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世紀大賭局②:一帶一路與世界島的旁觀者

2021-02-24 平觀世界

【閱讀提示】:川普的貿易戰已經越來越顯得不簡單了,已經不是貿易戰了,太平洋兩岸的決戰氣氛已經越來越濃烈。

目前觀察,他是要打亂全球貿易體系,並主導重塑!他針對華為的「斷供令」,其實是要擊碎全球供應鏈,圖謀重構!

這都是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一部分,目標只有一個:構造全球只有中美兩大體系的新冷戰,延緩中華巨龍騰飛的步伐。

閱讀本文前,建議先延伸閱讀《暗流洶湧:中美俄、美日、波斯灣與古巴》,了解老平對國際局勢的分析邏輯與脈絡,特別需要關注美俄關係。

目前,全世界都面臨難題!其一,捨不得全球化紅利(特別是歐洲);第二,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太難了。

那麼,美帝為何要拆解全球化,構建新冷戰呢?這正是老平書寫本系列文要說的核心問題。


【前文簡介】本文,上接第一部文章《川普的世紀大賭局①:邱吉爾的啟發與新冷戰圖謀》。該文中,寫到2019年6月的第一周,中美兩國元首分別到訪俄羅斯和歐洲。

看完以上兩篇文章,就會明白,在美國的新冷戰構思中,先是希望藉助川普與普京的特殊關係,拉著俄羅斯,但失敗。現在退而求其次,再打二戰期間的感情牌,拉歐洲!

關於美帝拉俄羅斯的圖謀,可腦補為何【通俄門】調查不了了之。因為明顯川普心裡有鬼,嚇得要死;獲悉調查結束,歡天喜地!

也請再回想4月29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非洲裔女性在一個安全論壇上的公開發言。她說,中國的挑戰非常嚴峻,更我們以前的挑戰完全不一樣!因為我們以前的對手都是白人,中國是第一個非白人(國家)。

這種言論涉嫌種族主義,遭到了無數美國人的批評;但這位前哈弗高材生和教授,根本不認錯、不道歉!這一言論得罪了太多人,把美國和全世界的白人和非白人對立了起來,卻堂而皇之仍舊在職!

這說明,美國核心決策層已決定以白人國家為核心,構建新冷戰了,目標直指中國!所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雖然是美國的盟友,仍然要在香會上逆鱗規勸美國!

可以說,川普前往歐洲參加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會,把親美並發表「鐵幕演說」的邱吉爾,當做訪英的主題,意圖非常明顯!

但是,英國與德國在對待華為5G的問題上,根本不買帳。中俄兩國聯合發聲,呼籲「多極化世界」(懟美國的新冷戰兩極規劃),表明中國在聯合俄羅斯上勝了一局後,第二局拉歐洲已經處於上風!

那麼,作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作為全球秩序的構建者和維護者,美國為何要自毀長城,打破全球化,發起新冷戰?

這正是本文要談的:中國正帶著世界島復興,第一島鏈已成擺設,美國正在被邊緣化,成為旁觀者。

【1、上帝之鞭】

其實,對中國崛起、勃發的焦躁,屬於整個西方,而不僅僅是美國。

在我們的歷史上,由於儒家思想是主流,因此處處顯示「和為貴」,讓後人覺得我們這個民族,一直在被欺負與被迫反抗中走過5000年。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的疆域是如何從黃河流域,拓展到今天的大公雞的,咱們就不必探究了!反正我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這不,儘管我們反覆強調和平崛起,後又改為和平發展,但聽說「中國崛起」,馬來西亞說沒事,越猴等國卻菊花一緊!為啥呢?跟川普畏懼【通俄門】調查一樣,心裡有鬼啊!

好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對吧。可是人世間,經常有黃狗偷食、黑狗遭殃的事!比如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與歐洲。

我們知道,大秦的兇悍讓北方遊牧民族不敢南下;但到了漢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讓整個大漢如鯁在喉,自感屈辱。

這裡需要特別強調一下,請別提汪精衛與蔣介石的不同命運,北宋的宋真宗搞出個《檀淵之盟》,千百年被千夫所指,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他去泰山封禪後,再也沒有皇帝願意去了。這說明,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骨子裡是充滿血性的,絕不慫!

於是在漢武帝時期,經過長期的兵器(汗血寶馬、圓月彎刀)準備和外交籌備,以及國力的積累,開啟了大反擊,湧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這樣的大英雄!

