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還是危機?歷史上的那些核動力車型

2021-12-21 淘車情報站

從1905年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了質能方程式E=mc2,到1945年兩場核爆災難,核能猶如潘多拉魔盒一般被人類一點點發現、解鎖並加以利用...時間推進到上世紀50年代,當全球都籠罩於超級強權間可能爆發的核戰爭陰影下瑟瑟發抖時,也有一群人在嘗試將這股強大的力量馴服並應用於民用領域。


◆Studebaker-Packard Astral

  在上世紀20-30年代大出風頭並藉助二戰發了一筆橫財的美國豪華汽車品牌——帕卡德(Packard),在二戰之後日子愈發難過,與凱迪拉克爭奪豪華車市場逐漸落入下風。在1954年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企業,創始人詹姆斯·帕卡德帶領帕卡德與另一家汽車公司斯圖貝克(Studebaker,一家成立於1852年,以生產馬車起家的汽車公司,還曾為美軍製造過裝甲車)合併,但也未見成效。


  也許是在正面戰場實在無力與對手展開競爭,亦或是為核爆巨大威力所震撼,斯圖貝克-帕卡德(Studebaker-Packard)決定另闢蹊徑,開始研發核動力車型。在1957年,一臺外形極為詭異、酷似飛船的展車——Astral(星體),亮相於斯圖貝克汽車總部南本德的藝術中心,並隨後出席了當年的日內瓦車展。



  Astral是一臺全方位體現設計者「腦洞大開」的交通工具,首先它僅配備了一個車輪,是標準的獨輪車,但應用了陀螺儀技術,可以使其一直保持平衡,並且這臺車還可行駛在水上。據廠家介紹這臺車配備了「核動力發動機」(展車並沒有展示),另外Astral還會裝備某種「由力場產生的保護性能量罩」,從而避免因碰撞事故造成核洩漏。



  這臺車最終並沒有實現量產(顯而易見),帕卡德這個汽車品牌在這臺車推出2年後就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斯圖貝克則苟延殘喘到了1966年。Astral在剛推出時一度頗受關注,日內瓦車展後還在各大汽車展銷會上頗紅了一陣,不過很快大家就對這個披著科幻色彩的車殼子感到了厭倦。目前Astral被收藏於加州洛杉磯的彼得森汽車博物館,與帕卡德曾經推出過的幾臺更具實用價值的車型一起作為展品留存於世。

◆Arbel Symétric

  1958年在交通史上似乎是頗顯特別的一年,就在這一年有三款以「核動力」為噱頭的車型問世,讓我們先來看看法國人推出的Arbel Symétric。


  事實上這臺看起來稍顯臃腫的車型早在1951年就亮相了,但當時它並非採用核動力驅動。1950年,一位名叫Casimir Loubières的法國汽車銷售員,和他在越南西貢(今越南胡志明市)經營交通運輸業的兄弟——Maurice Loubières開始研發屬於自己的車型。


  1951年Symétric誕生,這就是Arbel Symétric的第一個原型,Symétric在法語中是「對稱」之意,這源自於四個車門由相同模具製成,前機艙蓋與尾廂蓋規格完全一樣,前後風擋玻璃也是相同的。Symétric採用管狀底盤(與Tatras太脫拉首創的管狀底盤還不太一樣),最有意思的是這臺車懸架系統完全由橡膠塊組成,沒有減震器。


  Symétric起初採用增程式混動系統,搭載一臺1.1L Smica四缸發動機為分布在四個車輪輪圈內的電機供電,因此Symétric只提供一個踏板,踩踏板發動機為車輪供電驅動車輛行駛,鬆開踏板則動能回收進行制動,車速高於15km/h後鬆開踏板會自動接合鼓式制動器(70年前的電動車驅動原理看起來已經相當完備了)。


  Symétric先後亮相於1951年和1953年的巴黎車展,但在當時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一方面這車外觀設計實在讓自詡審美高雅的法國人提不起興趣,另一方面當時的油電混動車型甚至純電動車型都不算稀奇(1897年就有了純電動車型)。


