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鯉:美國黑人事件的本質和走向

2022-01-06 書林齋

收錄於話題 #社會 23個

中國01丨中國02丨中國03丨華夏01丨華夏02丨華夏03丨南北01丨南北02丨南北03

當然要先從《小丑》談起。面對這樣一部著名的無政府電影,它最無政府的地方不是一群人在街上打砸搶,那種畫面誰都能想到,最政府的地方其實是電影結局。當亞瑟因為精神病而被關押在阿卡漢精神病院時。

 

當我們用詞是關押時,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詞,那就是政府撫養。收監意味著不事生產或者只在被管理的地方有限度地勞動與創造社會財富,因此這批人的生活是被政府供養的。而電影最後的一幕裡,亞瑟拖著被血然後的腳印在走廊裡往前走,這一幕告訴我們,亞瑟殺死了諮詢師。也意味著亞瑟拒絕接受了政府的撫養。

 

這才是全片最無政府的地方。

 

打砸搶只是無政府的表象,搶的是什麼?是超市裡的糧食。超市裡的糧食是哪裡來的?雖然很多新生代美國人民以為超市是長糧食的,但顯然超市裡的糧食是美國政府、公司或工廠通過各種方式把它們從農村、從莊園、從國外運到城市裡來的。於是產生了一個悖論:你沒有美國政府,你單靠搶,就完不成糧食的再生產。

 

於是我們最後再提一次《小丑》。亞瑟在地鐵上殺了幾個人不是轉變的開始,真正讓他發生心理上變化的,是市政府開始大幅度削減預算,於是諮詢師失業了,亞瑟得不到免費的治療和藥物了。至於有觀眾說後面的可能是亞瑟的想像等等,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只有一件事:美國政府表示我不想養你了。

 

於是大家發現,儘管這次美國事件的導火索是黑人被白人警察殺害,起先運動主體是黑人,但事情演變到現在,已經有不少白人也加入了其中。要注意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的講話,人家已經開始思考是否有國內恐怖主義、意識形態極端分子的事情了。

 

種族矛盾的背後依舊是階級矛盾。

 

這是一個很顯而易見的結論,伴隨而來的就是對《小丑》的復刻。事實上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美國的種族矛盾在最一開始就是階級矛盾:維吉尼亞公司是怎麼引進黑人勞工的?培根起義是怎麼導致大規模黑奴貿易湧現的?從中小種植園到大地產經濟,北美奴隸法是怎麼誕生的?有期限的契約奴和終身依附的黑奴是怎麼讓美國工業發展的?三K黨和黑人法典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樣?

 

如果我們一一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那我們會發現,黑人種族矛盾恰恰是來自於北美地區長期以來的階級矛盾,而這種階級矛盾伴隨著北美工業化的進程,正逐漸被掩蓋掉。事實上,當年南部農業經濟的主要生產方式租佃制的主體就是黑人和貧窮白人,貧窮白人在土地擁有者眼中和黑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是一系列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我們顯然不允許自己滿足於此,我們必須解決好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階級矛盾。

 

用馬克思主義的定義一句話就概括了:不同階級之間因經濟、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和要求不同而產生的矛盾。但馬克思主義還告訴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必須思考清楚一件事,黑人們屬於什麼樣的階級?

 

還是那句話,對階級的劃分來自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很多人把這句話單純理解為私人對生產資料的直接佔有,但顯然按照這樣的解釋,世界上會多出幾十億的無產階級來。但事實則是,當大量城市左翼暢遊於網際網路,愛好自稱無產階級時,他們卻忽略了他們本身的社會身份:城市人口。

 

我們注意到的一個事實是,叫囂著要取消城鄉戶口差異的人,往往來自城裡,並且是城裡等級地位較高的那一批人。當他們寄希望於在社會身份上呼籲平等時,卻不能真正致力於消除城鄉差異,那如果有一天真的消除了差異,會發生什麼?有地的農民獲得了城市的權力,無地的農民來到城市。換句話說到那一天他們才會叫痛,因為他們的利益確鑿地被剝奪了。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的戶口、房產、身份、特權和體制,本身都是在制度上的標配,而這些標配雖然不是直接的生產資料,卻是可以帶來經濟資本再交換的,把它們理解成廣義的生產資料並不為過,否則就無法解釋究竟誰才更接近無產階級。