我們都還記得,大漢鐵騎曾經端了匈奴單于的老巢;霍去病曾率部追擊匈奴騎兵至漠北,封狼居胥。匈奴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開始歸化強漢,融入農耕文明。

一直打到東漢漢光武帝時期,匈奴才被徹底消滅!北匈奴殘餘向中亞及歐洲遷移,公元452年攻陷了西羅馬帝國當時的首都拉文納(還有一種說法,是匈奴大軍不斷驅趕當地遊牧民族向西尋找生存空間,並間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滅亡)。

這一源於東方神秘土地驅使的神秘力量,就這樣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被歐洲史學界稱為第一次「上帝之鞭」。

第二次則是在盛唐。

重用胡人的大唐鐵騎,將屢屢犯邊的北方遊牧民族突厥擊潰。

突厥先是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後來東突厥完全被消滅,殘餘融入了農耕文明;西突厥的殘兵敗將則退居中亞、西亞,最後前往安拉託利亞高原,建立了奧斯曼帝國。

這個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最終於1453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滅了歐洲的東羅馬帝國。

此後,奧斯曼帝國依靠強大的武力,強行隔斷東西方貿易600年,對歐洲歷史產生了極大影響(比如客觀上促成了大航海)。

這依舊是東方力量的外溢,被歐洲史學界稱為第二次「上帝之鞭」。

第三次「上帝之鞭」,則是訴說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

歷史上,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鐵騎西徵,是整個歐洲的噩夢,至今仍然心有餘悸。當年,蒙古大軍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任何反抗都沒有意義。

知道麼,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命運,不由自己決定,不由上帝決定,而是由成吉思汗是否感興趣決定。這何其恐怖!

現在,歐洲人恐懼的第四次「上帝之鞭」抽過來了,是敵是友不明,讓他們極為恐慌。

2015年,英國的《經濟學人》曾用專版,大篇幅報導,認定中國的華為就是現代的成吉思汗!

《經濟學人》認為,當時的中國華為,已經擁有了成吉思汗式的統治力量!西方國家曾經牛逼閃閃的加拿大北方電訊破產了,日本的NEC已經沒落無聲了!曾經榮耀無限的SONY,已經成了華為的配件供應商。

而美國朗訊、法國阿爾卡特、德國西門子通訊,不得不先後與芬蘭諾基亞合併,抱團謀得一條活路!曾經的電信設備市場王者、瑞典的愛立信,陷入了長期的市場低迷中。

其實,又豈止通信行業的華為和中興!中國的大疆無人機,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7成!中國的振華重工,是港口機械設備的王者;中國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均是全球的行業佼佼者!

這就是上帝之鞭的力量,整個西方都感受到了深度恐懼,所以「中國威脅論」在西方大行其道。

但是,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實踐,通過2017年和2019年的「一帶一路」全球高峰論壇,向世界傳達了善意,「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號召獲得了多數國家的一致認同!

與歷史上不同,這一鞭,是朋友,不是敵人!

【2、島鏈鎖潛龍】

2017年,吃瓜群眾喜愛的金燦榮教授,曾做客甘肅農業大學【伏羲堂】講壇,講述了華為的強大,以及歐洲人的恐懼。

或許兩年前,業外人士聽到這個講座時,會覺得是吹牛!因為我們消費者比較熟悉的,只有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很少有人知道運營商市場。

可是兩年後的今年,當我們了解到擁有18萬員工,年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華為,在運營商業務、企業網絡業務是當仁不讓的行業霸主,是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全球榜樣時,會有些刮目相看!

特別是當川普政府的「斷供令」殺出後,一度讓吃瓜群眾非常擔心的華為。畢竟,中興事件的殺傷力還歷歷在目,華為海思只是全球前五,與高通、英特爾、博通等美國晶片霸主相比,顯得實力不足!

可是,華為海思當晚即高調宣布,將保險柜中的「備胎」晶片一夜之間全部轉正!這種「埋伏」讓美帝一腳踩空,全國人民一片叫好,拍手稱快!

此後,一直傳聞,也逐漸被證實的「鴻蒙」作業系統,正式浮出了水面(目前BAT等均參與組團評測、完善)。當鴻蒙在國家商標管理部門正式註冊的消息傳出,萬眾歡騰,預示著我們的作業系統短板即將作古。

晶片與作業系統兩大枷鎖,我們都快要掙脫了,好不快哉!

