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島鏈廢了?美軍轉移重心至第二島鏈,中國怎樣應對?

2021-12-28 餘干生活吧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國防部日前公布了一份非保密版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計劃改善美軍在關島和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其目的是「對抗中國的軍力建設和對力量的運用」。這份報告重點提及了關島和澳大利亞,同時表示第一島鏈「已經建設得很好」,但是不難看出,強調關島和澳大利亞,本質上恰恰是美軍已經守不住第一島鏈,因此不得不後撤軍事力量的一種表現。

(太平洋上的三條島鏈)

島鏈戰略是美國在冷戰時期提出的一種戰略概念,也是一種遏制中國和前蘇聯的軍事戰略構想。按此構想,美軍在太平洋上劃出所謂三條「島鏈」。第一島鏈,就是從日本本土出發,經過衝繩群島、臺灣島、菲律賓群島抵達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第二島鏈同樣從日本出發,但是經過小笠原群島、馬裡亞納群島、關島到澳大利亞為止;第三島鏈則是從阿拉斯加出發,經過夏威夷群島,最後抵達紐西蘭。

(第一島鏈上的眾多軍事基地)

在冷戰時期,美軍集中兵力建設第一島鏈,在數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和蘇俄的海軍力量,大多被困在第一島鏈以內,甚至可以說,直到今天,第一島鏈也沒有被完全打破,依然對中俄兩國具備戰略威懾能力。

(位於衝繩群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是美軍在第一島鏈上重要的大型空軍基地)

不過總體而言,第一島鏈的威懾效果正在快速消失,這主要是因為:「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中國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美國雖然仍是世界第一強國,但是中國的崛起,正在一點一點改變這個世界。

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島鏈戰略」的衝擊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從軍事上說,中國海軍和空軍的崛起,已經基本把美國的「第一島鏈」納入自己的打擊範圍,除了遙遠的阿留申群島目前解放軍確實鞭長莫及外,日本本土、衝繩群島、臺灣省、菲律賓等一系列地區,都處於解放軍航空兵的火力覆蓋範圍之內,而且中國海軍已經建立了2個航母戰鬥群,神盾艦的數量也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這樣的航母戰鬥群我們現在有倆)

特別是中國還有美國暫時不具備的中短程彈道飛彈武器系統,而且中短程彈道飛彈數量儲備巨大,足以摧毀第一島鏈上美軍的絕大部分軍事基地。一旦打起仗來,在不考慮核武器的情況下,美軍在第一島鏈上的軍事部署會在第一時間就被完全摧毀,第一島鏈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威懾能力,甚至反過來成為美軍的「包袱」。

(由於第一島鏈上的衝繩群島距離大陸很近,所以只需要短程「東風快遞」就能全面覆蓋)

其次,除了軍事角度外,中國快速崛起的經濟實力,對周邊國家也形成了巨大的吸引效果,目前不僅僅是東南亞,還包括日本韓國,都和中國有密切的經濟往來,中國已經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這個時候站出來,逼著其他亞洲國家在中美兩國之間站隊,但是卻拿不出任何能夠和中國競爭的經濟發展方案,自然無法贏得亞洲各國的民意。

(以後跟在美國這隻頭狼後面的小狼會越來越少)

這裡有幾件事情值得我們注意:第一件就是當年美國攪動南海,污衊中國,很多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南海周邊國家予以配合,甚至在2013年菲律賓在美國授意下還搞出一個「南海仲裁案」的鬧劇。但是如今美國航母戰鬥群再怎麼賣力地在南海轉悠,也無法鼓動南海周邊國家追隨美國對抗中國。

(著名的天寧島機場,柯蒂斯·李梅火攻東京的334架B-29就是從這裡起飛,核彈轟炸廣島、長崎的B-29也是從這裡起飛,如今美軍計劃重新啟用這裡,並且還要部署F-22戰鬥機)

第二件是美國如今突然開始在馬裡亞納群島上大興土木,修建全新的大型機場。馬裡亞納群島上的塞班島和天寧島在二戰時期是美國B-29轟炸機的重要基地,美軍轟炸機從這裡起飛,前往轟炸日本,但是二戰結束後,這裡的基地就全面荒廢,甚至在冷戰時期也沒有恢復。如今美軍卻突然要重返馬裡亞納群島,又要擴建天寧島機場,又要部署F-22隱身戰鬥機,這是要針對誰,估計各位都能猜到。

