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反華聯盟升格,美國鋌而走險,日本已做出選擇

2021-02-13 鐵血軍事

作者:戎評說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戎評(ID:rongping898)。

什麼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什麼叫賊喊做賊?

不知道?來,讓美利堅的盜竊犯來給各位好好上一課!

10月12日,以美國領導的多國情報機構——五眼聯盟,發表聯合聲明稱,要求相關科技公司在加密應用程式中插入後門,以方便執法機構獲取訪問權限,監控網絡犯罪。

一邊以莫須有的罪名抹黑中國搞網絡間諜行為,一邊堂而皇之的要求企業在APP上留後門。

做事雙標要不要這麼明顯?

好歹也是藍星扛把子,能不能要點臉?

蓬佩奧說得果然沒錯:欺騙、撒謊、盜竊,才是美國不斷進取的榮耀。

不過,相對於司空見慣的美國秀下限之舉,真正的重點在於:這份基於五眼聯盟的聯合聲明中出現了日本和印度的身影。

▲ 在聯合聲明末尾籤名一欄,印度與日本赫然在列

印度這種二五仔的名字出現在聲明中並不奇怪,他們的安全部門和政府就是一根筋,凡是能噁心中國的,別說籤個名,就算自己出點血也願意。

但日本卻有些不同:

他想成為第六隻眼的強烈願望,那就是典型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嘛!

2013年,日本出臺首份《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報告,以此取代1957年國防會議及內閣會上決定的《國防基本方針》。

該報告強調:要與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開展安全合作!

什麼叫有共同價值觀?

不要看報告通篇寫的都是什麼民主、自由、人權、法制,但核心闡述的思想就一個:只要反對中國在國際政治上發揮影響力的國家,就算是與日本擁有共同價值觀!

毋庸置疑,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成員國,正是那些與日本有著共同價值觀的國家。

美國:視中國為一生之敵,欲除之而後快。

英國:華爾街跨國金融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反對中國在全球資本領域有所作為,是美國在資本界忠實的看門狗。

澳大利亞:域外急先鋒,長期攪動南海局勢,破壞中國南下與勇猛走近。

紐西蘭和加拿大:毫無主見的僕從國,堅定唯美國馬首是瞻,華盛頓的矛頭指到哪裡,他們就打到哪裡。

2014年1月7日,在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報告的規劃下,日本成立國家安全保障局,這是一個統領日本全國所有情報部門的機構。

從人員構成來看:初期人員來自於防衛省和外務省,他們下轄的軍事情報本部和情報分析處,擁有著日本最完善的對外情報收集網絡,外勤經驗十分豐富,能輔助內閣更快速和更全面的處理國內外危情事件。

從部門構成來看:國家安全保障局下設宏觀、戰略、情報、同盟及友好國家、中國和朝鮮、中東等六大部門。

前三者服務於情報工作的一貫流程,同盟及友好國家用於行動和信息協調,中東是日本利益攸關區(工業原材料),中國和朝鮮則是日本在東亞地緣問題上面臨的主要挑戰。

註:

情報機構的工作流程一般為,分析處將外勤的情報匯總,篩選出有用的信息,根據信息判斷出相關事件的大致情況,再把這些情況與地區、熱點、相關方結合進行邏輯推理,最後提交給政府首腦做決策參考。

也就是說,日本成立國家安全保障局,不止是服務於協調和統一部門間的情報機構,更是為強化對華情報收集效率與盟國溝通能力。

怎麼溝通?

與美英設立互通情報熱線,打入五眼聯盟核心圈層!

溝通什麼?

對華情報共享!

同年,日本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為情報共享的安全性提供法律保障。

該法律條文規定:與外交、國防、防空。反間諜四個領域相關的敏感信息可以界定為「特定秘密」不對外界公開,而內閣大臣等政府主要部門負責人能決定哪些是特定秘密!

這就是典型的既當選手又當裁判的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擔心該法案成為政府擴大國內權力的工具,當時日本社會對此非常牴觸——2013年12月,根據公眾意見徵集的結果顯示,除去10%的受訪者因徵集內容不夠詳細而拒絕做出明確選擇之外,超過77%的民眾持反對意見,持贊同意見的比例只有13%!

