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反潛加防空 「沱江」後繼大變樣

2022-01-08 胡謅施佬

臺灣這個「中華民國」海軍在「二代艦」時期其實還算是有規有矩的形成了幾個不同級別的裝備梯次,這個梯次結構延續到2000年後,以臺軍的幾個「光華」計劃為骨幹,包括中型護衛艦、大型巡邏艇、新一代的「隱身」飛彈快艇,加上「意外」獲得的大型飛彈驅逐艦,臺軍在2011年底「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全部竣工的時候,理論上已經有一支規模不小,質量上也湊合的海軍艦隊了。

▲ 雖然「光華六號」槽點無數,但不得不說數量也是一種質量

但是在這以後,臺灣海軍開始的新一代海軍的艦艇發展規劃,就有點讓人看不大懂,甚至感覺神經「錯亂」了。

▲ 比如「國艦國造」這事兒,臺軍整的就很小孩兒過家家

今天要胡謅一番的這個,就是昨天剛剛傳出消息,已經計劃再建造3艘的「沱江」級後續艦了。

▲ 「沱江」軍艦作為世界上不多的穿浪雙體作戰艦艇,想法其實還是有的

根據臺灣媒體的報導,在「迅海計劃」建造「沱江」艦之後,該計劃的首批3艘後續艦的建造案「承海計劃」也已經完成招標。之前建造「沱江」艦的龍德造船廠以每艘14億新臺幣的價格中標,建造這3艘後續艦艇。雖然這個單價要比當年首艦的8.9億新臺幣相差一半,但是臺軍自己也說了,當年的這筆錢只算了艦體,火炮和飛彈都沒算在8.9億中,如此說來也比較合理。

▲ 當年合同裡只有艦艇本身,武器什麼的都沒有算上

但是接下來的消息就比較糟心了,「立法委員」蔡適應上月底把自己了解到的「承海計劃」艦艇的情況對外公布,表示雖然「沱江」艦的後續艦型已經在7月完成設計,但與之前的「美好設想」相比,後續艦還是有幾個「大不一樣」:

▲ 這個就是臺軍之前的「沱江」艦後續艦

首先,未來的11艘後續艦的構型將基本一致,不會有之前所謂「防空型」和「反艦型」的區別;

▲ 和「沱江軍艦」比……其實可能只是不大一樣

其次,後續艦的滿載排水量要控制在700噸以下,且反潛能力也要移除。

▲ 「沱江」主要的反潛火力只有反潛魚雷而已(且沒有裝填能力)

說實話,這變化出現得實在是有點快。因為就在2018年8月的時候,臺軍在將第一批3艘艦的建造案交由「中科院」執行的時候,還言之鑿鑿強調這三艘將是「防空型」,並為此將後續艦的建造總經費從原本規劃的144億提升到161億新臺幣。在不到一個季度之後就宣布取消「防空型」和「反艦型」的分野,變化之快也是驚人了。考慮到後續艦的開工應該就在近前,這也意味著這輪改進很可能是「沱江」後續艦的最終設計狀態了。

▲ 應該說防空是臺軍對「沱江」後續的一個重要的期待

讓我們回到2016年,當年4月,時任海軍司令的李喜明上將(就是那個想搞帶兩發反艦飛彈的50噸飛彈艇那位)為了讓「沱江」後續艦獲得精進作業的時間,將後續艦的量產計劃從2017年推遲到2018年,而在當時提出的幾大改進裡,就包括將艦長從60.4米延長到65米,艦寬從14米增加到15米,吃水從2.3米增加到3米,排水量增加到700噸;動力系統也進一步加強,力爭把航速從25節提高到30節,增加三坐標雷達系統和「海劍二」防空飛彈,以及相應的增加鋪位,改善操作等小幅度的改進。

▲ 實際上,每次提出的這個後續艦方案的設計都「不大一樣」

不難看出增加防空作戰能力應該是後續「沱江」艦的重中之重的升級科目,整個艦噸位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防空能力留出更多的升級空間,加上海軍還多撥付了15億新臺幣用於修改相關設計,如果所謂取消「防空型」和「反艦型」的區別就是直接消滅「防空型」,那這錢可不就給吃了回扣了麼?所以施佬覺得,這種統一很可能就是指所有的後續艦都要具備防空作戰的能力。

