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航母還是兩棲攻擊艦?日本新大艦給中國海軍帶來挑戰

2021-02-10 華山穹劍

在「出雲」級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設計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方案,近日公布了。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稱, 在近日舉行的DSEI-2019防務展上,日本最大的造船企業——日本海事聯合公司(JMU)首次展示了未來兩棲攻擊艦(LHD)的初步設計方案,這一方案有望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款未來直升機登陸艦(Future Landing Helicopter Dock)的雛形。

一、新型戰艦什麼樣?

從簡氏披露的數據來看,這款日本下一代兩棲攻擊艦整體水平達到了世界主流水平,其標準排水量約為1.9萬噸,最大長度為220米,寬度為38米,最大速度為24節,艦員編制可達500多人。

但是,對於日本方面所說的1.9萬噸排水量,很多人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從現在公布的標準排水量和主尺寸來看,

這型兩棲攻擊艦比上一代所謂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還小,而且跟日本媒體之前對標的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相比也小了一些。

原因在於,日本防衛省、造船企業長期以來都有隱瞞新型艦艇真實滿載排水量的傳統。

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大多數防務分析專家認為,日本海上自衛隊這種下一代兩棲攻擊艦的排水量,至少會跟「出雲」級戰艦相當,甚至有可能比「出雲」級更大,突破3萬噸級的門檻。

除了戰艦的排水量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這款下一代兩棲攻擊艦的作戰能力更加強大。

這種兩棲攻擊艦可以搭載多達10架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其中飛行甲板上5架,機庫裡停放另外5架。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型戰艦同樣可以和「出雲」級經過簡單改造後,支持F-35B垂直短距離起降隱形戰鬥機上艦。

除此之外,這型兩棲攻擊艦也擁有可觀的氣墊船和戰車運載能力。其塢艙內至少可以容納2艘美制LCAC氣墊登陸艇,日本海上自衛隊早已裝備了這種登陸利器,供現有的3艘大隅級輸送艦使用。

二、兩棲奪島能力快速提升

這艘排水量為19000噸的艦艇的設計特點是,它可以容納20輛AAV7A1兩棲作戰車輛。

目前還不清楚這艘船能搭載多少士兵,但與其他海軍一起服役的類似船隻通常可搭載500名士兵執行長期任務,最多可搭載1000名士兵執行短途任務。

日本海軍對這款兩棲攻擊艦沒有正式的要求,但現有艦隊結構中有一個明顯的缺口,因此這種兩棲攻擊艦可以填補。

東京正在建立一支由17架MV-22「魚鷹」旋翼機、52輛AAV7A1兩棲作戰車輛和6臺LCAC氣墊登陸艇組成的兩棲作戰部隊,以攜帶海軍陸戰隊員投入戰鬥。但是登陸艇、交通工具和旋翼機需要船隻將它們運送到岸邊。

目前,日本的兩棲艦隊包括兩艘「出雲」級大甲板攻擊艦,東京很有可能正將其改裝成輕型航空母艦,用於搭載F-35B短距離垂直起降隱形戰機。

另外,還有這次訂購的兩艘兩棲攻擊艦。

此外,日本的兩棲艦隊還包括兩艘「日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和3艘大「大隅」級登陸艦 (LSTs)。

據悉,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在升級3艘「大隅」級登陸艦,目的是能夠支持MV-22「魚鷹」旋翼機和AAV7A1兩棲作戰車輛。但是,每艘「大隅」級登陸艦隻能搭載330名士兵執行長期任務。

日本的海軍陸戰隊「水陸機動團」大約有3000人。如果日本艦隊的目標,是將整個旅部署在一個兩棲艦隊中,那麼日本海上自衛隊將需要更多的船隻。

採購新的兩棲攻擊艦,也讓日本海上自衛隊與盟友及競爭對手的兩棲力量發展保持一致。

美國海軍目前有10艘兩棲攻擊艦,包括一艘部署在駐日本美軍基地。澳大利亞海軍也有兩艘兩棲攻擊艦。

韓國海軍正在建造3艘兩棲攻擊艦。此外,中國海軍於2019年9月也下水了第一艘兩棲攻擊艦。

有美國防務專家表示,對日本來說,即使是一個小規模的兩棲作戰艦隊,也可以讓海軍陸戰隊旅在東亞和太平洋的其他地方實現快速部署,更多地展示日本的軍事力量。

從而顯示,日本關注的安全問題日益多樣化。

例如,由於日本認為東亞地區飛彈力量發展迅速,促使其在軍事力量發展方面做出一些調整。

包括購買裝備洛馬公司配備新AN/SPY-7(V)1型固態雷達的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以及決定讓「出雲」號戰艦搭載F-35B短距離垂直起降戰機。