好了,華為的強大現在已經被證實,瓜友們已經耳熟能詳了。金燦榮教授2017年5月31日在伏羲堂的講座,建議延伸閱讀《伏羲堂2017:成吉思汗西徵與一帶一路破局島鏈》,傾聽金教授的娓娓道來。

在20多分鐘的演講中,金教授還講述了我們在國際戰略上的大智慧,比如與美帝的周旋,以及各種創新,極為精彩。

我們知道,二戰結束後,鐵幕徐徐落下,美蘇兩大陣營爆發了影響全球幾十年的冷戰。初期,海權國家的美國對中蘇聯盟,採取了島鏈戰略進行封鎖,在中國東南沿海構築了第一島鏈,並向太平洋方向構建第二島鏈。

1972年中美關係解凍,第一島鏈仍在;1979年中美建交,共同對付戰略對手蘇聯,但第一島鏈依舊(用《與臺灣關係法》修補)。1991年底,冷戰結束了,美國不忘繼續搞俄羅斯,玩北約東擴,但那個封鎖巨龍的島鏈還是雷打不動!

就如上篇文中所言,進入新世紀後,美國謀劃將重心轉向遏制中國時,911來了,我們獲得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到了歐巴馬時期,美國搞「重返亞洲」,要將60%的海軍軍力部署到亞太,本質上就是要加強島鏈的實力!

胡哥時代的我們超級鎮定,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以「韜光養晦」應對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

啼笑皆非的是,咱們諱莫如深,「掃地僧」作風反而令美國毛骨悚然,在猜測中更加緊張。

十八大以後,我們在輿論上,以「新型大國關係」來應對美國人熱議的「修昔底德陷阱」,以頻密的溝通來防止戰略誤判,有效緩解了美國的戰略焦慮。

這裡,老平發現,我們有一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大戲,比過去的韜光養晦更加高明,特別值得稱道。

那些年,面對美國主要來自東部(日本)的壓力,咱們明面上實現了釣魚島常態化巡航;暗地裡,卻戰略轉向,向西重啟古代陸上「絲綢之路」;又向南搞南海造島,再向西祭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太精妙了。

那是2013年,一東、一西,美帝看花了眼,頭暈目眩怔住了,遲疑之中不知道我們到底要幹啥!

安納伯格莊園的不打領帶元首外交,瀛臺夜話,溫情滿滿,「重返亞太」變成了溫和的「亞太再平衡」!

但是,美帝等著看的笑話,比如亞投行,比如一帶一路大戰略,均在暗度陳倉中耀世綻放!美帝在目瞪口呆中急紅了眼。

對,尤其一開始看不明白的「一帶一路」,讓美帝最後才知道,自己在中國東南海域搭建的第一島鏈,苦心經營了幾十年,守了幾十年,幾乎已形同虛設!

是啊,這個枷鎖完全是擺設。

第一島鏈之外是浩瀚的太平洋,沒有領土野心的中國似乎興趣不大,通往美洲,無非就是貿易。若是美軍壓過去,中國在家門口誰都不怕,陸基飛彈林立得嚇人,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就是例子。

而且,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世界島上的陸權正在復興,沿線各國隨著互聯互通,正在合作共贏(而不是零和遊戲)中,變得越來越緊密!美國由於排斥(抵制),正在成為歐亞非世界島的旁觀者!

嘻嘻,美國人始終就不明白,這個島鏈戰略,怎麼就這樣被破了呢?!自己怎麼就成了旁觀者呢?

下一步該怎麼辦呢?莫非,又像祖上的皇家海軍那樣做海盜?可是,面對護航編隊怎麼辦?

【3、三條巨龍臥神州】

這個島鏈戰略是如何被破的呢?【伏羲堂】三個字,啟發了老平。

接下來,咱們不妨換個視角,結合極為有限的古文化知識,談談對「一帶一路」的理解。

各位,伏羲、女媧,還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衛填海,我們會立刻想到華夏遠古文明。知道《山海經》的人,會立刻想到巍巍崑崙!

崑崙,被認為是歐亞非世界島上的萬山之祖,更是我華夏燦爛文明的發祥地。

過去,曾經有學者認為,中國古籍中討論的崑崙山,中國文人筆下極為古典浪漫主義的描繪,就是現在的秦嶺。

可是,老平不這樣看,秦嶺何來的那份巍峨與鋒芒?——至少主席筆下的雄偉崑崙,指的絕不是秦嶺!