▲ 在稍早出現的方案裡,後續艦和「沱江」艦一樣是沒有煙囪的

當然這就帶來了問題:按照之前的設計,後續11艘艦的經費是按照3艘「防空型」、4艘「反艦型」、4艘「反潛型」的設定來的,如今11艘艦全部要具備防空能力,那就意味著這些艦的建造經費都要上漲,161億新臺幣的計劃肯定也剎不住車,這個錢怎麼來,臺軍可是沒有交代過。

▲ 其實「沱江」艦首制艦的試驗時間不算特別長,但是這背後的拖延卻有著臺軍的願望

不過反正目前只有第一批的3艘艦準備建造,且預算也準備好了增加,這一批的防空型建造應該還是不成問題的。從「沱江」後續艦之前展出的方案模型來看,後續艦雖然加大了艦體,使用了綜合隱身桅杆,且在桅杆內增設了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將排煙口換成了煙囪,但一來「密集陣」繼續保留,臺軍自研的「海捷羚」系統根本看不到,二來「海劍二」飛彈也在模型上不見蹤影。

▲ 模型上的飛彈全部都是「雄風」系列反艦飛彈

按照臺軍方的說法,4組反艦飛彈只要換掉一組,就能攜帶12發「海劍二」艦空飛彈,如果考慮到固定發射箱的覆蓋角度問題,則撤掉兩組換24枚更加科學。如是,對於一艘700噸小艦來說,24枚中近程防空飛彈+8枚超音速反艦飛彈(施佬現在可以自信地說「不遜色於日本的ASM3飛彈」)毫無疑問已經是很壯觀的防空火力了,就算是毛子來了咱也不虛它。

▲ 對於「海劍二」,這東西不宜高估,但也不宜低估,畢竟是個低配的早期AIM120A

至於出去反潛能力這個事兒,反而比較有意思。「沱江」艦向來是以強大的反艦飛彈攜帶能力和雙體船型的時髦度在臺灣省吸引大家參觀好評的,反潛這事兒本來不那麼讓人看重,但實際上對於一艘帶了16枚反艦飛彈的600噸小艦來說,「沱江」艦的反潛一點也不算弱。雖然武器只有上層建築尾部左右各有的一座MK32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器,且只有管裡的6條魚雷沒有再裝填能力,但該艦還有一套頗為高端的拖曳聲吶系統。

▲ 600噸的小艦上塞那麼多設備真的不容易

「沱江」艦兩個艦體後部都有向外開起的艙門,右側是一個小艇收納庫,左側則是一套拖曳式可變深度聲吶系統(外界推測沱江艦的聲吶可能為Exelis公司的Model 980系列),按說應該性能不錯,加上該級艦計劃替代的「錦江」級也配有反潛聲吶,這一系統應該予以保留才是,為何「說沒就沒」就給拿掉了呢?

這事兒施佬也是沒有頭緒,只能選出幾種可能的猜測。其一是這套反潛系統(尤其是聲吶系統)在艦上的使用效果不佳。儘管臺軍反覆否認,但媒體一直盛傳有海軍官員私下證實「沱江」的聲吶在高速航行時振動過大,無法正常工作;

▲ 當然拖曳聲吶本來也不是高速的時候能用的

其二是為了減重,由於臺軍內部也有人抱怨「沱江」艦航速不足,且滿載16枚反艦飛彈試航時因為重量過大、吃水變深,全艦的機動能力也受到影響,臺軍在未來難以大幅度減少飛彈的情況下,只能幹脆去除反潛設備,在重量上取得一些平衡;

▲ 600噸的「沱江」艦主要的空間都給飛彈發射架佔去了

當然也有可能還是錢的問題,為了讓每一艘後續艦都能配備防空作戰系統而項目總成本不突破之前設定的規格,不得已在防空和反潛之間做出了取捨……

總之經過這樣的修改之後,帳面上的「沱江」級防空能力大幅增強,反潛能力則完全沒有。相比起要替換的「錦江」級巡邏艦(當然如今可能叫大型低速飛彈艇更加恰當)有反潛能力而防空只能瞎打來說幾乎沒有可比性,畢竟對於臺灣來說,反潛和防空在當下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二者只能選一,對於700噸的小艦來說,可能突出防空更加科學……畢竟魚雷很貴的。

▲ 其實施佬很期待「海捷羚」上艦,但是各個版本的模型裡都沒有

篇幅有限,關於沱江艦施佬暫時就扯到這裡,當然這款臺軍在概念上頗有創新想法的戰艦其實挺有意思,有機會施佬再和大會兒說說。

- 歡迎關注 -

微博|@天真賣萌Bernard

微信|胡謅施佬

讓大家看我快活地水起來吧!