 

一個典型的例子其實就是喬木。喬木作為一個高校教授,因為嚮往美國的制度,拋下一切奔向美國,卻在那一刻發現美國並不是什麼都好。作為一個外來華裔,保險、車稅、房產稅都很昂貴,與此同時還沒有醫保,只有極低的醫療白卡。各種帳單上令他頭痛不已。為此他終於在一篇文章裡寫下了對國企的讚頌。

 

 

現在我們把目光放回到美國,這次事件的階級本質就更清楚了:因為經濟下滑和疫情嚴重而帶來的失業,讓大量的美國城市人口失去了美國政府對他們的補助,美國政府印的錢不能換糧食,發放的食品券買不到足夠的糧食,最終很多人開始挨餓或者即將面臨挨餓。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樣一群人的打砸搶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不僅不是在反抗美國政府,事實上依然是和美國政府在進行另一種形式的妥協。

 

因為第一個事實上文已經說了,他們直到此刻也依舊是城市人口,他們不是農民,也不是莊園主,不可能自己種糧食,只能靠著美國城市運行和養活。超市不生產糧食,超市裡或者說城市裡的糧食是通過城市的運轉方式或政府或公司或工廠運輸進來的,所以他們的糧食獲取依舊是城市的方式,差別只是從用金錢購買到用暴力搶奪。

 

而第二個事實則是他們將暴力施加在同在城市的其他白人或富人身上。而施暴者也從單純的黑人變成白加黑,這意味著他們或者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根源,或者意識到了卻只寄託於將搶走自己利益的人打死,卻不去思考利益是怎麼來到城市並進行分配的。

 

而那些人是怎麼將他們的利益搶走的呢?冷戰結束以後,美國依靠著幾十年的金融資本運作,將大量的產業外移,最終形成了產業在全球、金融在自家的格局,而這種格局帶來的結果就是美國金融產業對實體產業的剔除,因為成本大。所以你說川普是怎麼選上去的?被金融排擠掉城市身份的鐵鏽地帶工人對金融資本表示了不滿嘛。

 

帶著這個思路可以再看一看《美國工廠》,你俄亥俄州代頓工廠的工人,居然要靠中國的產業養活了,是不是很驚喜很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的監製可是歐巴馬。

 

而金融全球化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是全民小資。全民小資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全民對生產資料的無視,意味著全民在消費符號中迷失,意味著大家覺得糧食是超市產的,意味著大家覺得把鮮花插在槍口一切就和平了。

 

所以這是美國黑人事件迄今為止的本質,它不是在反對美國政府,只是在反對美國政府為什麼把特權利益給了那些白人,把工作機會給了那些富人。

 

很多朋友說要有組織化,並且cosplay了國際共運時期的許多話語和旗幟,但這對於美國此次事件幾乎無濟於事,那仍舊是一種符號迷失,換句話說,你連吃飽飯的問題都沒解決,這些都是扯淡。

 

既然說到這一步了,我們就要開始推斷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了。

 

對於事實依附於城市的小資產階級,他們接下來的走向,無非就是三種,其實也可以說是兩種:一是街頭無政府,等超市糧食搶光了回家;二是街頭無政府,等超市糧食搶光了要求政府開始納粹;三是徹底失去一切,淪為無產階級。

 

第一種很好理解。第二種需要我們理解什麼是納粹?納粹不只是單純的種族屠殺,它來自在日德工業化的過程中只完成了上層的制度建設卻忽略了廣大農村的訴求,最終不得不將矛盾轉移到他國。

 

而第三種我們需要什麼?

