調配,可以說中國給自己和世界的抗疫鬥爭都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 聯合國秘書長提出未來反恐工作的五大任務
    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在反恐中發揮領導作用人民網聯合國7月10日電 (記者 李涼)7月10日,聯合國虛擬反恐周期間舉辦「疫情之後會員國的反恐優先任務與協調」專題會議,聯合國反恐事務副秘書長沃倫科夫主持會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出席並做重點發言。張軍表示,在疫情期間及疫情之後,進一步弘揚多邊主義對反恐努力至關重要。
  • 聯合國副秘書長叛逃記
    聯合國秘書長,從來不由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人擔任,但常任理事國的人可以擔任副秘書長,協助秘書長工作。在聯合國眾多的副秘書長中,最轟動的一個要數蘇聯外交官阿爾卡季·尼古拉耶維奇·謝夫欽柯了。聯合國總部20世紀60年代,謝夫欽柯被派往美國,在蘇聯駐美大使館任職。他終於見識到了美國式的自由、民主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為此傾心不已。1969年,謝夫欽柯開始擔任葛羅米柯的顧問。1972年12月,葛羅米柯把謝夫欽柯叫到他的辦公室裡,態度之親切是以往所極少見到的。「有人向我建議提名你為聯合國副秘書長的候選人,你有什麼想法?你可以考慮一下,明天答覆我。」
  • 【活動】第十三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宣傳啟動啦
    2011年中模首次走進軍隊院校,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成功舉辦第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獲得一致好評。從2004年到2015年,從外交學院到華東理工大學,中模的足跡印遍了大半個中國。今年由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承辦第十三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將有利於擴大中模在華中地區的影響以及在軍隊院校的推廣,也將進一步奠定中模在全國範圍內的領先地位。
  • 聯合國秘書長是怎麼選舉出來的?安理會5大常任理事國權力到底有多大?
    ,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大會、安理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秘書處、國際法院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聯合國秘書長在處理國際問題上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歷屆聯合國秘書長的換屆選舉也一直為各方所關注。
  • 聯合國秘書長:疫情大流行,我們的星球已經崩潰
    人類正面臨著一場毀滅性的疫情,大流行原因在於人類對自然世界發動一場「自殺性」戰爭,這場戰爭正在毀滅我們的星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說我們面臨著一場毀滅性的疫情大流行,全球變暖達到新的高峰,生態退化跌至新的低點,實現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發展全球目標的努力遭遇新的挫折。對於人類和地球來說,現在都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疫情和氣候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門檻前。我們不能回到不平等、不公正和輕率統治地球的舊常態。相反,我們必須走向一條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道路。
  • 用更少的能源點亮世界 ——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亞太區總代表卡偉·扎赫迪
    最近科技的發展,使得新出現的LED照明替代傳統燈具成為可能,2014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便是授予了藍光LED的發明者,足見其影響深遠。那麼,推廣高效照明有著什麼什麼樣的意義呢?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亞太區總代表卡偉·扎赫迪,他表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推廣高效照明,讓人類用更少的能源就可以點亮世界。
  • 趣讀 習大大聯合國首次演講五大亮點揭秘
    從西雅圖到華盛頓一路往東,習近平主席訪美行程已經過半。接下來,他將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並首次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講。在此期間,習大大將闡述中國對國際秩序和格局、全球發展和治理等重大問題的看法和主張,並宣布中方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支持聯合國和多邊主義等方面的重大舉措。對於習大大的聯合國首秀,小編總結了下面的五大亮點,帶你提前掌握!
