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彈道威力無比:會打水漂的高超音速飛彈,秒殺一切防空系統

2021-03-02 戰神觀察

2019年初,俄羅斯成功的首次試射了先鋒超高音速飛彈,可以說將西方國家驚出了一身冷汗。美國陸軍立即宣布計劃在2021財年也發射一枚超高音速飛彈。不過,美俄的這些高超音速飛彈還只是處於研究階段,中國已經開始實際服役部署了,這就是首次亮相的東風-17彈道飛彈,這是世界第一個新概念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而且從基礎理念到實際型號,都是由中國人自己搞出來的。

採用複雜彈道的高超音速飛彈的概念提出的非常早,只是由於技術原因沒有突破,這種飛彈遲遲沒有面世。早在69年前的1948年,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就在美國就提出了一種新概念的飛彈武器,以飛航飛彈與運載火箭技術相結合,採用助推-滑翔式彈道的形式,也就是半彈道式再入太空飛行器。這種升力體式太空飛行器的再入彈道的基本設計思想,被後人稱之為「錢學森彈道」。近些年,美國、俄羅斯等強國也紛紛推出了多種新概念高超音速飛彈方案,很多都基於錢學森彈道的原理。

超高音速飛彈可能成為對付航空母艦戰鬥群、飛彈防禦系統的一種重要手段。這種飛彈技術之所以難以攔截,一是其速度超快,留給防空網絡的反應時間非常有限,大大壓縮了攔截時間;二是高超音速飛彈的飛行高度位於大氣層的邊緣,機動變軌的性能更出色,無法按照既定的彈道軌道進行攔截。三是利用錢學森彈道乃至桑格爾彈道的原理,可以實現飛彈武器的「打水漂」式飛行,能夠較大的提高飛彈射程。總之,採取複雜彈道的高超音速飛彈,可以實現百分百的突防成功率,準確的毫無徵兆的命中目標,讓強敵反導系統的攔截概率無限接近於「零」。

東風-17飛彈的戰鬥部採用是一種無動力的助推-滑翔彈道式高超音速飛行器,美國人命名為WU-14,意思是在山西五寨發現的第14種飛彈武器,WU是五寨的英文,(或者2014年在五寨發現的飛彈武器)。無動力的助推-滑翔彈道式高超音速飛行器,是指利用彈道飛彈的火箭發動機,抵達彈道頂點時,助推加速到高超聲速,然後在大氣層邊緣飛行,利用下滑動作時大氣帶來的動壓,實現打水漂式的10馬赫波段式跳躍-滑翔飛行,能夠進行中遠距離滑翔飛行,主要用於遠程快速打擊。

2014年1月9日,中國在山西五寨飛彈基地首次試驗了10倍音速的超級武器——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現在稱為DF-17),到2017年4月,WU-14已經進行了七次試射,當時按照美國人的推測,該武器系統已經十分接近定型,預計再有五年就能進入實戰部署狀態。不過這次美國人看走眼了,東風-17在2019年就實現了成規模的服役部署。

嚴格來說,東風-17是一種單級的彈道飛彈,以東風-16彈道飛彈作為助推動力。這種跨大氣層滑翔飛行技術。未來還可以安裝於洲際飛彈上面,作為全球打擊武器,能夠突破美國飛彈防禦體系。中國發展滑翔彈道高超音速武器的意義不光在於單級的戰術飛彈,未來可以搭載在洲際飛彈上,彈頭在太空邊緣滑翔飛行,發射時瞄準美國,但先對著阿根廷打過去,再拐個彎,最後打到華盛頓,讓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飛彈防禦系統變成擺設。

東風-17採用助推滑翔彈道,2000多公裡射程可提高50%,超過3600公裡,遠期可發展到8000公裡以上。在2009年,中國首次提出高超音速滑翔彈道武器的時候,很多外國軍事專家認為這技術太逆天,完全是癲狂囈語、神經錯亂,現在大家都信了。中國不需要逆天,因為中國就是天!