各位,還記得崑崙山口的「死亡之谷」傳說嗎?

老平覺得,很可能是為了嚇唬普通人,警告不要前往!又或者,這裡真的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護佑著萬山之祖的寧靜!

為什麼巍巍崑崙成了禁地?或許,民間的傳聞有一定的道理:龍脈!

【注】:理工男老平,從物理學的角度理解,認為或許說的是地磁場吧。因為老平每每抵達一座山峰的峰頂,體驗「山登絕頂我為峰」時,閉上眼睛靜靜立著,似乎能感覺到一股強大的能場,在縈繞著、烘託著自己。

按照老平查到的有限資料,所謂龍脈,可以簡單理解為「山脈」,但又並非山脈那麼簡單。因為龍脈是講究「血統」的!只有那些有始有終、有根有源的山脈,才能被稱為「龍脈」。

 

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整個龍脈脈系複雜,淵遠又龐大,還充滿神秘感。它仿佛一個超級龐大的古老家族,而一族之長,就是萬山之祖崑崙山。

《堪輿學》認為,崑崙山是世間龍脈的源頭。甚至有人認為,崑崙山不僅是中國的祖山,還是地球的祖山。

——不要奇怪,對於我們有著5000年不間斷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喜馬拉雅山脈和珠穆朗瑪峰,太年輕了,還不夠格!至於北美和南美洲,從非洲大陸漂流而去,根本就沒有什麼龍脈,所以美帝搞三權分立!

 

按照八卦理論,崑崙祖山,脈出八方,乃世界山脈之祖。

如上圖,坎、乾二幹龍掌控蘇俄,使蘇俄水北流;兌、坤二幹龍掌控西歐大陸,使西歐水往西流;離龍進入印度,使印度水往南流;剩餘的艮、震、巽三大幹龍,則進入中國,使中國大陸水往東流。


【世界龍脈出崑崙】

這裡,國外的咱們就不去探究。中國的三大幹龍呢,則是歷來公認的,被稱為:北幹龍、中幹龍、南幹龍。

【北幹龍】北幹龍西起崑崙山,向北延伸經祁連山、賀蘭山、陰山、轉向大興安嶺山脈與長白山脈,延伸至朝鮮的白頭山,而後入海。

如下圖。北幹的特點,是龍脈大起大落,雄壯寬厚,有萬世不拔之相。

 

有趣的是,中國古代的王公貴族,特別是皇帝,在世時建都城,離世後選墓穴,都不在龍脈上。據說是因為幹龍氣太盛,人類消受不起,所以通常,古代帝王的墓穴都在枝龍。

 

比如,北幹龍上重要的枝龍,有恆山、太行山、燕山等,北京正是由燕山枝龍孕育而出,算是北龍一脈最受寵的一支。

請看下圖,可腦補明十三陵和清東陵(兩地)。當然,元朝蒙古人不懂,沒搞明白就倒了。

【北幹龍 】

 

【中幹龍】中幹龍西起崑崙山,經四川,向東延伸經秦嶺、大別山,在山東、淮水一帶入海。

請注意,此龍入海,不像北幹龍躍入日本海,而是東海。

中幹龍的枝龍,有終南山、華山、嵩山、泰山,最有名的帝都和結穴之地,有三個,分別是西安(長安)、洛陽、開封(汴梁)。

中幹龍的特點,是兼具雄壯沉穩與輕靈變化;所以掌管的地域,是古代中國文化最昌盛的中原地帶。

【中幹龍】

西安無疑是這條龍脈上最著名的城市。有西周、秦、西漢、東漢、後秦、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先後在西安建都。

近代以來,考古出土的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唐大明宮等遺址,亮瞎了全世界。有西安在,太多的城市不敢提一個「古」字。

另外,終南山隸屬秦嶺山系,乃三大龍脈的中幹龍,是歷史上帝王最多的一條幹龍。

因為此,武俠小說大腕金庸先生,多次寫到這裡。另,那些曾經作妖的秦嶺別墅群,沒準也是瞅準了這裡的龍脈呢。

【南幹龍】南幹龍西起崑崙山,進西藏,向南到雲南貴州,經橫斷山脈向東到兩廣,福建,經過湖南、江西、在江浙地帶入海。

請注意,南幹龍奔東海,而不是南海。

南幹龍的枝龍,有武夷山、衡山、廬山、天目山等,古代有名的帝都有兩個:南京、杭州。

一般認為,南幹龍的大體風格是輕靈俊秀有餘,而沉穩渾厚不足,是三條幹龍中實力最差的一條。

於是,基本建都杭州、南京的王朝,都比較短命,風雨飄搖。

下圖為【南幹龍】示意圖。


【4、從潛龍在淵到飛龍在天

好了,了解了自古公認的三大龍脈,是否突然有了什麼頓悟?