2014,日本各地示威遊行不斷,憤怒的民眾手持和平憲法,批判政府「堵住國民的雙眼、耳朵和嘴巴,剝奪言論自由」。

那為何能在國會上通過呢?

答案是美國!

特定秘密保護法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美系色彩,該法案通過後,安倍晉三的心腹、全程參與特定秘密保護法制定的森雅子還親赴華盛頓,為建立《特定秘密保護法》的監察機構向美國取經。

在部門架構和人員選取規則等方面,更是全數照抄美國信息保護監察局。

臨行前,美方接待官員高調表示:

日本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是邁出重大一步,雙方在外交、軍事以及間諜活動等領域可以共享的情報將獲得量變和質變。

2018年,隨著中美關係在科技戰、經貿戰的漫天硝煙中迎來分水嶺時代,美國對長期經營東亞情報領域的日本愈發看重。

10月,美國正式邀請日本防衛省和自衛隊參加施裡弗演習。這是美國太空部隊規格最高的演習,主要檢驗美國航空司令部的作戰指揮系統、航天系統的運行情況以及航天系統與地面系統的配合能力。參與方除美國五大軍種外(海軍、空軍、陸軍、海軍陸戰隊、太空軍),還包括若干家情報機構與商業航天公司。

日本在本次演習中承擔的任務是:在美國太空通信系統被攻擊的情況下,日本的衛星系統該如何實施支援?

潛臺詞很清晰了:如果美國太空通信系統遭到攻擊,日本就要及時彌補空缺。

給全世界最大的太空作戰系統做備胎,沒點紮實的玩意能鎮住場子?說白了,美國是在未來戰爭中最重要的領域給日本鬆綁。

這是一箭雙鵰之計:

安倍三代窮盡一生都在謀求國家正常化,而國防正常化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太空軍珠玉在前,竊賊怎能不動心?

但是,這些年隨著中國對現代戰爭的理解不斷加深,其對太空軍事化的警惕性日益升高。引日本入局,不僅能掀起東亞太空軍備競賽,消耗中國實力,還能達到激化兩國矛盾的目的(恪守和平憲法,防止日本軍事正常化是我們的底線)。

日本非常上道,演習回去不到一個月就搞了個大新聞:2018年11月19日,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正式公布2019年度《防衛計劃大綱》,其中關於「宇宙部隊」的建設成為重點內容。

2019年3月,美日正式確認日本自衛隊將向美軍派駐負責空間安全情報的聯絡員,該聯絡員將直接進駐美國太空軍最核心的指揮機構——范登堡空軍基地太空作戰中心,鬆綁程度可見一斑。

2020年,5月18日,日本防衛省在東京都府中基地舉行儀式,宣布正式成立「宇宙作戰隊」。

▲ 日本自衛隊太空部隊成立典禮

宇宙作戰隊的成立,讓日本意識到,強化本國在中美間的籌碼,或許是一條快速實現國家正常化的捷徑。

所謂強化籌碼,就是提高自身的價值!

五眼聯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因為聯盟不養閒人,即便是最小的紐西蘭也要負責南太平洋和東南亞的情報收集。而入群,意味著權力和自主化的提高。

7月21日,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在英國議會下院參加「中國研究小組」集會上表示,願意受邀加入五眼聯盟,成為「第六隻眼」。對此,五眼聯盟二把手做出了積極回應。

英國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圖根德哈表示:

五眼聯盟有意納入日本,使其擴大為一種戰略經濟關係,並匯集關鍵的戰略儲備,如重要的礦物資源和醫療用品。

8月15日,河野太郎在接受採訪時再度表達加入五眼聯盟的渴望,他甚至強調日本加入該組織不需要通過某些程序,只需要把椅子搬到他們的桌子邊,讓他們將其算進去就行了。

▲ 《日本經濟新聞》:日本希望成為事實上的「第六隻眼」

後安倍時代的布局還不止如此!