  令人意外的是,Symétric成功引起了法國軍方的興趣,在軍方的支持下,Loubières兄弟與François Arbel合作,成立了Arbel汽車公司,不僅大幅改進了Symétric的外形設計,還順勢推出了敞篷車型、計程車、柴油/電混動車型...最瘋狂的變化則發生在1958年,一臺號稱裝備了「最大功率40kW的核能發電機」的車型被推出,據說該車可在不補充核原料的前提下可運行5年。



  Loubières兄弟還對外宣稱已經計劃量產這臺「核動力車型」,工廠選址在尼斯,1958年底前將量產100臺,甚至還計劃參加1959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不過等到了1959年,Arbel公司就倒閉了,Loubières兄弟與他們的Symétric原型車也不知所蹤。

◆福特Nucleon Concept

  與前兩款車型相比,福特在1958年推出的Nucleon概念車甚至連真正的原型車都沒有——是的,Nucleon概念車僅僅是一臺3:8比例的模型,但在核能動力系統的研究方面,由汽車巨頭福特設計的這臺車則是前兩個車型所無法相提並論的。


  1958年,福特汽車的工程師們在密西根州Dearborn製作了一個汽車模型,這個被命名為Nucleon的模型採用塑料材質,車身尾紅/黑雙色塗裝,按照與真實車輛3:8的比例打造,這個模型車長度1.9米,寬0.74米,高0.4米,重量52kg。


  Nucleon採用與全球首臺核動力潛水艇原理相同的核反應堆驅動,核反應堆布置於車身後部,通過分裂鈾來產生熱量加熱水變成蒸汽,再利用蒸汽帶動渦輪機產生為電機提供動能產生動力驅動車輛,一次分裂鈾的全工況可讓車輛行駛約8000km。



  福特同時宣稱Nucleon可以根據車輛裝載人數、動力性能以及續航的需求,針對核反應堆進行改造。福特同時還大膽預測未來加油站將會被加鈾站所取代。


  不過正如其他核動力車型計劃一樣,Nucleon也未能實現商業化,小型核反應堆的高成本以及無法忽視的核輻射危險始終未能得到解決。Nucleon計劃最終還是被束之高閣,但福特汽車對於核能的探索並未終止。

◆Simca Fulgur

  還記得新中國首款自製轎車東風金龍麼,它的原型車是法國Simca汽車公司的Ariane。而就是這個法國品牌(準確的說這個品牌可以被視為菲亞特在法國的分公司),在1958年同樣推出過一款核動力車型——Simca Fulgur。


  1958年,當時效力於Simca汽車的知名汽車設計師Robert Opron(雪鐵龍SM也是出自其手)推出了自己的全新作品Simca Fulgur,這款車在當時被認為是為21世紀打造的未來之車,其在設計上與斯圖貝克-帕卡德的Astral有相似之處,都是富於流線且極具科幻色彩的風格。



  不僅是設計,在技術方面Simca Fulgur也與Astral有相同之處,都屬於「大腦洞」產品:Simca Fulgur配備四個車輪,但在車輛時速超過150km/h兩個前輪會收縮,陀螺儀技術在高速狀態下維持車輛的平衡;此外這臺車還宣稱配備了類似人工智慧技術,可與控制塔臺進行通信,且可實現部分自動駕駛及導航功能;該車型還配備了電磁懸掛。



  事實上直到現在,關於Simca Fulgur的動力來源仍存在爭議,一部分人認為這款車採用了核動力驅動,但一位名為Peter Pijlman的作家在其出版的關於設計師Robert Opron的傳記中則透露該車實際上採用氫燃料電池為後輪電機提供電力,同時宣稱該車最大續航可達5000km。



  當然與上述幾款車型一樣,Simca Fulgur也僅僅停留在了概念車階段,當60年代Simca汽車被克萊斯勒收購後,其經營狀況也開始每況愈下,最終在80年代退出歷史舞臺。

◆福特Seattle-ite XXI

  繼1958年的Nucleon方案廢棄後,福特在1962年再一次推出了一款核動力驅動車型——Seattle-ite XXI,這臺車型出自設計巨擘Alex Tremulis之手,因為首次亮相是在1963年的西雅圖21世紀博覽會而得名。


  在動力形式上,Seattle-ite XXI與Nucleon相同,都以核反應堆驅動,同樣也是3:8比例的模型,但前者配備了6個車輪,且尺寸遠超Nucleon,被設定為大型轎車,其核反應堆的位置則被設定需要安裝在前4個車輪間的位置。



