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袁如霞
近年來,臺灣軍事裝備屢見醜聞,由臺中科院研製的「銳鳶無人機」也頻現事故。臺媒周二(15日)引述「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導,在臺軍原本採購的32架銳鳶無人機中,在3年內僅剩26架,主要與維修保養不良、操作不當等有關,情況令人關注。
據香港東網15日消息,臺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審議軍方新一年度預算案時,臺方指出臺軍旗下的銳鳶無人機從2016年至2019年6月底,已經發生8次意外,事故原因多與操作不當、環境評估欠佳和維修保養不良有關。這些問題衍生出戰機執勤時因引擎轉速異常墜海、飛行高度不足而撞山,以及因高度不足而碰撞河堤等,最終失去6架銳鳶無人機。事實上,該款無人機設有GPS定位系統及自動飛行功能,但仍需專業操作員在地面操作。臺方指出,目前持有相關證書的外部操作員全臺僅有10人,呼籲臺海軍司令部應加強培訓操作員。資料顯示,銳鳶無人機主要部署在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屬臺軍對陸不對稱作戰中重要軍機之一。另有資料顯示,每部銳鳶無人機造價約2100萬(新臺幣,下同),估算臺軍因失去6架無人機損失至少1.26億元。對此,一眾網友紛紛開啟吐槽模式。批評蔡當局敗家,還敢吹噓自製嗎?「自製只是滿足國防部的自傲感。臺灣的軍品品質太次了……連軍服都爆出不耐。」還有網友吐槽研發部門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稱這種情況已經反映過很多次了,一直沒得到回應,真不知道那些人的的腦子裡在想些什麼。「自製武器當玩具玩玩倒是可以,真要跟人家打還早得很啦……」。此前,就曾有臺灣士兵發帖吐槽臺防務部門「軍備局」的個人戰鬥裝備「粗製濫造」,稱運動操練後動不動就破裂開花,防彈背心跑一跑就開掉,質量真是讓人「沒話說」。發帖人諷刺稱,「這些裝備適合給坐辦公室的長官用,不適合給戰鬥部隊用。如果『軍備局』不會做裝備,可以去外面生存遊戲店買幾件好好回去研究研究。」也不怪大家吐槽太狠,實在是臺灣軍事裝備醜聞太多,不僅自製有問題,其購進的設備也屢出問題。上月18日,臺空軍屏東基地的一架編號3309的P-3C反潛巡邏機,一早執行例行任務,結果起飛後不久,就有機內人員聞到機艙內出現燒焦味,立刻緊急返回屏東基地檢查,整趟起飛過程僅21分鐘,最後於10點49分落地,「反潛機變燒雞」!還有今年7月25日,一架屏東反潛作戰大隊P-3C反潛機,在下午2點多準備返場時,機艙內也突然傳出濃厚燒焦味和陣陣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