風聞社區可以評論啊,施佬會在那邊解(xia)惑(hu)答(zhou)疑的!

相關焦點

  • 臺軍量產型沱江艦移除反潛性能 將於2026年前全建成
    臺灣「立法委員」蔡適應11月29日表示,700噸級的海軍量產型沱江艦設計已在7月完成,移除了反潛能力。
  • 2.0版沱江艦開工 竟將這種武器作為「撒手鐧
    海峽對岸的政治領導人專門到場,主持這兩型新艦艇的開工儀式,並且稱沱江艦速度快、火力強,是「不對稱兵力」最有效的擔當。從現在公開的第二批沱江艦模型和結構示意圖來看,2.0版沱江艦是在原先沱江艦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尺寸和噸位有所加大。
  • 臺700噸沱江艦明天下水,臺媒吹噓:火力強大,堪稱「火力艦」
    繼臺灣「海巡署」日前舉行海巡沱江艦首艘交船暨第二艘下水典禮後,臺海軍沱江級巡防艦後續量產型艦的首艘,也將在明天舉行命名下水典禮。臺媒吹噓稱,沱江後續量產型艦的火力強大,艦上配有雄二、雄三反艦飛彈以及海劍二型防空飛彈,另配有76快炮及方陣快炮,堪稱是臺版的「火力艦」。
  • 臺軍沱江艦一口氣射16發反艦飛彈,一艘054A能應付過來嗎?
    ▲沱江艦在設計上是能隱身的但是背後這一堆發射架,隱身能力大減想要前出自行尋找目標,沱江艦隻能依靠其自身的隱身能力。廣泛用於登陸船隊護航、航母編隊護航、反潛巡邏等任務,而且肯定會包攬艦隊最外圍的水面站位。我們就用045A來防禦沱江艦的攻擊好了。
  • 沱江艦一口氣發射16發反艦飛彈 一艘054A能應付的過來嗎?
    廣泛用於登陸船隊護航、航母編隊護航、反潛巡邏等任務,而且肯定會包攬艦隊最外圍的水面站位。我們就用045A來防禦沱江艦的攻擊好了。054A艦每側布置了2個照射雷達,為紅旗16防空飛彈提供目標指示對於一艘054A而言,沱江艦一口氣發射出來的16枚飛彈還是比較麻煩的:因為054A單側只有2
  • 臺灣「沱江艦」正式成軍 被稱「航母殺手」
    圖為沱江艦。《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磐石軍艦」和「沱江軍艦」31日舉行聯合成軍典禮。報導稱,沱江軍艦速度快、可匿蹤,有「航母殺手」稱號;磐石軍艦則身負油彈補給和國際救援任務,成軍後大幅強化臺灣海軍制海戰力。   報導稱,沱江艦是臺灣首艘匿蹤飛彈巡邏艦,採雙船體設計,特色是速度快、具匿蹤外形。
  • 【沱江級巡邏艦】「航母殺手」隱身丶速度丶火力多種超音速武器
    官員舉例,艦上共計16枚雄二、雄三反艦飛彈,都是模組化設計,可以快拆,像電腦磁碟般進行抽換,因應不同敵情而機動卸載,沱江艦若受命主要執行反潛任務,飛彈數量就可以調整,不是所有武裝都要通通裝載上去。停航是在進行港訓。且沱江艦為原型艦,先產制原型艦之目的,即在藉其找出設計及性能的缺失,並據以修正,同時針對各項設計執行驗證,以為後續量產精進之參據[33][34]。
  • 中國崛起,南海島礁大變樣,域外國家不要無事生非!
    其中一篇題為《2017年,中國南海島礁大變樣》的報告稱,為了改善駐島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加強中國在南海主權範圍內必要的軍事防衛,中國合理地擴大了南海島礁面積。南海島礁大變樣上述報告說,央視2016年11月的數據顯示,通過陸域吹填工程,中國在南沙永陸(全面不會被潮水淹沒的陸地)面積顯著擴大,為後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作了必要準備。
  • 051C型驅逐艦——捨棄反潛換防空 未來改造之路該何去何從
    既然也沒有機庫,定位也是防空驅逐艦,那麼反潛乾脆直接犧牲掉,如果硬塞湊合出來根本也沒有多大的反潛作戰能力,還不如直接不要了。當年北海艦隊還有2艘052型飛彈驅逐艦,雙機庫的設計天生就是反潛的好手,所以051C沒有反潛並不重要。
