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北約最高指揮官如此看中國,2020年或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2021-02-26 強國軍事

  追溯歷史,我們發現中國成為如今的泱泱大國實屬不易,中國人一直秉持著「忽忘國恥」的精神走到了今天。

  經濟上,中國總體水平呈現穩中向好發展,並且會持續增長;科技上,中國在部分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沿。但有一些領域目前的中國仍然掩蓋不了與美國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 

  前北約長官(右)

  即使因為這樣,一位前北約最高指揮官卻忽略這一點,出奇的看重中國:要說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大家都認為是俄羅斯,其實不然,真正應該害怕的是中國這匹黑馬,雖然行事作風低調,但最終會在世界舞臺上反超美國,到2020年中國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

  同時還有美國軍人表示:中國不僅在當前,在歷史上也是美國所面對最具挑戰的巨大威脅,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警惕中國。

  兩位美國高層官員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演的一齣好戲啊,這麼賣力的捧中國不知道是何用意,身為中國人都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有外國網友表示:這毒雞湯灌的,厲害。  

  美國軍人

  美國網友說到:當我去中國旅遊回來發現,中國擁有許多美麗的城市,交通雖然擁擠,但是建築倒很乾淨,同時地鐵系統更是井然有序,方便,快捷貫穿人們的生活,而反觀美國卻發現領導人對逐年破敗的基礎設施視而不見,實在是個很悲傷的故事。也有人反駁:中國只是個錢多到爆的國家。

  其實,中國一直以來是一個倡導和平發展,一帶一路為戰略方針的國家,中國並沒有把取代美國地位作為目標。有網友評價:如今的中國擁有足夠的生產力,自由和能力,就算中國有望實現全球稱霸,但是他們卻不會這樣做,只要我們不侵犯中國。  

  美國人

  還有美國商人表示:現在的每一座國際大都市都有大量的中國富人,比美國人都要多,甚至在美國高科技人才中,華人佔據大半江山,幾乎所有的高科技製造也已經駐地中國,這無疑在掏空美國的心腹,而美國也會將失去西方冠軍寶座。

  當然,目前中國並沒有認為有能力取代美國,只是中國在努力的縮減與美國的差距。中國並不會因為別人的三言兩句就會盲目自信,給自己畫地為牢,相反,在未來,我們會見證中美競爭盛況,只為長中國人的臉。

更多精彩文章盡在「強國軍事」,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分享給您的親友

這個聲勢浩大的25國演習,為何唯獨中國缺席,沒料中國軍官這樣說

一場地震,意外暴露美軍重大機密,可美國人近日曝出海底更大秘密

俄羅斯宣布放開一禁令,無意中印度幫了大忙,中國或成最後贏家?

