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美國的白人和黑人靠張「桌子」解決矛盾?

2022-01-31 環球雜誌社

1619年,載有第一批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的船隻抵達位於北美洲維吉尼亞的一個港口。到了1776年美國建國後,陸續又有大批從非洲被販賣來的奴隸登陸,從那時起,種族歧視問題就成為美國的一塊傷病。

2015年4月,美國部分白人奴隸主的後代和黑人奴隸的後代在紐約聚會。

雖然在上世紀60年代,隨著以馬丁·路德·金為代表的反對種族歧視的民權運動在美國得到廣泛響應並通過諸多重要法律,但直到今天,仍有不少非洲裔美國人被過度執法的案例出現在新聞媒體上。

在第一批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登上後來成為美國的那片土地整整400年之後,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暴力事件屢見不鮮。Statista數據研究機構的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在美國死於槍殺的黑人已經高達150人,也就是說,平均每月都有十幾位黑人被槍殺。

400年來,在美國的每個時代,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種族主張和試圖解決社會融合問題的方式。其中,有這麼兩類人,分別是白人奴隸主的後代和黑人奴隸的後代,在20世紀特別是21世紀以來,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療傷」作用。

1

自民權運動以來的幾十年裡,試圖解決或緩解白人與黑人緊張關係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演員摩根·弗裡曼主張輿論淡化處理,「當你不去說我們是黑人時,社會才會變得正常」;前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認為,黑人不應自暴自棄,「當你幹得比別人出色兩倍,進入白宮自然不成問題」。

雖然美國黑人有各種鬥爭或融合的主張,但是,從奴隸制時代開始的白人奴隸主和黑人奴隸的概念卻依然影響著他們,不論他是身手矯健的NBA運動員,或是好萊塢明星,不論他是國務卿,或者甚至是總統。

一些美國媒體在處理涉及籃球隊或橄欖球隊的新聞時,多數時候會遵照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避免使用球隊「所有者(owner)」這一稱謂,因為這容易讓人聯想到奴隸主(slave owner)。

此外,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坦言,自己母親那邊的祖上有一支曾經是奴隸主,擁有幾百名奴隸,而其夫人米歇爾的族譜顯示她的祖上曾是奴隸。

奴隸主的後代與奴隸的後代結為連理,並非到了20世紀才有。根據1861年一位黑奴在《一位奴隸女孩的生活事件》中的描述,當年已有白人奴隸主和女黑奴生產出下一代。

另外,學者J.M.艾蓮在通過對美國內戰前南方的奴役關係進行調研後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極少的情況下,也存在少數白人女性奴隸主同黑人男性奴隸的非常關係。

幾年前,一位名叫謝裡爾·本尼迪克特的教育家和歷史學者在族譜網上發現,他的曾曾曾祖父是一位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農場主,曾經擁有41個奴隸。

本尼迪克特的表親約翰·米勒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說,「我們現在的家庭算是中產階層,並不那麼富有。我的英國祖先可能將擁有奴隸當成了當時理所當然的一種生活方式。但這種方式顯然是錯誤的。了解到我的家族歷史後,我感覺到一種贖罪,必須重塑認知。」

米勒表示,要解決美國社會對黑人的偏見,就要將奴隸制正視為現世中的一種現象,而非一套已經過去了的塵封在歷史歲月中的消逝品。「如果將美國社會視為一棵大樹,那麼奴隸制仍然在樹葉中呼吸。」

1865年4月14日,連任兩屆美國總統並提出廢除奴隸製法令的亞伯拉罕·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觀看喜劇《我們的美國親戚》時,被南方奴隸主派遣的奸細約翰・布斯槍擊頭部,次日晨逝世,終年56歲。 這是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內的亞伯拉罕·林肯的大理石坐像。  新華社發

2

歷史學家亨利·維恩斯克在其著作《黑爾斯頓:一個黑白的美國家族》中講述了全美最大家族的真實故事。這個家族裡既有白人,也有黑人。

「1931年,作為美國南部最大的奴隸主社區之一的黑爾斯頓家族,派人參加了一個叫『黑爾斯頓部落』的年度聚會。這一部落跟黑爾斯頓家族有直接關係,但是卻由800多名非裔美國人組成。當年這些非裔美國人的祖先,大概有幾千人,在黑爾斯頓祖先所在農莊作業,讓該農莊變得越來越富有。經過進一步了解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家族,卻因奴隸制被一分為二。」