兩棲快速部署作戰力量,被視為日本自衛隊近年來調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部隊的成員近三年來參加了太平洋地區越來越多的多國演習。

就在2019年10月,這支部隊的成員還前往菲律賓,參加與美國的年度演習。

關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兩棲作戰艦隊,有專家認為還存在一種可能,即日本可能會決定,開發一種更小的船塢登陸艦,作為「大隅」級的後繼型號,這是一個更划算的選擇。

這種艦艇可以作為更大的兩棲部隊中的一部分,與「出雲」級或「日向」級協同作戰。

三、有可能是真航母

當然,未來這種兩棲攻擊艦還有一種選擇,就是突破3萬噸的限制,發展成一款真正的航母。

日本改造「出雲」級航母,就是想一點一點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幾年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就持默許態度。

現在又從美國購買F-35(包括F-35B)戰機,這說明日本發展航母的想法美國並不反對。

在經過「出雲」級兩艘戰艦的改裝,以及後續擁有搭載F-35B的經驗,日本部署一種新的輕型航母從能力上看是「水到渠成」的。

如今的「出雲」級噸位已經超過很多國家的輕型航母,但日本為了掩人耳目將其稱為直升機驅逐艦。

戰後日本發展航母型戰艦似乎也是遵循著一種「小步快跑」的原則,即逐漸增加噸位和作戰能力。

從「大隅」級到「日向」級再到「出雲」都只是幾千噸地增加噸位。因此,日本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很有可能是一艘滿載排水量為3.5萬噸左右的中型航母。

試想一下,如果這種艦艇最終搭載20多架F-35B戰機,其作戰能力將與一艘搭載傳統F-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大中型航母基本相當,甚至有可能更強。

再加上有改裝後的「出雲」級準航母戰艦進行配合,屆時對中國海軍將構成非常嚴峻的挑戰。(石江月原創)