為了大幅提高入群率,在菅義偉的新內閣中,無縫對接五眼聯盟的防衛省大臣,由安倍晉三的胞弟岸信夫擔任。

外交事務出身的河野太郎,雖然在擔任防衛大臣期間極力彰顯反華態度,但卻是職位使然,作為服務於美日同盟的防衛省主官,反華是基本立場。如果你去看他在做外務大臣的一些新聞時,就會發現另一番景象。

不過,岸信夫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華派,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得最厲害的幾個政治人物裡,他派第一名,經常跟對面的老巫婆眉來眼去。

把他放到這個位置上,就是想用其堅定反華派和安倍晉三胞弟的背景,提高入群機率。9月16日,也就是岸信夫出任防衛大臣的同一天,英國首相鮑裡斯對日本加入五眼聯盟表示歡迎。

那日本能如願以償嗎?以盎格魯薩克遜人為核心的情報組織能接受黃種人面孔和奴才身份的日本嗎?

在戎評看來,這種概率非常大,因為美國對五眼聯盟的定位已經做出重大調整:隨著中美關係進入分水嶺時代,美國迫切的需要建立一個具有廣泛性和全球性的軍事安全同盟組織,以協調和統一對華政策,而五眼聯盟毫無疑問是最佳的選擇。

原因並不複雜,五眼聯盟的基礎是情報共享,在這個機制上建立同盟關係,能把各國溝通的效率最大化。

要知道,及時準確的情報,是一國首腦做出相關決定的重要參考(如果是在戰爭時期,基於情報共享的同盟關係,其優勢更會無限放大,)。

而五眼聯盟這一長期潛伏在冰山下的巨獸,之所以近年來逐漸浮出水面,正是源於日漸激烈的中美鬥爭。所以接下來,該組織還會在產業轉移、經濟脫鉤、印太戰略等中美關鍵問題上不斷給中國製造麻煩。

文章最後,戎評有話說

如果日本加入五眼聯盟,那麼下一步,就可能是美國更大範圍的鬆綁。

對於日本而言,站隊是非A即B的選擇。

不過,美國的籌碼比我們多,作為從二戰屍山血海的深淵裡走出來的國家,不論是出於歷史情感抑或是地緣安全,中國只能接受日本政治、經濟、外交正常化,但在軍事問題上絕不能突破和平憲法的桎梏,這是底線問題。

但華盛頓卻大不相同!

七十年前,出於在遠東地區遏制中蘇的需要,美國就敢給日本產業鬆綁。

如今,面對一個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比蘇聯更強盛的國家,華盛頓的老爺們難道不敢效仿先賢?別做夢了,日本宇宙作戰部隊的成立就是如山鐵證!

可與預見,在不遠的將來,隨著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對比發生改變,按照西方國家勢力撤出前撬動矛盾最大化的尿性,美國大概率會放開對日本的軍事管控。

屆時,日本右翼軍國主義會不會以燎原之勢捲土重來?沒有人敢確定。

唯一確定的是,一個以盎格魯薩克遜為打手,以日本為Watch Dogs的黑幫幽靈,即將在東亞上空遊蕩...

蔣經國在任期間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並放開了臺灣民眾到大陸探親的限制,但在晚年捨棄了蔣家人,而選擇了臭名昭著的臺毒李登輝做接班人,這是為什麼呢?蔣經國逝世之前曾經對身邊人說「他看錯了人」是否確有其事?關注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蔣經國」查看詳情。

●剛剛,捉了上百個「賣國賊」!

●怎麼回事?殲20驚現美國絕密軍事基地 !全都嚇壞了!

●巴基斯坦獲「中國神器」,印度慌了!

●關鍵時刻,英國的這一特殊舉動,意味著什麼?