 

這時我們就要比對一下俄國1917了。我們發現列寧能解決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士兵糧食問題的原因很簡單:新經濟政策。

 

這是歷史課本上講過的,餘糧收集制解決了大量的糧食問題,雖然引起了農民很大程度上的不滿,但總算熬過來了,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都度過了,蘇維埃政權可以實現了。而這項工作能完成的前提是十月革命前,俄國本質上是一個農業國,許多工人剛剛從農村來到城市,所以工人和農民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再加上《土地法令》讓農莊得以重新分配。於是到了1918年,才可以通過新經濟政策的餘糧收集制將農民的糧食收上來。

 

大家都清楚,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就和新中國成立時我們不得不搞統購統銷一樣。

 

對比之後我們會發現,美國的土地是什麼樣?美國的農民日子是很好的,而且呈現出和城市的躁動完全不一樣的氣質,那是僅剩的變種的清教徒氣味。別忘了當年來到北美這片土地的人,可都是為了這裡肥沃的土地。而南北戰爭和西進運動,更是確立了美國土地的大量農村組成。美國當年的擴張理論天定命運更是為此確立了基礎。

 

電視劇《黃石》說得多直白啊。

 

這裡是美國,我們不分享土地。

 

 

大量的土地,較少的人口,帶來的是大農場,一個農民,上千畝地,飛機噴灑,單一作物,原生態。聽起來多麼美妙?可是這土地私有的背後是什麼?沒有人會問的,畢竟當年通過被強制性購買或者被屠殺的印第安人現在只能被龜縮在保護區,儘管很多人沒有忘記,但那又怎麼樣呢?紀錄片《惡地》告訴我們,也只能不忘記而已了。

 

而另一個事實是,美國農場主佔有了這麼大片土地,卻生產了中國一半的糧食,而這還是在美國政府的不斷補貼下才完成的。當農場主悠哉悠哉地開著飛機巡視著自己土地時,他可不在乎城市是怎麼養活的。

 

所以美國農業的情況和1917年俄國也是不同的。他們有現代化器械,有槍,有政府的補貼,而不像俄國的農民那樣被沙皇和社會黨壓迫。因此即便黑人真的淪為了無產階級,他們也不可能迅速在和農場主的鬥爭中勝利。

 

更何況這一點無法實現。

 

