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尉是什麼軍銜?為什麼我軍取消了準尉軍銜?原來是因為它的出現

2021-02-20 奇聞拾趣

....

...

革命戰爭年代,我軍沒有設立軍銜制。1955年,我軍開始推行軍銜制。在我軍初期的軍銜制度中,一共分為帥、將、校、尉四銜。今天,我們主要來聊聊尉官軍銜。

多少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我軍的尉官分為少尉、中尉、上尉三檔。實際上在我軍初期,尉官一共分為五檔,另外兩檔是大尉和準尉。

大尉軍銜是尉官的最高軍銜,一般授予副團長、營長、副營長和連長四個職務。1988年,大尉軍銜被取消,一來是因為當時我軍效仿的是蘇聯軍銜制度,所以就取消了一批帶有濃厚蘇聯風格的軍銜,二來是為了激勵年輕尉官成長,提高部隊的整體活力。

跟大尉軍銜一樣,準尉軍銜也被取消了。那麼,準尉軍銜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軍銜呢?在我軍,準尉算幹部,但不算軍官,為副排級人員,掛一槓無星肩章(類似於軍校學員的肩章),五六十年代由準尉擔任的工作通常由少尉擔任。

實際上,我軍歷史上曾擁有11萬準尉,然而在1988年,準尉軍銜卻被取消了,其中原因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來告訴大家。

第一,1988年,大多數準尉都已退伍。我軍初期為什麼會出現11萬之多的準尉?那是因為當時正處於革命戰爭年代,很多有戰功的士兵都被提拔為準尉,但由於自身條件限制,他們又不能真正走上軍官之路,所以就只能在準尉的崗位上徘徊。一直到1988年,還在服役的準尉就沒剩多少了,所以取消了準尉軍銜。

第二,軍士長軍銜的出現導致準尉軍銜被取消。1988年以後,我軍逐漸推行軍士長軍銜,而軍士長軍銜又明顯優於準尉軍銜,比準尉軍銜更利於部隊的整體配置,所以就將準尉軍校取消,逐漸推行新的軍士長軍銜。

第三,準尉軍銜很難定位。正如前面所講,準尉算幹部,但又不算軍官,這就是的準尉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算幹部但又不算軍官,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軍銜?正因為準尉軍銜很難定位,所以準尉被取消也在情理之中了。

那麼,除了以上三點原因,你還知道有哪些原因呢?請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閱覽。

...