相關焦點

  • 霸權最後的絕唱:歐洲已作出選擇,美國反華聯盟必將破產
    7月24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評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呼籲加入反華聯盟時明確表示:俄羅斯從不會聯合起來反對任何國家,中國是俄羅斯的夥伴和盟友,這樣一來,美國唯一能爭取到的對象,只剩下以法德為首的歐盟了。那麼,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所在地)會加入美國的反華聯盟嗎?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並不複雜:當下歐洲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和當年完全不同。
  • 這個聯盟,是美國反華最狠一招
    雖然暫時看不出這個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出臺任何實質性的反華政策,但是已經在國際外交和政治鬥爭領域構成了對中國的潛在戰略威脅。另外,從這些成員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在美國盟友戰略價值的排位來看,其實比起純盎格魯·撒克遜戰略同盟——三方安全合作協議或者說印太安全戰略對話(AUKUS),日本和印度再如何表忠心,也不會是美國最信任的盟友,而僅僅是炮灰型戰略工具罷了。
  • 一個危險的舉動:日本主動加入五眼聯盟充當反華的「第六隻眼」
    建立反華聯盟。在美國推動組建的各種反華聯盟中,五眼聯盟成為其全面反華的核心部分。現在又傳出一個壞消息:日本要加入這個「五眼聯盟」了。 1五眼聯盟」始於二戰,當時美國和英國為共同對抗日本和德國建立了情報合作。
  • 蔡英文剛爽完又遭驚嚇,美國或鋌而走險
    其中主教任命問題始終是橫亙在中梵之間的最大分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1日表示,中梵之間一直保持著有效接觸。中方對改善中梵關係始終抱有誠意,也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願同梵方相向而行,推動雙方建設性對話和關係改善進程不斷取得新進展。
  • 當前世界局勢的九個焦點問題
    如此一來,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對伊朗提供了軍事保護。美國和以色列侵略伊朗的計劃,目前看只能敷於紙面,誰也不敢實施。正因為中國選擇在西線中東破局反擊美國,美國才唆使日本拋出傾倒核汙水這個損人害己的毒計。對於中國來說,完全可以聯合俄羅斯、韓國、朝鮮等國家,制止日本並要求日本拿出更完善合理的處置方案。
  • 新反華聯盟出現!美英澳組成AUKUS,美國給澳洲核潛艇來對付中國
    9月16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組成新的反華軍事聯盟——AUKUS,美國還打算幫澳大利亞在18個月之內造出核潛艇來
  • 列強反華同盟正在加速,但並未完全形成
    如果說疫情之前的反華聯盟還只是遙遠的圖景,那麼疫情後的反華聯盟則逐漸變得清晰具現,就像一頭噬人的惡獸,正開始擁有自己的靈魂和實質。不過,儘管反華聯合已經有了輪廓,但必須說明的是,這種真正意義上的聯盟尚未完全形成。
  • 張敬偉:「五眼聯盟」變「無腦聯盟」 ?
    只能說,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已變成了「無腦同盟」。 何謂無腦?一是美國的反智反華,二是英加澳新的盲目跟隨。其實重返「冷戰」以意識形態站隊,在此基礎上的反華操作,對美國自身也沒有好處,對其他四國更是傷害頗深。此舉可能僅僅出於川普的競選需要。中美關係在疫情前的貿易戰和科技戰,已經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傷害。因此,中美通過多輪協商達成第一階段協議。
  • 重拾「杜魯門主義」 美國五巨頭髮表反華檄文背後
    第一個發表言論的是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他主要強調的是意識形態的對抗。6月24日,奧布萊恩表示,美國自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對華「誤判」,這個「失誤」是對C P的本質及其意識形態曲解的直接結果。而目前,美國的幼稚認知已經結束。美國將展開全面反擊。
  • 獨家 | 《反華為戰爭》 作者:川普政府是國際法治最大威脅
    美國學者傑弗裡•薩克斯寫了一篇文章《反華為戰爭》,引起了廣泛關注。薩克斯在《反華為戰爭》(The War on Huawei)一文中指出,美國號稱是出於安全考慮,迫使華為在歐美市場受限,但美國並不能證明採購華為產品是不安全的。他直言,川普政府——而非華為或者中國——才是當今對國際法治乃至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脅。傑弗裡•薩克斯不僅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時代》周刊還稱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家」。