類似這樣的白人奴隸主的後代家族和黑人奴隸的後代家族的年度聚會,一直延續至今。

2003年,曾經擁有黑人奴隸的美國前總統傑斐遜的後代蘇珊·哈欽森就參加了這樣一個聚會。

兩年後,結識了黑爾斯頓家族中的威爾·黑爾斯頓後,她在維吉尼亞州哈裡斯堡的東門諾派大學成立了一個團體,專注於將白人奴隸主的後代同黑人奴隸的後代聚集到一起。

威爾·黑爾斯頓表示,「『來到桌邊』組織幫助人們打開一扇門。雖然門只是從一邊打開的,結果卻會對門兩邊的人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電影《綠皮書》劇照。 圖自豆瓣電影

這一團體的宗旨包括,進行各自家族的追根溯源、同相對應的奴隸或奴隸主家族建立緊密聯繫、通過參加各種文化活動促進家族間的療愈、積極尋求破解美國社會種族歧視等問題的路徑。

該團體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使用「來到桌邊」這個名字,靈感源自馬丁·路德·金的那個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奴隸的子孫後代和奴隸主的子孫後代能夠一同坐在桌邊,情同手足。

3

一位名叫藍迪·甘布爾的美國海軍退役士兵告訴記者,在自己年幼時,就很好奇為何不同種族的人會彼此敵視。

「當我進入一個擁有奴隸主的後代和奴隸的後代同時參加的一個活動現場時,那一瞬間我就被震撼到了。因為我即便是做最難以置信的夢都不會夢到這樣一個場面。這裡有一群平凡的人正在改變美國歷史。」

那兩個群體的人看出了甘布爾的吃驚,於是上前拍了拍他的身子,讓他感覺不是在做夢,而且希望他儘快融入到他們之中去。這樣的體驗對他而言是不同尋常的。

「在那一刻,我感覺應該丟掉身上的心理包袱,這些包袱屬於過去。後來我又參加了幾次這樣的活動,漸漸地,我開始感到如釋重負,甚至到了後來,每次活動結束時,我都久久不願回家。」

一位名叫阿特·卡特的退休醫生有兩段在美國不同地區的生活經歷。他在美國東海岸生活過兩年,說這片地區被當地人稱為「上帝的土地」,但美國南方人卻對東海岸的人有偏見。

「後來我們舉家搬到了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梅孔鎮。在我大約五六歲時,我的教父對我說,『我希望你能過街拜訪一下對面的一位女士。她是我們家族最老的成員,讓她給你講講家族的過去。』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麼,因為她擁有兩種不同的膚色。她說卡特這個姓氏來自非洲國家幾內亞,我們的祖先是一位航海家,是由法國人奴役並帶到海地的。也就是說,我同時擁有歐洲人和非洲人的祖先。」

通過族群網的資料查找,卡特找到了擁有這一族群法文姓氏的同族人。當得知當年參加美國內戰的邦聯軍隊裡既有白人也有黑人時,他發現了美國傳統教科書中沒有提到的歷史。

「我將我的發現通過視頻和幻燈片的方式告知了我們社區的人,他們之中既有非裔美國人,也有許多白人。通過這種方式,將各區的黑人白人聯結起來,這不僅僅是我們給他們傳授各種族之間寬容和融合的使命,其實我們也逐漸成為了彼此的示範。只有通過類似這樣的活動,我們社會的發展才有可持續的可能。」