美艦穿過海峽時,大批艦機出動亮出飛彈警告,更有趣的是另一件事

多國閱兵式颳起「中國風」,一國堪稱美國後花園,驚現大量中國造

相關焦點

  • 美國空軍換將:獵殺蘇萊曼尼的最高指揮官調回本土
    2020年7月2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USCENTCOM)在卡達阿爾-烏代德空軍基地舉行指揮官變更儀式,由格裡高利·古伊洛特中將接替約瑟夫
  • 蘇聯解體後,為何是由俄羅斯「取代」前蘇聯,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罕見史事   28年前的今天,1991年12月27日,俄羅斯在聯合國正式取代前蘇聯的席位
  • 美國之恥: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為何如此懼怕和擔憂?紐約城市街頭布滿了警察警車,夜幕之中,詭異的歡呼聲音無法掩蓋恐怖和膽怯。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宣布,隨之拜登在推特發文,「是美國人民選舉我作為美國總統的」…這是多麼證據確鑿卻讓人感到如此多餘的陳述。作為大國領袖面對領袖毫無禮節與尊重,這是任何競技場上最基本的素質。
  • 劉衛東:基督教福音派與2020年美國大選
    在2020年美國大選中,福音派對川普的認知並未發生明顯變化,其內部分歧不會對選票的整體流向產生根本影響,福音派總體上仍會堅定支持川普連任。 關鍵詞福音派;川普;共和黨;美國大選;美國政治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文章原載於《當代世界》2020年第9期,注釋略DOI:10.19422/j.cnki.ddsj.2020.09.007 2019年年底,美國著名福音派雜誌
  • 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詩選
    伊朗伊斯蘭什葉派領袖、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最高領袖。他的外祖父、父親和一個哥哥都是阿亞圖拉(宗教領袖的稱號,意為真主的意志)。1962年起,以霍梅尼為首的伊朗什葉派宗教界同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國王的矛盾日漸尖銳。1963年,霍梅尼因被控危害國家安全,而流亡海外,先後旅居土耳其、伊拉克和法國。流亡期間他對伊斯蘭革命進行思想指導。
  • 1999年中國大使館被炸,北約發言人卻叫囂:打擊是精準的、合理的
    轟炸突然而至,中國主權遭到侵犯1999年5月7日,這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轟炸的第45天,此時的南斯拉夫,早已是滿目瘡痍。當天傍晚,北約再次破壞了南斯拉夫的供電系統,整個貝爾格勒陷入一片黑暗,不過,在市中心的一處院子裡,卻能看到點點光亮。沒錯,這裡就是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也是幾個小時後被美軍轟炸的目標。
  • 2020年,中國與南亞國家發展關係新機遇
    最終的結果是,與2014年相比,印度人民黨以絕對優勢獲勝,莫迪再次當選總理。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阿列克謝·庫布裡楊諾夫認為,對中國來說,莫迪再次當選是非常好的政治新聞。他說:「印度發生的一切,一定程度上對中印關係有利。北京對莫迪獲勝感興趣,因為與國大黨任何領導人相比,莫迪是更可預測的政治領袖而且不那麼反華。
  • 川普及伊朗最高領袖分別發表講話
    據伊拉克安全部門消息,兩枚火箭彈落在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附近,未造成人員傷亡。當地時間8日上午,美國總統川普在華盛頓發表全國講話。就此前8日凌晨伊朗向美軍駐伊拉克基地發射飛彈一事作出回應。△當地時間8日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向伊拉克境內至少兩個駐有美軍的基地發射飛彈。
  • 北約成員國一致要對付中國, 德國態度更加強硬
    在七國外長聲明幹涉中國香港事務之後,北約又來了;中國崛起對歐洲造成威脅,北約要團結一心對中國並採取統一行動;德國改變以往態度,態度強硬,德國下半年是北約主席國,德國提出:中國崛起是當今最大威脅,除歐盟之外,美國是德國最好的朋友
  • 2020年,第一場戰爭就要開始了!
    這個人最終確認,就是剛剛抵達巴格達的蘇萊馬尼少將——伊朗革命衛隊精銳部隊「聖城旅」最高指揮官。死者中,還有來迎接他的穆罕迪斯,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誰幹的?在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隨後宣布:美國發動了這次襲擊,總統川普親自下達命令。
  • 世界進入中美兩極對抗時代?中國並無取代美國意圖
    川普政府利用美國過往的對華政策大辯論,自上而下地開始對中國採取打壓和對抗行動,把中國確立為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和威脅,圖謀讓中美分歧上升為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對此,不少意見領袖也在大談特談所謂「世界進入中美兩極對抗的時代」。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麼?要弄清這一既重要又複雜且敏感的問題,首先應當明確今天的時代主題是否發生了變化。