相關焦點

  • 中國曾擁有11萬準尉,為何準尉軍銜後來沒有恢復?
    首先講一下準尉軍銜,準尉軍銜出現於17世紀的俄國。當時,俄國軍隊的軍銜很奇怪,準尉也分成了好幾個等級。甚至到了蘇聯時期,蘇聯軍隊中仍擁有高級準尉和準尉。至於其他的西方國家,有的也曾經使用過準尉,包括美國。
  • 關於準尉和大士軍銜的探討
    以下為正文     大士翻譯為準尉,並非方便讀者理解,而是因為蘇軍在70年代設置準尉軍銜前,старшина本來就存在大士、準尉兩種譯法,甚至還有直譯為上士的。старшина,如果直譯應該是上士,就好像蘇軍一槓四星的大尉,直譯過來實際上是上尉。
  • 阿富汗戰場上的女準尉及軍銜科普
    之後我們要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準尉這個軍銜。《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瓦斯科夫的軍銜被翻譯為準尉,「瓦斯科夫準尉」這個形象深入人心。但是準尉這個軍銜,在蘇軍中出現已經是1972年的事情了。
  • 解讀:「大尉」軍銜為何取消?與「上尉」有什麼區別?
    在我軍歷史上,大家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我軍恢復軍銜制後,一些軍銜消失了。比如「元帥」和「大將」,「大尉」和」準尉「。
  • 1988年恢復軍銜制,因何取消了元帥、大將、大尉、準尉?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取消了元帥、大將、大尉、準尉,只用了一級上將和上將。按照道理來說,這一軍銜制度使用了很長時間,應該繼續使用才對。那麼,當時為何沒有繼續沿用元帥、大將、大尉、準尉軍銜?在建國的初期,當時我們的軍隊還沒有軍銜。由於國內外的戰爭沒有完全結束,因此在這階段沒有評估將領們的軍銜。到了1955年,隨著各方面局勢的穩定,中國開始實行軍銜制度。
  • 美軍的準尉軍銜很特別,從肩章上很難區分,你能一眼認出他們嗎?
    眾所周知,美軍設置了準尉軍銜,這個軍銜的英文是Warrant Officer,目前美國空軍已經取消準尉編制,但是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岸警衛隊都還有準尉的存在
  • 美國陸軍準尉軍官制度初探
    美國陸軍準尉軍官源自1896年美國陸軍司令部的平民文員和出納。1916年,一位美國陸軍軍法屬屬長認為這些戰地職員應屬於軍人,於是,美國國會在1916年通過立法將就職於此類職位的平民人員定性為軍事人員,並創建了陸軍野戰職員和軍需兵野戰職員2個軍銜。1917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立法將所有野戰職員都確定為軍人,並統一配發軍裝,其軍銜標誌為2支十字交叉狀的羽毛筆。
  • 【軍改】軍銜主導的職務等級,你知道是要怎麼改嗎?
    所不同的是"西方型"軍銜有元帥和準將,我軍軍銜制在相應的位置上是一級上將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級上將,而西方國家的元帥平時基本不用)。我軍平時最高軍銜為上將,這一點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我軍的大校和朝鮮一樣主要是為師職幹部設的。由於我軍師職幹部數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將,將官數量過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則顯得偏低;如設準將軍銜,將官數量更多,因此設置大校銜。
  • 美國海軍軍銜
    軍官軍銜將級-特殊(戰時授予) 海軍特級上將,也譯作海軍五星上將,海軍艦隊上將將級O-10 上將將級O-9 中將將級O-8 少將,亦譯作少將(高級)將級O-7 準將,亦譯作少將(下級)校級O-6 上校校級O-5 中校校級O-4 少校尉級O-3 上尉
  • 【小故事,老照片】說說傳說中的非官非士-準尉
    提起軍銜,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國家最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在國際軍銜體系中,有一級比較特殊,通常被認為非官非士。那麼這一軍銜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呢?要說的這級軍銜其實就是準尉,準尉是一些國家軍隊軍人的職銜,地位介於軍官與士官之間。
  • 美軍軍銜介紹
    美軍軍銜設7等25級,包括軍官、準尉、士官和士兵。
  • 【關注】軍隊職業化發展——美軍軍銜
    歷史連結:軍銜制度的出現,促進了軍隊的建設。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指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戰爭中,由於法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銜制度,「軍人的銜級開始成為一種權利,大大優於家庭出身,受人重視的是勞績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使得法軍所向披靡,「路易十四一在邊境出現,邊境城市便紛紛落入法國手中」。
  • 圖解二戰日本軍隊軍銜及標誌
    (上圖)這張明信片顯示了配備在新型九八式制服上的標準軍銜符號(紅色為步兵)。值得注意的是,肩扛步槍的士兵臂上有兩條紅色條紋的精勤章,它是用來授予服役勤勉的士兵的。日本陸軍軍銜分為長官(軍官)、長官相當官(軍佐)、普通士兵、專業士兵四類,其中長官分將官、上長官(佐官)、士官(尉官)三等九級,長官相當官分將官相當官、上長官相當官、士官相當官三等八級,普通士兵分準士官(準尉)、下士官(軍士)、兵三等七級,專業士兵分準士官相當官、下士官相當官、兵三等七級。
  • 英國皇家海軍軍銜之演變1787-1955(將軍篇)
    皇家海軍1740年前基本沒有明確顯示官階的軍銜,軍官在服裝(袖口、鈕扣、帽子)上有些不同裝飾物而已,但作為大英帝國海軍,像皇家海軍統帥、皇家海軍大元帥等提法最早出現在1690年,愛德華-羅素爵士被授予皇家海軍第一位元帥/統帥,當時唯一信物就元帥權杖、元帥綬帶和大印。而英國皇家海軍上將的名稱出現最早可追溯到1297年,由國王愛德華一世授予海軍艦隊指揮官威廉-萊伯恩。
  • 近現代軍銜制度
    大尉的稱謂首先出現於中世紀的法國,當時是獨立軍區長官的頭銜,職位顯貴。後來大尉一詞逐漸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從1558年起,開始稱連長為大尉,軍區長官則稱總大尉。在俄國,大尉稱謂最早出現在16世紀鮑裡斯·戈杜諾夫時期,人們稱外國僱傭軍的隊長為大尉,從1647年起,大尉作為一級軍銜稱號授予新制團的連長,到18世紀初,所有正規軍的連長都享有大尉稱號。
  • 軍銜標誌
    軍銜知識介紹一、 總括簡介軍銜是指軍隊中對不同職務的軍人授予的等級稱號,軍銜將軍人的榮譽稱號、待遇等級和職務因素融為一體,使其兼有調整部隊指揮關係和調整個人利益關係的兩種功能。軍銜分為永久軍銜和臨時軍銜兩類。一般稱軍銜是指永久軍銜。
  • 教你看懂解放軍軍銜
    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軍銜在15世紀一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所以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它是在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等級制的過程中,隨常備軍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軍事制度。
  • 日本軍銜「大佐」相當於中國軍隊中的什麼級別?原來等級這麼高
    在許多抗戰影視劇中,都會出現日本軍隊的軍官,例如什麼少佐、什麼大佐等等
  • 看俄羅斯軍銜劃分有多混亂,軍區、軍種、艦隊司令的軍銜難分高下
    ,並把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改稱為俄羅斯聯邦元帥,除此之外,俄羅斯還設立了大將軍銜和俄羅斯海軍元帥軍銜。尉官:高級上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高階海軍準尉、準尉士官:領艦士官長(大士)、上級海軍士官(上士)、一級海軍士官(中士)、二級海軍士官(下士)
  • 美軍軍銜都在這兒了!
    陸軍四星上將喬治凱西軍銜制度是軍隊中區分軍階高低的標誌,最早應用的應該是歐洲一些國家,到今天已經是主流國家軍隊的通行做法。美軍的軍銜制度承襲自英軍,發展到今天已經自成一家非常的完善了(悄悄插一句,我軍如今的軍服軍銜發展幾乎就是摸著美帝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