來源:2019年11月27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4期

總監製:劉明       執行總監製:卞卓丹

監   制:樂豔娜    責任編輯:林睎瑤

相關焦點

  • 孔鯉:美國黑人事件的本質和走向
    當亞瑟因為精神病而被關押在阿卡漢精神病院時。 當我們用詞是關押時,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詞,那就是政府撫養。收監意味著不事生產或者只在被管理的地方有限度地勞動與創造社會財富,因此這批人的生活是被政府供養的。而電影最後的一幕裡,亞瑟拖著被血然後的腳印在走廊裡往前走,這一幕告訴我們,亞瑟殺死了諮詢師。也意味著亞瑟拒絕接受了政府的撫養。
  • 美國暴亂升級,黑人手牽手保護白人警察!黑人暴動,為什麼受傷的卻是在美華人?!匪幫氣質的美國警察,正在衰落的帝國...
    上個世紀70、80年代黑人才慢慢獲得平等的地位,但是社會上的歧視依然是存在的,在就業方面,特別是體面工作方面,黑人是不佔優勢的。一個靠自己努力從大學畢業的黑人可能競爭不過沒上過大學的白人。其次,適合黑人的工作在減少。
  •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抗議,白人打砸商店,黑人喊話阻止:停下!
    報導說,憤怒的人群攻陷警察局,建築物滿目狼藉,街道上人頭攢動,這些景象讓人們對仍舊處於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美國感到揪心。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雅各布·弗賴說:「我很理解這座城市人們的憤怒。」的確,或許是被壓抑得太久了,一位黑人的死亡刺痛了黑人群體內心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當他們想到自己有可能就是下一個弗洛伊德,難免情緒失控,走上街頭。
  • 美國白人為什麼歧視黑人?
    美國在法國、西班牙和荷蘭等國的支持下,終於打敗英軍,英國被迫於1783年在法國巴黎籤訂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也被稱為《巴黎條約》。從1775年到1783年的美英戰爭也被稱為美國的「獨立戰爭」。美國獨立以後,繼續從非洲大量販賣人口,大量的黑人奴隸為白人種植菸草和棉花。到1860年的時候,美國總人口只有2700萬,但黑人奴隸已經達到了400萬以上。
  • 在美國黑人與白人遊客發生嘴角,一群黑人圍毆白人,為何會無人問津?
    美國的種族歧視具有持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徵,嚴重威脅著其國內少數族裔各項人權的保障和實現。
  • 美國黑人逃離白人壓迫得以建國,卻成全世界最落後國家?
    2 廢除奴隸制是一個趨勢,那麼總有一天美國的黑人就都會成為自由人。這些白人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和黑人平起平坐的社會裡面,那麼剝削完畢就把黑人送回非洲,眼不見心不煩當然最好了。(圖源:《為奴十二年》)兩派雖然想法很不一樣,但卻達成了共識:白人和黑人分開過是最好的辦法。
  • 「殺一個白人來解氣報仇」,19歲黑人少年怒砍白人七刀,種族仇恨已深入骨髓!美國正在爆發「黑白大戰」!
    據ABC報導稱:8月30日晚,川普支持者車輛的車隊開入市中心時,示威者紛紛向車內投擲雞蛋屢屢爆出的粗暴執法和種族歧視事件,讓美國的民主一度陷入水生火熱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全美各地舉行各種遊行示威,特別是一些騷亂城市如洛杉磯,喬治亞州等地區,數以千計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8月23日雅各布·布萊克遭到槍擊的抗議活動仍在繼續,目前很大程度上還是和平的,並沒有發生其他惡性傷亡事件。
  • 美國警察當街殺害黑人事件:真正殺死他的不是膚色,而是歧視和傲慢
    然而可笑的是,當一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殺了人的時候,美國政府目前僅僅只是把這幾名涉事警察辭退、調查。 你黑人失去的只是一條生命,可是人家白人警察丟掉的可是一份工作啊。 此舉引發了美國民眾的嚴重不滿,數千民眾走上街頭示威表達強烈抗議。27日,球星詹姆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責警察和政府所作所為。
  • 美國黑人中有2/3混有白人基因,揭開白人殖民史的殘酷真相
    一直到現在,美國國內因白人警察殘酷殺害黑人弗洛伊德造成的騷亂仍然沒有平復。
  • 無比諷刺,美黑人軍官被白人警察當街毆打!
    美國又發生暴力執法事件了,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黑人軍官。卡倫·納扎裡奧是美國一名非洲和拉丁裔混血的少數族裔軍官。
  • 黑人曾經創造的華爾街,是如何被白人毀滅的?