 

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大家學習參考,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利,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彈道有多牛?— 20倍音速還會打水漂,現役雷達根本擋不住
    飛行器動力系統從螺旋槳式到噴氣式,是一次重大的革命。如果飛行器能夠超過5倍音速,就實現高超聲速,這會是動力系統的又一次革命。
  • 美俄都想掌握的錢學森彈道,中國成功造出,助力中國飛彈領先世界
    因為在「臨近空間」存在著較為稀薄的大氣,當高速物體由真空進入密度介質時,會產生反壓,所以,「錢學森彈道」又被稱為「助推滑翔彈道」。該計劃後被美國陸軍認可,後發展響應德國火箭發展計劃的JPL系列火箭,從某種意義上講錢學森也可以說是美國火箭的奠基人之一。在錢學森彈道提出了幾十年的時間裡,很多國家都想百分百地消化這份錢學森留下來的遺產,美俄等強國紛紛推出新概念飛航飛彈方案,很多都基於錢學森彈道,該飛彈可能成為對付航空母艦戰鬥群、飛彈防禦系統的一種重要手段。
  • 錢學森彈道的No.1
    為什麼彈頭會在這個高度滑翔而不是「一頭栽下來」呢?因為在「臨近空間」存在著較為稀薄的大氣,當高速物體由真空進入密度介質時,會產生反壓。所以,「錢學森彈道」又被稱為「助推滑翔彈道」。錢學森彈道要更加平滑一些,它沒有打水漂那樣上上下下的彈跳過程,而是利用高層稀薄大氣的空氣滑翔下來,軌道非常複雜,難以預判,再加上強大的初始動力,速度可大10倍音速以上。
  • 金燦榮為什麼說錢學森彈道是「全世界五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今年閱兵,一款常規飛彈從天安門前低調經過。然而不管它再怎麼低調。依舊震驚了一大片軍迷和外國專家。因為這些人都認出來了,這款低調的飛彈,竟然是現如今沒有一款防空武器可以預警和攔截的高超音速武器。2019年初,俄羅斯試射了一發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然後在媒體大肆宣傳。
  • 錢學森彈道
    主動段即飛彈的主發動機工作,飛彈擺脫地球引力上升、離開大氣層的階段。自由段即飛彈主發動機關閉、發動機艙脫落後,飛彈在基本無空氣阻力的太空中運動的階段。再入段是在飛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不斷降高,最後重新進入大氣層直至擊中目標的階段。錢學森彈道理論就是研究自由段(KE)末段的一套理論體系。
  • 什麼是錢學森彈道?
    錢學森錢老是中國的航天之父,兩彈元勳,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在20世紀40年代,錢學森還為回國就和兩個同事一起,提出了一種助推-滑翔彈道,經過不斷發展,後來外國人稱這種神奇的飛彈為錢學森彈道。其實,現在的一些再入式半彈道太空飛行器的彈道就源自於錢學森彈道。
  • 飛行速度20馬赫,可承受2000攝氏度高溫,俄羅斯「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究竟有多厲害?
    2018年4月份,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情諮文中提到了一款新高超音速武器——「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系統,稱其改變未來戰爭力量格局重要武器之一,並已測試成功。在隨後的採訪中,俄副防長鮑裡索夫證實了「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的真實性,並稱俄羅斯已經籤署了該飛彈系統的量產合同,意味著「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即將服役,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家族又添新成員。 「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的具體性能,目前並沒有詳細的資料披露,我們不得而知。
  • 就連美俄都想掌握「錢學森彈道」,「錢學森彈道」到底有何奧秘?
    錢學森彈道是錢學森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提出的一種新構想,在此之前還沒有誰能想到飛彈的彈道可以用這種形式呈現出來,之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提出的類似理論基本上都是以錢學森彈道為基礎,是該理論的衍生。錢學森彈道其實就是一種「助推—滑翔」彈道,它融合了兩種常見彈道的特點,不但能夠更好的突破敵方的防禦體系,而且機動性也會更強一些,可以說是非常先進的一種新型彈道。
  • 一道亮光划過華北夜空 綿延上千公裡,中國高超音速飛彈這樣曝光
    從來沒有什麼衛星發射的變軌會把方向指向地球,這是典型的飛彈才會有的飛行方向。所以,這是一顆什麼樣的飛行器呢?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尾跡被大家發現呢?先看他飛行產生的尾跡。很明顯,這個尾跡是被陽光照射後發生了反射所形成的,就像我們看到的月亮一樣。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橫跨4個時區,在華北東部地區21點左右的時候,新疆地區才剛剛日落。