  • 高調反華的澳大利亞,被美國「套路」了…
    「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我們已進入了一個新的不那麼有善意的戰略時期。」他說。▲資料圖片: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新華社)而作為戰略轉向的一部分,澳大利亞國防軍將致力於建設「更強大的威懾力量」。莫裡森說,澳大利亞仍準備向較遠的戰場投放兵力,只要「這樣做是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的」。
  • 美國新一屆政府即將上臺,文在寅就「反華戰線」表態
    美國新一屆政府即將上臺,文在寅就「反華戰線」表態 2021-01-18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東洋威脅論無意義,日本最大敵人其實是美國
    其實,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到底是誰在威脅日本?其實很多人壓根就沒搞清楚,日本最大的敵人,當然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從一開始就是如此。國家名字的全稱很講究,我們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都屬於共和國。有國王的國家,比如英國,叫「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泰國叫「泰王國」。
  • 日本從三方面對華挑事,日本防相主動打電話降溫,語氣卻很「硬氣」
    第一,中國釣魚島主權。不難看出,中國整個東南沿海,幾乎所有問題都有日本插足的影子,日本對中國迫害程度,足以與美國相提並論。但是日本插足多了,也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美國國力可以與中國相提並論,日本可沒有這樣的國力。對於這種國家,中國自然就沒有客氣的必要。
  • 馬凱碩:美國為何對中美關係存在嚴重誤判——關於《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
    美國繼續擴大國防預算顯然不是明智之舉,而是應該削減國防開支、少打昂貴的海外戰爭,更多地投資於改善社會服務和振興國家基礎設施。更關鍵的是,目前中美競爭的全球背景與冷戰時期已大不相同,世界已然變得更加複雜。
  • 美國民主黨反華更露骨!
    震驚世界的「南海仲裁」案件一度引發中美之間最大規模的海上對峙,這也是二戰結束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海上軍事對峙,雖然最終沒有擦槍走火,但美國的這種戰爭威脅和挑釁行為是十分赤裸和危險的。「南海仲裁」起因是2013年美國民主黨聯合菲律賓酋長出身的阿基諾三世代理人在野雞仲裁庭發起仲裁,要求中國割讓固有主權疆域。
  • 澳大利亞教訓就在眼前,韓國罕見向美亮明態度:拒絕跳上反華戰車
    港媒指出,文在寅政府當務之急,要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此前,澳大利亞也嚴重依賴對華貿易,然而澳大利亞政府卻盲目聽從美國,一再觸碰中國的底線,中澳關係持續緊張,並嚴重影響了兩國的貿易。據澳大利亞ACB 新聞報導,2020年,澳大利亞對華貿易為1480億澳元,貿易額較2019年下降了60億澳元,澳大利亞出口商損失慘重。
  • 【小說】星際故事 | 升格 第四章
    地平線彼端已朝陽微露。阿拉納克依然保持坐姿,沒有做出任何宣誓。努洛卡發送滿懷仇恨的意念。你竟然反悔背約。阿拉納克回應道,我從未和您做出任何約定。然後開戰時刻終於到來。拉克希爾儀式正式開始。「今天我就要了結你的異端叛行。」馬拉什說道,語罷便向前猛撲。首席升格者努洛卡高舉雙掌奮力猛推。兩位戰士都釋放出一道道靈能能量,向對方發動快攻。
  • 黔驢技窮:蓬佩奧居然想把越南拉進「反華聯盟」
    阮基石是老革命,跟美國打過,他的外交路線是疏遠美國,同時與中國保持距離,但主張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範平明則拋棄了阮基石的「疏遠美國」政策,想靠近美國,借美國之力為越南「撐腰」。範平明邀請蓬佩奧來越南走一趟並不奇怪,除了想借力美國,蓬佩奧此行也能證明範平明的外交「成績」,給範平明在政治上加分,作為副總理兼外長,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 英國再次選擇「孤立」,日不落帝國的今天,會是美國的明天嗎?
    美國的明天是重新孤立?帝國不會被打敗,只會分崩離析。早在1894年,美國的GDP就超越了英國。在插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理智地回到美洲選擇「孤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重新走上前臺。在50年的冷戰之後,美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隔海遙控著世界的核心:歐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