    先來說說時間,6月19日作為美國的傳統節日—黑人解放日,是為了紀念1865年6月19日由格蘭傑將軍代表美國聯邦政府正式宣讀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再來詳細說一說地點,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市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種族暴力事件之一—1921年塔爾薩種族屠殺的發生地。這是一場白人屠殺黑人的狂歡。
  • 黑人運動代表曾想當帶路黨!稱希望亞洲擊敗美國,讓黑人單獨建國
    誰也不會想到馬丁路德金的前輩同行曾私通法西斯著名的馬丁路德金被視為黑人平等運動的領袖級代表,然而誰也不知道他的個人偶像和先輩們曾在二戰中多次表示對美國的痛恨,珍珠港事件後還和日本特務機關藕斷絲連,甚至還表示要加入日軍成為其別動隊,專門到美國南方殺白人!
  • PNAS:30 年內,美國黑人和白人的預期壽命差距在縮小了近 50%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自 1990 年以來,美國黑人的預期壽命相對於美國白人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在這項研究中,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健康與福祉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90 年至 2018 年不同地區美國黑人和白人預期壽命和死亡率趨勢變化。同時,還將美國與歐洲國家進行比較,以提供趨勢比較。
  • 薦讀|99年前的今天,美國白人用飛機夷平了黑人的富人區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點燃了抗議種族主義的熊熊大火,以至於川普本人,一度都躲入了白宮地下掩體。與此同時,美國也迎來了塔爾薩種族大屠殺99周年紀念日。1921年5月31日到6月1日,數以千計的白人暴民,動用了飛機、炸彈、燃燒瓶和步槍,摧毀了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一個富裕的黑人社區。
  • 白人假扮黑人十年震驚了美國,她有啥絕招?
    ,國外各大媒體包括美國CNN,英國BBC等都在報導她的事跡,網民們也議論紛紛。1.白人女子蕾切爾•多爾扎爾是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分部主席,她長年喬裝打扮成黑人從事有色人種權益事業,而且一直未被拆穿。2.為了事業,蕾切爾「六親不認」,最終被想念女兒的父母揭發,媒體報導後引發不同評論,在"變性人"後,新的稱呼"變種族人"出現了。從白人到黑人,跨越種族還不被發現,蕾切爾是怎麼做到的呢?
  • 林肯解放黑奴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他對黑人的真正態度你們想不到,美國總統權力變遷史(六)
    在很多人看來,林肯支持廢奴,那麼說明林肯是同情黑奴,把黑人看成和白人一樣平等的人物,但是很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林肯其實並不認為黑人和自己或者說和白人是平等的存在。他和當時的很多廢奴主義者,所謂的廢除奴隸制和解放黑奴,其實就是要黑人不做奴隸,但是在黑人得到自由後,並不會和白人得到同等的待遇。
  • 「黑人,打錢!」黑人人權運動發起人奇葩言論被挖出,網友們懵了
    如果你們是一個白人地產開發商或者多幢住宅的所有者,你們應該在黑人或棕色人種社區蓋樓建房,然後免費送給黑人和棕色人種家庭居住。白人要發誓畢生致力於兩件事:無論如何都要對抗白人至上主義,以及給黑人和棕色人種捐錢和幫助他們的事業。
  • 美國又現白人警察針對黑人的暴力事件,當地警方:令人髮指
    白人警察針對黑人暴力執法的事件在美國重現。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5日報導,印第安納州一名白人警官被指控兩項重罪。
  • 長河紅陽 | 在美國,黑人的人權PK白人種族主義者的主權,哪個勝出?
    如果說美國內戰真是為黑人爭取人權而戰的話,這些個「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前20年間建立的」紀念物就是南部白人種族主義者對內戰確立的人權意識、觀念的反攻倒算
  • 99年前,美國白人用飛機夷平黑人富人區:這是一段被刻意掩蓋的黑歷史
    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點燃了抗議種族主義的熊熊大火。而川普本人,一度都躲入了白宮地下掩體。與此同時,美國也迎來了塔爾薩種族大屠殺99周年紀念日。1921年5月31日到6月1日,數以千計的白人暴民,動用了飛機、炸彈、燃燒瓶和步槍,摧毀了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一個富裕的黑人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