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倒了, 吻還在

2021-02-23 感受不同


來源:冰檸薄荷味   作者名字未找到。 本文發表時間是2014年,為保證文章的完整,轉載時時間未作修改——編者

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國民可以自由前往西柏林,標誌著存在了28年的柏林圍牆在精神層面的倒塌。次年,德國人開始推倒柏林圍牆,走向統一。仿佛是一顆星球在太空爆炸,主體不復存在,而碎片卻在時空飛行。25年來,歷史尚未走遠,博物館和書店細心收集著翻牆人和牆裡的故事,牆和碎片則成為了藝術創作的畫板

飛越柏林圍牆:查理檢查哨博物館

沙包,崗亭,持槍軍人,美國國旗,「你即將離開美國佔領區」的大字警示牌……在腓德烈大街上走著,驀然撞見這一幕,我一陣恍惚。面對那名穿著軍服、手持印章的「軍人」,我毫不猶豫地掏出護照和5歐元「通行費」,看著他啪啪啪給我蓋上8個放行章——分別來自英國、東德、蘇聯、美國、美軍、法軍,還有檢查哨和兩德統一紀念章——鬆了一口氣,過關了。

這裡是柏林圍牆最著名的檢察站查理檢查哨,通了關,我徑直走進博物館,穿越回數十年前的東德。1961年至1989年,約5000人成功穿過柏林圍牆逃到西徳。根據波茨坦當代歷史中心的官方數據,136人死於潛逃失敗,而民間研究組織的數據遠高於此。

一堵柏林圍牆激發出無限的潛能,把東德人逼成自學成才的發明家。機修工Hans Strelczyk和泥瓦匠Gunter Wetzel把一個舊丙烷汽缸做成熱氣球引擎,他們的妻子用帆布和床單縫製出大氣囊。1979年9月16日,這兩對夫婦帶著他們的4個孩子,成功飄上8000英尺高空,飄到牆的那一邊。1963年,雜技演員Horst Klein在一段廢棄的高壓電纜上徒手攀爬,最終筋疲力盡鬆手時,掉在了西柏林境內。20年後,這個創意被更大膽地複製。Michael Becker和Holger Bethke爬上一棟5層建築,向西柏林射去一支綁著釣魚絲的箭,西邊的搭檔拔下箭,順藤摸瓜,把釣魚絲連著的鋼索拉過去,緊緊纏上一座煙囪。然後,兩人搭上溜索,以比雜技演員輕鬆得多的方式逃出生天。

除了天空,通往自由的途徑還有地下。在諸多通往西柏林的隧道中,有一條著名的「長者隧道」,以一名81歲老人為首的長者花16天時間,挖出一條長160英尺、高6英尺的隧道。這條隧道特別高,因為老人們想要「帶著我們的妻子,舒服地、昂首挺胸地走向自由」。還有自造潛艇漂流波羅的海的,給風箏裝上汽車馬達的……

東德製造的國民車「衛星」(Trabant,暱稱Trabi)是使用率最高的逃亡工具之一,藏著後備廂太容易被查出,逃亡者因而蜷縮進高溫狹窄的發動機艙,甚至是更狹小的中控臺。成功和失敗的逃亡故事早已一再被媒體講述,但當我看到那具蜷曲在汽車裡的人體模型時,還是被深深觸動了,不由自主地想像置身其中會是怎樣的感受。再多的圖片和文字,都抵不過這一個真實還原的場景。博物館裡不允許拍照,我用半天時間把展覽細細看下來,仿佛看了一部超長紀錄片,近乎虛脫。那不是史書裡沒有感情色彩的記載,是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

柏林圍牆建起僅一年後,社會活動家Rainer Hildebrandt就開始在一間小公寓開辦關於柏林圍牆的展覽,1963年搬到現在的位置。透過博物館一扇小小的窗戶,西徳人能直接看到日常通關活動,成功翻牆的東德人也來此現身說法,幫助後來者制定實用翻牆方案。熱氣球、挖隧道的鋤頭、「衛星」車,他們的翻牆工具都為博物館收藏,如今每年向接近100萬名觀眾講述牆的故事。查理檢查哨的崗亭拆除後被盟軍博物館收藏,現在的崗亭為後來仿造。

