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結構關鍵技術

2021-02-10 雷達科技與資訊

本文來源於《雷達科學與技術》2018年第3期

數字陣列雷達因其具有資源調度靈活、抗幹擾能力強、易於實現多功能智能化等突出優點,逐漸成為地面雷達產品開發的主流。基於地面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系統的基本架構,針對該體制雷達設備集成度高、天線收發組件功率密度大、機動性能要求高等技術特點,提出了頂層結構的CBB構建、有源天線的結構功能一體化及架撤機構的創新靈巧設計等關鍵技術及解決措施,並成功應用於某新型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的工程研製,取得了良好的實用效果。

作者介紹:

江 偉 男,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986年生,安徽潛山人, 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雷達結 構總體及機電傳動技術。

王勁宣 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1969年生,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雷達總體研究與工程設計技術。 

    數字陣列雷達具有資源調度靈活、抗幹擾能力強、易於實現多功能智能化等優點,隨著技術成 熟度的提高和器件成本的降低,逐漸成為當今地面雷達產品開發的主流。但是,由於數字陣列雷 達有源天線內部數字收發設備高度集成、組件熱流密度大、光電液一體化互聯互通的架構大幅增 加了雷達系統的複雜程度和設計難度,給雷達整機結構技術的實現提出了新的挑戰。

    數字陣列雷達與常規相控陣雷達的主要不同點之一是引入了數字陣列模塊(DAM),該模塊 是數字陣列雷達的核心設備,是高度集成了微波 電路器件、數字電路器件、光處理模塊、電源及冷卻液通道的多I /O 數位化組件。由於 DAM 與雷達其他主要設備在物理上高度融合,其設計理念和技術實現與常規相控陣雷達有著明顯的不同。

本文針對某新型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的開發, 提出了地面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系統的基本架構,

 

如圖1所示,可劃分為數字陣列天線、機電液光傳輸機構、架撤機構、伺服傳動與控制、運輸載體、工作平 臺、電子設備方艙、液冷源、電站等主要部分。

 

 該體制雷達系統架構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多種功能模塊高度集成

應用CBB思想進行雷達系統的頂層結構設計,根據各組成部分建立CBB基本資料庫,可分別構建工作平臺、架撤機構、伺服控制、電子設備 方艙、液冷源、電站等CBB模塊。根據不同雷達的 要求,通過更換相應CBB模塊,快速實現雷達系統 的可重構。

2)有源天線的結構功能一體化

由於DAM 與其他設備存在著高密集度的光、 電、液互聯互通,傳統的分離式設計已不能滿足設計需求,需要採取多種融合設計的措施,實現結構 功能一體化。

3)架撤機構的創新靈巧化

本文以某型雷達為例(如圖2所示),採用新型 空間多連杆機構,通過多油缸協調運動實現雷達天線的展開摺疊,具有動作時間短、展收壓縮比 大、剛性好、安全性高、外形美觀等特點。

CBB指在產品開發及集成過程中,可以共用 的功能模塊。根據實用需求建立 CBB基本資料庫,對各組成部分進行系列化的頂層規劃,採集相 應的共用數據,建立標準化、通用化的功能模塊。

本文基於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基本架構,根 據整機的技術要求和天線結構形式,進行了頂層結構的CBB構建。這裡以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平臺。

 

與架撤機構為例簡要說明CBB的構建思路。

2.1 工作平臺的CBB構建

  由工作平臺的功能特性可知,其 CBB模塊 的構建取決於上裝設備的功能、重量、尺寸、運輸安全性、抗傾覆能力等要素。根據上裝可用空間、 安裝接口、剛強度、最大尺寸重量等參數對工作平 臺進行CBB構建,以滿足各種情況下雷達機動運 輸、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2 架撤機構的CBB構建

由架撤機構的功能特性可知,其CBB模塊的 構建取決於架設高度、載荷、架設速度、展收壓縮比等要素。根據機構的剛強度、重量、尺寸、運輸性及 液壓系統的功能等方面對架撤機構進行CBB構建, 以滿足各種功能和體制的雷達架設需求。

 

數字陣列雷達天線內部主要集成了大量的 DAM、輻射單元及複雜的液冷流量分配管網等設備,如圖3所示。與常規有源天線相比,其設備更 加密集,熱流密度更大以及設備間互聯關係更加 複雜,是機電熱高度耦合的複雜系統。天線結構 設計必須圍繞 DAM 等關鍵設備展開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才能有效優化結構尺寸、重量等綜合性能,保證電氣及機械互聯的可靠性。

 