上文雖然給出了三種走向,但事實上很多左翼呼號的第三種恰恰是最難以實現的,而第二種足夠極端,在美國金融還有空間時是不可能出現的,因此結果很顯然了,答案就是第一種。

畢竟你哥譚市民風淳樸,大家都覺得布魯斯老爺是大英雄。

閱讀原文處可查看文章集錦。

來公眾號「書林齋」(Kongli1996)、微博「孔鯉」及豆瓣「孔鯉」。

我寫,你看。

相關焦點

  • 美國黑人事件
    2020年6月1日,據海外網最新報導指出,美國在剛剛發生了黑人喬治-弗洛伊德因暴力執法過度致死的爭議案件之後,短短幾天之內,又發生了一起爭議的惡性事件
  • 美國警察當街殺害黑人事件:真正殺死他的不是膚色,而是歧視和傲慢
    這次黑人被警察殺害事件,其實不過是美國人歧視黑人的冰山一角。在美國,黑人的處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艱難得多。 他們甚至根本不需要做錯什麼,擁有一張黑皮膚,本身就是錯。 比如說在美國,黑人會更容易被當做是罪犯或是有犯罪嫌疑。
  • 美國黑人事件的來龍去脈(內附現場視頻)
    想必最近看新聞的人都知道,美國現在四處暴亂,而這些暴亂的導火索則是因為一個黑人。這位黑人男子名叫George Floyd,46歲。美國明尼蘇達州當地時間5月25日,George在一家名叫Cup Foods的商店想買一盒香菸,給了店員20美元,可店員懷疑這20美元是假的,他讓George把香菸還回來,但是George不肯,於是店員便叫來了警察。
  • 美國白人為什麼歧視黑人?
    美國在法國、西班牙和荷蘭等國的支持下,終於打敗英軍,英國被迫於1783年在法國巴黎籤訂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也被稱為《巴黎條約》。從1775年到1783年的美英戰爭也被稱為美國的「獨立戰爭」。美國獨立以後,繼續從非洲大量販賣人口,大量的黑人奴隸為白人種植菸草和棉花。到1860年的時候,美國總人口只有2700萬,但黑人奴隸已經達到了400萬以上。
  • 美國警察當街殺害黑人事件,惹民憤,引發大規模暴亂!
    今天有圖,出自美國媒體的報導——是美國白人警察「虐殺」黑人市民;這場暴力執法事件(圖源:Getty Images)當地警方和示威群眾發生了肢體衝突,警方使用了催淚瓦斯和爆震彈壓制群眾,還有槍擊事件發生。這整件事,引起了美國民眾的強烈反感。
  • 美國又現白人警察針對黑人的暴力事件,當地警方:令人髮指
    白人警察針對黑人暴力執法的事件在美國重現。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5日報導,印第安納州一名白人警官被指控兩項重罪。
  • 美國黑人致死事件持續發酵,16歲的高芙勇敢發聲獲贊!
    近日,美國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因過激行為導致了一名黑人男性的窒息死亡。該事件,瞬間引起了全美很多城市遊行示威。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的國家。在美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數量不菲的黑人,且常年遭受嚴重的歧視。據悉,美國黑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之後,正處於休賽期的網壇各位知名球員,都紛紛對該事件進行了表態。其中,美國00後小將高芙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 好樣的,寶馬,奔馳加入#BlackoutTuesday運動,為美國黑人之死事件發聲!
    而這一舉動,除了收穫大量點讚之外,也被很多寶馬粉絲和車主注意到,紛紛留言評論。VladiMay Villapando:「作為F15和G05黑色X5的黑人車主,一直感到很驕傲。」除了聲援之外,寶馬還宣布將向NAACP LDF捐贈以支持黑人社區,原文是這樣說的:「寶馬集團與求包容,平等,公正社會之人士站在一起,這就是我們將向NAACP LDF(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法律辯護和教育基金會)捐贈以支持黑人社區的原因。」
  • 美國黑人簡史
    種族內部團結,不得向白人出賣黑人,否則將面臨生命危險;家庭忠貞,不亂倫,隱瞞姓氏;他們譜寫了黑人聖歌,是爵士樂和感傷樂的源頭,後來為美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值得強調的是,美國南方白人中75%並不擁有黑奴,蓄奴者大多數是農場主,而不是棉花種植園主。
  • 中國支持美國黑人的「鐵證」來了?
    而美國多家右翼和極右翼媒體也立刻拿著該「智庫」炮製好的素材,開始瘋狂地妖魔化令他們恐懼的黑人平權運動。同時,當時的共產主義左翼運動,以及上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的黑人平權運動,也都給這些華人帶來了更多的啟示。在美國舊金山等大城市,當地有心改變自己命運的華人就成立了多個維權組織,一邊給唐人街的弱勢華人提供維權幫扶,一邊則會通過遊行和抗爭等手段像白人社會討要平等的權利和公正的對待。這些華人組織也與美國黑人的抗爭運動建立了合作關係。
  • 黑人運動代表曾想當帶路黨!稱希望亞洲擊敗美國,讓黑人單獨建國