來源:石江月防務觀察

華山穹劍——時政分析、軍情解讀、國際縱橫、歷史回眸,國人關注的微信大號,每日將提供您喜愛的精品薈萃。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山穹劍】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新型兩棲攻擊艦首艦舷號多少?信號旗透露信息,或和航母使用相同規則
    嚴格來說是我國海軍第一艘擁有全通式甲板的四萬噸級大艦的兩棲攻擊艦,在前段日子結束了為期一年多的舾裝工作,正式投入首次海試。雖然在舾裝中有一場影響不大的小變故,但這顯然沒有影響工程進度。它的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而它的即將入列,也為我國海軍帶來真正的垂直投送。
  • 兩棲攻擊艦是幹什麼的?
    且相較於多數航空母艦,不少兩棲攻擊艦可擁有更密集的自身防護武器,不一定需要護衛艦隊保護。由於兩棲攻擊艦是現代軍艦中大小與排水量僅次於超級航母的類別,因此對於未擁有超級航母的國家,或是在沒有配置航空母艦的艦隊中,兩棲攻擊艦往往會成為艦隊旗艦。而美國也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在兩棲攻擊艦上配合使用。
  • 2020年世界各國航母及兩棲攻擊艦數量排名
    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區別已經不能單靠噸位來區分,主要還是看用途。兩棲攻擊艦是二戰後誕生的艦種,用途就是進行兩棲攻擊任務。其甲板就是用來起飛各種直升機的,當然也可以搭載垂直起降艦載機,以進行現代立體化兩棲攻擊任務。其本身也能搭載相當數量的作戰人員和登陸戰武器裝備,比如坦克裝甲車等等。航空母艦,主要用於搭載固定翼艦載戰鬥機,而且數量比較多。
  • 編外航母:遊走海洋的致命「毒針」,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在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日本海陸軍圍繞著太平洋上的島嶼進行一場又一場的血腥廝殺。而作為登陸的一方,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在和日本進行奪島作戰時,最需要的就是兵力快速投送能力和強大的實時火力支援。因為二戰時期的技術還相對落後,登陸部隊只能先乘坐兩棲裝甲車或者登陸艇進行搶灘,在登陸部隊佔領穩固的灘頭陣地後,才能由工兵架設簡易碼頭,隨後坦克、火炮等重型裝備才能夠陸續上岸。
  • 俄羅斯應該放棄垂死掙扎的航母?國產兩棲攻擊艦噸位暴增?
    最初預計今年完成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改裝,但自從俄羅斯最大也是唯一一個足以容納航母的大型幹船塢失竊以來,工作就很可能就停滯不前了,不過目前並沒有任何官方跡象表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重返工作的的維修任務已被完全放棄。據俄政府高級官員表示,俄羅斯正建造新型兩棲攻擊艦。該型攻擊艦排水量能達到44000噸的水平,雖然仍比「庫茲涅佐夫」號要小,但與美國「黃蜂」級處於同一作戰水平。
  • 兩棲攻擊艦的鼻祖,二戰日本怪船神州丸,竟然是陸軍建造的
    在現代海軍裝備中,兩棲攻擊艦已經成為很多國家追求的寵兒,因為它造價較低,功能卻非常強大,不但在兩棲登陸作戰中能夠發揮中堅作用,還能各種「打雜」,
  • 075跌下網紅王座,076兩棲攻擊艦新年橫空出世,打擊能力超遼寧艦航母!
    075型兩棲攻擊艦075型的建造速度簡直是驚心動魄,外媒和軍迷紛紛猜測中國會造多少艘075,7艘還是8艘?但是,近期076型兩棲攻擊艦突然橫空出世,把075型踢下網紅寶座,成為目前最受關注、最令人期待的兩棲作戰艦艇。
  • 韓國海軍第一艘全通甲板式兩棲攻擊艦,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有何特點?
    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是韓國海軍第一艘全通甲板式兩棲攻擊艦,可起降直升機或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以大型多功能登陸艦的形式研製,為未來發展大中型航母作鋪墊和過渡
  • 中國075型兩棲攻擊艦曝光,「小航母」實際作戰實力不輸美軍
    075的照片(圖源來自網絡)因此,咱們現在可以單純就著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外形略論一二,猜一猜中國海軍首型「兩攻」的主要技術參數,談一談它在未來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作戰體系中將要承擔怎樣的使命任務,展望一下它的後續艦會有哪些方面的改進措施。下面我們就圍繞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來一一展開。首先我們可以就著目前已經曝光的075級「兩攻」的外形,對其主要技戰術數據做一下無責任推測。
  • 盤點075型兩棲攻擊艦
    除了裝備有登陸氣墊船、兩棲坦克、坦克登陸艦、船塢登陸艦等這些裝備之外。還缺乏一款登陸沿岸縱深打擊和兵力投射的艦船——兩棲攻擊艦。如今美國已裝備多種兩棲攻擊艦,美國級、黃蜂級和塔拉瓦級,日本也有出雲級、法國也裝備有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等。在兩棲攻擊艦建造方面我們起步較晚,一直在摸索中前進。
  • 中國海軍抓緊時間!韓國「新航母」表面懟日本,實則輕易趕超「遼寧艦」!