我們華夏文明屹立於世界之巔,在巍巍崑崙上俯視全球,三條巨龍騰雲而入海!咱們除了陸路,走古代絲綢之路;當然在巨龍入海之後,往西去往歐亞非世界島的其它地方。

事實如此。自古以來,咱們中國既是陸地國家,也是海洋國家(請腦補鄭和下西洋)。

近代以來,海權興起,成為了國際貿易的主流,所以英、美等海洋國家主導了世界。但隨著高鐵和重載貨運列車的大發展,陸權復興已經成為現實!陸運與海運,已經並駕齊驅(請腦補各種中歐班列)。

咱們的一帶一路,正是從陸路和海路兩個方向,通過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經濟融合,穿越了歐亞非世界島的心臟(中東),在歐洲完成海陸交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閉環!

這是一個健康的大循環,以合作共享為核心!非洲提供資源,歐洲和中國提供資金和技術,三地共享60多億人口規模的市場,歐亞非世界島自成一體,內部循環!

乖乖,這樣一來,南美、北美、大洋洲全部被邊緣化了!美國這個還想繼續引領世界100年的超級大國,能不著急嗎?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呵呵,美國不是在二戰後,在我們的東南沿海構築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企圖封鎖我們、封殺我們嗎?行啊,中華智慧自有破解之道:換位思考,換個視角。

站在美國這個海洋國家的角度,心裡頭只有海權,忽視陸權;美國作為歐亞非世界島的域外國家,覺得有兩大島鏈緊鎖著東方巨龍,佔盡了優勢,所以很放心。

——老美還充當攪屎棍,在歐亞非挑事,讓世界島內力量內鬥,自己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外,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這是繼承了大英帝國的「離岸平衡手」絕技!

可是,我們自古屹立於歐亞非大陸,我們不可能不重視陸權的復興,明顯效率更高嘛!過去,山川河流阻隔,是因為人類技術發展不夠,現在多數已經迎刃而解。

原本,世界島的陸地疆域超過全球的一半,人口更是超過80%,應該像歷史上那樣是世界的核心!中國引領陸權復興,帶來世界島復興,都只是權力的正常回歸!

這樣一來,呵呵,美國看似在歐亞非之外緊鎖著世界島;可在「一帶一路」的倡導下,合作可以共贏時,美帝攪屎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了。

尤其當世界島經濟規模足夠大時,那個島鏈的功能不就正好切換了嗎?那個島鏈,到底是鎖著了誰?

這正如長城,我們說祖先修建長城,是為了阻隔北方遊牧鐵騎的侵擾!可是歐洲有人說,我們的長城,是為了防止中華歷史上最高大上的奢侈品技術外洩!

這個絕密智慧財產權,就是我們保密了上千年的中國絲綢,兩千年全球暢通無阻!

——絲綢在中國西北邊關,長期是硬通貨;所以邊防軍的軍費,常常用輕便的絲綢代替就是了,不必運輸錢餉或物資!這讓外國垂涎三尺,各種羨慕嫉妒恨!

就是說,在美國強大得不可一世的時候,那個島鏈是用來困我們的;可是當力量對比翻轉,世界島復興到一定程度時,島鏈就成了隔絕美帝侵擾的防護牆了!

還是那句話,島鏈到底是用來鎖誰的呢?

沒錯,原本美帝在我們的東南沿海,搭建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企圖深鎖潛龍,讓潛龍永遠在淵,以為固若金湯了。可是現在,我們用一帶一路大戰略,復興了世界島,第一島鏈就成了擺設!

進一步,美國還因為自己的不參與,自絕於世界島,完全成了這場盛宴的看客!——即使像2017年那樣派團參加,那也不是主導著,而是參與者。

我們是如何做到的?老平想起了《九陽神功》的口訣: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是的,世間事,不在外部如何如何,真正的要訣在自身!歐亞非自成一體,一起騰飛,外來力量又能奈我何?