  • 沱江級二號艦即將下水—幻想用飛潛快對抗大艦隊,是沒有前途的
    沱江級,對岸稱其為「飛彈巡防艦」,是「迅海計劃」中「高效能艦艇原型艦建造案」的產物,首艦於2012年11月2日動工建造,2014年3月14日舉行下水儀式,艦名定為「沱江」號,舷號618。不過,我們看起來感覺更像我軍使用的22型飛彈艇的放大版。
  • 臺吹噓沱江艦亞洲最強是航母殺手 連美方都讚嘆
    【環球軍事報導】臺灣海軍首艘高速隱形飛彈護衛艦「沱江艦」23日在蘇澳港舉行交艦典禮。島內輿論稱,這種被稱為「航母殺手」的艦艇針對大陸的意圖明顯。臺海軍「沱江艦」23日在蘇澳商港舉行交艦儀式,由軍方高層授旗,艦上官兵升起「海軍旗」,將軍艦駛離碼頭進駐軍港,象徵正式入營。
  • 臺造隱形沱江艦2.0 殺手鐧上身?
    臺灣當局近日宣布,已著手打造3艘隱形沱江級艦2.0,以及4艘快速布雷艇。而沱江級艦原型艦沱江艦(618)同樣由龍德造船廠打造,於2012年11月開工、2013年3月安放龍骨,已於2014年3月下水。此外,新型快速布雷艇24日也在龍德造船廠同步開工,這款艦艇採「合字號」通用登陸艇為設計參考,並未搭載戰鬥系統,只搭載T-75 20機炮、T-74排用機槍,預計在110年前打造4艘。
  • 蔡英文稱沱江艦為「臺灣之光」,臺網友:別吹牛了
    一直被臺當局自詡為「航母殺手」的臺灣」沱江艦「後續艦首艦和快速布雷艇首艇24日開工建造,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一早赴宜蘭龍德造船廠主持開工儀式時聲稱,「沱江艦是『臺灣之光』,會讓許多國家讚賞不已」。
  • 臉真大!把東海防空識別區當空氣?加拿大悍然闖入目的不簡單,可直接擊落
    繼美國兩架B-1B戰略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向西北方向飛入東海,並與紐西蘭空軍一架P3K2反潛巡邏機展開聯合行動後,加拿大也有了動作。據悉,加拿大海軍一架CP-140反潛巡邏機近日又公然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並在其範圍內飛行。如果這一消息得到證實,那麼這無異於發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東海防空識別區已經被當成了 "空中"。
  • 051C防空驅逐艦改反潛驅逐艦?其實安安靜靜到退役是最好的
    開頭我說的「特殊」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域防空任務原裝全套俄制防空系統蒸汽輪機動力如果我們單單從反潛來說,上面這3點就註定051C根本不適合反潛作戰,更沒有必要改成反潛驅逐艦這樣為了保證防空能力的最大化,該艦將能用的空間全部用來安裝垂直發射裝置,包括原先051B的2座機庫也塞入了「左輪手槍」,而反潛火箭彈這個「老傳統」也沒有安裝。除了反潛能力幾乎削減到0之外,艦上反艦飛彈也由051B的16枚削減到8枚,在反艦方面連4800噸的052型驅逐艦都不如。所以其實051C的定位就非常明確了——專業且單一防空。
  • 臺軍海軍下月舉行大規模操演 沱江艦首次實彈射擊
    其中沱江級巡邏艦將配備雄二雄三反艦飛彈,首次進行實彈射擊。沱江艦綜合《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報導,根據臺灣海軍司令部委託漁業署發布的「九鵬地區海、空域專案操演飛航公告申請單」顯示,海軍將於6月29日、7月4日、5日、6日、10日、11日、12日,在七星巖外海、蘭嶼、綠島一帶大範圍海域,實施實彈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