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現代民族國家的理念與傳統猶太家園的嚮往交織在一起,在歐洲離散的猶太人心中,燃起了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的烈火。特別是東歐國家的反猶和排猶政策,加速了歐洲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的遷徙。而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卻並不歡迎他們,雙方都希望這片土地成為自己的國家,矛盾也愈演愈烈。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181號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市由聯合國的特別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絕接受聯合國決議,原因是阿拉伯人佔巴勒斯坦人口的2/3強,卻只得到43%的支離破碎、互不相連的貧瘠土地,而猶太國的人口僅佔1/3,卻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
聯合國分治決議一通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紛紛舉行示威,反對分治。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雅法、特拉維夫等地掀起了激烈的反抗運動。
1948年5月15日,猶太臨時政府單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國。本·古裡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總理。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國的隔天凌晨,阿拉伯國家聯盟(7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4萬多人,主動向以色列發起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一開始,阿拉伯國家軍隊在數量上比以色列部隊略佔優勢。軍隊約4萬多人,空軍裝備有各類飛機131架,艦船12艘,坦克裝甲車240輛,各種野戰炮140門,而以色列總兵力只有3.4萬人,各類飛機33架,艦船3艘,幾乎沒有什麼大炮、裝甲車。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阿拉伯聯軍佔領了以色列過半的領土。
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停火給以色列啜息之機,它擴充兵員、採購武器,進行軍事改組,最大限度的利用停火為之後的戰爭做準備。
7月9日阿拉伯聯軍再開攻擊,以為十天內就能結束戰爭,孰料戰爭一開始聯軍就陷於被動。在軍事上已佔盡優勢的以色列軍隊針對阿拉伯軍隊的弱點,一口氣發動了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聯軍被完完全全趕出了巴勒斯坦地區。
以色列在阿拉伯國家軍事失利的情況下,先後與埃及、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籤訂停戰協定,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共歷時15個月,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以色列獲勝而告終。
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軍隊死亡1.5萬人,以色列軍隊死亡約6000人。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計2萬多平方公裡,比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面積多了6700多平方公裡。戰爭中有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聯合國所規定的阿拉伯國家始終未能建立。戰爭激化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和美、英的矛盾。從此,中東戰亂不斷。
時間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29,677人(以色列,戰爭開始時)
2-5萬人(阿拉伯國家)
傷亡情況6373人(以色列)
8000-15000人(阿拉伯國家)
結果阿以衝突,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東最根本的矛盾,就這樣以戰爭的方式正式開啟。這是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矛盾的集中體現,既包含國家利益之爭,又牽涉民族、宗教矛盾,持續至今仍未結束。
第一次中東戰爭不啻為在中東地區打開訴諸武力解決爭端的「潘多拉魔盒」。此後,軍事選項不斷被用以解決矛盾,導致中東地區成為一片不斷被撕裂戰爭傷疤的土地:
——1948年至今,五次阿以戰爭及巴以衝突已經導致逾8萬人喪生;
——1962年至1970年,北葉門內部衝突導致逾10萬人喪生;
——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內部衝突導致逾10萬人喪生;
——1978年至今,土耳其政府軍與庫德人武裝的衝突導致近4萬人喪生;
——1980年至1988年,兩伊戰爭導致約100萬人喪生;
——1990年至1991年,海灣戰爭導致逾5萬人喪生;
——2003年至2011年,伊拉克戰爭導致約30萬人喪生;
——2011年至今,敘利亞國內衝突導致逾35萬人喪生;
——2015年至今,葉門國內衝突導致逾5萬人喪生;
……
這些冰冷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凋落,是一戶戶溫暖家庭的破碎。如今,類似的悲劇還在這裡上演。
撕裂持續:拷問戰爭和平邏輯
第一次中東戰爭深刻改變了中東地區。可悲的是,70年後的今天,新的「潘多拉魔盒」又現身中東地區: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與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力量「過招」……
輿論認為,美國政府「魯莽」「冒進」的中東政策將加劇這一地區本已充滿危險的緊張局勢,無異於火上澆油。
也有觀察家稱,美國政府現行中東政策意在打破前幾屆政府「無效」的舊有調解機制,以在常人看來「非政治正確」的方式,為本已持續動蕩、矛盾重重的中東局勢注入更多不確定性,以在亂中開闢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新路徑。
然而,中東局勢70年來的演進史告訴人們,破舊立新的成功案例不在多數。究其原因,這一地區各種矛盾錯綜複雜,且與大國博弈因素緊密交織。70年來,人們幾乎可以在每一起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域外或域內大國的影子。持續七年的敘利亞國內衝突和持續三年的葉門國內衝突即是新證。
最極致的破舊立新非戰爭莫屬。然而,戰爭能否真正帶來和平?看一看70年來發生在中東地區的那些戰爭或衝突的後果,答案不言自明。
以色列政治家希蒙·佩雷斯生前感慨道:「以色列同阿拉伯人打了五場戰爭,我們在軍事上贏了這些戰爭,但是在政治上卻未贏得任何東西。戰爭從未解決過任何一個問題。現實是,戰爭只能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