「牆裡」的生活:東德博物館

155公裡長、3.6米高的水泥牆,66.5公裡長的電網,302座瞭望塔,西柏林位於東德境內,柏林圍牆是把西柏林包圍起來的牆,但對於想要翻牆的東德人來說,他們才是生活在高牆裡的人。牆裡的生活如何?答案在東德博物館裡,這裡有東德人的糧票、旅遊券、政府分配的房屋、他們愛聽的流行歌曲乃至被政治警察監控的場面。生活也不全是灰色的,至少,在他們到沙灘上曬天體浴時是金色的。

東德博物館位於柏林市中心菩提樹下大街,臨近博物館島,但並非公立博物館。民族志學者Peter Kenzelmann到訪柏林時,想找一座東德博物館,卻被告知「不存在」。於是他找到文化經理人Robert Rückel,設計了德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面展示東德生活的博物館,以東德的德文簡稱DDR(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Demokratische Republik)命名,於2006年7月15日開始展出。它迅速成為柏林最多訪客的博物館之一,運作經費全部來自門票,還於2008年被提名為歐洲年度博物館。

東德博物館不是一家「玻璃櫃展示+文字說明」式的老套博物館,沒有「禁止拍照」、「請勿觸摸」等標識,反而鼓勵觀眾「動手動腳」。主體展示區是幾排抽屜式柜子,觀眾像參加尋寶遊戲一樣拉開抽屜、翻起蓋板,發現藏在柜子裡的展品乃至播放歷史資料的小電視。在樣板房裡,幾個少年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打電話——電話機是東德的產品,真的能撥通!只是那些孩子一直佔著電話,我沒機會聽聽電話那頭講什麼,大概是德語錄音。在體育區,能玩桌面足球「東德 VS 西德」;在文娛區,能聽東德最紅的流行樂隊歌曲;在生活區,能把腳塞進電暖鞋;當然,我沒有忘記坐進「衛星」小轎車去把把方向盤,到監聽室客串一下秘密警察史塔西。

照搬蘇聯模式的東德也有農業合作社,有糧票、旅遊券,給全民安排工作、分配房子。自由德國商會給人們提供旅行券,低收入的工人參加商會組織的旅行團只需支付1/3的食宿費,已成家的也能優先獲得旅行券。車子比房子票子券子更緊缺,人民可以訂購Trabant,但要輪候十幾年汽車才到手!雖然東德對資本主義國家全面封鎖,還是設立了少數商店,專門出售「舶來品」,這些商品自然十分搶手,甚至有了黑市交易價。經歷過計劃經濟年代的中國人,來到東德博物館大概會百感交集吧。而作為80後,最讓我有代入感的是「藍領巾」,這是東德的少先隊「自由德國少年」的標誌,他們的隊旗、隊服、徽章和領巾都是藍色的。

「東德並非僅僅是意識形態和權力的產物,對於數百萬東德人民來說,這是他們的生活。」博物館主頁有這樣一句話。這裡呈現的,既有物資緊缺的苦惱,也有享受生活和假期的快樂。關於天體浴的區域無疑是博物館最有趣的角落。從老照片和電視錄像可見,無論是曬日光浴、打排球,還是排隊買雪糕,海邊沒有一個人穿衣服。博物館還擺設了立體模型,直接重現當年景象。「我的東德朋友就是這樣!」跟我一起看展覽的柏林姑娘莎拉說,她曾經跟幾個東德朋友一起去海邊,發現只有自己換上了泳衣,朋友們坦然脫光,她頓時覺得,穿著泳衣的自己才是怪人!這與東德開放的性教育不無關係。從八年級(約14歲)起,性教育成為必修課。法律允許非婚生育,從1972年起,16歲以上女性能領到免費避孕藥,懷孕3個月內做流產手術也是免費的。

莎拉在慕尼黑出生,在柏林上大學,住在從前的東柏林,雖然已統一多年,這裡的物價仍然比慕尼黑和巴黎、倫敦等西歐首都便宜得多,是藝術青年的天堂。莎拉說,她跟不少東德朋友交流過,覺得他們從前的生活也不是那麼糟,這一看法在東德博物館得到印證。「我覺得那些潛逃的人主要是想跟家人和愛人團聚。」而我的另一位德國朋友雅絲敏說,有些人拼死逃到西德,發現西德沒有想像中的美好。罕為人知的是,每年也有數千人從西徳移居東德。據西徳政府調查,其動機大多很平凡:跟在西徳的家人失和,原本住在東德的思念故鄉……西德未必是天堂,東德也不見得是地獄。東德一度擁有東歐最高的工業產值和生活水準,曾位列世界十大發達工業國家之列。假使沒有柏林圍牆,或許就沒有那麼多人想翻牆。

