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於《兩岸視點》雜誌2017年第12期,總第053期,轉載務請聯繫授權。
臺軍2017年醜聞弊案盤點
文/ 白 純 盧亞飛
2017年,臺軍屢屢發生醜聞事件,其熱度一度居高不下,民進黨甚至曾在社交網站發文諷刺,「臺軍一直是『狂新聞』的主力,上榜次數已經超過金曲獎了」。臺軍形象也是一路直下、一再受損,被網友譏諷詬病不斷。在此,試對2017年媒體披露出來的臺軍部分醜聞與弊案做一盤點。
誤傷民眾、戰機失蹤等演訓狀況頻發
2017年10月12日上午6點到晚間9點,臺海軍陸戰隊99旅在林園靶場實施T91步槍實彈射擊訓練,流彈波及2公裡外的小港區中林路某廠,在廠內工作的29歲侯姓員工遭流彈擊中右肩鎖骨。事發現場共有5顆子彈,其中1發擊中工作中的侯姓員工,1發擊碎員工汽車玻璃,另3發則散落廠區。臺軍方10月13日晚不願證實為流彈,但目擊者形容稱當時「槍林彈雨」。
除了流彈誤傷問題外,演習現場也是狀況頻出。據報導,因臺灣屏東縣三軍聯訓基地長年在恆春半島進行演訓,對附近居民造成噪音、塵土、房屋龜裂、震動等問題;每年雖有睦鄰經費,卻限於公眾用途,居民未能直接受惠改善生活。9月27日上午,臺軍在橫跨保力山和虎頭山訓練場展開「聯勇操演」,當地居民在訓練場入口處掛上「炮火下的無奈和驚恐」「房屋龜裂無處求償」等橫幅抗議,並趁著部隊演訓時將20頭黃牛驅趕進基地,以「放牛吃草」為由表達抗議。11月7日,臺軍空軍司令部稱,新竹基地一架機號2040號幻影2000戰機於當日晚18時43分在北部海域執行訓練時,突然與塔臺失去聯繫,光點消失。臺軍稱戰機墜海,並派遣大批海空力量參與搜救,不過目前連殘骸都還沒打撈出水。
臺軍大量庫存飛彈面臨使用壽命到期等問題
飛彈陳舊、戰車故障等武備問題迭出
臺軍2017年飛彈試射連續失敗,臺軍兩枚「鷹」式防空飛彈藥柱燃燒墜落,以及空軍IDF戰機發射「天劍二號」中程空空飛彈點火失敗直接墜海,上半年在試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時也有一枚飛彈墜海。作為臺軍主戰裝備的這三種飛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連續曝出多次發射失敗消息,在臺軍歷史上也屬罕見。另據臺媒報導,臺軍過去採購了過多的「地獄火」與「陶」式飛彈,卻鮮有實彈射擊,如今近千枚「陶2A」等飛彈即將過期,因而決定透過演練將其消耗一部分。在9月的大規模實彈訓練中,除臺軍陸航部隊射56枚「地獄火」飛彈、8枚「刺針」飛彈外,還將進行120枚「陶」式飛彈的對海射擊。誰料現場卻接連發生多枚飛彈發射失敗墜海事故。
「慶富案」無疑是2017年涉及臺軍武器裝備領域的最大弊案和醜聞
今年,除了令臺防務部門及臺當局大力危機公關、嚇出一身冷汗的獵潛艦「慶富案」,臺軍武器裝備研發採購領域還另有多起弊案。據香港媒體報導,臺灣防務部門早前自行研發新型MD105重型消毒車用於進行消毒除汙工作,但今年傳出該款一輛要價1150萬元新臺幣的消毒車,因設計問題導致實際使用時感應器故障,高濃度化學藥劑或外洩,最嚴重恐導致人員死亡。臺灣防務部門11月5日回應承認消毒車確有問題。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臺軍從2016年起換發新式數碼迷彩野戰服,但2017年有官兵在「靠北長官」臉譜網(Facebook)粉絲專頁發出一張迷彩服照片,顯示衣服洗後竟呈現「薄紗」狀,高呼「薄成這樣怎穿啊?」引發網友留言諷刺「感覺很透氣」「涼感衣」。另有臺媒報導,臺當局「國防部」於2009年採購近4000輛、總價48億元新臺幣的「輕型戰術輪車」,2016年撥交部隊使用,但2017年起就陸續發生幾起車子在低速行駛時避震器輔助的前軸軸殼託架斷裂情況,造成車子失去平衡避震功能,若不慎駕駛恐造成車子翻覆人員傷亡。
除了募兵不足,基層年輕軍官也大量缺員,臺軍開放普通大學畢業青年報考的「專業軍官班」,2017年甚至取消多門筆試,被外界諷為「飢不擇食」,為求填塞人力缺口,完全不顧招募到的人員素質
募兵招生困難、逃避兵役現象不斷