  Seattle-ite XXI右側側窗採用鷗翼式開啟設計(左側無法開啟),而車門依舊是常規的側開設計,後風擋為百葉窗設計,可促進空氣循環同時降低噪音。


  Seattle-ite XXI還有很多創新設定,包括可進行更換的動力系統吊艙、交互式導航系統、行車電腦、前四個車輪負責驅動和轉向的設定等等。位於車身前部的動力系統吊艙可在燃料電池和核反應堆兩種動力形式間替換,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提供的最大功率僅為45kW(61Ps),而替換了小型核反應堆的最大動力輸出則飛躍式提升至298kW(405Ps)。




  在1963年完成首發亮相後,Seattle-ite XXI的核動力系統似乎還沒有其6輪的設定來的更為震撼,對於車輛是否應該採用6個車輪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不過這一切已與Seattle-ite XXI無關了,就像其前輩Nucleon一樣,Seattle-ite XXI在一鳴驚人之後同樣被雪藏。十餘年後,同樣採用6輪設計的Tyrrell P34在1976年F1瑞典站賽事中排名第一。

◆凱迪拉克Thorium Concept

  作為距離我們現如今生活最近的一臺核動力概念車型,凱迪拉克Thorium Concept誕生於2009年,是由設計師Loren Kulesus(主業是設計滑板和吉他)為慶祝凱迪拉克成立100周年設計而成的。



  正如其名,Thorium Concept採用分裂放射性釷元素的核反應堆作為動力總成,據凱迪拉克官方宣稱僅需添加一次足量的釷(約8g左右),即可讓該車持續行駛161萬公裡,而且多餘的能量還可回饋給電網。


  車身採用高強度耐腐蝕性材質,同樣可經受住長達100年之久的風吹日曬雨淋等各種考驗;小型核反應堆外部設有高強度可隔絕核輻射的保護罩,而且釷元素本身裂變活躍度相比鈾也更低,相對更安全。


  Thorium Concept為車身的四角各配備了6個獨立車輪,24個車輪每個都配備一個感應電動機,從小型核反應堆生成的能量傳導至車輪後,四組車輪每組均可根據車輛行駛軌跡自動進行角度調整。


  負責Thorium Concept核動力總成的Laser Power Systems公司執行長Charles Stevens博士宣稱這套核動力總成不僅可以搭載在車輛上,同時還可為包括餐館、酒店、辦公樓等建築甚至小型社區提供足夠的能源。不過這套動力總成自公布起就惹來了不少非議,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用放射性材料作為車輛能源是不安全的。自然的,這臺概念車也就只能停留在概念階段了。


  結語:儘管上述幾款所謂的「核動力車型」基本都停留在概念車、原型車甚至是模型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裡,人類從未停止過以核能這種高效但又極具危險性的新型能源驅動民用車輛的嘗試。雖然最終因為成本、安全性等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商業化,但這一研發方向並不能就此判定是錯誤的,別忘了純電動車也是在經歷了長達百年的沉寂後,才在最近十餘年逐漸實現大規模量產並為人們所接受的。誰又能預料到未來我們的出行技能不會再一次點向核能呢?

