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時代》周刊在每年年底都要評選出的當年度對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稱作《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但獲得這個稱號的不限於個人,也可以是夫婦、一群人、甚至是概念或機器。
1950年的年度風雲人物是美國戰士,1960年是美國科學家,1969年是中產階級美國人,1975年是美國女性,2017年是美國「Me Too」運動的打破沉默者。
非常有意思的是,1982年獲得這一稱號的是個人電腦(PC機),2006年這一稱號給了「你」——網際網路概念。
我們通常有一種慣性的認識,認為這是一個獎項。小平同志在1978年、1985年兩次獲得這一稱號。1937年這個稱號給了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
這個稱號的評選,側重的是過去一年對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只要具有最深遠的影響力,無論是好的或是壞的影響。
當然,這個稱號的獲得者大部分是政治人物、國家元首。美國總統羅斯福三次獲此稱號、史達林兩次、邱吉爾兩次、艾森豪兩次。
2
這個評選是從1927年開始的,第一個獲得這個稱號的是著名美國飛行員、作家、發明家、探險家與社會活動家、歷史上首位成功完成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大西洋的人查爾斯·林德伯格。當年他25歲,一直以來是歷史上最年輕當選者。
今年,這個最年輕的紀錄被打破,16歲的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桑伯格,成為了美國《時代》周刊2019年的年度風雲人物。
《時代》周刊對她得此稱號的解釋是:
她無黨無派,她並不是第一個就氣候危機發出警報的人,她也並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她並不是科學家或是政客,也不是億萬富翁或是公主,或是明星,她甚至不是一個成人,她就是一個普通的少女。但她敢於對權力說出真話,用直白的憤怒闡明了抽象的危險,所以她成為了一代人的符號,成為了我們的星球在應對氣候變化這個最重要問題上最有力的聲音。
16歲的桑伯格不僅在聯合國和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對眾多國家元首和商界精英發表過講話,更批判了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大人物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不作為。川普上臺之後退出了歐巴馬籤署的《巴黎協定》,她還得到了梵蒂岡教皇的接見。
《巴黎協定》有三個目標:
1、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
2、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防禦能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水平。
3、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桑伯格讀9年級,差不多相當於我們的初三,從2018年8月開始。她呼籲成年人對抗氣候變化,並發起一系列「罷課」運動。如今,這項運動已經在全球「激勵」了400萬人參與,從而掀起了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環保示威運動。
2018年8月20日,桑伯格決定罷課直到9月9日瑞典大選之後才上學。她要求瑞典政府根據「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放量,她每天坐在瑞典議會外面,手拿「為氣候罷課」標語。她也發放傳單,上面寫著:「我這樣做是因為不滿你們成年人正糟蹋我的未來。」
2018年11月,她發表演講,提到她在八歲時就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存在,並困惑為什麼它不是電視頻道的頭條新聞。還說她也沒想成為氣候科學家,因為科學早已證明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但人們的反應卻只有否定、無知或無所作為。她推測,她的孩子和子孫會問她為什麼沒有趁2018年還來得及的時候採取行動,她總結道:「我們不能透過規則來改變世界,因為規則本身必須改變。」
2018年12月12日,她被邀請在第24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COP24)上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2019年1月,她被邀請到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演講。
2019年2月21日,她敦促歐盟如果為了達到巴黎協議的目標,到2030年需要減少二氧化碳至少80%的排放量。之後,她參加了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氣候抗議遊行。
2019年9月23日,她在美國紐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發言狠批各國減排力度不足:「你們好大膽!」(How dare you!),只流於空談及只顧講錢,辜負年輕人期望,並怒目鄙視到場的川普,成了當時世界的頭條新聞。
3
我們感覺這孩子不務正業。她獲得年度風雲人物之後,中國就有媒體報導,一個小屁孩子成了年度風雲人物。
現在,對於環保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人提出環保在政治化,並且有人利用環保宣揚意識形態。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現在是國際綠十字環保組織主席,是個忠誠的環保主義者,有人認為戈巴契夫以環保主義為名,進行政治形態的宣傳。
環保是個大事,不是哪個企業和個人能完成的事兒,這就需要政府有足夠大的權力,政府以環保的名義擴大的自己的權力,這讓西方社會警覺。
另外,至於是不是人類活動加劇,特別是工業生產讓氣候變暖,在科學界也沒有定論。如果把地球變暖放在宇宙演變的大環境裡看,地球上的氣溫在現在這個時段就是應該升高的,人類的活動和工業生產、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
所以也有人稱這位16歲的小女孩是極端環保主義者。
桑伯格做這樣的事兒也是有個人原因的,她被診斷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阿斯伯格症候群是孤獨症譜系障礙的疾病亞型,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其發病率高於典型孤獨症,是一種高端形式,屬於一種高功能的自閉症。她的行為更像是對自己疾病的治療。她的母親說她有超感官知覺,「能用肉眼看到二氧化碳從煙囪中冒出,改變垃圾掩埋場的空氣。」這種神人在原來的中國農村也常有出現,一般叫大仙。
那麼,美國《時代》周刊為什麼說她是年度風雲人物呢?她的行為對世界的影響力又是什麼呢?
川普也進入了今年年度風雲人物的評選名單,我們也有媒體報導,瑞典環保女孩打敗了強權的美國總統。
這就是答案,所以她當選了。
當選了不代表她的觀點就正確,也不代表她是個好人,只代表她對世界政客說「不」這種行為。
1999年12月31日的時代雜誌,將愛因斯坦評選為世紀風雲人物,愛因斯坦改變了這個世紀人的生活。
但同樣也不能用目的論、結果論或道德去評價愛因斯坦的好壞。
和大家聊這些是因為,我們總會陷入目的論、結果論或道德評價的困局。
目的論是說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不管其他了;結果論是無論過程怎麼樣,結果是好的就行;道德論是認為有道德的人自然就會做好事。
我們要看一件事兒或歷史進程對當下人帶來的影響,是有利於大多數人,還是一小部分人。
16歲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桑伯格獲得這個稱號並不因為環保是正確的,而是一個微弱的力量敢於向強權說不。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世界領導人讓她發言?還把事作得這麼大?
按我們的理解雙方都要做秀。
歡迎關注老楊品談,感謝天天轉發、點在看、留言、打賞的朋友們,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