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視點| 臺軍2017年醜聞弊案盤點

2021-02-14 兩岸視點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雜誌2017年第12期,總第053期,轉載務請聯繫授權。

臺軍2017年醜聞弊案盤點

 

文/ 白  純  盧亞飛

 

2017年,臺軍屢屢發生醜聞事件,其熱度一度居高不下,民進黨甚至曾在社交網站發文諷刺,「臺軍一直是『狂新聞』的主力,上榜次數已經超過金曲獎了」。臺軍形象也是一路直下、一再受損,被網友譏諷詬病不斷。在此,試對2017年媒體披露出來的臺軍部分醜聞與弊案做一盤點。

誤傷民眾、戰機失蹤等演訓狀況頻發

2017年10月12日上午6點到晚間9點,臺海軍陸戰隊99旅在林園靶場實施T91步槍實彈射擊訓練,流彈波及2公裡外的小港區中林路某廠,在廠內工作的29歲侯姓員工遭流彈擊中右肩鎖骨。事發現場共有5顆子彈,其中1發擊中工作中的侯姓員工,1發擊碎員工汽車玻璃,另3發則散落廠區。臺軍方10月13日晚不願證實為流彈,但目擊者形容稱當時「槍林彈雨」。

除了流彈誤傷問題外,演習現場也是狀況頻出。據報導,因臺灣屏東縣三軍聯訓基地長年在恆春半島進行演訓,對附近居民造成噪音、塵土、房屋龜裂、震動等問題;每年雖有睦鄰經費,卻限於公眾用途,居民未能直接受惠改善生活。9月27日上午,臺軍在橫跨保力山和虎頭山訓練場展開「聯勇操演」,當地居民在訓練場入口處掛上「炮火下的無奈和驚恐」「房屋龜裂無處求償」等橫幅抗議,並趁著部隊演訓時將20頭黃牛驅趕進基地,以「放牛吃草」為由表達抗議。11月7日,臺軍空軍司令部稱,新竹基地一架機號2040號幻影2000戰機於當日晚18時43分在北部海域執行訓練時,突然與塔臺失去聯繫,光點消失。臺軍稱戰機墜海,並派遣大批海空力量參與搜救,不過目前連殘骸都還沒打撈出水。

臺軍大量庫存飛彈面臨使用壽命到期等問題

飛彈陳舊、戰車故障等武備問題迭出

臺軍2017年飛彈試射連續失敗,臺軍兩枚「鷹」式防空飛彈藥柱燃燒墜落,以及空軍IDF戰機發射「天劍二號」中程空空飛彈點火失敗直接墜海,上半年在試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時也有一枚飛彈墜海。作為臺軍主戰裝備的這三種飛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曝出多次發射失敗消息,在臺軍歷史上也屬罕見。另據臺媒報導,臺軍過去採購了過多的「地獄火」與「陶」式飛彈,卻鮮有實彈射擊,如今近千枚「陶2A」等飛彈即將過期,因而決定透過演練將其消耗一部分。在9月的大規模實彈訓練中,除臺軍陸航部隊射56枚「地獄火」飛彈、8枚「刺針」飛彈外,還將進行120枚「陶」式飛彈的對海射擊。誰料現場卻接連發生多枚飛彈發射失敗墜海事故。

「慶富案」無疑是2017年涉及臺軍武器裝備領域的最大弊案和醜聞

今年,除了令臺防務部門及臺當局大力危機公關、嚇出一身冷汗的獵潛艦「慶富案」,臺軍武器裝備研發採購領域還另有多起弊案。據香港媒體報導,臺灣防務部門早前自行研發新型MD105重型消毒車用於進行消毒除汙工作,但今年傳出該款一輛要價1150萬元新臺幣的消毒車,因設計問題導致實際使用時感應器故障,高濃度化學藥劑或外洩,最嚴重恐導致人員死亡。臺灣防務部門11月5日回應承認消毒車確有問題。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軍從2016年起換發新式數碼迷彩野戰服,但2017年有官兵在「靠北長官」臉譜網(Facebook)粉絲專頁發出一張迷彩服照片,顯示衣服洗後竟呈現「薄紗」狀,高呼「薄成這樣怎穿啊?」引發網友留言諷刺「感覺很透氣」「涼感衣」。另有臺媒報導,臺當局「國防部」於2009年採購近4000輛、總價48億元新臺幣的「輕型戰術輪車」,2016年撥交部隊使用,但2017年起就陸續發生幾起車子在低速行駛時避震器輔助的前軸軸殼託架斷裂情況,造成車子失去平衡避震功能,若不慎駕駛恐造成車子翻覆人員傷亡。