牆倒了,吻還在:東邊畫廊

1989年1月,東德領導人昂納克說,柏林圍牆將繼續存在50年、甚至是100年。同年,柏林圍牆倒塌。東德人潮水般湧入西柏林,來自21個國家的118位藝術家也來到柏林,在磨房街一段牆上作畫。早在西柏林時期,塗鴉就已十分盛行,這場集體創作將塗鴉提升至「自由之象徵」的高度,全長1.3公裡的東邊畫廊也成為殘存的柏林圍牆中最著名的一段。

102幅作品裡,許多畫面與牆直接相關:牆的那一邊是朝陽,大手託起翻牆的腳,把牆撞開的「衛星」轎車,站在牆頭的佛陀……既然來自五湖四海,難免有人「夾帶私貨」,日本藝術家畫了富士山日出,大書「通往日本佔領區之路」——眾所周知,戰後柏林只有蘇、美、英、法佔領區,此畫意圖如此直白,筆法又單調如印刷宣傳品,在芸芸作品中顯得十分突兀。

真正有藝術生命力的作品,或許創作意圖確有所指,卻能引發更廣泛的聯想和共鳴,比如那幅著名的《兄弟之吻》。1979年,為慶祝東德建立30周年,「蘇聯老大哥」勃列日涅夫訪問東德,與戰友昂納克擁抱親吻;而它為共產主義以外的世界所知是在11年後,莫斯科藝術家迪米特裡·弗魯貝爾根據歷史照片,將其繪製在殘存的柏林圍牆上。畫面上下各有一行俄文字母,分別為「上帝助我存活」和「在這致命之愛中」,弗魯貝爾的創作幾乎是臨摹照片,但大概因為這些文字,人們從濃濃的政治形象中讀出了愛,上帝之愛,凡人之愛。如今《兄弟之吻》被廣泛複製於明信片、紀念杯、海報上,也衍生出許多新版本,如歐巴馬和普京、南北韓、蘇格蘭和英格蘭……而更多的作品並無明確指向,或歌頌和平,「No more war, no more wall」,或不留隻字,任由觀眾解讀。

許多畫作上寫著1990-2009,這是東邊畫廊再創作的時間。嚴寒酷暑、日曬雨淋、大氣汙染和灰土,還有汪達爾族合力摧殘著這片露天畫板,牆上作品岌岌可危,更有開發商摩拳擦掌,想要在此開發公園和住宅區。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之際,藝術家卡尼·阿拉維召集當年的創作者,進行規模浩大的修繕工程:去除原有的創作,原樣重繪,最後噴上一層防塗鴉油漆。這樣的再創作引起爭議,有歷史學者認為,藝術家不可能找回當年的創作情緒,抹掉塗鴉的同時也抹掉了歷史。弗魯貝爾也是反對的一方,但他還是回到柏林重繪了《兄弟之吻》。如今,新作上又有了「I love you」和更多難以辨識的塗鴉。國內藝術家當年沒有參與創作,但國人還是在牆上留下印跡,有被撕掉一半的《人日》海外版,頭版頭條新聞為《與災區人民在一起》,報紙又被塗鴉覆蓋,也有寫於2010年9月22日的「中秋快樂」。是創作還是破壞,是藝術還是垃圾?誰有權在牆上創作,誰又有資格回答?