▎文來源/ 本文整理原文/汽車之家 趙琮迪,淘車情報站綜合整理,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在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典騙局,你是愛還是恨?
    在魏晉隋唐文言小說的精怪或鬼神類型中較早出現騙局因素,這種騙局因與鬼怪的幻形因素相結合而顯得神妙莫測,被騙者往往猝不及防,被搞得十分狼狽。比如《搜神記》所載「秦巨伯」與「吳興老狸」(也稱「吳興田父」)兩文均敘鬼怪幻形騙人,導致被騙者喪失判斷力,以致「假作真時真亦假」,竟將自己的家人當作鬼怪殺死。這兩則故事的情節雖然很簡單,但已經確立了以後精怪騙局類小說的基本模式。
  • 中國金融騙局大升級:這一次,他們盯上了老人和學生!
    當鄭樂芬、沈太福、鄧斌之流宣揚著24%甚至更高投資回報年利率的騙局時,難怪有人要爭它個頭破血流。歷史的大路上,有人往往走進死胡同。更大膽的金融騙局,隨著妄人的演繹,開始浮出水面。鐮刀揮過來,「韭菜」迎上去。1986年,76歲高齡的社會學家費孝通來到溫州。在永嘉橋頭 、樂清柳市一帶,他考察了一些鄉鎮企業,回去後,撰寫了近1.5萬字的《小商品大市場》一文,轟動一時。
  • 阿爾巴尼亞:一個得罪全世界,被龐氏騙局摧毀的國家
    歷史上,阿爾巴尼亞在十五世紀,國家英雄斯堪德培曾經率領國家抵禦了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這次戰役也讓阿爾巴尼亞獲得了「山鷹之國」的美名,也是阿爾巴尼亞引以為傲的民族精神——絕不向強敵低頭。這個時候貝裡沙還是想要實現自己當初上臺所推行的經濟政策,也想讓人民看到國家還在一片悻悻向榮中,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穩穩的抓住權力,讓自己牢牢地坐在總統的座位上。
  • 阿波羅登月騙局
    解謎二:照片疑雲解謎三:登月的獨立證據另類傳說:揭秘UFO不過,「阿波羅」登月行動也有大量獨立證據,因此不少人往往對那些騙局理論有所質疑;許多評論家已公開地、詳細地反駁了這個騙局。登月騙局論的起源和歷史比爾·凱恩出版的《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美國耗資300億美元的騙局》一書,是第一本與「阿波羅」登月騙局相關的書籍。這本書於「阿波羅」計劃結束後2年,即1974年出版發行。1978年,美國影片《「摩羯星1」號》描述了「摩羯星1」號宇宙飛船的一段虛幻火星之旅,而「摩羯星1」號看起來非常像「阿波羅」飛船。
  • 真實存在還是歷史騙局?
    人類歷史上有那麼多令世人驚詫而不可思議的神秘事件,穿越時空這樣看似荒誕的事也發生過許多次。01.被「偷走」的20分鐘1994年,義大利的一架客機飛行在非洲東海岸上空,不久卻突然從雷達上消失,地面控制塔上的工作人員使用了多種通訊方法都與之聯繫不上。正當所有人都在為這架飛機的行蹤感到擔心不已之時,萬幸的事情發生了,20多分鐘後,這架飛機又回到了雷達上。
  • 世界上最小的核動力巡洋艦,「班布裡奇」號核動力巡洋艦
    相比於機艙狹小的飛機,空間更大的軍艦顯然更能夠容納下早期體積龐大的核動力裝置。美國海軍首先在潛艇和航空母艦上進行試驗,最終搞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鸚鵡螺」號和「企業」號。加上此時蘇聯海軍在「飛彈反航母」理念的指導下,正在大力發展各種遠距離、超音速反航母飛彈,沒有護航力量的核動力航母顯然實戰性能會大打折扣。為了保證核動力航母的安全,美國海軍隨即設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長灘」號飛彈巡洋艦。
  • 幾十億美元白花了,多名軍官被撤職查辦,美軍電磁彈射純屬騙局?
    航母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但是現如今擁有航母的國家卻少之又少,只有美國手裡才擁有著數量最多的航母,而且全部都為核動力,這也正是美國的實力體現。不過在美航母這個龐大的體量之下仍然會存在一些問題,在新研發的航母上,美國也確確實實栽了個大跟頭。
  •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嗎?
    2000年7月,他刊載在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的文章《本世紀最大的偽造》,引起了軒然大波。文章一出,許多報刊紛紛轉載,大量讀者密切關注這一話題。而且據美國一家權威社會調查機構統計,當時竟然有10%(約2500萬)的美國人認為:「阿波羅登月」是個騙局!阿波羅登月計劃是怎麼一回事?
  • 警惕美國用戰爭轉嫁疫情危機