除了募兵不足,基層年輕軍官也大量缺員,臺軍開放普通大學畢業青年報考的「專業軍官班」,2017年甚至取消多門筆試,被外界諷為「飢不擇食」,為求填塞人力缺口,完全不顧招募到的人員素質

募兵招生困難、逃避兵役現象不斷

依據臺灣防務部門規劃,2018年元旦起不再徵召一年制義務兵役,年底常備部隊將完成全面志願化。但根據臺灣防務部門2018年預算書,編列薪資時的人數,志願役人員一共只有16.2萬餘人,再加上末代義務役人員1.1萬人,總數只有17.3萬人。而之前臺灣防務部門宣傳募兵制時曾表示,維持戰力的基本需求,是臺軍各單位「編現比」達到90%,也就是至少要有17.5萬人。這也標誌著臺軍2018年預算兵員人數將首度跌破防務部門公開宣稱的維持有效戰力的17.5萬人的人數下限。據前防務部門「聯合作戰次長」吳斯懷表示,2017年度臺各軍校招生目標4692人,實際卻只招到3083人,達標率66%,而陸軍官校只招到47%,臺灣「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國防管理、中正理工)僅56%,士官學校二專班方面,總達標率66%,其中陸軍專校最低,只有58%。

除了募兵、招生困難外,逃避兵役現象也屢屢頻發。據香港媒體消息稱,2017年4月份,一名陳姓男子到宜蘭金六結營區服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但是入營才4天便不想當兵,為了提前退役,竟從營區2樓跳下,致使頭部和手臂受傷。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31日報導,一名王姓後備軍人收到防務部門的「教育召集令」,卻佯稱自己報到日當天要前往澳門,機票都買好了,沒有辦法參加,填寫免除召集申請書。然而,在報到日當天,王辦理出境,卻在免稅店逛了半小時就入境,事後被防務部門承辦人過濾電腦時查出,新北地檢署以「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提起公訴,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臺灣軍公教警等職業近年來經濟社會地位不斷下降,圖為臺灣退休警察上街抗議當局政策

吸毒、賭博等違規違紀屢見不鮮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防務部門說明臺軍官兵今年違反軍紀案件的狀況,在統計500個案件裡,吸毒佔300多件,酒駕佔109件,經審議成立的性騷擾案達22件。臺空軍清泉崗基地被曝涉毒醜聞,檢方在營區發現51包安非他命,26名官兵初檢呈陽性反應,復檢仍有8人被驗出陽性反應,其中包含一名上校、2名少校,甚至有駕駛戰機的飛行員。隨後臺海軍也被爆料,高雄左營海軍艦隊指揮部黃姓中校副處長,2017年1月中旬遭臺警方查獲疑似吸毒,臨時提出退伍申請,並在19天內完成所有退伍手續。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空軍陳姓女士官,從2017年6月起,吸收10餘名熟人當下線,並通過某社交軟體讓大家能直接在手機下注籤賭,由陳姓女士官提供帳號及密碼,監控每位士官兵籤注情形,並從中抽取佣金。8月,臺空軍F-16戰機赴花蓮受訓,在返航落地時,有航空迷發現在戰機的機艙上,竟然有兩盒「曾記麻糬」,而這一景象也隨即被拍下上傳至網絡。儘管臺空軍急忙出來認錯,表示要嚴格反省與檢討,甚至還要懲處,但仍遭眾人痛批。連臺媒都不禁嘲諷,「臺空軍軍紀也淪陷了,戰機淪為運輸機。」另據臺「自由電子報」報導,臺陸軍關渡指揮部曾被稱為「天下第一師」,但該部隊所屬機步營機步3連代理連長陳品超,因連上遺失16個總價約2萬多新臺幣的野戰背包,為免被扣點影響發展,竟叫士官兵偷竊友軍的背包,遭檢舉判刑。