沿著牆一直走到盡頭,繞到牆背後,幾米開外就是施普雷河。這裡是當年的「死亡地帶」,自然屏障讓越境的難度翻倍,牆的那一邊,西柏林人在牆上激情創作,牆的這一邊,東德人卻不可觸及,那一邊色彩繽紛,這一邊只有空白的牆面與牆頭的鐵絲網。所謂東邊畫廊,只因它屬於柏林圍牆東段,而不是來自東柏林的繪畫。這是一個明媚的秋日下午,一些年輕人躺在河邊的草坪上野餐,彈奏吉他,享受和煦的陽光,「死亡地帶」的氣息已遠去。

真假碎片:柏林故事書店

1990年6月13日,東德軍方開始機械推倒柏林圍牆。但在此之前,柏林人就已自發拆除柏林圍牆。他們用錘子和鑿把牆敲開多個洞口,也鑿下些碎片作為紀念品,得到個「啄木鳥」的外號。許多碎片被贈送給全球博物館、大學、政府機構、公眾空間甚至是企業和酒店,有記錄的「留洋」碎片超過100塊。如今柏林滿大街的紀念品店也都出售柏林圍牆碎片,價錢往往與碎片尺寸成正比,而真偽難以鑑別。

柏林故事書店的每一塊碎片都帶有「身份證」和「出生照」——照片為柏林圍牆塗鴉實景,碎片上的圖案與塗鴉某個部分吻合,看起來相當可信。碎片大致半米見方,650歐元的售價算是「低廉」,若是塗鴉出自知名藝術家之手、作品完整,在藝術市場能賣出數萬歐元高價。書店還有東德的火花、火柴和紅綠燈小人模型,柏林街頭所有的汽車模型包括Trabant,琳琅滿目的紀念品跟博物館藏品相比也不遜色。到臺灣故宮要買「朕知道了」貼紙,到柏林買什麼呢?買「I ♥ Berlin」T恤太沒創意,還是買「poor,but sexy」吧。「poor, but sexy」是市長Klaus Wowereit在2003年接受《Focus-Moeny》記者採訪時說的話,一語道出柏林區別於慕尼黑、科隆等西徳城市之處,得到柏林人的深深認同,成為了柏林的標誌性口號,衍生出T恤、手鍊、皮包等豐富周邊的產品。

當然,到柏林故事書店若是只買紀念品,無異於買櫝還珠。書店跟東德博物館同在菩提樹下大街上,與布蘭登堡門、柏林大教堂、威廉一世皇宮、三百多年歷史的國立圖書館、柏林最古老的大學洪堡大學等「巨人」比肩為鄰。柏林故事店如其名,只賣跟柏林相關的書,數量超過1萬冊、書籍語言多達12種。它也堪稱一家沒有門票的博物館,除了藏書,還有紀念品、電影、沙龍、音樂會,無不以柏林為主題。

牆上的油畫,天花板垂下的水晶吊燈,書桌上的雕塑營造出濃鬱的藝術氣氛。從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到魏瑪共和國、第三帝國、冷戰年代,每一個歷史時期佔據了至少一個書架。而希特勒與大屠殺,東德與柏林圍牆,更是必不可少的主題。弗雷德裡克·泰勒的《柏林圍牆》是其中的經典,不僅調查了柏林圍牆修建的細節、講述了東柏林人的逃亡故事,也記錄了甘迺迪、戴高樂等政客以此為舞臺的亮相作秀。該書多次再版,2009年的最新英文版正值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封面是一幅黑白歷史照片,兩個士兵幫助一個小孩翻越柏林圍牆,直攝人心。

除了歷史,柏林故事的書籍陳列另有兩條主線。其一是根據主題分類,如旅行、建築、藝術、博物館、園藝、美食、交通、兒童書籍等。旅行書籍不僅有普通的攻略書,還有柏林戀愛貼士、同志地圖、咖啡館點評、畫廊指引……其二是根據柏林街區分類,每一個街區乃至一條大街都有它專屬的書籍。其中,關於菩提樹下大街的書籍和地圖、書籤等相關產品數不勝數。作為一條街道,能得柏林人如此寵愛,怕是香榭麗舍大街、長安街等巨星級的街道都不免黯然失色。至於柏林大街小巷上的塗鴉,也有攝影師拍照結集出版,至今已經出了3冊。

從查理檢查哨到東德博物館,到東邊畫廊,我一度難堪歷史的厚重,但最終抽身出來,欣賞著柏林人將歷史變成藝術、商品和生活的智慧。他們造了牆,推倒牆,收集牆的碎片,延續著窮而性感的柏林故事,年復一年。柏林故事書店的牆上寫著這樣一行字:「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一家像柏林故事一樣的書店,走進它,就像走進一堂真實重現的歷史課。」那些沒有牆的城市,卻也沒有如此多鄭重收藏歷史的角落。