(關島軍事設施完善,海港、空港皆備)

第三件就是美國自己這次公布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罕見地把日本排除在了重點關注國家之外,反而強調美軍要加強在澳大利亞和關島的軍事力量建設,要知道日本是美國在第一島鏈上最重要的盟國,可以說是美國亞洲政策的基石,而美軍報告卻要求重點加強澳大利亞和關島的建設,讓日本坐了冷板凳,這已經很明顯地說明,美國正計劃逐步把兵力向第二島鏈轉移,以避開戰時解放軍對第一島鏈的毀滅性打擊。

(防不住解放軍「從天而降的掌法」,所以不得不後撤)

我國古代就有傳統,稱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今美國趁著二戰勝利的原因,在太平洋上建立三道島鏈,已經提前七八十年佔據了「天時、地利」,而我們要想打破美軍的戰略封鎖和威懾,就只能在「人和」上想辦法。

首先,要想真正突破第一島鏈,就必須集中力量首先解放臺灣,完成國家統一!臺灣是第一島鏈上的戰略支撐點,北接日本,南達菲律賓,是一個戰略樞紐,解放臺灣,不僅僅是保家衛國的需要,更是我們徹底突破第一島鏈,走向大洋的開始。

在積極籌備解決臺灣問題的同時,針對第二島鏈,我們也需要採取兩手行動:在軍事上,加快航母戰鬥群的發展,儘快組建足夠強大的航母戰鬥群,以航母為核心,把解放軍的遠洋作戰體系再向前推一步,推進到距離本土2000公裡以外的太平洋上,逼近美國的所謂第二島鏈,讓美軍切切實實感受到壓力。

同時由於有了運油-20加油機的配合,帶有加油管的轟-6N型轟炸機也可以去關島和天寧島「畫圈圈」,從而對美軍構成實質性戰略威懾。

(裝備空中加油管的轟-6N轟炸機)

除了武力威懾外,中國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控制著全球大部分工業品的出口,所以我們還可以通過經貿手段,敲打澳大利亞等國家。根據統計,自從中國「封殺」澳大利亞商品以來,今年1~9月,僅澳大利亞對華的12項商品出口就損失超過126億美元。

有趣的是,美國對華出口同比卻增長了46億美元,加拿大和紐西蘭對華出口也分別增加了11億和7.86億美元,澳大利亞反華損失的市場份額被誰拿走了?答案不言而喻!就連澳大利亞自己的專家也承認:「美國是竊取澳大利亞對華貿易銷售額最多的國家。」

經貿其實是比軍事更具備「殺傷力」的打擊手段,因為武器裝備再怎麼威懾,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安裝在發射架上;但是經貿手段一經宣布,就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資本家們不害怕政治對抗,他們害怕的是沒有利潤!所以經貿制裁不但可以打擊那些帶頭反華的國家,還能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中國將是未來全球經濟最強大的國家,這已經成為共識,對於亞洲國家而言,是跟著美國效仿澳大利亞,被搶光市場份額,還是主動和中國友好往來,在新的世界分工體系中分一杯羹?這個選擇應該並不困難)

總體而言,美軍向第二島鏈的戰略性撤退,是一個既定的長期戰略,美國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部隊的重新集結和部署。而這也在客觀上證明了,中國正在快速崛起,而美國已經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脅,但是除了後撤部隊,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所以,我們不必太過於緊張,隨著中美兩國綜合國力對比不斷變化,我們也應該學會平視甚至俯視美國,同時按部就班地發展我們自己的軍事力量,堅持和東亞、東南亞國家加強經濟友好往來,至於美國想怎麼跳反,就由它去,畢竟中國的崛起,不是美國能阻擋的。