臺退休軍公教等團體上街抗議當局政策

總之,儘管臺防務部門力求改善提高軍人形象,2017年3月份提出的"四年期防務總檢討"(QDR)項目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在提升軍人形象、落實軍人袍澤照顧等多項防務要務上下功夫,但從具體實際來看,收效甚微,臺軍軍營裡依舊問題頻出,加之臺當局、民進黨多年來對臺灣軍公教的汙名化與矮化,致使軍人形象不僅沒有提升,反而一再受損。此僅羅列了2017年媒體披露出來的一小部分,難免掛一漏萬。

【兩岸視點獨家稿件】

編輯:村正

相關焦點

  • 兩岸視點 | 臺軍2018年醜聞弊案盤點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2018年12月刊(總第65期),轉載請務說明。】
  • 2020年臺軍醜聞弊案大盤點
    2020年,臺軍醜聞、弊案層出不窮,在屢屢刷新兩岸人民底線的同時,也使臺軍的形象跌至谷底。臺當局前「國安會」處長、退休「中將」劉湘濱近期也表示,現在是臺軍有史以來「最脆弱、戰力最低」的時刻。     一、演訓事故接連不斷    新年伊始,臺防務部門的一架機號為933的黑鷹直升機在新北市烏來山區迫降時墜毀。
  • 視點獨家 2016年臺灣軍事情況綜述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第042期,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並註明
  • 兩岸視點 | 臺「國防報告書」竭力為「重層嚇阻」戰略背書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雜誌2018年第2期,總第055期,轉載務請聯繫授權。
  • 兩岸視點 | 當前臺海軍事形勢的基本特點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2018年7月刊(總第60期),轉載請務說明。
  • 【兩岸關係這五年】2012-2017年兩岸軍力變化
    ,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成為兩岸關係主旋律和兩岸人民共同訴求。軍民融合提升武器研發能力2017年成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目的在於促進軍事和民用產業的融合,在國防工業中引入更多的市場競爭機制,製造出尖端的武器和裝備。軍民融合發展還有助於減少採購的腐敗和低水平的製造,提高軍費使用的效率。
  • 2016年臺灣軍事情況回顧
    臺「國防部長」馮世寬表示,臺軍將突出「有效嚇阻」,加速戰力整合,構建強大的「國防」力量,以「嚇阻大陸採取非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議」。二是調整編制體制。在陸海空三軍之外,成立專責網絡、資電作戰的「第四軍種」資電軍,「因應目前與解放軍交『火』形勢」。三是增加「國防」預算。使其佔GDP比重由馬時期的2.59%增加到3%,即從3000億增加到5000億(新臺幣,下同),並將軍購比重由30%增加到70%。
  • 臺軍性醜聞多發,島內女性或不再願意當兵
    臺軍目前有七分之一是女性,醜聞除了帶給她們心理陰影,更可能衝擊未來女性從軍意願。軍校校訓是「親愛精誠」,資深幹部居然向學妹伸出狼爪,顯示軍紀和倫理嚴重缺損。報導還提到,馬英九任內發生「洪仲丘案」,蔡英文頭綁「國防布」上街抗議。以此標準,面對現在軍中性騷擾及性侵事件,蔡英文的憤慨程度應遠遠超過那次。但事發至今,她不曾公開譴責,也不曾向官兵們保證絕不讓類似事件重演。
  • 兩岸視點 | 從大陸電競戰隊高雄遭遇看兩岸青少年交流
    本文刊發於《兩岸視點》雜誌2017年第07期,總第048期,轉載務請聯繫授權。
  • 內訌醜聞接連不斷,這就是號稱能「抵擋大陸第一波攻擊」的臺軍?
    臺媒指出,臺軍近些年接連曝出刷新下限的醜聞,行徑之惡劣讓島內民眾深感震驚,軍紀的螺絲明顯已徹底鬆掉。這樣的軍隊素質怎麼可能達到蔡英文聲稱的「抵擋大陸第一波攻擊」?倒是可以實現蘇貞昌的「拿一把掃帚到前線」的效果。怎一個「亂」字了得?
  • 兩岸視點盤點2016"520"以來臺美、臺日關係新動向
    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第041期蘭 洋      白 純/文臺美關係與臺日關係,是歷屆臺灣當局處理