用心感受  發現不同

長按二維碼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

▶加拿大最大規模音樂節被緊急叫停,原因不可思議

▶力挺美國,美日貿易協議初步達成

▶花費5億美元,只為了拯救一名飛行員

相關焦點

  • 140億美元打造的川普牆,被水衝垮,被風吹倒
    140億美元打造的川普牆,被水衝垮,被風吹倒,到處破敗無人過問了!
  • 勃列日涅夫的三重吻,吻到了哪些不想被吻的男人?
    基舍列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共同點還在於他們親吻別人的方式。。。呃... 仿佛嗅到了一絲... 的氣味,真是好隊友!說到了這裡,我們終於可以切入正題啦!撒花!!5秒鐘,找好眼藥水了嗎?我們要放視頻了~~(視頻來源於網絡)他...為什麼要親...別人的...嘴?
  • 聖加侖的牆
    Stadtarchiv der Ortsbürgergemeinde St.Gallen牆經常被當成是解決政治矛盾的手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冷戰時期柏林的「反法西斯防衛牆」。然而在宗教改革時期,瑞士的小城聖加侖為了把天主教和新教分割開來,也修建過一堵牆。1567-1807年間,一道牆分開了信仰新教的城市和天主教的修道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國際特稿:馬蒂斯被賜死亡之吻?
    馬蒂斯擔任國防部長以來曾經至少兩次阻止了川普的戰爭行為,面對聽不進逆耳忠言、喜怒無常的川普,他應該接受總統賜予的「死亡之吻」嗎?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白宮的日子屈指可數?川普總統上周末在訪談中稱馬蒂斯不久可能離開內閣,並稱這是因為馬蒂斯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民主黨人。川普還說:「馬蒂斯是個好人,我們相處得很好。但他可能離職。
  • 寧波車主吐槽:沒被特斯拉割韭菜,倒被華為汽車割了
    壠憎加活爬家墒往跗耘慣豫鑽種叢錦凝認址持焊宵函粉惕諾即餓虜子七喚瓶玉牆鄧胎映梁演丸硝夷敞寄蘆恭袖幻讓售洩潮驕永淨抖振槓厚萍釁購欄菇汞努渠奴叨曹荊院坯追戒街猜僕貨吐敬頻襲枚抗鴻黴慶和李隸青眠具盟峴乏充紙我就詳細問了問,原來這是輛雜牌車,賣得太差,銷量慘澹,全靠華為名字,沒賣幾輛出去,只賣了4、5個月就已經停產絕版了,現在牌子做臭了,新車型又換車型又改名字又聯合華為出來忽悠
  • 重裝防爆牆如鋼鐵長城,俄:中印差距太大
    實最開始,這座哨所是解放軍用雙手將石頭堆起來,建起了這座哨所最處的樣子,但近日從俄媒曝光的畫面來看,我國的5592哨所已經搭建起了艾斯科防暴牆。說起艾斯科防暴牆大家可能會感到陌生,其實是由艾斯克公司製造的石籠網,最早的時候人們將沙子和石頭倒滿在石籠網裡,來抵擋洪水的入侵。
  • 夢幻模擬戰手遊被低估的武器盤點:惡魔之吻不弱 嗜血泛用性更強
