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 |馬紹爾群島核輻射 超過車諾比10倍!

2021-02-07 全媒體大開講

互動馬紹爾群島核輻射  超過車諾比10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4個無人居住的島嶼上測試了土壤樣本,這些地方的核輻射濃度,竟然高於發生核洩漏事故的日本福島和烏克蘭車諾比。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6日報導,自從在日本廣島和長崎丟下原子彈結束「二戰」後,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至少65次核試驗。幾十年後,科學家從馬紹爾群島採集土壤樣本,對核輻射物質進行測定。他們發現有些島嶼的核輻射強度是福島的10到1000倍,是車諾比禁區的10倍。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表示,這次採集土壤樣本的比基尼環礁與埃內韋塔克環礁,在1946年至1958年之間都是核爆中心;2座無人島朗格拉普環礁與烏蒂裡克環礁,則是受到最大值的放射性沉降物影響,後續還需要更大規模地採樣還原輻射物全貌。

馬紹爾群島在1885年成為德國屬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日軍佔領,由日本託管。1944年美軍打下馬紹爾群島,戰後當地成為美國託管地。1979年馬紹爾群島人民公投決定成立自治政府,1986年宣布獨立,成為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1944年被盟軍佔領,聯合國1947年將其交給美國託管。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西北部比基尼和和埃內韋塔克環礁進行23次原子彈和氫彈試爆,隨後將核廢料放置在掩體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稱這種掩體為「某種棺材」。今年5月他與馬紹爾群島總統海尼會面時曾表示,太平洋地區在過去淪為受害者,無論是對當地人的健康與周遭水域的汙染,都相當嚴重。

戰後初期,美軍在當地試爆了60多枚核彈。當時強制撤離附近居民,但數千人還是受到輻射落塵感染,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從1945年7月16日美國作出世界上首次於新墨西哥州三位一體核試驗到1989年底,各國共核試驗了2000多次。其中,美、蘇兩國核試驗次數約佔總數的80%。

美國當年為何會選擇在這裡進行大規模核試驗?美國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為何逃脫了全世界的聲討?馬紹爾群島是否只能聽命於美國?各大擁核國家都有自己的核試驗場,各國在消除核風險對人類的威脅上是否有十足的把握? 

歡迎到全新互動平臺

點擊「發表」發送您的看法!

今晚不見不散!


參與鳳凰衛視中文臺《全媒體大開講》節目互動及話題討論,您的評論觀點將會出現在節目直播滾動屏幕上!

 

互動方式:返回微信公號主界面、點擊右下角進入互動社區,或通過點擊「閱讀原文」均可,您也可以通過語音留言、拍攝視頻或拍攝圖片等方式參與互動。全媒體大開講,有話一起講!