  • 美國兩黨「開戰」!最高法院大法官為何如此重要?
    隨著美國大選日益臨近,兩黨間這場「補位大戰」將格外激烈。 ▲9月18日,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降半旗,向大法官金斯伯格致哀。(新華社發  沈霆攝)川普19日在社交媒體上強調挑選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重要性,對共和黨人展開動員。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人米奇·麥康奈爾此前已明確表態,參議院將就總統提名人選進行表決。
  • 美國F-15EX首飛 將成為北約15年來「超重型」戰機
    根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近期報導,近日,第一架波音F-15EX Eagle重型戰鬥機成功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這標誌著二十多年來,美國空軍訂購第一架新型F-15首次離開了它的生產線。F-15EX也是北約空軍自1997年9月F-22首次飛行以來,登場的「超重型」戰鬥機,並且也是目前正在生產中體量最重的戰機,該戰機在許多方面都很強大。
  • 印度軍機墜毀,最高軍事指揮官斃命……
    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高度稱讚的「傑出領袖」比賓·拉瓦特先生,在向莫迪承諾了兩項軍事行動(國內剿共和喜馬拉雅戰役)後,不但沒來得及著手實施,反而直接死在了調兵的路上……為了完成全境的法西斯化爭取在明年春天到來前,能基本消滅這個「內患」,另外,為了配合美國的「外交目標」,又命令他的國防參謀長到喜馬拉雅一帶製造點衝突…2021年對莫迪來說非常糟糕不僅史達林領導的黨在南部大邦獲勝還被毛主義遊擊隊攻擊了一些重要市鎮莫迪擔心赤色根據地會連成一氣
  • 北約成員國一致要對付中國,德國態度更加強硬
    來源:小徹小悟在七國外長聲明幹涉中國香港事務之後,北約又來了;中國崛起對歐洲造成威脅,北約要團結一心對中國並採取統一行動;德國改變以往態度,態度強硬,德國下半年是北約主席國,德國提出:中國崛起是當今最大威脅,除歐盟之外,美國是德國最好的朋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歐盟都來了.
  • 美海軍最高指揮官頒布未來10年「領航計劃」,聲稱要保持對中俄海上優勢
    美海軍最高指揮官頒布未來10年「領航計劃」,聲稱要保持對中俄海上優勢 美國海軍最高指揮官於1月11日發布了美國海軍最新發展計劃,聲稱這是為了讓美保持對中俄的海上軍事優勢。    據美國《星條旗報》1月11日報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麥克·吉爾迪上將發布了一份新的發展計劃,列出了美國海軍未來10年的發展重點,還稱這是為了讓美國保持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海上軍事優勢。吉爾迪說:「我不是想博人眼球,但我覺得如果海軍失去了它的方向,如果我們偏離了軌道、忽視那些我們本應關注的事,我們可能在這個世紀都無法恢復我們的能力,尤其是面對中國海軍當前的發展軌道。」
  • 美海軍最高指揮官頒布未來10年「領航計劃」,聲稱要保持對中俄海上...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最高指揮官於1月11日發布了美國海軍最新發展計劃,聲稱這是為了讓美保持對中俄的海上軍事優勢。據美國《星條旗報》1月11日報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麥克·吉爾迪上將發布了一份新的發展計劃,列出了美國海軍未來10年的發展重點,還稱這是為了讓美國保持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海上軍事優勢。
  • 數字裡的世界第2期:2020全球軍費開支最高的10國
    2019年增加到501億美元,是到2025年將軍費增加35%的長期計劃的一部分,這將使該國符合北約建議的國防開支佔GDP的2%,更為確切的說,是1.9%. 然而,2020年法國的軍費開支卻下降到了415億美元。
  • 瞄準未來,走進現實:2020年兵棋推演綜述!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陰霾,但卻絲毫沒有能夠阻擋全球兵棋推演發展步伐,兵棋推演從線下走向線上,從虛擬走向現實,更加關注熱點問題,如疫情防控、美國大選、東海和南海危機等,中國日益成為兵棋推演中重點關注的對象,人工智慧技術加速運用於兵棋推演之中,兵棋推演運用於未來部隊設計,未來概念論證等領域,發揮重要論證支撐作用。
  • 古羅馬帝國的皇帝一詞其實指的僅僅是軍隊最高指揮官?
    ,作者講述在羅馬共和時代皇帝的意思是最高軍事指揮官,後來才發展成現在的意思。但很奇怪我看其他羅馬資料的時候從沒看到這種稱呼?請問這種說法是真是假?acgbug:你看的啥資料?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改革後廢除元首制,不再稱Princeps,而稱「多米努斯」,這就是君主制,此後一直沿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