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機務兵:這是我的戰機!

2021-02-14 解放軍報

■解放軍報記者 李偉欣 衛雨檬 

特約記者 殳細泉 吳李華

站在炫酷的國產新型戰機下,原本個子不高的李合侯,顯得更加「渺小」。

身為東部戰區空軍某旅機械技師,李合侯皮膚黝黑,鼻梁上還帶著未痊癒的傷痕,神色間流露出幾分拘謹。

當李合侯凝望戰機時,記者從他的眼神裡感受到一種強大氣場——這是屬於他的地盤。

「這是我維護的飛機。」這句話從李合侯口中蹦出,自信瞬間從他身體裡迸發出來。

緩緩走在機場滑行道邊緣,李合侯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遠處等待起飛的戰機。

那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驕傲。

東部戰區空軍某旅機務兵列隊等待飛行員接收戰機。王 毅攝

戰機緩緩滑出,機組成員由縱隊變成橫隊。

李合侯的腦袋跟著戰機向左轉動,雙眼盯向跑道盡頭。他嘴唇翹起,面容嚴肅,像一尊雕像矗立在停機位上。

李合侯喜歡以這種具有儀式感的方式,目送維護的戰機騰空而去。在他心中,這是飛行員的戰機,也是他的戰機。

2002年,空軍在雲南元陽徵兵。剛滿18歲的李合侯成為村寨裡唯一入伍的青年。那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是當地第一個參加空軍的哈尼族人。

橫跨2000餘公裡,這名來自大山深處的哈尼族青年,走進了一個從未見識過的世界。

春去秋來,雲捲雲舒。李合侯的眼睛追尋著一架架戰機,在滑行道和起降道上「奮鬥」了18年,不知疲倦,毫不厭煩。

又一個飛行日。按計劃,李合侯維護的戰機要飛行4架次。大約一小時前,他剛剛目送「他的戰機」飛向天空。

與李合侯交談,記者注意到,他頻頻抬腕看手錶,還不時抬頭看天空,偶爾扭頭觀察滑行道。

突然,李合侯站了起來,做出準備起跑的姿勢。「我的飛機要落地了。」此刻,他臉上流露出的,是等待孩子放學的父親才有的神情。

站在戰機正前方,李合侯揮動雙臂,引導戰機歸位。「我想立刻知道,飛機飛行時有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他說。

儘管擁有「優秀航空機務人員」「一級強軍工匠」等頭銜,歷經「紅劍」演習、「金頭盔」比武競賽、國慶閱兵等重大任務,但回憶起維護的戰機第一次未按時歸航的情形,李合侯還是心有餘悸。

那是多年前的一個飛行日。李合侯在停機位上來回踱步,時不時抬起手腕看時間,又反覆拿起計劃表詳細比對。

「是飛機出了什麼故障?還是我看錯了回來的時間?」李合侯死死盯住天空,細細尋找著閃爍的光亮。

天空中仍不見戰機的影子。隨著時間流逝,李合侯的神色越發不安。

「來了!我的飛機回來了!」

與平時戰機落地時的冷靜不同,這次就像見到闊別多年的老友、久不歸家的孩子,李合侯的語氣格外激動與親熱。

「沒出什麼問題吧?」登上舷梯,李合侯忐忑詢問。飛行員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說:「指揮所臨機讓我去執行了一項任務。放心,一切都好。」

戰機發動機的強大風力,吹得後方灌木叢劇烈搖擺,空蕩的機場迴蕩起巨大的轟鳴聲。置身機翼下,記者的心跳突然加速。

戰機停穩的一瞬間,李合侯搬起一個舷梯,掛在戰機上。他迅速爬上去,幫飛行員楊鑫三下五除二解開救生傘。「飛行時感覺怎麼樣?」他說這話時,另一個舷梯還在其他兩個機械員手裡抬著。

李合侯一會兒鑽到戰機底下,一會兒又爬到機背上。稍不注意,記者便跟丟了他的身影。

整個檢查過程中,李合侯時不時摘下手套碰一碰機身,隨時用解刀擰一擰疑似鬆動的螺絲。哪怕看到一根頭髮絲兒,他也要去摸一摸。「萬一是裂紋呢?」任何隱患徵兆他都不會放過。