嗯,這已不是潛龍在淵,而是即將飛龍在天了!

【下文預告】中國的一帶一路大戰略,引領著世界島復興,除了粉碎美國的島鏈戰略,讓其封鎖成為擺設,最要命的是,讓美國成為了世界經濟的旁觀者!

那麼,這一步步是如何形成的呢?客觀上,是歐巴馬的重返亞洲和TPP/TTIP逼出來的,也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強烈願望促成的。

這樣一來,歐亞非正自己玩「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美國玩脫靶了,正淪為旁觀者!

於是,美國不得不自毀長城,打破此前苦心經營的國際體系(川普還因此背上了「中國臥底」的黑鍋),構建新冷戰格局!

只是這個大賭局,結局恐怕難如人願!時移世易,而且中國不是蘇聯,歐洲沒有理由恨中國,美國霸權很可能在重建中消逝,美利堅合眾國可能在內耗中四分五裂!

具體內容,下文分解。

【有趣/有料/有態度/有深度】

 盡在《平觀世界》

深度與廣度

源於對讀者閱讀時間的尊重

掃描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川普的世紀大賭局③:中美全球戰略的激烈對決
    《川普的世紀大賭局①:邱吉爾的啟發與新冷戰圖謀》一文中,寫到2019年6月的第一周,中美兩國元首分別到訪俄羅斯和歐洲。看完文章就會明白,在美國的新冷戰戰略構思中,先是希望藉助川普與普京的特殊關係,拉著俄羅斯,但失敗。現在退而求其次,再打二戰期間的感情牌,拉歐洲!但是,川普得罪了盟友太深,目前很不順利。
  • 主權、大空間、普世主義——川普與一帶一路
    川普的就職演講餘音未散,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強調其就職不是一次例行的權力交接,而是要完成釜底抽薪般的歷史轉折。
  • 美國學者庫恩談「一帶一路」
    他認為,不研究「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不懂中國、不懂中國領導人;「一帶一路」倡議聚焦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契合中國成功發展經驗;「一帶一路」倡議是開啟新型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見卓識;世界需要「一帶一路」大計劃,「一帶一路」倡議是21世紀最重要的國際合作倡議之一。
  • 【聚焦】「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報告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構想,即「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表示,「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歡迎美國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合作中來。2017年1月,唐納·川普正式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圖,一帶一路包括哪些國家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陸地。
  • 盤古智庫報告:「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
    作為中共十九大召開後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川普的到訪將給兩國關係和全球格局帶來新的變化。值此之際,盤古智庫在11月4日舉辦「川普訪華與中美關係研討會暨《『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課題發布會」,就川普訪華的意義與「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美合作等問題進行探討,力求為今後中美新型關係的塑造提供前瞻性、實用性強的智力支持。
  • 【薛力】 「印太戰略」對「一帶一路」影響幾何?
    其次,由於幾方面的原因,這個戰略目前還沒有成型:川普上臺時間比較短,加上沒有足夠的智囊設計這一戰略;川普的執政理念是「美國優先」,關注點主要在美國本土與經貿領域,加上直接影響美國安全的若干政治議題(如伊斯蘭國、朝核問題)。他對美國承擔國際領導角色的興趣明顯小於歐巴馬,美國國內推動印太戰略的主要力量是美國軍方與共和黨建制派。
  • 中國正式發布「一帶一路」路線圖
    進入21世紀,在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新時代,面對復甦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局面,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更顯重要和珍貴。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 一帶一路:鼓浪嶼 古地圖之華美
    本篇呈現了早期西方針對鼓浪嶼所製作之珍貴的古地圖,涵蓋17世紀至20世紀中期,從知名製圖師至軍隊官方所製作之各個鼓浪嶼相關地圖,不僅呈現出當時西方世界對於亞洲大陸的地域認知,也顯現其對廈門海域一帶的重視。
  • 一帶一路之馬來西亞2019
    關於一帶一路方面的資訊,請有需求的讀者多多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情報。2) 中馬雙方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馬來西亞便表示願同中方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經貿投資、交通運輸、港口建設等合作,密切人文交流。2017年5月,馬時任總理納吉布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美又想用新的「東東」對抗「一帶一路」!