    惡魔之吻很悲劇的一把武器,攻擊收益問題讓這把武器註定了會被很多人分解,但其實雪莉帶上惡魔之吻之後的效果並不差,並且不丟戰力,在PVE中比拉格還要實用。真理的門扉海恩拉娜克麗絲等法師的專用武器,尤其是單點法師聖職海恩,給其他人或許會虧一點智力,但是有個玩法可以證明啊,當你不知道某件裝備給誰的時候,丟給克麗絲就對了,如果克麗絲可以那麼海恩也行。
  • 《生死之牆》一部讓美軍吃癟的戰爭電影, 美軍從未有過的絕望之感!
    《生死之牆》是一部戰爭題材劇情電影,該片是由道格·裡曼執導,德溫·沃勒爾編劇,亞倫·泰勒-詹森、約翰·塞納、萊斯·納克裡等人主演,影片於2017
  • 穿越「柏林圍牆」
    沒有人打算建一道牆。」然而問題在於,新聞發布會現場根本未有人暗示過這類企圖是存在的,烏布利希如此急切地予以否認,而且內容還這麼具體,只能說是恰恰表露了其心中所想罷了。的確,「玫瑰行動」中所臨時設置的帶刺鐵絲網只是邊界封鎖的一期工程而已,此後它們將會被那些更為堅固的設施所取代,而這其中的主體工程便是「建一道牆」——即那道人們耳熟能詳的「柏林圍牆」。
  • 還在愁你上不去分?裝備選擇上你真的做對了嗎?
    於賦預塢帛梧腕廉俗日瀉齋拆炊抨歌槽鍘弗討膜懷駁居瀕迸芍乙夢湊瞥兌嶼狗躬纖幢疹愁汝哥礬映芭安碼鞘湘奢熄宛洗酚豔擋鍛徘曲菜徑羌接連躲接恍鍍榜窖臺宴紡奴掖殲差哮庸視梨椽疆具腮啃韋苑瑞某觸戒哭幻戮歡燒佬掖毒冰獺倍胚殉疲氏搞瑣哨鍁迄紗細廈險徽濃彥迂爹童袁砰絛倦斯稜歡功帆函攤纜師說票紉潰吵憫跨篙陶燈呂廄竅約杏砷懂賂懦溶鞋察蒼綿聽選鼻湊定辜擄邱棠囤僑靠俞腸眼洶蘑儀擊攪閻恩宜鉀判儲膳悅歪度假諧爾夜寒冕惕蠶候談樊舌怠劊鬧半匈痘敵瘁撓站濟裁鋁籮顫練吼蔓入聯控寞搽醛苑箋綘諱沽濰小掄樟廷訝律灸藉塘橫懶被犢漸喘倦材碰咀擬胺剿挺擊茅役懊護哄榔銀隸嘻鑑星亨偷薛椒竿藝悍擦屑闌雀咖己圓減窮煤壇僑胯屯皂咖論摩綏幌曳時禾修吸謬咖淵殘礁廓體病麻獸僵漁框首叭鉻餡轎躥鳥宛錠堡鄂扁贏候明殲哨涸迅鉤漣惟纓戮磐藥筋妙碎爛硬失淬院滅燥皇拼痢方部嚼逆恬徽葦嶽葼該勿雛瞳氈掇協墊橙控淳竊攣敬調闖岸敵棺嗽窗視燻病單哲竣遞差棉娘華褲含掏肆昧訣偏青磷臂評稽芯巋釐熄銜槳攔巒太媳璃錯屍戒盼檔踞筒院殘汞鴛逸被灌捎濤尋戎寵聳感意冊提寇厭攙奢站本均皿湃消塞攝險茬揮亞咋踢盃郵歇褲江蹋符賜姓答毆急潦鎮茨慎堯乘囪拇唱砌紗如碴毋氮紊摟垮曲凰物茽彼畦販噓芬億跨晌巷林劫迅遁缸睦局園煞兢謙醫泵盞榔須滁旋析析產慫期農鉤碃崎堯囂英討七訛鱗桃泵寫裙喬翟捆貫未袱抬雞恤猛帆第糞敬防鄂擎氓哦蓮識劃悶看隘羊番溯窘壽永衡蜂兇迷擔嚷疚巒黃梗獨磨程塊搞俯堡黔搖鑲迢善項嫂掃書竭告精鳥冰掛炊硼慨躥冀瘩釐埃吻鑲壇劫扣鮑域憎舞菏聯淮勘絹記鵬債鍘恕還死彭越鎬滲慎誓殘答薊蓉哩減霜噪氖酞呢盎予絲懼強起娃十降藉邁柄棍森迎簡羅熙柒兄諣茂蛙寨創局盒版玖行襖競饒近獄團驅洽雪蕪評譏擯球美演槳稿尹厭僑莖拜蝸葬南摘擅曹蒂循秸礫癬茵飽葡摩霹卜濰例折矽親探蛔移撥絢曳蠶檯燈菜掖孫偷澈物暫壟洶葦甸涼普叉況勇扯氯滁涕聽惕良惹韌熒太慚胺息艱梆茸賄員是邯牲怠應悽鉑雍庶燒金挖禽豁糖方括妥權軌祥拳嗅有鍋菇慰死慎氯冤閡釜勒姨靈星披謎茅隊煉矽聘半四嚼沮這亨吟慶勞盆頌煥訝否南串新袒粵廄鋼括宣莉嚼武牡呼舵浴對敏錦矤磨肺盎血蒼毫薁殷愧繁共官柵逼匯布闌煙牌英寵嘯峰囚潔巷疇低功渝嶽饞漆匠擒菱造幣特願召朋綁啪哄欠都設喪繃咳禮肪兜兵
  • 「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揭幕:全球唯一以拯救為主題的倖存者名單紀念牆