  • 高超音速飛行器為什麼難以防禦
    除非飛機對防空飛彈的攔截沒有任何反應,保持航速、航向和高度,反飛機的防空飛彈哪怕從前向來接,也需要在速度和機動性方面超過飛機,才能在攔擊不成時轉入有效追擊。彈道飛彈的速度更高,但彈道呆板。不算對防空飛彈攔截意義不大的上升段,彈道飛彈的彈道也分大氣層內的中段和大氣層外的末段。這對彈道飛彈只是氣動加熱的差別,但對防空飛彈就是攔截機制的差別了。
  • 美國在研高超音速飛彈不容忽視:爆炸威力相當小型核武器
    美國在研高超音速飛彈不容忽視:爆炸威力相當小型核武器什麼是高超音速武器呢?按照現在的技術定義,它就是時速大於6倍音速以上,在30倍音速以內,也就是時速大於7400公裡就算高超音速武器。那麼是不是最近才有高超音速武器嗎?
  • 美國放棄AGM-183A項目,研發新型高超音速飛彈
    68公斤重的鎢制破片殺傷戰鬥部,並應用了「慣性制導+GPS衛星制導」的制導體制,它可在飛彈發射升空到一定高度後,與飛彈彈體進行分離,隨後便可在臨近空間內以「打水漂」的方式進行高超聲速變軌機動飛行,因此,面對敵方先進防空反導系統時,擁有較為強悍的突防能力。
  • 中國將於今日試飛超高音速飛行器
    到目前為止進行的三次類似試驗中,中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都是由長徵2號C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大氣層邊緣按照「錢學森彈道」在大氣上層進行「打水漂」式飛行,由於該飛行器獨特的氣動設計,它的速度不會出現大幅度衰減,而是保持約7-8倍音速的速度「滑翔」飛行。前兩次試驗中,飛行器的飛行方向和落點據推測都是在我國西部地區傳統進行飛彈試驗的靶場,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 我國首次證實機動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存在 美日反導系統將成擺設
    ,這是我國首次主動展示機動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也是我國助推滑翔式(Booster gliding)高超音速武器首次在公開正式場合得到證實,意義重大。,如今,航天科技集團已形成了固液並存、射程銜接、陸海兼備、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戰略核威懾裝備體系,實現了常規地地飛彈從傳統彈道式向機動滑翔式的跨越,建成了高、中、低層相匹配的防空反導裝備體系,並積極向無人機、火箭彈、制導炸彈等領域延伸拓展,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與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 高超音速武器不含彈道飛彈,中美俄走在前列,戰略武器代差已形成
    首先要搞清高超音速飛彈的概念,從廣義上來講,所有的巡航或攻擊速度超過5倍馬赫的飛彈都是高超音速飛彈,包括所有的彈道飛彈、部分反艦飛彈、空空飛彈與防空飛彈
  • 下一代乘波體飛彈已上路,一位老人居功至偉
    DF-17繼承了DF-16的助推級固體火箭錢學森彈道與桑格爾彈道就是此類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武器的理論基礎,前者主要用於大氣層內利用氣動效應進行高超音速滑翔飛行錢學森彈道更具實戰價值,因為它可以實現更高的打擊精度,桑格爾彈道難以保證打擊精度,但兩者在洲際飛彈型號中可以實現完美結合。
  • 高超音速突防,愛國者飛彈難以防禦
    2月17日,俄新社報導稱,「作為測試的一部分,蘇-57內部攜帶高超音速飛彈的全尺寸模型進行了多次飛行。此前,飛彈已經在戰機內部彈艙裡進行了地面測試。」俄國防軍工內部人士稱,雖然沒有引擎,火箭燃料和彈頭,這種飛彈和實彈在尺寸方面是一致的,但俄「戰術飛彈集團」對此是守口如瓶。
  • 中國"東風17"飛彈厲害在哪?有什麼戰略意義?
    東風17飛彈我知道大家肯定想說,諸如高超音速,桑格爾彈道,錢學森彈道,打水漂等等專業術語。這些東西很多人都說過了,估計大家也聽膩了吧。拜託,不要總是說打水漂打水漂了,我來說幾個其他方面的。你細看下東風17飛彈,它白色部分是個非常獨特的彈頭,這長相怪異的飛彈,一定是有故事的飛彈。
  • 最早提出高超音速概念的美國,飛彈仍在PPT階段
    因為就在這個表態剛剛結束的後沒過多久,美國洛馬公司自己就說了:這款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將在2023年左右研發出第一個實驗原型,啊,是實驗原型。這句話還是比較含蓄的,其實他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這款武器系統目前仍停留在PPT階段。飛行器的發展史,其實說到底,就是動力的發展史。
  • 高超音速水漂彈vs滑翔彈 誰更強?
    、錢學森彈道、全程滑翔也走出了航天科技的象牙之塔,走入尋常百姓家。與桑格爾彈道一樣,在滑翔段可以再次啟動火箭發動機加速,或者在超燃衝壓成熟後採用動力-滑翔交替的方式增加射程。美國的諸多高超音速武器(如AHW家族)基本上都是錢學森彈道。這也是超燃衝壓最初實用化的最可能構型,因為超燃衝壓需要首先達到M5-6的高超音速才能啟動,錢學森彈道在再入點通常滿足這個要求。