3.1 天線的結構功能融合設計

由於天線內部安裝了大量的有源功能部件和 必要的液冷管網,如果所有設備孤立地進行設計勢必造成陣面尺寸、重量及安裝空間的失控。因 此,只有採用融合設計的方法,對結構件的功能進 行優化,從而實現結構件的多功能一體化。常規數字陣列天線結構設計以天線骨架為基礎,前部是安裝大量輻射單元的反射板,後部是安 裝DAM 組件和液冷多級分配管網的插箱,兩者之 間通過大量的射頻電纜互聯,天線尺寸較厚,維修 性相對較差。而高度融合的天線結構主要體現在基於多功能反射板的模塊化子陣設計。多功能反 射板是模塊化子陣的基礎,集成了各類射頻、液冷 盲配連接器與液冷多級分配流道,前部安裝輻射 單元與校正網絡,後部通過盲配直接與DAM的射 頻通道、液冷通道互聯互通,實現結構與熱控的一 體化設計,減少中間的電纜、水管的連接環節,不 僅降低了系統損耗,還減小了天線厚度尺寸。

3.2 陣面環控的高精度流量分配

各DAM 的溫度不均勻將導致電性能不穩定, 必須對各組件的溫度進行高精度環控。通過液冷冷卻液的均勻分配,控制天線內的眾多DAM 組件 之間的溫差在3~5℃以內。液冷冷卻液進入陣面 後,需經複雜的分配網絡,輸送到各個模塊化子陣天線。將陣面液冷流量分配管網一、二級分配水 道集成在天線骨架中,管網結構材質選用高強度 不鏽鋼,作為天線骨架結構的一部分,管路中設置 各類流量控制閥,控制冷卻液流量均勻分配至各

DAM 組件內的液冷流道,實現組件溫度的高精度控制,也有利於天線的輕量化設計。圖4是一種地面數字陣列雷達天線的部分子 陣結構示意圖,採取了上述相應結構功能一體化 技術,不僅簡化了內部管路和線路連接,還實現了陣面的輕型化設計,使得天線結構更加緊湊,降低 了雷達高機動性設計的難度。

採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成熟技術,提高架撤 設備的集成度與自動化程度,達到架撤更快、舉升更高以及運輸性更好的目的。傳統的平面連杆架撤機構受構件空間運動 方式的限制,壓縮比與承載能力較小,已不能滿足 新一代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的架設更高、承載更 大、穩定性更強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新型架撤機構設計不僅需大幅提升架設高度、承載、外形、運 輸性等能力,還應注重 CBB構建,實現通用性的要求。

4.1 基於空間連杆多缸協調驅動的架撤機構

某型高機動雷達架撤機構應用靈巧機構及 CBB的設計思想,設計了一種基於兩級並聯機構串聯、多液壓油缸協調動作、多連杆摺疊運動原理 的新型空間連杆多缸協調驅動的天線摺疊架撤機 構,如圖5所示。該機構包括第一級並聯機構、輔 助翻轉機構、第二級並聯機構、工作平臺以及多個角度檢測元件等組成。該機構通過高展收壓縮比 空間摺疊機構、複雜空間機構液壓系統設計、多油 缸運動協調智能化伺服控制、光電液結構一體化 融合設計等多項關鍵技術,成功解決了地面高機動雷達架撤機構的架設能力與運輸兼容性之間相 互制約的矛盾。

 

4.2 多油缸協調動作的高可靠液壓系統

該機構採用液壓驅動,動力源採用雙電機雙 泵組合,互為備份,控制元件選用高可靠電液比例閥、截止式換向閥等元器件,滿足系統工作的需 求。架設時多組油缸分別驅動輔助翻轉機構和兩 級並聯機構進行分步展開,通過設置在上、下動臂 轉動關節的角度編碼器進行協調控制,各動作到位後液壓油缸內部機械自鎖,形成內部帶斜撐的 空間多連杆塔式穩定結構。根據試用統計數據, 該液壓系統已隨雷達整機(如圖6所示)連續工作 10920h無故障。

    

    數字陣列雷達由於具有傳統雷達不可比擬的優 異綜合性能,在地面雷達技術發展中已成為主流。本文結合某新型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的成功研製, 對數字陣列高機動雷達結構系統CBB構建、功能結 構一體化、架撤機構靈巧化等關鍵技術作了一些探 索和設計驗證工作,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僅實現了雷達系統的單車集成,而且架撤過程僅需單人數 分鐘內完成,雷達整機機動性指標達到了先進水平, 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 1]徐海洲,吳曼青.數字陣列雷達系統[ J].合肥工業大學 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 5): 718 -720. 

[ 2]張昌菊.實施CBB管理提高軍品質量[ J].電子質量, 2016(11): 52 -57. 

[ 3]於曉彬.CBB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J].現代電子技術, 2015,38(15): 104 -106. 

[ 4]陳世榮,季漢忠,常繼根.車載雷達平臺的優化與仿真 [ J].電子機械工程,2016,32( 5): 57 -60.