    這三個問題若是單獨來看似乎並不嚴峻,但如果互相疊加,再加之美國當前面臨的嚴峻矛盾,我們便不難看到其形成的可怕後果:1、當前的美國GDP中70%是對疫情高度敏感的服務業,由於社會經濟的客觀停滯,今年的美國必然將經歷歷史上罕見的經濟低迷和債務累積累積,在這種經濟狀況下,聯邦財政的緊縮程度將超過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
  • 【未解之謎】阿波羅登月騙局,令人匪夷所思的十大騙局
    ,為大家揭秘最真實的十大阿波羅登月騙局,每一條都提供一個客觀的視角,大家可不要錯過。一、飄動的旗幟陰謀論者指出,當第一個登月直播在電視上播出時,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正顫動飄舞著。著陸的照片似乎也顯示有微風蕩漾,上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國旗的褶皺。
  • 「翼龍」或上艦? 分析中國無人機上艦的那些事
    無人機與航母的那些事。
  • 核動力潛艇的發展歷史、分類,你了解嗎?
    傳統潛艇依靠電動馬達輸出的動力從水面下追隨高速航行的水面船艦幾乎不可能,即使浮出水面以柴油引擎輸出動力,也只能勉強追上航速較慢的水面船艦,而且這樣一來潛艇在海水保護下潛伏作戰的優勢也不復存在。因此,為了擴大潛艇的戰術價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續操作時間,研發替代動力來源一直是潛艇研究的一個重要目標。
  • 美國力挽狂瀾,下一步是發動戰爭轉嫁危機,還是內部變革尋找轉機
    所以很多人的第二個問題來了,如果美國真的遭遇危機,他會不會通過對外發動戰爭的方式來轉嫁危機?畢竟歷史上很多次戰爭都是因為類似的原因導致的。今天我們就來從美國自己的歷史裡,去尋找現實的答案,看看美國會走向何方,是戰爭還是改革,哪一條才是真正的出路?
  • 全國預警, 400多個資金盤全是騙局!數百萬人已傾家蕩產...
    ,他把給他錢的人的住址都記了下來,結果過了幾個小時,一輛賓利停他前面,他上了車挨家挨戶的還錢,而且是十倍的還,給他一塊的他還十塊,給他五塊他還五十,市場的人都驚呆了。今天給大家來一次最全盤點,曝光一下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騙局:借貸平臺,金交所,文交所,看收益,吐本金,實為龐氏騙局;舉例:
  • 全國預警, 400多個資金盤全是騙局!可能讓你傾家蕩產...
    一天,菜市場上來了一個乞丐,有的人給他錢,但大多數人還是沒給,他把給他錢的人的住址都記了下來,結果過了幾個小時,一輛賓利停他前面,他上了車挨家挨戶的還錢,而且是十倍的還,給他一塊的他還十塊,給他五塊他還五十,市場的人都驚呆了
  • 關於第二次石油危機,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自從石油危機開始,美國就發生了「油荒」,加油站前排起了長龍。隨後的油價高企不光影響到了人們的用車成本,所有商品的運輸成本也水漲船高,1979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達10%。此外,第二次石油危機帶來了很多有意思的影響。
  • 【產品信息】巡檢車型機器人APV
    巡檢車型機器人APV簡介該機器人及其管理系統可提供自主巡邏、安全預防、事中處置、三大核心功能,可運用於社區、私人園區、場館外坪、行政大院
  • 【您知道嗎】機車總共分14種車型,您究竟適合哪一種?
    凱旋 Street Triple R2、運動型摩託車 Sportbikes摩託車在歷史上吸引著尋求高速刺激的人群與其他類型的摩託車相比,運動型摩託車因更多採用空氣動力學原理而常見於比賽的賽道上。即使是那些從沒參加過比賽的人,也可通過參加一場當地的摩託車比賽,來能體驗剎車轉彎時的刺激。運動車型擁有著行業裡最快速的摩託車。這些最新、最安全的運動型賽車經常代表摩託車品牌最頂尖的研發、技術和工藝,成為摩託車頂級賽事裡的常客。
  • 澳大利亞留學|中國駐澳洲領事館緊急提醒:最新國際騙局專盯中國留學生!
    根據澳洲媒體最新報導,澳洲聯邦警察局(AFP)發布了一則新國際騙局的警告,稱一場精心策劃的「虛擬綁架案」針對的是全球的中國留學生。4、一旦留學生真的上了當,騙子就會進行第二步↓↓↓ 和他們在國內的父母取得聯繫,謊稱他們的兒子女兒已經被綁架,並勒索高額贖金。5、這時候父母往往心急如焚,再加上無法聯繫到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孩子在國外的同學朋友也會發現你 「失蹤」了,就會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