    一些非白人國家的民眾對此態度不一,有人認為這是美國白人長期優越感遭到報應,但也有人提出美國黑人長期以來就以較高的暴力犯罪率著稱,是典型的社會隱患,所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而近日又發生美國黑人在我國上海超市內公然出言不遜的惡劣事件,更讓人對美國黑人的態度發生迅速轉變。
  • 薦讀|99年前的今天,美國白人用飛機夷平了黑人的富人區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點燃了抗議種族主義的熊熊大火,以至於川普本人,一度都躲入了白宮地下掩體。與此同時,美國也迎來了塔爾薩種族大屠殺99周年紀念日。1921年5月31日到6月1日,數以千計的白人暴民,動用了飛機、炸彈、燃燒瓶和步槍,摧毀了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一個富裕的黑人社區。
  •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抗議,白人打砸商店,黑人喊話阻止:停下!
    美國建國已經244年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也已經頒布158年了,然而,圍繞美國黑人遭受歧視的話題卻永遠不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可謂「一點就著,一碰就痛」。在該事件中枉死的黑人男子弗洛伊德,因為涉嫌使用假鈔被警察逮捕。從媒體公布的畫面和處理該案件的檢察官發布的報告看,弗洛伊德已經被警察制服,並且哀求警察自己已經「無法呼吸」,會有生命危險。
  • 中國支持美國黑人運動的「鐵證」來了?
    而美國多家右翼和極右翼媒體也立刻拿著該「智庫」炮製好的素材,開始瘋狂地妖魔化令他們恐懼的黑人平權運動。同時,當時的共產主義左翼運動,以及上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的黑人平權運動,也都給這些華人帶來了更多的啟示。在美國舊金山等大城市,當地有心改變自己命運的華人就成立了多個維權組織,一邊給唐人街的弱勢華人提供維權幫扶,一邊則會通過遊行和抗爭等手段像白人社會討要平等的權利和公正的對待。這些華人組織也與美國黑人的抗爭運動建立了合作關係。
  • 萬萬沒想到,美國的白人和黑人靠張「桌子」解決矛盾?
    到了1776年美國建國後,陸續又有大批從非洲被販賣來的奴隸登陸,從那時起,種族歧視問題就成為美國的一塊傷病。2015年4月,美國部分白人奴隸主的後代和黑人奴隸的後代在紐約聚會。雖然在上世紀60年代,隨著以馬丁·路德·金為代表的反對種族歧視的民權運動在美國得到廣泛響應並通過諸多重要法律,但直到今天,仍有不少非洲裔美國人被過度執法的案例出現在新聞媒體上。在第一批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登上後來成為美國的那片土地整整400年之後,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暴力事件屢見不鮮。
  • 美國暴亂升級,黑人手牽手保護白人警察!黑人暴動,為什麼受傷的卻是在美華人?!匪幫氣質的美國警察,正在衰落的帝國...
    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壓致死這6年裡,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國也不止一次被「點燃」。每次抗議從高潮時的打砸搶燒,火光沖天,到慢慢平息,似乎是一個死循環,只等下一次的衝突事件再次引燃導火索。2014年7月加納被鎖喉致死後不到1個月,密蘇裡州弗格森18歲黑人青年被警察槍擊致死。
  • 在美國黑人與白人遊客發生嘴角,一群黑人圍毆白人,為何會無人問津?
    美國的種族歧視具有持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徵,嚴重威脅著其國內少數族裔各項人權的保障和實現。
  • 美國又發生黑人被槍殺案件,熟悉的打砸搶,又出現了...
    就在準備逮捕當特前,當特突然轉身跳進車內,而警方也立即應激反應,朝當特開了一槍,但這一槍沒有阻止當特一溜煙開走了剛剛被截停的車——當特選擇拒捕到底!很快全城追捕當特的警笛聲響起,警方在城內和當特上演緝犯追捕戰,受傷的當特看到警察追上來也不甘示弱,全速在城裡急馳,經過了好幾個街區,但很快,嚴重失血和傷及內臟的傷勢讓當特逐漸失去意識,他撞上另一輛汽車,癱坐在座椅上,而再也沒有醒來…當特撞車並死去的地點,和去年弗洛伊德死亡地點僅僅10英裡之隔…
  • 99年前,美國白人用飛機夷平黑人富人區:這是一段被刻意掩蓋的黑歷史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點燃了抗議種族主義的熊熊大火。而川普本人,一度都躲入了白宮地下掩體。與此同時,美國也迎來了塔爾薩種族大屠殺99周年紀念日。1921年5月31日到6月1日,數以千計的白人暴民,動用了飛機、炸彈、燃燒瓶和步槍,摧毀了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一個富裕的黑人社區。
  • 【幀好看】進入太空的人類不再是人類,穿上警服的黑人不再是黑人
    比如,開頭緊接著機長歡迎乘客來到美國的廣播之後,是一段黑人說唱歌曲《歡迎來到美國》(Welcome to America, Lecrae),描述的是一個黑人參加美軍投身戰爭,而後又回到美國的事情:從歌詞裡就能隱約感受,這部電影說的事兒「肯定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