    如果以五大洲四大洋為棋盤玩戰略布局的話,美國人真正擔心和害怕的是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推進順利,讓美國戰略精英們著了急!川普上臺三年以來,已打開窗戶說亮話,拿中國當戰略對手來應對!川普政府已不少折騰,打貿易戰、打科技戰、打金融戰,雖然也傷了我們一些,但他自己也是自損了八百,從整個戰略博弈全局看,美國佬並沒佔到什麼便宜!
  • 安倍使壞中國一帶一路,原以為川普是來添堵的,最後證明可能是來打醬油的
    川普來了。日本的「印太戰略」及時配合美國提出的「亞太再平衡」,同時也暗含了日本的小心思,那就是壓縮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空間及其收益。 更重要的是,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經濟圈的發展始終心存疑慮,在日本看來,一帶一路的將大大強化中國的影響力和主導權。日本必須找到某種方式來牽制中國,當然這僅憑日本的力量不行,必須以美日聯盟為基礎,儘可能擴大盟友圈。 因此,當川普說「我們將與朋友和盟友們一起,力爭建立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時,安倍一定喜出望外。
  • 一帶一路:德國 冷戰時期的柏林圍牆
    一帶一路:德國 1919短暫的蘇維埃革命一帶一路:德國 1920年代柏林全景圖一帶一路:德國 日耳曼人物肖像與自然風光一帶一路:德國 希特勒與納粹帝國的崛起一帶一路:德國 V-2飛彈與同盟國的勝利一帶一路:中國北京
  • 【一帶一路】鄭永年:B3W計劃|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威脅還是機遇?
    這項計劃雖未明確地提及中國,但新計劃毋庸置疑是要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因此,一位參與起草該戰略的歐盟外交官說,這份文件當中「寫」滿了中國。如何看待七國集團的這項動議和歐盟的這些新戰略?會如西方和國內所說的成為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威脅嗎?這項動議會如西方所說的「替代」中國的「一帶一路」嗎?美國和其盟友有能力實施這項計劃嗎?我們如何回應這項針對我們的計劃?
  • 「一帶一路」遭印度抵制為何中國很淡定?印度媒體道出了真相!
    但也有一個大國,始終對「一帶一路」保持著警惕的目光,以至於上個月令人矚目地缺席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國——印度。 但近期,印度卻在一個關鍵問題上發難中國——「一帶一路」。 表面看,印度拒絕「一帶一路」是因為所謂的主權問題。
  • 「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與世界的意義
    「一帶一路」是一個站在全球高度、盤活區域內各種資源、推進我國全面改革開放、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的戰略安排,到底應該如何把握「一帶一路」這樣一個發展戰略,理解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意義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一)「一帶一路」有利於形成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建設一個包容性很強的互利互惠平臺。
  • 林民旺:印度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在訪問過程中,「一路」得到了馬爾地夫、斯裡蘭卡的積極響應。馬爾地夫稱,中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富有遠見,完全支持並願抓住機遇,積極參與。斯裡蘭卡也表示,中斯兩國共同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對雙方來講都是重大的發展機遇,願意積極支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然而印度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卻顯得多有保留。
  • 百廢待興,阿富汗的「一帶一路」期盼
    阿希望繼續參與「一帶一路」 阿富汗處於東亞、中亞、南亞和西亞地區的十字路口,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阿富汗位於中巴經濟走廊和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兩個重要廊道之間,阿富汗局勢平穩與否,對這兩大廊道有著直接的影響。
  • 有了這些攪屎棍,一帶.一路註定不會太順利!
    蒙古國什麼概念,是一帶.一路北線的重要支點,是586提出的中俄蒙三國經濟走廊的核心,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目標,安倍第一個來到了這裡。 安倍很重視蒙古,不止2015年,還在2013和2016年兩次到蒙古,意圖蒙古豐富的資源(煤、稀土等),更重要的是在中俄之間,打入一個戰略楔子,來牽制俄國和中國。
  • 一帶一路:日俄關係 日本崛起與俄國內亂
    >一帶一路:俄羅斯一帶一路:俄羅斯 莫斯科輝煌的克裡姆林宮一帶一路:俄羅斯 聖彼得堡的豐富歷史一帶一路:俄羅斯 十九世紀的海參崴全景一帶一路:俄羅斯與周邊國家 俄羅斯的歐洲文化一帶一路:俄羅斯 古典人物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