  • 軍事 | 海峽兩岸撞艦名,未來怎麼改?
    原來,臺軍目前在役的軍艦中,也有一艘「西寧」艦。該艘舷號為1203的法制拉法葉級軍艦,已服役20多年。笑飲覺得,一幫靠嘴吃飯的所謂「名嘴」,在媒體上咋呼也就算了,但起碼那咋呼,得言之有據吧?胡說八道什麼「大陸解放軍抄襲」。那就讓笑飲給這些名嘴上上課吧——解放軍052D型「西寧」艦,也就是117艦,是解放軍第二代「西寧」艦。
  • 醜聞不斷!臺女兵偷拍同袍裸照上傳網絡
    作者 | 張莎莎臺軍再曝醜聞近日,臺軍陸戰隊一名女兵因此前偷拍同袍裸照並將之上傳到網絡群組,被判刑8個月。事件一出,輿論譁然。臺網友紛紛吐槽,「臺軍真是一言難盡,官不像官,兵不像兵。」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0日報導,近日,臺軍陸戰隊一名女兵被判刑8個月,原因是其偷拍同袍裸照並將之上傳至網絡群組。據法院判決指出,該起事件發生在2017年。
  • 臺軍募兵為何招無人
    儘管軍方採取加強宣傳力度、降低兵員標準、改善軍營設施等措施增強吸引力,但仍招募不到足夠人數,兵員缺額依然嚴重,2018年募兵人數較目標仍短缺1萬5684人。大陸堅持以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但也不放棄其他方式,關鍵看臺灣當局是否「臺獨」一條道走到底。「臺獨」意味著戰爭,一旦大陸被迫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兩岸綜合實力對比包括軍心士氣的明顯懸殊,決定了臺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綠營民調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4月23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5.4%民眾對臺軍戰力沒有信心。它意味著在民進黨「臺獨」政策驅使下,當兵只能是當炮灰,淪為犧牲品。
  • 一個慶富弊案攪動臺灣三場大戲
    11月14日曝出的錄音顯示,高雄市海洋局長和臺當局漁業官員直接涉案、高雄市長陳菊和蔡英文可能涉案,更為慶富案增添許多話題。適逢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殺紅了眼、「時代力量」民意代表黃國昌遭遇罷免、國民黨南投縣民代相互較勁,這場弊案更多了政治意味。
  • 盤點:2017國防部發言人的「最語錄」
    2017年,楊宇軍、吳謙、任國強分別作出了哪些回應,讓大家記憶深刻,網友直呼「厲害了中國發言人,真敢說!」  《軍視點》為您盤點2017年令人不能忘卻的國防部發言人「最語錄」。最堅決!  2017年5月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道:「臺灣現在正在進行「漢光」演習,模擬大陸航母從臺灣東部攻襲和突襲,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親自視訪,稱其本人是臺灣軍隊的最大靠山。請問大陸軍方如何看待這次演習的成果?是否加劇了兩岸的軍事對立?」
  • 臺軍又出醜聞:陸地「精英部隊」連長營區與男女士官喝酒,玩脫衣遊戲
    臺軍又鬧出大烏龍。
  • 又爆醜聞!臺軍戰機3年丟6架
    作者 | 袁如霞近年來,臺灣軍事裝備屢見醜聞,由臺中科院研製的
  • 臺軍戰車意外給「漢光演習」蒙上陰影
    例如,2016年7月3日,海軍131艦隊「金江艦」在進行測考演練時,誤射一枚「雄三」飛彈,誤擊一漁船並造成1死3傷;2015年11月14日,金門防衛部一輛CM21裝甲車暴衝入約4米深的太湖,導致2人死亡;2007年5月12日,空軍一架F-5F戰機進行「漢光演習」預演時,在新竹湖口上空失事墜毀,造成4死9傷;2007年4月3日,陸軍601旅一架UH-1H直升機參與「漢光演習」預演,墜毀於高雄市中寮區山區
  • 臺軍醜聞又添新猛料!
    此次臺軍士官在KTV找陪酒女還爛醉脫衣的醜聞在臺軍內部造成影響,多家臺媒報導稱,臺海軍司令黃曙光聽聞事件後「震怒」「火大」。臺「立法院」國民黨黨團總召曾銘宗則認為,此事將重創臺軍形象,臺軍的募兵制日後也將難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