電子技師曲來輝說:「認識他幾年來,我看到的永遠都是認真。」

機務大隊大隊長杜玉輝讚嘆:「李合侯一直都以最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

戰機某些部位用常規工具難以清潔,怎麼辦?李合侯會想方設法製作一個。想再提高自己的維護標準,怎麼辦?他會自掏腰包從網上購買「魔力擦」。一套維護流程走下來,他能把戰機擦得比自己的臉還乾淨。

一邊說著,軍械員石鑫、特設員孫浩、航電員何學宇已經結束了自己的工作,在旁邊列隊。

震耳轟鳴中,機械員黃日凱和李萬同站在戰機兩側,盯著站在舷梯上的李合侯,等待他給出「搬走輪擋」的手勢。

李合侯仍在忙碌,爬上鑽下、繞來繞去,沒停下過雙手與雙腳。陽光下,他的嘴唇有些乾裂,那是身體乾燥缺水的信號。不過,滿心滿眼都是戰機的他,此時無暇顧及自己。

機械技師李合侯(右)和機械員陶海鵬進行發動機檢查。梅鑫浩攝

「別送了,我自己回去吧。」李合侯抱了抱妻子和兒子,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坐落在哀牢山腳下的小家。

坐在返程的飛機上,李合侯心裡不是滋味。年幼的兒子不哭不鬧,還推著行李箱送自己離開,一副「我已經習慣了」的神態。

通往營區的水泥路向上延伸,李合侯腳步沉重。每一次離家歸隊,都要經歷一遍不舍。18年來,這樣的痛苦好像隨著次數的累計越發深刻。

再往上走幾步,他看到了營區的大門,門邊還掛著那副對聯:「甘當天梯託驕子,誓做戰鷹守護神」。

營區裡,整齊排列的營房像極了李合侯剛剛作別的小家。推開門,朝夕相處的5名戰友圍擁過來,驅散了李合侯心中的失落與愧疚。他拿起抹布,仔細清掃著「家」裡的角落,像是在整理自己的臥室一樣。

晚上10點,李合侯帶著「收班」的機組成員回到營區。經過宿舍前那條小路,戰友們陸續回到宿舍。

此時李合侯拿起手機,反反覆覆地看家人發來的幾段視頻。屏幕裡,兒子抱著爸爸寄來的遙控玩具汽車,玩得不亦樂乎。

妻子那張讓人疼惜的臉,浮現在李合侯面前。2014年,懷孕5個月的妻子妊娠高血壓,醫生建議終止妊娠。李合侯勸妻子放棄,可她執拗地堅持到7個月。

李合侯執行任務不能歸家,眼睜睜地看著苦熬了兩個月的妻子再也堅持不下去。而他只能用蒼白的語言安慰她……

無人知曉,那段時間,平日開朗的李合侯常常蒙頭流淚。第二天醒來,他又咬緊牙關,「該怎麼堅強就怎麼堅強」。

抬頭看看星雲密布的天空,李合侯思緒萬千。

「外公身體好嗎?」選晉士官那年,李合侯像往常一樣在電話裡詢問著母親。

「挺好的。」母親的回答迅速果斷,沒有引起李合侯的懷疑。

第二年,李合侯才有機會休假回家。「外公,我回來啦!看我給你帶的菸斗。」

回應遲歸外孫的,只有寂靜的風聲。李合侯靜靜地環視房間,電視機前再也不見外公的身影。老人安詳地離開了人世,但為了不影響李合侯工作,家人沒把消息告訴他。

外公以前特別喜歡看電影《上甘嶺》。在李合侯記憶裡,外公常常驕傲又羨慕地告訴外孫,當兵可厲害哩,部隊裡都是「真正的好人」。

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裡的哈尼族鄉親們,極其崇拜解放軍。因為,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軍幫助他們推翻了舊社會、過上了新生活。

外公的話,在李合侯心中烙下了磨不掉的印象——當兵,是「一件很厲害很光榮的事」。

一次,隔壁村剛入伍的年輕人戴著大紅花,從李合侯的寨子經過。鄉親們都向他喊話「好好工作」「給家人爭光」。少年李合侯格外羨慕,「我長大後,一定要去當兵!」

一朝夢圓,格外珍惜。現在,哈尼族的鄉親們都知道,寨子裡有這麼一個了不起的年輕軍人,立過二等功、三等功,得過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漸漸地,李合侯成了鄉親們口中的傳奇。