相關焦點

  • 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三島鏈
    ,美軍提出了太平洋遠東防禦圈概念,分別為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三島鏈等三層鐵桶包圍,尤其是被麥克阿瑟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第一島鏈,成為當今中美軍事力量的晴雨表,如今,美軍已經首次承認第一島鏈失守了。第一島鏈起初是為了防止蘇聯海軍艦艇進入太平洋,主要針對目標是蘇聯,蘇聯解體後,中國成了美軍最大的頭號防衛目標。
  • ​中國海軍再傳捷報:打碎第一島鏈, 衝破第二島鏈!
    中國海軍歷史性轉折:廢除第一島鏈,衝破第二島鏈!
  • 談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對航母戰鬥群行動的掣肘!
    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甚至還有第三島鏈的說法,是美國人在二戰後提到的對亞洲和西太平洋的攻防戰略。
  • 外媒:解放軍跨越第一島鏈常態化;空軍「戰神」:具備向第二島鏈投射力量
    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飛越宮古海峽的多架轟-6K飛機,從關中腹地某機場起飛,編隊前出第一島鏈;飛越巴士海峽和南海戰鬥巡航的多架多型轟炸機,從部署機場起飛編隊前出。所有飛機當天完成訓練任務和戰鬥巡航。這次遠海訓練再次突破了第一島鏈。第一島鏈是什麼呢?
  • 第二島鏈,守不住了?
    或者更準確點,叫美國人已經預感到,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都守不住了。澳大利亞作為太平洋防禦的關鍵節點,也是美國本土之前的最後一道防線。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菲律賓當土皇帝當的好好的麥克阿瑟就是撤退到了澳大利亞。
  • 中國海權之下,「第一、第二島鏈」已成「紙鏈」?厚積薄發,接管深藍指日可待!
    近期,美國軍事學院夏威夷亞太軍事中心學者湯姆·馬特爾斯基中校指出,中國有一套擬在南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建立軍事基地的計劃,一旦建成,將能有效切斷美軍在太平洋對東海、南海的聯繫,作為在第二島鏈切斷美國對亞太區域進行力量投射的跳板。
  • 駐日美軍要滾出日本、離開第一島鏈?
    人民網5月16日報導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近日表示,美國計劃把駐日美軍1.9萬名海軍陸戰隊員中的4000名轉移至關島,時間定在2024年至2028年。據日媒報導,哈裡斯是在4月26日出席美國國會一場聽證會時宣布了上述消息,他同時表示,上述轉移工作完成後,美軍還將把駐日的另外約3000名海軍陸戰隊員轉移至夏威夷。
  • 突圍 中國踩點第三島鏈
    日前,中國大陸由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率領的「161遠航訓練編隊」通過了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半球海域,到達太平洋第三島鏈。
  • 突圍:中國海軍踩點第三島鏈
    日前,中國大陸由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率領的「161遠航訓練編隊」通過了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及國際換日線,進入西半球海域,到達太平洋第三島鏈。第三島鏈北起阿拉斯加,經夏威夷,延伸經美屬一些太平洋島嶼,以及不久前才與中國建交的索羅門群島共和國,直至澳洲、紐西蘭。第三島鏈可視為是美國本土在太平洋的最後一道防線。
  • 美國解密對華戰略 要武力援臺在第一島鏈對抗中國
    該文件對第一島鏈內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做出了極為誇張的安全保證。這一文件要求美軍明確「否認」(Denying)中國海空軍在第一島鏈內的制空權與制海權。考慮到美國文件的一貫筆法,這個Denying完全可以翻譯成直觀的「移除」(Remove)——解放軍或許在第一島鏈內曾有海空軍優勢,但是只要美軍介入,解放軍海空優勢就被「deny」了。
  • 中國航母作戰範圍有多大?第二島鏈已不再遙遠~
    中國的軍機以前突破過第一島鏈,驅逐艦也突破過第一島鏈,但是這次航母衝破第一島鏈更具有裡程碑意義,這代表著今後第一島鏈再也不能被稱為封鎖中國的鏈條了。而遼寧艦的這次閃亮登場,更加大了人們對於國產首艘航母001A的期待,在過年期間,有網友就拍到了其最新建造進展。