[ 5]張潤逵,戚仁欣,張樹雄,等.雷達結構與工藝[M].北 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209 -229.

 [ 6]江偉,席廣輝,宋為民,等.某機動雷達高架舉升系統設 計[ J].雷達科學與技術,2014,12( 2): 218 -222.

相關焦點

  • 相控陣雷達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數字陣列雷達
    數字陣列雷達沒有複雜的饋線網絡,系統組成非常簡單,只有信號處理機和陣列天線(由DTR組成或DAM數字陣列模塊組成)兩個部分,DTR和信號處理機之間通過光纖連接,所以系統有很高的重構性。 圖  數字陣列雷達基本結構(葛建軍, 張春城.《數字陣列雷達》.
  • 【名家講壇】數字陣列雷達及其進展
    數字陣列雷達是一種接收和發射波束都以數字方式實現的全數字相控陣雷達。由於數字處理所具有的靈活性,數字陣列雷達擁有許多傳統相控陣雷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本文對數字陣列雷達及其研究進展進行了評述,主要介紹數字陣列雷達的基本原理、關鍵技術、研究進展,並對數字 陣列雷達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數字陣列雷達發展應考慮的一些問題。
  • 數字陣列雷達發展:防空反導雷達(AMDR)
    AMDR項目是一系列詳細的權衡研究和降低技術風險工作的成果,旨在通過開放和可擴展的體系結構滿足廣泛的雷達任務需求。在AMDR項目的早期階段,APL在操作需求和頂層系統需求的開發中起著主導作用。2000年,美國海軍建立了水面海軍雷達路線圖,他們認識到有必要提高雷達靈敏度,使其超過當前的AN/SPY-1,以滿足不斷發展的彈道飛彈防禦需求,要增加雜波抑制以識別沿海環境中的小目標,還要增加用於BMD鑑別的瞬時帶寬。早期的數字陣列雷達研究確定了分布式接收機和發射機的雷達架構和數字波束形成是未來雷達系統滿足這些需求的關鍵因素。
  • 第三講 數字陣列雷達
    ,肯定是陣列雷達了,那麼數字陣列與傳統的相控陣雷達又有什麼區別呢?數字陣列雷達是種收、發均採用數字波束形成技術的全數位化相控陣雷達 ,它採取的是在數字域實現幅相加權(即數字波束形成)數字陣列了對每個收發通道的信號進行數位化處理
  • 微波光子雷達及關鍵技術
    本文總結了國內外光子雷達系統的主要研究進展,討論了光子雷達系統中的關鍵技術,並展望了光子雷達及其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未來的戰爭將是地、海、空、天一體化的多維空間立體戰,不但有水下、水面、空中、地面硬殺傷兵器在有形空間展開的火力戰,還有信息獲取傳感器與軟殺傷兵器在無形空間展開的信息戰。
  • 艦載S波段「數字陣列雷達」:AMDR-S(附:震撼視頻)
    ,就叫數字相控陣雷達,為表示與有源相控陣的區別,有些人也把數字相控陣雷達稱為數字陣列雷達。數字陣列雷達的接收波束和發射波束都是通過數位技術來形成。數字陣列雷達的基本結構一般由天線陣列、數字發射/接收(T/R)組件、時鐘、數據傳輸系統、數字處理機組成。
  • 【雷達乾貨】深入了解掃描陣列雷達信號處理
    主動電掃描陣列 (AESA) 雷達是當今先進武器系統的關鍵組成 , 特別是機載作戰系統
  • ESA相陣控雷達/相位陣列雷達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舊式雷達就是一個架在旋轉基座上的拋物面天線,不停地轉動著以搜索四面八方;而AN/SPY-1相位陣列雷達的天線從外觀上看,卻只是固定在上層結構或桅杆結構表面的大板子。舊式傳統的旋轉天線雷達必須靠著旋轉才能涵蓋所有方位,要持續追蹤同一個目標時,要等天線完成一個360度旋轉周期回到原先位置時才能作目標資料的更新,等到獲得足夠的資料時,敵方飛彈早已經兵臨城下,攔截時間所剩無幾,這種力不從心的情況在面對各式新一代高速先進超音速反艦飛彈時,PLA艦隊損失會更加慘重;而如果飛彈或戰機進行高機動閃避,由機械帶動來改變方位的舊式雷達天線很可能會跟不上目標方位變化,
  • 潘時龍教授:微波光子雷達及關鍵技術
    本文總結了國內外光子雷達系統的主要研究進展,討論了光子雷達系統中的關鍵技術,並展望了光子雷達及其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未來的戰爭將是地、海、空、天一體化的多維空間立體戰,不但有水下、水面、空中、地面硬殺傷兵器在有形空間展開的火力戰,還有信息獲取傳感器與軟殺傷兵器在無形空間展開的信息戰。
  • 深入了解掃描陣列雷達信號處理
    主動電掃描陣列 (AESA) 雷達是當今先進武器系統的關鍵組成,特別是機載作戰系統。