2年、3年……轉瞬間已經18年,家鄉人羨慕欽佩的言語不知不覺間換成了:「你什麼時候回來?」

「我捨不得家,可我也愛著戰機。」李合侯有些沉默。

從西南邊陲到東南沿海,李合侯一路奔波。親人悄然逝去、朋友漸行漸遠、家鄉沒了小時候的味道……即便這樣,李合侯也從來沒有要退伍的想法。

僅僅是休假期間暫別戰機,李合侯心中也非常惦念。

「很多次,我夢見失火,常常大喊大叫著驚醒過來。」休假時間長了,李合侯往往心裡不踏實。

2020年10月28日,哈尼族的春節「十月年」翩然而至。

「今年回來嗎?」母親多次期待地詢問李合侯。

雖然回不去,但李合侯早早在家鄉當地預定了100多斤自釀酒,託人給親朋好友送到家門口。那天,他的微信朋友圈裡,是哈尼人齊聚一堂的視頻。

「上一次回去過『十月年』是什麼時候?」記者忍不住問。

李合侯歪頭想了一會兒,一時竟沉默了。

「上一次是——2017年,上上次是2007年……」

那晚夢裡,李合侯真切地站在那片他心心念念的土地上,對倚門盼望的妻兒、父母、外公和鄉親們大聲地說:「我回來啦!」

周日,李合侯與機械員劉宇浩一起爬上機場內的小山。

在山間小路上,靜聽林間小鳥啾啾細語,李合侯不由得想起了家鄉的山林。

故鄉的村寨依山而建,守著一座山頭。兒時的李合侯常常和小夥伴們舉著長長的竹竿,追尋著知了擾人的長鳴,在樹林間尋尋覓覓,爬上爬下。

「聽,有人在吹笛子。」李合侯把竹竿削成了一根能吹響的笛子,「嗚——嗚——」,一路吹著回家去。

看到老人在拉二胡、吹口琴,「搗蛋鬼」李合侯也會拿過來自己拉一拉、吹一吹。時間長了,最初吹不成曲調的李合侯學會了多種多樣的樂器,雖不精通,但也可以愉悅自己。

曾經手握樂器安閒飄逸,現在手持扳手敲敲打打。李合侯這雙傷痕累累的手已很少拿起那些曾經心愛的寶貝。如今,各色樂器已經被機械類書籍取代。

對籃球的愛好,李合侯還保留著。他偶爾會約戰友們去球場。他和戰友組成的球隊,就像他所在的機務大隊,「氛圍好,大家互相信任,有競爭但不分誰是第一」。

在長長的飛行跑道上,李合侯的青春和戰機緊緊系在了一起。

從閉塞的哀牢山深處千裡迢迢來到空軍某機場,望著閃閃發光的先進戰機騰空而起,李合侯心中的震撼,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

「航空機務人員隊伍是空軍主體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務大隊大隊長杜玉輝說:「如今,戰機性能正成為影響作戰的重要因素。我們機務人員的使命,就是維持戰機性能最優。」

旅隊改裝某國產新型戰機之際,有一部分機務兵隨老式戰機分流到西南地區。

如果選擇保障老式戰機,就可以回到家鄉。如果跟著部隊接裝國產最新型戰機,就要繼續「流浪」。

從部隊駐地出發,在行程緊湊的前提下,李合侯要轉乘5次交通工具、花費近12個小時才能回到家鄉。

「我就想去保障最新型戰機。」李合侯很執著。

迅速掌握國產新型戰機理論,考試成績全旅第一,成為空軍作戰部隊首位國產新型戰機士官機械師——這是李合侯展現出來的能力。

機務大隊教導員李恆偉說:「李合侯維護的戰機,飛行員們都特別放心。」

機械專業代理主任梁萬宇曾經是李合侯的徒弟,他對師傅很佩服:「在他帶領下,機組的機務維護作風更強。」

「你夢見過自己駕駛戰機嗎?」在發動機嘈雜的轟鳴聲中,記者猶豫很久,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

「沒有!」李合侯哈哈一笑,「我知道自己成不了飛行員。」

「與其他機務兵相比,我們機械技師還算幸運!你看,我還有機會坐進座艙裡。」李合侯滿足地說,「我知道按鈕的位置,也知道操作杆的方向。」

李合侯常常給兒子買飛機模型,然後一起玩「角色扮演」。

兒子扮演飛行員,爸爸就扮演守護飛行員的機務兵。

「爸爸,這架是你的飛機,我不玩。」視頻裡,兒子小心翼翼地拿著那架最大的飛機模型,崇拜地說。

陽光灑落在地板上,四五架小小的「戰鷹」模型散落著,蓄勢待發。

「收班!」沿著滑行道邊緣,李合侯帶著他的機組,慢慢走進深深夜色,機場上重歸寂靜。

多年來,李合侯跟隨戰機走南闖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去哪兒,他都一直靜靜走在那長長的機場跑道上,從未離開。

