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媒罕見公開一段
蘇聯在新地島引爆核魚雷的影像資料
這段影像的公布
也讓外界有機會目睹
這座神秘核試驗場的面貌
當地時間6月6日,俄羅斯紅星電視臺公開了蘇聯時期一段罕見的影像資料,視頻中提到了蘇聯研製的核魚雷。這段畫面讓外界有機會目睹冷戰結束30多年後,這座神秘核試驗場究竟是怎樣的面貌。1955年,這枚核魚雷的引爆標誌著蘇聯第一次水下核試驗的成功,也標誌著位於新地島上的核試驗場開始運作。
新地島位於北極圈內,它從北到南延伸約1000公裡,從西到東橫跨約130公裡,要到這裡來必須得到俄羅斯國防部的特別許可。由於面積廣大且擁有漫長的海岸線,這裡既可以進行地上和地下核試驗,也能夠進行水下核試驗。
歷史上,蘇聯在新地島進行的核試驗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沙皇炸彈」的引爆。1961年,蘇聯出動圖-95戰略轟炸機,在新地島上空投擲了一枚重達26噸的氫彈,爆炸當量高達5000萬噸。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高達70公裡,不僅毀滅了爆炸中心附近的一切建築物,還嚴重影響了數千公裡範圍內的電子通信系統。美軍設在阿拉斯加的預警雷達和4000公裡範圍內的高頻通信也全部失靈,時間長達20小時。
在人類至今所引爆過的炸彈中,它的體積、重量和威力都最大。
冷戰結束後,中央核試驗場仍在運作,新地島上也常態化部署有俄軍官兵。俄軍方透露,儘管不再進行核試驗,但新地島核試驗場裡進行的工作對俄羅斯的核武庫依然至關重要。
俄國防部官員介紹,試驗場從1954年到1990年期間進行了132次核試驗。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因為試驗暫停,此後再沒有進行過核爆炸試驗。俄羅斯聯邦於1996年籤署並於2000年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因此,這裡現在進行的是非核爆炸試驗。
非核試驗的目的在於確認現有核武庫的可靠性,此官員還表示,美國在內華達州也在進行同樣的試驗。
外媒:「拜普會」即將召開
俄提議討論反導與戰術核武器
俄美擁有龐大的核武庫事關全球戰略穩定,因此即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俄美首腦會談能否在核裁軍問題上進一步取得突破備受關注。
拜登上臺後,美俄迅速就《新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延長五年達成一致。但雙方對於哪些武器應被納入他們之間的下一個軍控協議有較大分歧。
美國最希望將俄羅斯數量龐大的戰術核武器納入新一輪談判,美國國會調查局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俄羅斯目前擁有1000-6000枚戰術核武器,美國只有500枚。
而俄羅斯則把關注重點放在了美國的反導體系上。自2002年退出反導條約後,美國反導體系的發展便不再受到國際條約的限制,對俄羅斯的核威懾力也構成了重要威脅。
最新國際軍情
關注央視軍事
來源:央視軍事綜合CCTV-4《今日亞洲》、CCTV-7《正午國防軍事》
監製 | 馬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