依據臺灣防務部門規劃,2018年元旦起不再徵召一年制義務兵役,年底常備部隊將完成全面志願化。但根據臺灣防務部門2018年預算書,編列薪資時的人數,志願役人員一共只有16.2萬餘人,再加上末代義務役人員1.1萬人,總數只有17.3萬人。而之前臺灣防務部門宣傳募兵制時曾表示,維持戰力的基本需求,是臺軍各單位「編現比」達到90%,也就是至少要有17.5萬人。這也標誌著臺軍2018年預算兵員人數將首度跌破防務部門公開宣稱的維持有效戰力的17.5萬人的人數下限。據前防務部門「聯合作戰次長」吳斯懷表示,2017年度臺各軍校招生目標4692人,實際卻只招到3083人,達標率66%,而陸軍官校只招到47%,臺灣「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國防管理、中正理工)僅56%,士官學校二專班方面,總達標率66%,其中陸軍專校最低,只有58%。
除了募兵、招生困難外,逃避兵役現象也屢屢頻發。據香港媒體消息稱,2017年4月份,一名陳姓男子到宜蘭金六結營區服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但是入營才4天便不想當兵,為了提前退役,竟從營區2樓跳下,致使頭部和手臂受傷。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31日報導,一名王姓後備軍人收到防務部門的「教育召集令」,卻佯稱自己報到日當天要前往澳門,機票都買好了,沒有辦法參加,填寫免除召集申請書。然而,在報到日當天,王辦理出境,卻在免稅店逛了半小時就入境,事後被防務部門承辦人過濾電腦時查出,新北地檢署以「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提起公訴,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臺灣軍公教警等職業近年來經濟社會地位不斷下降,圖為臺灣退休警察上街抗議當局政策
吸毒、賭博等違規違紀屢見不鮮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防務部門說明臺軍官兵今年違反軍紀案件的狀況,在統計500個案件裡,吸毒佔300多件,酒駕佔109件,經審議成立的性騷擾案達22件。臺空軍清泉崗基地被曝涉毒醜聞,檢方在營區發現51包安非他命,26名官兵初檢呈陽性反應,復檢仍有8人被驗出陽性反應,其中包含一名上校、2名少校,甚至有駕駛戰機的飛行員。隨後臺海軍也被爆料,高雄左營海軍艦隊指揮部黃姓中校副處長,2017年1月中旬遭臺警方查獲疑似吸毒,臨時提出退伍申請,並在19天內完成所有退伍手續。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空軍陳姓女士官,從2017年6月起,吸收10餘名熟人當下線,並通過某社交軟體讓大家能直接在手機下注籤賭,由陳姓女士官提供帳號及密碼,監控每位士官兵籤注情形,並從中抽取佣金。8月,臺空軍F-16戰機赴花蓮受訓,在返航落地時,有航空迷發現在戰機的機艙上,竟然有兩盒「曾記麻糬」,而這一景象也隨即被拍下上傳至網絡。儘管臺空軍急忙出來認錯,表示要嚴格反省與檢討,甚至還要懲處,但仍遭眾人痛批。連臺媒都不禁嘲諷,「臺空軍軍紀也淪陷了,戰機淪為運輸機。」另據臺「自由電子報」報導,臺陸軍關渡指揮部曾被稱為「天下第一師」,但該部隊所屬機步營機步3連代理連長陳品超,因連上遺失16個總價約2萬多新臺幣的野戰背包,為免被扣點影響發展,竟叫士官兵偷竊友軍的背包,遭檢舉判刑。
臺退休軍公教等團體上街抗議當局政策
總之,儘管臺防務部門力求改善提高軍人形象,2017年3月份提出的"四年期防務總檢討"(QDR)項目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在提升軍人形象、落實軍人袍澤照顧等多項防務要務上下功夫,但從具體實際來看,收效甚微,臺軍軍營裡依舊問題頻出,加之臺當局、民進黨多年來對臺灣軍公教的汙名化與矮化,致使軍人形象不僅沒有提升,反而一再受損。此僅羅列了2017年媒體披露出來的一小部分,難免掛一漏萬。
【兩岸視點獨家稿件】
編輯: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