(採訪中得到王正、王登飛、時代、唐朝能等大力幫助,特此致謝。)

沿著機場起降跑道一側,汽車緩緩而行。車窗外,一架架戰機挺立在停機位上。那低調的灰色、流暢的線條,吸引著記者的目光。

遠處,一群官兵圍著戰機繞來繞去,還有一個爬到戰機機背上。

他們,是誰?

空軍中校吳李華說,那是機務兵。

面向戰機,背對人群——負責維護戰機的空軍機務兵,是一群不上藍天的空軍人。

此刻,機場上飄蕩著驅鳥的鞭炮聲、口哨聲,停機坪上各種特種車輛持續轟鳴,仿佛進行著大合唱。慢慢地,戰機發動機開機的聲音也融入其中。

這,是屬於機務兵的「工作背景音樂」。

有一種聲音,當你不熟悉時,聽起來十分刺耳;當你投入情感,便能體會到其中的激情與快樂。

在機場這首節奏激昂的「交響樂」中,記者走近了這群機務兵。一張張黝黑的臉,一片片乾燥的嘴唇,在記者眼前晃動。記者上前一步,伸出雙手,握緊那一雙雙疤痕遍布、浸滿寒意的手。

空曠的停機坪上微風徐徐,航空煤油的味道撲鼻而來、揮之不去。機務兵安之若素,面色如常。

戰機,機務兵此刻心中只有戰機。

「極端負責、精心維修」是他們的座右銘。他們愛較真,常常為一個故障解決方法吵得臉紅脖子粗;他們認死理,為找出故障原因,時常連續排查幾天幾夜連軸轉。

真正走進這群機務兵,記者發現,同樣的藍色機務工作服下,是各色各樣的面孔和性格:專業如杜玉輝、熱情如王正、要強如李合侯、實在如曲來輝……但,這群機務兵對機務工作都有著相同的自信與執著。

夕陽斜照,戰機滑向起飛線。

機務兵排成橫隊,溫柔自信的眼神始終追隨著戰機。他們眼中,沒有什麼比戰機更酷;他們身後,不起眼的影子被無限拉長。

飛機騰空的一剎那,所有人的目光都追尋過去。此刻,沒人再看著這群機務兵,包括專門來採訪他們的記者。

機務兵離飛行員很近,每日都能遇見;他們又離飛行員很遠,交流最多的通常只有一句話——「飛機沒什麼問題吧?」

注視著戰機起起落落,目睹著飛行員平安歸來……這是機務兵的常態,也是機務兵的幸福。

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卻又時常驚心動魄,他們的心情常常被戰機飛行拉扯著——

看出故障時後怕,沒發現故障又會擔憂;戰機提前返航了會擔心,戰機遲遲未歸更覺憂慮;看著戰機順利完成任務時會小小得意,得到歸航的飛行員回復一句「沒問題」,瞬間便安了心。

他們,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戰機。

回頭看去,那群奮力託舉戰機的藍色背影,如此平凡。

抬頭向上,是人人都能看見的戰機;低頭向下,是飛不上藍天的機務兵。

落筆之時,一段「國產新型戰機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視頻短片火爆網絡。一名維護這型戰機的機務兵給記者發來微信:「每次想到它的價值,就會覺得自己很幸運!沒多少人手裡能掌握這麼昂貴的裝備,所以更得好好對待它。」