    韓國空軍的存在感刷完了,隨之而來的是韓國海軍。在本月初召開的韓參謀長聯席會議上,韓軍決定為其海軍研發新一代的兩棲攻擊艦,也就是「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後續艦。日本「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有所不同的是,這回研發的兩攻跟日本海自的「出雲」級一樣,可以攜帶F-35B型垂直起降戰鬥機。簡而言之就是——我宇宙大國也要搞輕型航母啦!美國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 細說前沿部署日本的美國海軍最強兩棲攻擊艦:美國號(LHA-6)兩棲突擊艦
    2019年1月30日,美國海軍宣布美國號(LHA-6)兩棲突擊艦將接替黃蜂號(LHD-1)黃蜂級船塢登陸直升機母艦前沿部署到美國海軍駐日本佐世保艦隊基地內。2019年4月26日,美國海軍再次宣布紐奧良號(LPD-18)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運輸艦將隨同美國號突擊艦同時前沿部署到日本。
  • 075型兩棲艦下水只是開始 中國兩棲艦隊還缺高性能直升機
    二號艦下水日期距離一號艦隻有短短不到8個月,反映出當前鬥爭形勢的嚴峻性,也證明075是一艘應用大量成熟子系統的短平快項目。然而,雖然在研發建造上短平快,但是想要讓075型滿載直升機執行任務,對於目前水面艦艇人力資源「捉襟見肘」的海軍,以及編制較小,缺編嚴重,缺乏新型直升機的海軍陸戰隊艦載機單位來講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本周另外一條軍事新聞,則是「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來南海一事。
  • 075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奪島主力震懾臺獨,命名「臺灣艦」?
    從1961年8月「硫磺島」級的首艦「硫磺島」號服役到2009年10月「黃蜂」級的8號艦「馬金島」號服役,在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長河裡,前後共有20艘兩棲攻擊艦為美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持。中國首艘071型船塢登陸艦998「崑崙山」號2007年服役。
  • 076型兩棲攻擊艦是「小航母」?其實它的反潛能力壓倒日本「出雲」號!
    所以在海軍遠洋編隊中,由兩棲攻擊艦這種能夠搭載幾十架直升機的大型航空作戰平臺來執行反潛護航作戰任務,是非常合理的。直-9輕型直升機平臺,作為反潛直升機平臺他性能遠遠落後於直-20 我們以日本「出雲」號輕型直升機航母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為例,分別說明反潛護航編組作戰能力。「出雲」號標配為9架SH-60K反潛直升機,最多可載28架。
  • 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日前下水,國外認為是中型航母
    國外軍事媒體認為,075型兩棲攻擊艦是中型航母,居然認為中國有五艘「航母」了第三艘滿載排水量4萬噸級的075型「中型航母」於1月29
  • 075型兩棲攻擊艦最新照,艦首一細節令人興奮,或在本周下水?
    作為中國首艘兩棲攻擊艦,075型兩棲攻擊艦將會成為中國海軍除航母外,體量最大的戰艦。  據推測075型兩棲攻擊艦排水量預約為40000噸,與美國的「黃蜂級」登陸艇相當,並且船身甲板還可以容納包括直-10武裝直升機、直-20通用直升機、直-18運輸直升機在內的30架各種類型的艦載直升機與無人機。
  • 中國第3艘兩棲攻擊艦已下水,未來我國兩棲作戰艦艇的新動向
    從2019年9月一號艦下水,到今年1月三號艦下水,我國只用了16個月就完成了3艘大型兩棲戰艦的建造。按照之前的建造情況估算,三號艦可能在今年6月就能完成海試。075型是我國首款兩棲攻擊艦,具有較強的兩棲作戰和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長約235米,寬約36米,預估排水量在3.5萬噸,最多可搭載30架直升機,能一次投送大量海軍陸戰隊員,實施「垂直登陸」。
  • 075型兩棲攻擊艦可媲美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卻存在一致命缺陷
    中國正在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這讓無數的網民和軍迷們興奮不已。伴隨著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正式下水,兩棲攻擊艦作為航母的左膀右臂,在未來將會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棲攻擊艦是除了航母之外最大的水面艦體,不僅可以搭載艦載機,還可以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對未來中國建造深海強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075型兩棲攻擊艦如果已經開建,那麼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就可以下水,2020年肯定會正式服役。
  • 中國第三艘075兩棲攻擊艦下水,令人振奮的還不止這些!
    、也意味著中國海軍「十三五」造艦計劃基本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更意味著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搶在年關前」達成了這麼一個重點產品的建造節點,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舾裝和試航又花了2年多,到2014年10月才正式加入美國海軍;而二號艦「的黎波裡」號拖的時間更長,2014年1月開工、2017年5月才建成下水開始舾裝,去年年中的7月15日正式服役,從下水到服役足足花了三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