  • 解密 | 納雷科技雷達系統數字波束合成(DBF)技術
    什麼是數字波束合成(DBF)技術數字波束合成的概念來源於軍用雷達和聲納所採用的自適應陣列天線技術,其充分利用陣列天線各陣元所獲得的空間信息,通過信號處理技術實現波束形成、目標跟蹤以及空間幹擾信號的置零。
  • 理解AESA–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AESA天線口徑場的幅度和相位都可以隨意控制,可使天線旁瓣的零值指向敵方幹擾源,使之不能收到足夠強度的雷達信號,從而無法實施有效幹擾。通過數字波束形成(DBF)技術,可以使主波束分離成兩個波束,使其零值對準敵方幹擾源;若干擾源位於雷達旁瓣方向,則在該方向也可以形成零值,使敵方收不到雷達信號,從而無法實行有效幹擾。AESA的自適應波束形成能力是機載雷達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中得以保持其作戰能力的重要因素。
  • 雷達天線系統及天線陣列
    機載雷達的機械掃描跟蹤波導陣列天線為了滿足各種機載雷達嚴格的電氣和機械要求,DRDO開發了一種基於廣泛電磁建模的設計方法,該方法採用矩量法(MoM)和有限元方法技術,提供了高度的準確性。有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工具,計算機控制的槽加工和製造方法也被開發出來。
  • Horus:全數字相控陣雷達的測試平臺
    因此,ARRC正在研究一種可擴展的S波段全數字極化相控陣,以滿足天氣和遠程飛機掃描的需求。該陣列還將支持其他的重要操作,包括MIMO和常規通信。靈活的波束控制和多功能的實現使得相控陣列成為多任務雷達系統的最佳候選者,因為它提供了高效且具有高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 理解有源電掃陣列(AESA):雷達技術的顛覆者
    資料來源:雷聲公司人們正在研究通常與雷達系統相關的有源電掃陣列(AESA)技術,目前正在用來進行電子戰(EW)作戰。AESA陣列在其表面上使用大量的發送/接收(TR)模塊。在雷達領域,這些模塊中的每個模塊都充當其自己的微型雷達,可以生成射頻(RF)信號和波形,進行發射並接收和處理雷達回波,因為它是從雷達視場中的物體反射回來的。。
  • 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發展趨勢
    美國西屋公司為B-1B「槍騎兵」轟炸機開發了X波段APQ-164雷達,是從EAR(電子捷變雷達)演示驗證機發展而來的PESA型號,具備一定的低截獲概率(LPI)能力。雷達共用1個由1526個陣元組成的獨立孔徑,用於地面測繪、武器瞄準和自動地形跟隨等。利用行波管和接收機鏈路冗餘技術,達成ESA天線的高可靠性要求。
  • 雷達回波模擬器在汽車雷達測試中的應用
    此外,通常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促進傳感器融合決策過程,以便在街道上實時操控車輛。數字處理行業的幾位全球領先者正在努力實現高效處理器,以適應機器學習的需求,例如深度學習算法。一些處理器基於GPU體系結構、並行CPU,甚至基於具有直接傳感器接口的專用控制器單元。
  • 技術前沿:dToF技術——固態雷射雷達主流工藝
    另外,由於SPAD陣列在光子進入時會發射數字脈衝,因此更容易跟蹤飛行時間。此外,它還可以捕獲精確的時間差,因此即使在毫米和釐米的範圍內,也可以確定精確的深度解析度。從器件角度來看,SPAD的集成度要低於普通的CMOS光傳感器,因此dToF傳感器的2D解析度傳統上較差。SPAD的結構與APD類似。兩者都有PN結,在高電場區因為碰撞電離而發生載流子倍增或雪崩。
  • 前沿: 後摩爾時代 , 從有源相控陣天線走向天線陣列微系統
    針對對集成電路後摩爾時代的發展預測 , 提出了天線陣列微系統概念、內涵和若干前沿科學技術問題 , 分析討論了天線陣列微系統所涉及的微納尺度下多物理場耦合模型、微波半導體集成電路、混合異構集成、封裝及功能材料等關鍵技術及其解決途徑 , 並對天線陣列微系統在下一代微波成像雷達中的應用進行了展望 。
  • 集成桅杆:國外海軍艦船關鍵技術一覽
    IM-400 系統S波段Sea Master-400 警戒雷達;X波段Sea Watcher-100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通信ESM;非旋轉敵我識別系統;ICAS 集成通信系統;SHF/UHF 衛星通信天線;Gatekeeper 光電監視和告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