相關焦點

  • 比車諾比核輻射強10倍,這個國家被美國核爆了67次
    提起讓人聞之色變的核災難事故,大家通常想到的是車諾比核電站和福島核電站。
  • 土壤核輻射高達車諾比1000倍:美軍進行了67次核試驗的群島,現狀如何?
    「喝彩城堡」氫彈爆炸(圖片來源:wikipedia)二戰後,美軍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開展了67次核試驗。半個多世紀後,這些曾遭受嚴重核汙染的島嶼,已經安全了嗎?對此,哥倫比亞大學主導了一系列研究,並且得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結論……撰文 | 吳非馬紹爾群島位於澳大利亞與夏威夷群島之間的中太平洋,由29座環礁島群組成。
  • 馬紹爾群島:人間天堂緣何變為地獄?
    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提起讓人聞之色變的核災難事故,大家通常想到的是車諾比核電站和福島核電站。但是在世界上,有一個比車諾比的核輻射還要強10倍的地方,那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1952年11月1日在馬紹爾群島測試第一枚氫彈,天空升起蘑菇雲。圖片來源:美國空軍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1947年,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託管,1986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
  • 美國核轟炸馬紹爾群島67次,2億美元就想了事?本地島民:想得美
    美軍核武器轟炸67次的馬紹爾群島大家說起原子彈,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其實,當今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也被迫遭受了美軍原子彈的轟炸,這一炸就是67次,這個國家正是馬紹爾群島。馬紹爾群島也正是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一個位於中太平洋的地區,周圍由近30個環礁島群和5個小島組成,雖然國土面積並不是很大,卻一直遭受著美國的「霸權主義」。
  • 曾經被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狀如何?
    導語:曾經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如今怎麼樣了?眾所周知,自人類研製出原子彈之後,二戰得以提前結束,避免了當時同盟國軍巨大的人員傷亡,可以說對於人類還是有著非常大貢獻的。然而隨著這款武器出現之後,擁有它的國家自然有恃無恐,而沒有的國家卻非常擔憂甚至恐懼。
  • 馬紹爾群島:人間天堂緣何變成魔鬼地獄,只因為美國的託管……
    提起讓人聞之色變的核災難事故,大家通常想到的是車諾比核電站和福島核電站。在世界上,有一個比車諾比的核輻射還要強10倍的地方,那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於1952年11月1日在馬紹爾群島測試第一枚氫彈時,天空中升起蘑菇雲。(美國空軍)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實驗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
  • 這個太平洋群島比它高1000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宣稱,馬紹爾群島四個環礁島的土壤中含有的核同位素濃度遠遠超過車諾比和福島核電站附近的水平,其中一個島嶼的輻射水平要高出後者1000倍。這項研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美國政府監控馬紹爾群島居民健康狀況及其保證當地居民不會面臨輻射風險的爭論。有些研究人員已經宣布朗格拉普環礁是安全的,但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在某些地區得到更徹底的清理之前,人們不應該回到納恩島和比基尼島所在的朗格拉普環礁。超過600人已經回到了埃內韋塔克環礁(Enewetak)的部分地區,這裡是魯尼特和恩傑比島的所在地。
  • 馬紹爾群島自身難保了,還來噁心中國!
    針對馬紹爾群島政府發表支持臺灣當局的聲明,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也勢不可擋。在今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大約半小時前,馬紹爾群島政府發表了支持臺灣當局的聲明。馬紹爾群島總統批評中方力圖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擴大影響,稱這引起「民主國家」的巨大擔憂。
  • 核試驗貽害馬紹爾群島?美國要求展開調查:6個月內給反饋
    來源:海外網位於馬紹爾群島上的「魯尼特穹頂」(圖源:BBC)海外網12月31日電美媒12月初曾報導,由於美國幾十年來在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進行核試驗,導致目前這個太平洋島國不僅要應對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還要應付一系列由核試驗引發的後果。
  • 馬紹爾群島在哪,美國為何在這裡進行60多次核爆?
    馬紹爾群島在哪呢?菲律賓以東有個北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再往東就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以東數百公裡就是馬紹爾群島。美國唯一的海島州——夏威夷州就位於馬紹爾群島東北方向。馬紹爾群島是個陸地小國,面積只有181.3平方公裡,不過馬紹爾群島的海洋專屬經濟面積區達到213.1萬平方公裡。
  • 被美軍用核武器轟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如今成了啥樣?
    隨後,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長達12年的核試驗,據統計,美國在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進行的核試驗高達67次,扔了67枚核彈,相當於4380枚廣島原子彈的威力。而60多年過去了,這裡的自然環境還沒有恢復,依舊不能居住。1945年7月16日,美國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試驗,代號為「三位一體計劃」,這場實驗選在新墨西哥州的一處沙漠中執行。
  • 馬紹爾群島即將生變,臺灣海峽也迎來例行訓練
    外媒報導指出,倘若大選後雙方席次發生變化,馬紹爾群島可能就要和禿島說分手了。光說馬紹爾群島可能還有人第一時間反應不過來其實馬紹爾群島僅就名氣來說也是太平洋諸島國裡「聲名遠揚」的一個國家了 說起這馬紹爾群島,其實對太平洋戰爭比較熟悉的小同志
  • 被美軍核武器轟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如今環境變啥樣了?
    馬紹爾群島,它是一漂洋在海中的島嶼,不幸被美國選中了。該島嶼經歷了許多次的被侵略,從1885年被德國侵佔,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又被日本侵佔,1944年,又到了美國手裡,這長達百年的時間裡馬紹爾群島都失去了自由,二戰後,美國開始在該島嶼上進行長達幾十年的軍事試驗。
  • 核輻射可留存多少年?比基尼環礁為何在1997年就已經符合居住標準?
    原子彈攻擊過後的廣島長崎兩市遭到了嚴重損毀,尤其是廣島市,市區內幾乎看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築物,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這座城市夷為平地,更為嚴重的是,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核輻射,會留存在爆炸點四周大範圍的土壤中,這種核輻射比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更為可怕,會持續對附近的一切生物體產生輻射傷害,最長可持續百年之久,在這段時間內核爆炸的區域內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
  •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年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這是詩人辛棄疾筆下的美好場景如今因為水質變差、汙染嚴重我們很難再聽到這樣的聲音車諾比的雨蛙卻很多它們的顏色比正常的蛙暗淡不少因為核輻射的原因適應性強的他們根據惡劣的壞境改變了自己的色素
  • 比基尼背後的血腥秘密:美軍12年用67枚核彈毀滅一個民族,核輻射人體實驗危害至今
    從1946年到1958年間,馬紹爾群島就遭受了多達67次的美國核試驗。當時為了獲取人體輻射數據,美軍甚至不惜讓居民暴露在核輻射的環境下,以此開展核輻射對人體短期及長期影響的研究。1978年,美國的科學家在比基尼人身上檢測到,島上的居民光是銫-137就超過人體能負擔的11倍。
  • 都是核輻射,為什麼車諾比至今荒蕪,而日本卻數月就能住人
    很多人都知道核武器是如今殺傷力最強的武器,它讓人害怕,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它能產生原子聚變或裂變釋放巨大能力,造成極大破壞,還有一點是因為在爆炸之後,它還會形成「核輻射」進行汙染。1986年4月26日,人類史上第一次最慘痛的「車諾比事故」發生,它的影響可謂曠日持久,直到今天事發地還有很大的核汙染。其實對於這個很多人都懷疑,同樣是核汙染,為什麼最開始投放到日本的兩顆原子彈結束到今天,兩座被轟炸的城市卻可以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