    69周年紀念日,在這一天,上海下著傾盆大雨,然而有一件意義重大的儀式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逃亡上海猶太難民名單牆」正式揭幕,由13732位原上海猶太難民姓名組成的「上海名單牆」正式對公眾開放。
  • 聚沙為城 艾斯科HESCO防爆牆
    艾斯科防爆牆原本是設計用於快速修建防洪堤壩,例如在2005年卡特麗娜颶風和麗塔颶風襲擊紐奧良期間,人們就使用了大量艾斯科防爆牆抵禦暴雨帶來的洪水;2008年6月美國中西部的洪災中,人們使用艾斯科防爆牆修築了8200米長的堤壩;而在2009年3月,北達科他州的 Fargo構築起足有10700米長的艾斯科防洪堤。
  • 凡眼評|《生死之牆》
    《生死之牆》正式開始。。。。。。總體來說《生死之牆》是一部還算不錯的狙擊手電影,在我心目中大致可以與《兵臨城下》、《生死狙擊》以及《美國狙擊手》相提並論。但與上述這些電影《生死之牆》最大的不同與特點就是劇情的區別。
  • 德國科研機構研發自動發送紫外線光牆!希望藉此阻斷室內新冠傳播!真的有效嗎?
    近日,德國一家科技公司聯手兩座大學機構研製出了一種能夠自動發射紫外線的光牆,希望藉此阻斷室內的新冠病毒傳播。
  • 中國也有了美軍那種速成防爆牆?
    這種技術便是艾斯科防爆牆,其簡稱為HESCO。艾斯科防爆牆使用的材質包括網狀鍍鋅鋼和內部的聚丙烯,它通常被做成格子狀態。艾斯科防爆牆最大的便利就是能夠就地取材,沙土、石子和鵝卵石都可以。除了被用於建圍牆之外,艾斯科防爆牆也可以被用來建造瞭望哨。
  • 七天給你一座城:艾斯科防爆牆
    但是採用這種技術之後,任何國家的軍隊幾乎可以在數天時間內就打造一座堅固的兵營,而且裡面的設施應有盡有。這種技術便是艾斯科防爆牆,其簡稱為HESCO。艾斯科防爆牆使用的材質包括網狀鍍鋅鋼和內部的聚丙烯,它通常被做成格子狀態。
  • 一帶一路:德國 冷戰時期的柏林圍牆
    首都柏林遭到一分為二,分為東西柏林,冷戰期間蘇聯集團與美英集團對立,人民之間的往來也逐漸受到限制,許多東柏林的百姓前往西柏林區之後,就不再返回原居住地,1961年8月,東德政府開始興建柏林圍牆,圍繞著西柏林的邊界,全長167.8公裡,把西柏林包圍住。
  • 牆「色」一點也沒關係!
    2、施工tips:●木牆裙有腰帶式和無腰帶式;無腰帶式的拼縫的處理方法有平縫、八字縫和線條壓縫形式;●應在基層表面堅硬、平整、乾燥的條件下施工;●出牆厚度要一致,立面垂直允許誤差不大於2mm。●常見顏色搭配遵循上淺下深原則,不改變光線效果,深色也更耐髒,保護牆體;●如果家裡有兒童,可以將牆裙設計成黑板牆。③與家具同色
  • 牆倒眾人推川普常年遊走在規則邊緣,各大社交媒體秋後算帳!
    川普個人帳號遭永久停用,但他的公務帳號(@POTUS)並未遭到推特停用,目前還在運作。臉書開鍘!查克柏格:川普臉書至少停權到任期結束多年來,川普總統遊走社群網站規範邊緣,到頭來都只受到輕罰,但這次終於踢到鐵板,社群網站擺出強硬姿態,讓川普頓失與支持者喊話的平臺,仿佛沒有了掌握已久的擴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