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核武器的歷史並不長,大概是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的,但之後的發展十分迅速。美國和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兩個軍事大國,他們率先研發出了核武器。尤其是美國,二戰期間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地方投下了兩枚原子彈,導致二戰的局勢發生了大轉變。那是人類第一次將核武器投用在戰場上,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給日本民眾造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從那之後,世界上就只有核武器試驗而沒再出現過核武器投入使用。
顯然核武器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有威懾力的武器,如果用得好它會是一國國防的重要支柱,如果運用得不好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我們常常聽到的核武器就有原子彈和氫彈,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不了解兩者區別的人容易認為原子彈就是氫彈,或者兩者具有相同的反應機理,但實際上兩者的反應機理是不同的。
原子彈是最早研發出來的核武器,它主要靠鏈式的核裂變反應來產生大量的能量。而氫彈是一種熱核武器,即通過核聚變反應發揮作用的武器。相比之下,核聚變反應要比核裂變反應複雜得多,因此核裂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要比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要小一些。雖然原子彈和氫彈都是核武器,但是在氫彈面前原子彈只能扮演「點火」的角色。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世界上至今為止最大型的一次核爆炸——蘇俄氫彈核試驗,那是當時為了在核競爭中壓服美國,蘇聯軍方決定在新地島試驗場進行一場新的核爆炸試驗。在1961年10月30日早上,其核爆當量為5000萬噸TNT的「大伊萬」氫彈在試驗場上空引爆,並形成了一個世界上前所未見的恐怖蘑菇火雲,其爆炸所帶來的風壓迅速膨脹並盤旋上升,通紅的蘑菇火雲甚至高達70公裡,世界上至今為止最劇烈的一次核爆炸便出現了!
要知道氫彈中所依賴的氫就是太陽內部的主要物質,太陽核心有著相當高的溫度,達到1500萬度,同時其自身巨大的質量也導致了太陽中心的高壓力。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使得由氫原子聚變為更重的氦原子的熱核反應得以發生,並釋放出極大的光和熱。更可怕的是,核聚變反應也會像鏈式反應一樣一直反應下去,直到生成鐵元素為止。
生活中我們所依賴的能量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太陽能,可知氫彈的核聚變能力所帶來的能量效應要比核一代武器原子彈的核裂變要厲害很多!同時,氫彈沒有臨界質量這一說法,這便意味著其核材料比原子彈更多,即所帶來的威力也更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原子彈的威力是有上限的,而氫彈的威力是沒有上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