編輯:高立英 衛雨檬 李響

編審:任旭

投稿郵箱:jfjbwx@163.com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閱兵面孔丨一級軍士長顏承剛:我的受閱在戰機起飛之前
    當兵入伍前,父親曾擔心顏承剛是否能適應部隊的生活,顏承剛血氣方剛地回答父親:「到了部隊我就好好幹,就算養一輩子豬,我也不會回來。」如今,顏承剛不僅吃下了「苦中苦」,還成了讓後輩敬佩的技術「大拿」。作為一名資深老機務,顏承剛深知,幹活容不得半點馬虎。因為那是國家的財產,更是戰友的生命。
  • 機務兵版《沙漠駱駝》,大夥看歌詞一起唱……
    需要mp3版本的小夥伴可聯繫小編在線傳送(編輯微信jinkuimvp) 海航機務兵版《沙漠駱駝》我已習慣這種生活早起離開被窩因為集合只有那兩分鐘給我跑步單槓交錯歌聲口號磅礴突然之間美味飄過我登上綠皮卡車奔赴外場工作每個戰位都要嚴謹負責
  • 什麼是空軍?
    蒼穹有我,放心購物這大概是關於「雙十一」與「空軍節」最生動的表述
  • 2021年全國定向培養士官院校招生:海軍、陸軍、空軍、武警部隊報考指南
    (男女生均有招生計劃)2、年齡不超過20周歲(截止當年8月31日以前);3、政審體檢合格;身體基本條件為:男性身高160cm以上,體重不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kg=身高cm-110)的30 %,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女性身高158cm以上,體重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普通兵(含機務兵)裸眼視力右眼不低於4.6、左眼不低於4.5,水兵裸眼視力每眼不低於
  • 從專業主任變為普通高工,他們卻說:只要還能為戰機保駕護航
    初秋清晨,朝陽剛從峭拔的賀蘭山背後探出頭來,架架鈦銀色戰機已呼嘯著滑過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機場跑道,威風凜凜刺向廣袤碧空……凝視戰機遠航,機務官兵們又手拿工具,專注檢查下一批升空的戰鷹。在忙碌的人流中,有幾位同樣身著藍色機務工作服的大校軍官引起記者注意。 高工們在認真核實飛機卡片資料數據。席博博 攝
  • 我空軍「飛豹」戰機實現複雜戰場環境綜合打擊能力
    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超音速「飛豹」戰機裝備空軍航空兵部隊後,在強軍目標的引領下,飛出國門與外軍戰機一同展翅礪劍,赴海上、高原
  • 臺灣自曝昂貴戰機日曬雨淋、露天停放,看看大陸戰機「別墅」建成了啥樣
    遭受日曬雨淋的臺灣戰機要知道,日曬雨淋極易造成戰機線路老化、鏽蝕斑斑,導致戰機非戰損比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報導中還稱,目前臺灣機庫普遍存在抗炸力不足問題,例如臺灣主力戰機F-16機庫,以傳統鋼筋水泥建造,結構差、水泥強度弱,很可能無法承受大陸的飛彈或戰鬥轟炸機的第一擊。看到這裡,小編心裡一驚,中國戰機不會也遭遇這樣悽慘待遇吧?
  • 威武:我空軍戰機在臺灣空域,雙語霸氣驅逐美帝軍機!
    一架美軍軍機出現在臺空域範圍內,我解放軍空軍戰機立即飛到臺空域,對美帝軍機進行警告驅離:我是中國空軍,你已經接近我國領空。隨後,我空軍戰士又用英文警告了美帝軍機。大陸解放軍空軍戰機飛到臺空域內攔截美軍戰機,這可讓臺當局的臉給丟光丟盡了。所以,我們看到臺媒報導的新聞,昨天下午,臺當局蔡英文跑到位於澎湖的所謂「天駒」部隊,揚言不允許別人的飛機臺灣領空耀武揚威。
  • 我大空軍正把日本戰機拖向「過勞死」
    除了大幅延長日本戰機空中巡邏的空中逗留時間外,緊急升空時還將出動更多的預警機及空中警戒管制機,向F-15戰鬥機提供中國飛機的情報,這就使攻擊的態勢更加強硬。那麼中國空軍該怎麼辦?我們也需要派遣更多的戰機去東海上空展示肌肉嗎?刀哥覺得日本之所以增加戰機升空攔截,就是心裡發虛,我們不妨淡定一點,打一場「持久戰」「消耗戰」。
  • 我們是西部戰區空軍官兵,這是我們的第___個八一!
    如今這面軍旗交到了我們手裡,傳承的精神,所有的困難在我們面前都不畏懼,流血流汗,不流淚!李 瑤 西部戰區空軍某場站保衛幹事孫彬的妻子今年,我又成為了軍械制配班班長,這條路也許會布滿荊棘,但我有信心去迎接挑戰!入營伊始,心潮澎湃;思鋼槍衛山河,志建功修其身;崗態百變,持之以恆;不妄修齊治平,力求學以致用。不是每個人都能馳騁疆場、轟轟烈烈,但我們可以立足崗位、兢兢業業,我想這應該是對軍人最好的詮釋。這將是我在部隊過的最後一個建軍節。