  • 世界領袖公益經濟:中國寧波桃源書院再發強聲
    2019年8月11日世界領袖前斯洛維尼亞總統聯合國助理秘書長達尼洛·圖爾克、前馬裡總理穆薩·馬拉與世界公益經濟合作組織(WPEO)主席車夫相聚千年學府桃源書院。2019年8月11日下午5點世界領袖前斯洛維尼亞總統聯合國助理秘書長達尼洛·圖爾克、前馬裡總理穆薩·馬拉與世界公益經濟合作組織(WPEO)主席車夫抵達寧波機場,世界領袖公益經濟三百青少年夏令營中班學生在機場獻花,陪同一行有全國三農事業發展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執行主任孫良迎,中國品牌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勇,文化旅遊部培訓中心主任、文化強國基金幹事長張博
  • 探索祖傳家園模式如何解決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祖傳家園
  • 抱歉環環又領舞:一篇專訪讓島內紛紛談「武統」
    臺灣《中國時報》18日稱,大陸啟動大國崛起頂層設計,「面對敵強我弱,臺灣優勢盡失」,林中斌的警語很具分量,蔡英文當局宜早確認臺灣定位,否則臺灣只能走向邊緣化。《中國時報》18日在頭版頭條以「林中斌: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絕對存在」為題,刊出《環球時報》-環球網專訪的主要內容。
  • 任偉中 | ​供銷聯盟必須貼近供銷社發展
    1980年8月考入長沙工程兵學校(現為國防科技大學基礎學院),1983年3月入黨,1983年7月畢業分到新疆部隊工作,曾任團政委、旅政委、師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政委、新疆軍區黨委委員,陸軍大校軍銜,率領部隊圓滿完成邊防施工、戰備訓練、邊境封控、處突維穩等重要任務,先後2次受到胡錦濤主席接見。2011年5月轉業到青島市供銷社工作,2015年12月牽頭髮起全國供銷聯盟,並擔任執行秘書長。
  • 「模擬聯合國」 遠不止「模擬」這麼簡單
    外交學院黨委書記、中國前駐白俄羅斯大使崔啟明這樣概括了「模聯」活動的發展歷程:「2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在模擬聯合國的實踐舞臺上,以人類命運為己任,以世界和平為目標,探討全球熱點議題,培養世界公民意識,擴展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今年的北京國際模擬聯合國大會於5月20日至23日在外交學院舉辦。
  • 緬甸政變軍方二把手與聯合國秘書長緬甸特使線上會晤
    >國防部軍方宣傳處報導,國家行政管委會副主席國防部陸軍司令梭溫副大將與聯合國秘書長緬甸特使進行視頻會議。國家行政管委會副主席國防部陸軍司令梭溫副大將與聯合國秘書長緬甸特使MS.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進行視頻會議。
  • 聯合國秘書長就中美關係罕見發聲,其實「三戰」就在嘴邊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昨天在紐約接受了美國《時代》周刊的採訪,他專門談到了對中美關係的擔憂,他表示:中美之間的這些分裂,尤其是經濟分裂
  • 趙京民:第一個擔任聯合國維和部隊高級指揮官的中國軍人
    此前一周,我在聯合國總部緊張地受領任務、進行工作交接、聽取各業務部門介紹情況。在飛機上,聯合國秘書長、副秘書長、秘書長軍事顧問的叮囑反覆在腦海中出現,尤其是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格諾的話,令我深感此行任務之艱巨——「西撒哈拉特派團面臨複雜的政治環境,當地衝突雙方對特派團履行維和職責經常有抱怨和不滿,維和部隊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嚴重違紀事件,希望你能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良作風帶到任務區,帶好這支隊伍。」一個半月前,我在北京接受了聯合國針對西撒哈拉任務區司令候選人的遠程考核。
  • 一路走好,加利秘書長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就此向媒體發表講話,對加利去世深表悲痛,並對他生前在聯合國的工作和貢獻表示高度肯定。潘基文秘書長隨後向媒體宣讀聲明,對加利逝世深表難過。    潘基文說,「已故秘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生前是為他的祖國埃及服務的一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他同時是一個著名的國際法學者,通過其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力量,引導聯合國走過了其歷史上最為動蕩和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之一,並在隨後的幾年裡領導了法語國家組織。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在他的主持下,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急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