  • 解放軍這一技術令美日惶恐,第二島鏈已破…
    美國在亞太部署多艘核潛艇  今年6月,美國海軍在關島海軍基地部署了第四艘攻擊型核潛艇,這意味著美軍進一步向亞太轉移兵力。本次部署的「託萊多」號核潛艇原部署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屬於「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日本潛艇艦隊試圖「揚長避短」  日本設想用其潛艇戰之長來應對中國的反潛戰之短。日本的潛艇艦隊規模目前為16艘,計劃增加到22艘。其潛艇艦隊由較新型的「蒼龍」級潛艇和較老式的「親潮」級柴電潛艇組成,是世界上專業化程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潛艇艦隊之一。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有8艘「蒼龍」級潛艇,很可能再建造6艘。
  • 中國在黃巖島填海徹底打破美國封鎖 第一島鏈已被砸爛
    中國黃巖島,有助於監控美軍在蘇比克灣的基地4月初,有國外媒體報導,中國可能會在黃巖島進行新的填海工程,指出如果中國海軍在這裡取得立足點
  • 第一島鏈被徹底突破,白宮啟用神秘基地
    但是它位於第二島鏈,這也意味著美軍在第一島鏈的部署已經被突破,從而缺乏安全感。畢竟這些固定的海上基地在彈道飛彈面前,簡直不堪一擊,一旦遭受打擊,那將是毀滅性的災難。為此,美軍只能夠將海上基地的數量增加,並且延伸到太平洋深處。
  • 美軍環太平洋島鏈及其戰略地位
    最終,讓美軍在二戰中和韓戰後,最終完成了環太平洋戰略布局。     中途島海戰後,美軍摧毀了帝國的聯合艦隊,以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的夏威夷群島為大本營,構築環太平洋第三島鏈;向西延伸到南太平洋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及索羅門群島之間的珊瑚海。實際控制莫爾茲比港(英語:Port Moresby;巴布亞皮欽語:Pot Mosbi)。
  • 斬斷第二島鏈,從密克羅尼西亞開始
    近日,卻成了美國與中國之間遏制與反遏制較量的重點地區。臺灣《旺報》10月8日報導,美國軍事學院夏威夷亞太軍事中心學者湯姆·馬特爾斯基指出,中國擬在南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建立軍事基地,一旦建成,將能有效切斷美軍在太平洋對東海、南海的聯繫。
  • 第一島鏈已崩潰!美國糾集盟友構建一條新封鎖鏈,加緊圍堵中國
    美國一直在圍堵中國,如今我國實力得到發展,美國的第一島鏈封鎖已崩潰!
  • 火箭軍六大撒手鐧,從沿海到第二島鏈,全面打擊來犯之敵
    無論是使用近程戰術飛彈威懾和打擊臺獨分裂勢力,還是在第一、第二島鏈範圍內實施遠程精確打擊摧毀敵方軍事基地,遏制敵軍飛彈和航空兵力量,配合掩護其他軍兵種的作戰行動,火箭軍彈道飛彈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兵工科技」(ID:binggongkeji),原文首發於2020年6月10日,原標題為《火箭軍六大撒手鐧,從沿海到第二島鏈,全面打擊來犯之敵》,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在海洋防禦作戰中,「東風」-11主要可以發揮兩方面的作用。
  • 【重磅】中國潛艇突破第三島鏈
    美媒援引解放軍報報導稱,中國海軍近年來多次發布了東海艦隊潛艇遠洋訓練報導。,美媒根據報導內容妄稱,這些潛艇甚至可能遠航到了夏威夷附近海域(美軍所謂「第三島鏈」的重要節點)。美媒還表示,去年中國海軍815A型電子偵察船、海洋測量船等已到第二島鏈海域,甚至是阿拉斯加附近海域航行,不排除是為了潛艇部隊遠航而採集海底環境、水文洋流等重要數據。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指揮官作了一個半公開性質的報告,報告稱中國海軍潛艇部隊自2015年以來進步十分明顯,所擁有的AIP動力靜音潛艇已經達到總數的近50%。
  • 可突破第三島鏈,中國艦隊遠航練兵逼近夏威夷
    近日就有媒體報導,由飛彈驅逐艦呼和浩特號率領的「161遠航訓練編隊」今年2月通過了太平洋第一、第二島鏈進入西半球海域,逼近夏威夷,到達太平洋第三島鏈。分析認為,這顯示解放軍已具備攻擊第三島鏈夏威夷的能力。但實際上,中國軍隊接近第三島鏈並非首次,從2013年起,就有海軍偵察船開始出沒在夏威夷附近。中國官方媒體指臺方表述不嚴謹,刻意誇大解放軍海軍的年度正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