  • 我空軍多型多架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7月15日表示,中國空軍在本周內多次進行遠海遠洋訓練,轟-6K等多型多架戰機編隊飛越了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
  • 這就是中國空軍軍事實力, 殲20和轟6戰機漫步場景
    我們都羨慕美國軍事實力和超強的武器戰機裝備數量。看到這樣的情形我們都心情澎湃,心中一直在想,何時中國空軍也能展示出這樣軍事實力。畢竟這是大國空軍的象徵。但是,能夠裝備幾千架戰機的國家也只有美俄中等國。但是,俄羅斯戰機近年來一直處於更新裝備中,再加上之前裝備的老式戰機不堪重用。因此,俄羅斯現在裝備的三代戰機和三代半戰機數量並不多。因此,只有中美兩國裝備大批三代戰機和三代半戰機。而且,中國空軍「大象漫步」場景也是經常出現。
  • 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2018年12月4日,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跨晝夜飛行,蘇35戰機依次滑向起飛線。範以書攝  12月初以來,空軍航空兵某旅連續組織蘇-35戰機跨晝夜飛行訓練,錘鍊夜間實戰能力。  「改革開放鑄鐵翼,我為空天織祥雲。」列裝蘇-35戰機的空軍航空兵某旅,駐守在改革開放前沿,是中國空軍首支飛出國門與外國空軍開展聯合訓練的航空兵部隊,被譽為「南疆利劍」。  今年春節前夕,該旅飛行員駕駛蘇-35戰機從這裡起飛,飛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
  • 臺灣空軍兄弟,我給你們出個主意
    臺空軍的上層也如熱鍋上的螞蟻。大陸戰機巡邏臺灣已是常態,蔡英文集團明知臺灣空軍只是個擺設,但還要強令臺空軍戰機升空做做樣子,刷刷存在感。問題就出在這裡,臺空軍兄弟並不想為臺獨賣命,升空與解放軍戰機伴飛很可能會成為飛向光明的機會。譬如「講政治」上校就「失蹤」了,這對臺軍上層是不小的打擊。
  • 別總惦記著殲-20,這款戰機才是中國空軍主力,一口氣造400架
    然而從世界整體局勢以及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殲-20戰機並不會大量更換,要知道美國部署F-22戰機數量也僅僅是一百多架,而我國殲-20戰機一旦生產線擴建之後產量會直接升級,世界各國目前主要的戰機還是以三代為主,而我國也不例外。
  • 空軍轟6K戰機與臺灣玉山合影
    從山峰形狀看,這很可能是臺灣南投縣境內的玉山主峰,其標高為3952米,距離海岸線50公裡。從照片中「玉山」南北兩峰位置關係看,圖中的轟炸機正在由北向南飛行,表明這是解放軍空軍編隊11月25日環繞臺灣飛行演訓時所拍攝的照片。
  • F-22戰機慘遭淘汰!美空軍速度太快了……
    問題是在別國還正在競相研發五代隱身戰機時,美國緣何卻要將F-22戰機淘汰?他還說,「我正在[TacAir]研究中尋找的,並不一定是未來美國空軍戰鬥機的「確切組合的確切答案」。他表示:「我真的在尋找選擇的餘地,因為基於威脅的事實和假設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就如何調整現有機隊,布朗說,現存的七支機隊將需要減少到「四個,再加上一個」。目標組合將包括A-10「一段時間」;下一代空中優勢系統;F-35,「將是機隊的基石」;F-15EX;和F-16或其後繼飛機。
  • F-35戰機成為犧牲品,被錢困擾的美國空軍,或將重新購買F-16戰機
    儘管他承認前空軍採購主管威爾·羅珀為這個目的購買更多F-16戰機的可能性敞開了大門,但布朗揮手拒絕了這個想法。他說,F-16缺乏開放的任務系統能力,而且獲得作戰飛行程序更新-新軟體-的頻率太低。全球態勢研究還將列出「該部門的優先事項」,並為戰術空軍評估指明方向。想要在「真空中完成。那就太天真了。」他說。  當被特別問及購買新的F-16戰機時,布朗說:「實際上,我想製造一些新的、不同於F-16的戰機;它具有一些這樣的能力,但使用我們的數字方法,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