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講到(德國航母其實搞得比美國都早,鬼知道她都經歷了什麼…),德國海軍第二次想搞航空母艦那是希特勒上臺之後的事情;其直接產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還是德日聯合出品。
一戰之後德國這個戰敗國和日本這個戰勝國就開始勾勾搭搭,德國想打破凡爾賽合約的束縛,日本打贏了但是巴黎和會上分贓不勻沒吃飽。於是乎這倆懷著共同的目的就勾搭上了;聯手潛心修煉,然後找個機會有怨抱怨有仇報仇。
德日兩軍在海軍這一塊的交流一開始只限於德國人教授潛艇和水上飛機的技術,作為回報日本人幫著在裁軍委員會裡給德國人通風報信打掩護,還沒有涉及到航空母艦。因為那個時候日本人雖然造出了鳳翔號,可是還沒有人成功在上面降落過,還得求著當時還是同盟的英國教官(註:英日同盟到1923年才正式結束)帶著他們玩。日本人把航空母艦玩熟練了再去教德國人那是1930年代的事情,日軍航母第一次實戰是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可以這麼說,日本海軍航空兵的技術,是拿中國無辜百姓的鮮血練出來的……
希特勒1933年上臺後德國加速了解除凡爾賽條約束縛的進程。1935年,德國和英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Anglo-German Naval Agreement);當時的英國正忙著和日本人扯倫敦海軍條約的皮,一看到德國主動上來要求限制自己的海軍軍備還能順帶噁心一下法國人,樂呵呵的就來籤字了。
《英德海軍協定》規定德國海軍噸位不超過英國的35%、潛艇噸位不超過英國的45%;可是那個時候的德國海軍被凡爾賽條約弄得幾無可戰之兵。拿得出手的主力艦隻有三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三艘柯尼斯堡級輕巡洋艦和一艘埃姆登號輕巡洋艦;這協定等於是給德國海軍鬆了綁,被凡爾賽條約憋了十幾年,現在有錢還沒人管那還不得趕緊任性起來?一大批各式戰艦的龍骨被鋪上了船臺: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可是說到航空母艦嘛,德國人抓瞎了……
不會造那隻好找會造的來教教,一開始德國人打算找英國人想借一艘航母參考參考;德國人相中的是一戰時往德國齊柏林飛艇庫丟過炸彈的暴怒號,英國人的回覆很乾脆:沒門!德國人轉頭就找了自己的日本哥們:那啥,航母怎麼造啊;急,在線等……
這一等就是半年,一直到埃裡希·雷德爾元帥親自和山本五十六談妥後,日本海軍決定向德國提供手中最好的赤城號航空母艦的全部資料。德國設計師在吃透了赤城號的設計後,結合本國需求和作戰海域的特點,完成了齊柏林號的設計。根據德國海軍的Z計劃,本打算到1946年時建造4艘同級艦,後來戈林從中作梗就削減為兩艘;等到1939年希特勒急吼吼的宣布抄傢伙開打時,被坑傻了眼的海軍只好把二號艦停工拆解,騰出資源造更急需的武器(比如說VII型潛艇)。最後只有老大齊柏林下水下的早才暫時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